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20 08:17: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气候类型图中,符合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气候特征的是( )
A.B.C. D.
【答案】D
【详解】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图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B图属于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C图属于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D图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指中国东部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
B.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的农作物一般只能一年一熟
C.西安、北京、洛阳、开封为著名古都,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D.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甘蔗、玉米、油菜
【答案】D
【详解】北方地区指中国东部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A正确,不符合题意;北方地区农业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的农作物一般只能一年一熟,B正确,不符合题意;西安、北京、洛阳、开封为北方地区的著名古都,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C正确,不符合题意;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和玉米,甘蔗和油菜是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D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图中气候资料图,与其相符的气候特征描述是( )
A.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B.全年温和湿润
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D.全年高温多雨
4.上图所示气候类型可能分布于我国的地区是( )
A.北方 B.南方 C.西北 D.青藏
【答案】3.C 4.A
【解析】3.由图可知,该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在0℃以下,寒冷少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根据题意排除ABD,故选C。
4.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正确。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是高山高原气候,BC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有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是高山高原气候。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四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一西藏自治区 B.乙一青海省 C.丙一上海市 D.丁一辽宁省
6.图示省级行政区特征,正确的是( )
A.甲一冰川广布 B.乙一购物天堂 C.丙一海上米仓 D.丁一黑土广布
7.石漠化现象最突出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5.C 6.D 7.B
【解析】5.由图可知,甲是广东省,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故A错误。乙省区有著名的黄果树瀑布,是贵州省,故B错误。丙是位于长江入海口处的上海市,故C正确。丁是有雪乡的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最高、冬季气温最低的省区,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6.由上题可知,甲省区是广东省,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夏季高温、冬季温暖,不会有冰川广布景观,故A错误。乙是贵州省,地处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购物天堂是指香港,故B错误。丙上海所处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称号,“海上米仓”是指台湾,故C错误。丁省区是黑龙江,地势平坦、气温低、水分蒸发少,黑土广布,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7.石漠化现象最突出的省级行政区是乙所示的贵州,这里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喀斯特地貌典型,土层薄、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该地区石漠化严重,其余三省区石漠化不严重,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点睛】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各省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差异很大。
粮食生产事关民生,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查显示,2022年2月起中国春耕备耕由南向北陆续展开。读河北省石家庄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2 0.8 7.3 15.3 20.9 25.7 26.8 25.4 20.7 14.1 5.9 -0.1
平均降水量(mm) 3.9 7.4 11.3 17.8 36.9 56.7 141.1 148.3 48.1 27.3 13.2 5.1
8.据表分析,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温和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多雨
9.该地春耕开始时,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极端高温 B.洪涝灾害 C.大地冰封 D.春旱缺水
【答案】8.C 9.D
【解析】8.由表格数据可知,该地区最热月是7月,气温约26.8℃,最冷月在1月,气温是-2.2℃,降水集中在7、8两个月,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9.由上题可知,该地区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春耕时,气温回升,水分蒸发快,降水又少,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春旱缺水,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读北方地区轮廓图,回答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
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
C.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
D.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湿润区”
11.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①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是( )
