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20 19:1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完毕后,实验过程中剩余的试剂都应该放回原试剂瓶
B.蒸发饱和食盐水,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C.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时,应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稍用力转动插入胶皮管中
D.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直接放在电子秤上称量,有腐蚀性的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2.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B.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引起的,故煤气的成分就是一氧化碳
C.过滤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D.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
3.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再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b进a出
B.图中所示装置,温度计的位置不对,应该插入液态水中
C.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
D.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说法正确的是(  )
A. 连接仪器 B. 读取液体体积
C. 称量食盐 D. 蒸发食盐水
5.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
A 鉴别硝酸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取样,滴加Ba(NO3)2溶液,观察现象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溶解、过滤、蒸发
C 除去CaO中的CaCO3 高温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变
D 探究Mg、Ag、Cu金属的 活动性顺序 将两根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 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A.A B.B C.C D.D
6.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溶解前用玻璃棒研磨大颗粒粗盐
B.过滤时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加热蒸发时要不断搅拌直至水分全部蒸干
D.实验结束随即用手将蒸发皿从三脚架上取下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B.过滤可以使水净化为纯净物
C.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1:2
D.用肥皂水可区分软水与硬水
8.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变大
B.水在天然循环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河水、井水、海水都可视为含有某些可溶物的混合物
D.用滤纸过滤不能除去天然水中溶解的矿物质
9.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验满氧气
C.滴加液体 D.蒸发结晶
10.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可以得到软水
B.长期饮用纯水对身体没有益处
C.水中不溶性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
D.生活中接触到的大部分水源都属于混合物
11.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要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这两步操作用到一种共同的仪器,但作用完全不同,这种仪器是(  )
A.玻璃棒 B.铁架台 C.蒸发皿 D.烧杯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目的 主要操作方法
A 粗盐的提纯(仅考虑不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氮气中少量氧气 将混合物通过灼热的木炭
C 除去铁粉中少量的铜粉 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过滤
D 鉴别蒸馏水和食盐水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待测液在火焰上灼烧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填入下列空格。
溶质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14.以下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1)用以上仪器名称填空:溶液蒸发、结晶应选用的容器是   ;量取液体药品应选用   ;制取O2、H2和CO2都可选用的玻璃仪器是   ;
(2)用以上仪器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实验步骤是计算、   和   。
15.由于地震和海啸,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主要成分是碘化钾KI),以降低放射性碘-131对人体的伤害.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未知碘片中碘化钾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图实验:
(查阅资料知:碘化钾易溶于水,而碘化银是不溶于水的黄色沉淀)
(1)上述步骤③中“物质M”的化学式为   ,其与碘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步骤③中“X操作”是   ;该操作与步骤①中的操作都要用到除烧杯外的另一种玻璃仪器,它是   ,它在步骤②中的作用是   .
16.除去水样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   ,如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名称是   ,其作用是   .
17.某实验小组做完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18.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这种仪器的作用是   ;
(2)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则应该进行怎样的操作?   ;
三、实验探究题
19.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中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为   ,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B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B两个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C中净化水的方法是   和吸附.
A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
四、综合题
20.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1)使用氢氧化钠时要特别小心,因为它具有强烈的   性;
(2)氢氧化钠溶液常用来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其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有一瓶瓶盖已损坏的氢氧化钠固体,为了检验它的成分,某学习小组取少量该固体样品进行以下实验。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操作Ⅰ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操作Ⅱ的名称是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固体样品中含有   。
21.今年世界环境主题日中国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1)我们需要清洁的空气
①空气中人类赖以生存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
②在我省省会电视塔的200米高度处有一大气监测站,其监测项目包括:气象五参数、可吸入颗粒物(PM10、PM 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请写出化学式: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臭氧   .
你认为采取   措施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2)我们需要洁净的水源.
①含有杂质的天然水经过过滤、吸附、消毒等得到净化,其中消毒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过滤是除去了水中   .如图为实验室过滤装置图,B所指仪器名称为   ,过滤时应注意的事项之一是   .
②天然水多为硬水,日常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检验家中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   .
③水资源是宝贵的,我们一定要爱护水资源,一是要节约用水,二是要   .在家庭生活中可采取   的方法来节约用水.
22.高锰酸钾是常用的氧化剂。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备高锰酸钾晶体的操作流程:
(1)操作①的名称是   。
(2)操作流程中第一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3)操作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4)最后得到的高锰酸钾晶体需进一步洗涤、干燥。干燥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不变;变小;变小;变大
14.【答案】(1)蒸发皿;量筒、胶头滴管;试管或广口瓶
(2)玻璃棒;称量;溶解
15.【答案】(1)AgNO3;KI+AgNO3=AgI↓+KNO3
(2)过滤;玻璃棒;快溶解
16.【答案】过滤;玻璃棒;引流
17.【答案】滤纸破损等(合理即可)
18.【答案】(1)玻璃棒;引流
(2)先检查装置并分析原因,然后进行准确的操作再次过滤
19.【答案】物理;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水 氢气+氧气;A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变大;B中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过滤
20.【答案】(1)腐蚀
(2)2NaOH+H2SO4=Na2SO4+2H2O
(3)加速固体样品溶解;过滤;NaOH和Na2CO3
21.【答案】(1)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SO2;CO;O3;禁止露天焚烧垃圾
(2)化学变化;不溶性杂质;漏斗;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煮沸;肥皂水;防止水体污染;一水多用
22.【答案】(1)过滤
(2)O2
(3)二氧化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