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特征的区域差异十分显著,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自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不包括( )
A.农业 B.人种 C.地形 D.气候
2.英雄城南昌地处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3.①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①线两侧( )
A.东南部牧业为主 B.西北部种植业为主
C.东南部人口稠密 D.西北部人口稠密
4.②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②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大致是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D.大致是800mm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5.下面描述反映黑河冬季环境特点的是( )
A.黄土广布,千沟万壑 B.山清水秀,河湖稠密
C.草原辽阔,大漠雄浑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地理区域具有整体的相似性和内部的差异性。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 B.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C.位于黄河以北 D.东部濒临渤海、黄海
7.北方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以干旱为主 B.以高寒为主 C.以旱地为主 D.以水田为主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试主要装中国粮”,惊蛰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我国东部地区春耕有序展开的大致方向是( )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西北向东南
9.影响各地春耕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10.除时间差异外,耕种的作物也有地区差异:南方地区春耕忙于耕播( )
A.水稻 B.小麦 C.青裸
11.春耕时期若出现严重“春”将会影响产量,华北平原是春旱多发区。从长远看,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
A.人工增雨 B.发展节水农业 C.大量抽取地下水
12.“不负春日好时节,智慧春耕促丰收”。“智慧春耕”体现了我国( )
A.作物生长过程逐步缩短 B.农业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C.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读北方地区哈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北方地人地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C.耕地以旱地为主,发展了旱作农业 D.代表农作物有小麦、油菜、大豆和棉花
14.下列与甲地区景地描述相符的是( )
A.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B.低山丘陵广布,降水充沛,水网发达,树木常绿,山水景观秀丽
C.高原坦荡,盆地宽阔,气候干旱,草原、荒漠广布
D.地高天寒,雪山连绵,湖泊星罗,沼泽连片
15.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是( )
①平原面积广大②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③耕地集中连片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解答题
16.读北方地区图(图1)和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地形区甲、乙、丙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______,甲和乙的分界山脉A是_________。
(2)地形区甲、乙、丙中,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_________。
(3)甲地区(以济南为例)春季气温回升_____(填“快”或“慢”),降水少,蒸发旺盛,易发生_________(填自然灾害名称);请列举应对这种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__________。
17.读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平原③____高原A____山脉C____海
(2)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跨我国的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B.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C.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D.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润区
(3)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本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____,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任意答出一点即可)。
18.“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事关14亿中国人吃饭的重大问题。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1年6月,河南全省实有耕地1.2229亿亩,居全国第三位,超出国家下达责任指标194.48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0223.21万亩,超出国家下达指标17.21万亩。
(1)河南年降水量____(“大于”或“小于”)800mm,耕地以____为主。
2021年7月21日上午,某台记者从郑州市政府了解到,过去24小时郑州降雨量达457.5mm,突破历史极值;17日20时—20日20时,三天降水量617.1mm,逼近其往年全年降水量之和,由此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内涝,造成了重大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2)郑州城市内涝除了气候原因,还与黄河中游地区____严重,黄河流经此处形成“____”有关。
2021年12月10日,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数据:2021年,河南夏粮增产9.89亿斤,但秋粮减产66.21亿斤,全年减产56.32亿斤,下降4.1%,总产量为1308.84亿斤,河南粮食总产量在全国仍居第二位。
(3)河南省粮食作物以____为主,作物熟制为____。
(4)试分析河南发展粮食种植的有利条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6.1自然特征与农业(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特征的区域差异十分显著,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自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不包括( )
A.农业 B.人种 C.地形 D.气候
2.英雄城南昌地处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3.①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①线两侧( )
A.东南部牧业为主 B.西北部种植业为主
C.东南部人口稠密 D.西北部人口稠密
4.②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②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大致是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D.大致是800mm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5.下面描述反映黑河冬季环境特点的是( )
A.黄土广布,千沟万壑 B.山清水秀,河湖稠密
C.草原辽阔,大漠雄浑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答案】1.B 2.D 3.C 4.B 5.D