A.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
B.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小
C.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D.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大
【答案】10.C 11.C
【分析】10.阅读地图,①地为“中温带”,②地为“暖温带”,故A错误。阅读地图,①地种“春小麦”,②地种“冬小麦”,故B错误。阅读地图,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故C正确。阅读地图,①地属“湿润区”,②地属“半湿润区”,故D错误。故选C。
11.阅读地图,①地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冬季降雪多,所以其传统民居房顶坡度大,利于排雪,墙体厚、窗户小,利于避寒保暖,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包括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三大地形区。
读河南省简图,回答下题。
12.河南省的地势特征是( )
A.北高南低 B.东高西低 C.西高东低 D.南高北低
13.河南省主要城市的分布规律是( )
A.沿海分布 B.沿河分布 C.沿湖分布 D.沿铁路线分布
【答案】12.C 13.D
【分析】12.读图可知,河南省西部多为海拔较高的山地丘陵,东部多为海拔较低的平原,故其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故选C。
13.读图可知,河南省内铁路干线交错纵横,河南省主要城市也多沿铁路线分布,主要是因为靠近铁路线,交通运输便利,D正确。从图中看不出,河南省主要城市沿海、沿河、沿湖分布,ABC错误。故选D。
【点睛】河南省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间有陷落盆地,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大平原。
读“北京、广州、乌鲁木齐、拉萨四城市气候特征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城市①、②、③、④所属的四大地理区域依次为( )
A.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15.关于图中四城市所在地理区域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所在区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多为旱地
B.①与②所在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沿400 mm等降水量线
C.③所在区域植被自西向东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④所在区域全部属于内流区,河流多以冰雪融水补给
【答案】14.D 15.A
【分析】14.图中气候类型图可知,图中①地是温带季风气候,②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③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地是高原山地气候,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青藏地区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D对,ABC错。故选D。
15.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以①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北方地区所在区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多为旱地,故A正确。南方地区以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大致沿800mm等降水量线,故B错误。西北地区以③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西北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故C错误。青藏地区以④高原山地气候为主,青藏地区河流既有外流河,也有内流河,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二、解答题
16.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地理事物名称。地形区:A_______;海域:B________;河流:①______;半岛:③______,④______;山脉:C_______,D________,E_______
(2)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为_____─_______毫米之间,耕地类型以_______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农作物一般只能一年______熟,以南一年_______熟或______年________熟。
(3)北方地区______、_______和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______产区。其中______是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答案】 黄土高原 渤海 黄河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脉 400 800 旱地 一 两 两 三 煤 铁 能源 山西
【详解】(1)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可知,图中A地形区是黄土高原;B海域是渤海;①河流是黄河;③半岛是辽东半岛,④半岛是山东半岛; C山脉是大兴安岭,D山脉是小兴安岭,E山脉是长白山脉。
(2)北方地区主要位于半湿润地区,其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之间,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的中温带,农作物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以南的暖温带,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3)北方地区煤、铁和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能源产区。北方地区大型煤矿主要在山西省、陕西省、河北省、黑龙江省,其中山西省是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点睛】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
17.某中学开展探究学习,主题为“自然环境与居民生活的关系”。全班同学分为饮食组、民居组两大组,搜集我国典型地区的资料,以图片展示的形式分享学习成果。请你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饮食组】
从饮食的材料、口味、做法、菜品等方面介绍我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如图)。
◇以麻辣为特色◇主要调味品有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善用小炒、干煸、干烧、泡、烩等烹调手法;◇代表菜品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
(1)四川盆地属于__________气候,该地温暖湿润,但光照不足;由于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该地湿气易集中,难散发,为了驱湿,人们做菜时加入辣椒,逐渐形成了以麻辣为特色的川菜。
【民居组】分两小组,从民居的建筑材料、外形、结构等方而介绍了干栏式民居(如图)和海草房(如图)。
◇材料以竹、木为主;◇屋顶出檐深远,既能遮挡阳光,又能防止雨水淋湿房屋的木架构;◇竹楼的架构之间有很多的空隙利于排洪;◇底层架空不住人,可以较好地防止虫兽侵入室内伤人。 ◇房屋的墙壁很厚,多用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屋脊高高隆起,苫盖的海草最厚处达四十五厘米;◇海草是生长在5-10米浅海的藻类。
(2)干栏式民居大多分布在我国四大地区的__________地区,以适应当地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
(3)山东胶东沿海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且风速较大。具有百年历史的海草房建筑就地取材,多用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墙壁厚,冬季可以起到__________作用;屋脊高高隆起,用海草盖屋顶,夏季可以起到_______作用,保证了居住的舒适性。
(4)探究结论我国传统民居、饮食的地区差异深受当地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答案】 亚热带季风 四周高、中部低 南方 湿热(或多雨) 防寒保暖 避雨防晒(或排水) 气候 地形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在把握四川盆地的气候和地势特征、干栏式民居和海草房建筑的特点、人们生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1)四川盆地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温暖湿润,但光照不足,其地势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湿气易集中,人们为了袪除湿气,习惯吃辣椒。
(2)由图中信息可知,干栏式民居大多分布在我国四大地区的南方地区,以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特征。
(3)山东胶东沿海地区的海草房建筑多用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墙壁厚,冬季可以起到防寒保暖作用;屋脊高高隆起,用海草盖屋顶,夏季可以起到避雨防晒作用,保证了居住的舒适性。
(4)由上述的探究可知,我国传统民居、饮食的地区差异深受当地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点睛】
18.河南者东西部存在自然环境差异,乡村振兴之路也有所不同。图为河南省地形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重渡沟:山区生态游】
重渡沟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境内,地处伏牛山区。早期,村民以欧竹挖矿为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999年起,当地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1)结合重渡沟的发展变化,完成以下框图。
____、____、____
【沈家村:农业现代化】
沈家村所在的开封市尉氏县位于华北平原,土地平整、肥力好,是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沈家村视察,看到小麦长势喜人,欣喜地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
(2)简述沈家村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沈家村在种植普通小麦的基础上,推广优质专用小麦。2018年,小麦获得丰收,村民高兴地说:“咱家的麦子不仅能蒸馍,还能做面包了!”目前,沈家村正在建设新一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逐渐从规划走向现实。
(3)麦子能做面包主要依靠( )。
A.改进灌溉技术 B.培育优良品种 C.推广农业机械 D.使用农药化肥
【家乡情:乡村振兴路】
重渡沟和沈家村利用自身地理环境优势探索乡村发展之路,是我省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4)借鉴重渡沟和沈家村的发展经验,为我省乡村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 水土流失 滑坡、泥石流 低
(2)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B
(4)利用自身优势(如独特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民俗文化等)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现代农业等乡村特色经济。
【分析】本题以河南乡村振兴为材料,涉及到河南省重渡沟的地形、气候、生态问题、农业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等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和题干中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1)重渡沟地区有破坏植被的现象,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由于破坏植被,一旦降雨量大就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南省重渡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山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2)沈家村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土壤肥沃等。
(3)据题干中的描述可得,麦子能做面包主要依靠培育优良品种,与灌溉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和使用农药化肥无关,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4)借鉴重渡沟和沈家村的发展经验,为河南省乡村振兴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气候类型图中,符合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气候特征的是( )
A.B.C. D.
2.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指中国东部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
B.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的农作物一般只能一年一熟
C.西安、北京、洛阳、开封为著名古都,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D.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甘蔗、玉米、油菜
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图中气候资料图,与其相符的气候特征描述是( )
A.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B.全年温和湿润
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D.全年高温多雨
4.上图所示气候类型可能分布于我国的地区是( )
A.北方 B.南方 C.西北 D.青藏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四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一西藏自治区 B.乙一青海省 C.丙一上海市 D.丁一辽宁省
6.图示省级行政区特征,正确的是( )
A.甲一冰川广布 B.乙一购物天堂 C.丙一海上米仓 D.丁一黑土广布
7.石漠化现象最突出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粮食生产事关民生,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查显示,2022年2月起中国春耕备耕由南向北陆续展开。读河北省石家庄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2 0.8 7.3 15.3 20.9 25.7 26.8 25.4 20.7 14.1 5.9 -0.1