【解析】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以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为依据,如农业、地形、气候都是划分依据,与人种无关,B符合题意。故排除ACD三项,选B。
2.根据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是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D正确,ABC错。故选D。
3.图中①黑河一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东南部人口稠密,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该线西北部人口稀疏,农业以畜牧业为主,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由图可知,②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南方与北方地区、是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ACD正确;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一线,B错。依据题意,故选B。
5.黑河位于我国黑龙江北部,纬度低、冬季气温低,冬季寒冷而漫长,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特点,D正确;黄土广布是黄土高原,河湖稠密是指长江中下游地区,草原辽阔是指西北地区,ABC错。故选D。
【点睛】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如下: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半湿润区,以南属于湿润区。
3、秦岭—淮河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4、南北方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也是我们划分南北的重要依据。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以北为暖温带,以南为亚热带。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地理区域具有整体的相似性和内部的差异性。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 B.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C.位于黄河以北 D.东部濒临渤海、黄海
7.北方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以干旱为主 B.以高寒为主 C.以旱地为主 D.以水田为主
【答案】6.C 7.C
【解析】6.读图可知,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ABD正确;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以南地区,但黄土高原位于北方,故北方地区位置位于黄河以北的描述错误,C不正确;本题要求选择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
7.以干旱特征为主的是西北地区,排除A;以高寒特征为主的是青藏地区,排除B;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纬度高,气温低,降水少,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C正确;南方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排除D;故选C。
【点睛】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我们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试主要装中国粮”,惊蛰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我国东部地区春耕有序展开的大致方向是( )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西北向东南
9.影响各地春耕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10.除时间差异外,耕种的作物也有地区差异:南方地区春耕忙于耕播( )
A.水稻 B.小麦 C.青裸
11.春耕时期若出现严重“春”将会影响产量,华北平原是春旱多发区。从长远看,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
A.人工增雨 B.发展节水农业 C.大量抽取地下水
12.“不负春日好时节,智慧春耕促丰收”。“智慧春耕”体现了我国( )
A.作物生长过程逐步缩短 B.农业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C.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答案】8.B 9.B 10.A 11.B 12.C
【解析】8.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春耕有序展开的大致方向是自南向北,B正确。故选B。
9.读图可知,纬度低,气温高,春耕开始早;纬度高,气温低,春耕开始晚;影响各地春耕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造成的;B正确。与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关系小,AC错误。故选B。
10.除时间差异外,耕种的作物也有地区差异:南方地区春耕忙于耕播水稻,北方大部分地区则要适时为小麦浇水、施肥,青稞是藏区居民的主要食粮,A正确,BC错误。故选A。
11.华北平原地多水少,该地区春旱严重,华北平原的人们为了应对春旱,采取了很多措施,从长远看,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发展节水农业,B正确。大量抽取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人工降雨只能缓解局部地区缺水问题,不是长远之计;AC错误。故选B。
12.我国现在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用无人旋耕机翻地作业,这些都体现了高新技产业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智慧春耕”体现了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C正确。“智慧春耕”不能体现作物生长过程逐步缩短,也不能体现农业人口数量不断增长,AB错误。故选C。
【点睛】华北平原是春旱多发区,因为该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春季暖湿的夏季风尚未来临,降水稀少,同时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又正是冬小麦的返青季节,需水量大。
读北方地区哈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北方地人地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C.耕地以旱地为主,发展了旱作农业 D.代表农作物有小麦、油菜、大豆和棉花
14.下列与甲地区景地描述相符的是( )
A.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B.低山丘陵广布,降水充沛,水网发达,树木常绿,山水景观秀丽
C.高原坦荡,盆地宽阔,气候干旱,草原、荒漠广布
D.地高天寒,雪山连绵,湖泊星罗,沼泽连片
15.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是( )
①平原面积广大②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③耕地集中连片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3.C 14.A 15.C
【解析】13.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排除A;北方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排除B;北方地区降水少,气温低,耕地以旱地为主,发展了旱作农业,C正确;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花生、大豆、棉花等,油菜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排除D;故选C。