平均降水量(mm) 3.9 7.4 11.3 17.8 36.9 56.7 141.1 148.3 48.1 27.3 13.2 5.1
8.据表分析,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温和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多雨
9.该地春耕开始时,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极端高温 B.洪涝灾害 C.大地冰封 D.春旱缺水
读北方地区轮廓图,回答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
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
C.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
D.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湿润区”
11.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①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是( )
A.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
B.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小
C.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D.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大
读河南省简图,回答下题。
12.河南省的地势特征是( )
A.北高南低 B.东高西低 C.西高东低 D.南高北低
13.河南省主要城市的分布规律是( )
A.沿海分布 B.沿河分布 C.沿湖分布 D.沿铁路线分布
读“北京、广州、乌鲁木齐、拉萨四城市气候特征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城市①、②、③、④所属的四大地理区域依次为( )
A.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15.关于图中四城市所在地理区域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所在区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多为旱地
B.①与②所在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沿400 mm等降水量线
C.③所在区域植被自西向东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④所在区域全部属于内流区,河流多以冰雪融水补给
二、解答题
16.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地理事物名称。地形区:A_______;海域:B________;河流:①______;半岛:③______,④______;山脉:C_______,D________,E_______
(2)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为_____─_______毫米之间,耕地类型以_______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农作物一般只能一年______熟,以南一年_______熟或______年________熟。
(3)北方地区______、_______和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______产区。其中______是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17.某中学开展探究学习,主题为“自然环境与居民生活的关系”。全班同学分为饮食组、民居组两大组,搜集我国典型地区的资料,以图片展示的形式分享学习成果。请你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饮食组】
从饮食的材料、口味、做法、菜品等方面介绍我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如图)。
◇以麻辣为特色◇主要调味品有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善用小炒、干煸、干烧、泡、烩等烹调手法;◇代表菜品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
(1)四川盆地属于__________气候,该地温暖湿润,但光照不足;由于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该地湿气易集中,难散发,为了驱湿,人们做菜时加入辣椒,逐渐形成了以麻辣为特色的川菜。
【民居组】分两小组,从民居的建筑材料、外形、结构等方而介绍了干栏式民居(如图)和海草房(如图)。
◇材料以竹、木为主;◇屋顶出檐深远,既能遮挡阳光,又能防止雨水淋湿房屋的木架构;◇竹楼的架构之间有很多的空隙利于排洪;◇底层架空不住人,可以较好地防止虫兽侵入室内伤人。 ◇房屋的墙壁很厚,多用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屋脊高高隆起,苫盖的海草最厚处达四十五厘米;◇海草是生长在5-10米浅海的藻类。
(2)干栏式民居大多分布在我国四大地区的__________地区,以适应当地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
(3)山东胶东沿海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且风速较大。具有百年历史的海草房建筑就地取材,多用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墙壁厚,冬季可以起到__________作用;屋脊高高隆起,用海草盖屋顶,夏季可以起到_______作用,保证了居住的舒适性。
(4)探究结论我国传统民居、饮食的地区差异深受当地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8.河南者东西部存在自然环境差异,乡村振兴之路也有所不同。图为河南省地形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重渡沟:山区生态游】
重渡沟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境内,地处伏牛山区。早期,村民以欧竹挖矿为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999年起,当地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1)结合重渡沟的发展变化,完成以下框图。
____、____、____
【沈家村:农业现代化】
沈家村所在的开封市尉氏县位于华北平原,土地平整、肥力好,是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沈家村视察,看到小麦长势喜人,欣喜地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
(2)简述沈家村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沈家村在种植普通小麦的基础上,推广优质专用小麦。2018年,小麦获得丰收,村民高兴地说:“咱家的麦子不仅能蒸馍,还能做面包了!”目前,沈家村正在建设新一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逐渐从规划走向现实。
(3)麦子能做面包主要依靠( )。
A.改进灌溉技术 B.培育优良品种 C.推广农业机械 D.使用农药化肥
【家乡情:乡村振兴路】
重渡沟和沈家村利用自身地理环境优势探索乡村发展之路,是我省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4)借鉴重渡沟和沈家村的发展经验,为我省乡村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