14.读图可知,甲为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夏季暴雨集中导致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A正确;低山丘陵广布,降水充沛,水网发达,树木常绿,山水景观秀丽描述的是我国南方地区,排除B;高原坦荡,盆地宽阔,气候干旱,草原、荒漠广布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地区,排除C;地高天寒,雪山连绵,湖泊星罗,沼泽连片描述的是我国青藏地区,排除D;故选A。
15.北方地区地区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等,有广泛的黑土分布,土壤肥沃,①③④正确,C正确;降水偏少是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排除②,排除ABD;故选C。
【点睛】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该地区的耕地类型是旱地,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二、解答题
16.读北方地区图(图1)和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地形区甲、乙、丙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______,甲和乙的分界山脉A是_________。
(2)地形区甲、乙、丙中,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_________。
(3)甲地区(以济南为例)春季气温回升_____(填“快”或“慢”),降水少,蒸发旺盛,易发生_________(填自然灾害名称);请列举应对这种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__________。
【答案】(1) 丙 太行山脉或太行山
(2)丙
(3) 快 春旱或旱灾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种植耐旱作物;采取喷灌、滴灌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本大题以北方地区图和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各地的土壤、山脉、作物熟制、华北春旱原因和解决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被称为“黑土地”的是丙即东北平原,东北平原黑土广布、沃野千里。“黄土地”是指我国的华北平原(甲)和黄土高原(乙);图中A是太行山,是甲华北平原和乙黄土高原的分界山脉,也是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的是丙所示的东北平原,该地区由于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3)甲地区的济南是华北地区,该地春旱严重,主要的原因是: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少,且径流量小;锋面雨带尚未到达;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为应对春旱这种自然灾害,采取的合理措施是: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种植耐旱作物,采取喷灌等节水技术等。
17.读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平原③____高原A____山脉C____海
(2)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跨我国的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B.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C.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D.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润区
(3)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本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____,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任意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 东北 黄土 太行 渤
(2)C
(3) 甜菜 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
【分析】本题以北方地区示意图为资料,涉及地形区名称、气候、农作物、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①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③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A太行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C渤海是我国最北的近海,是我国的内海。
(2)我国北方地区地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集中于夏季,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润区,ABD正确;北方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错误。故选C。
(3)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耕地以旱地为主。本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甜菜,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是甘蔗。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
18.“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事关14亿中国人吃饭的重大问题。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1年6月,河南全省实有耕地1.2229亿亩,居全国第三位,超出国家下达责任指标194.48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0223.21万亩,超出国家下达指标17.21万亩。
(1)河南年降水量____(“大于”或“小于”)800mm,耕地以____为主。
2021年7月21日上午,某台记者从郑州市政府了解到,过去24小时郑州降雨量达457.5mm,突破历史极值;17日20时—20日20时,三天降水量617.1mm,逼近其往年全年降水量之和,由此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内涝,造成了重大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2)郑州城市内涝除了气候原因,还与黄河中游地区____严重,黄河流经此处形成“____”有关。
2021年12月10日,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数据:2021年,河南夏粮增产9.89亿斤,但秋粮减产66.21亿斤,全年减产56.32亿斤,下降4.1%,总产量为1308.84亿斤,河南粮食总产量在全国仍居第二位。
(3)河南省粮食作物以____为主,作物熟制为____。
(4)试分析河南发展粮食种植的有利条件。
【答案】(1) 小于 旱地
(2) 水土流失 地上河
(3) 小麦 一年两熟
(4)平原地形为主,地势平坦;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境内有黄河、淮河流经,水源充足;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分析】本题以河北省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河北省的位置范围、耕地类型、气候条件、农业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南大部分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气温低,降水少,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地上河”,地形平坦,不利于泄洪。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的以北区域,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故河南省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南地处华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适宜农业的发展;有河流流经,农业用水充足,水源丰富;河南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