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东北东部地区属于湿润区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降水量>蒸发量 B.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相对湿度大
C.离海洋近,降水量大 D.纬度位置高,蒸发量>降水量
【答案】B
【详解】我国东北东部地区属于湿润地区的原因是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该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相对湿度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东北地区北面相邻的国家是( )
A.朝鲜 B.蒙古 C.日本 D.俄罗斯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疆域辽阔,与俄罗斯、朝鲜等14个国家接界,与日本、韩国等6个国家隔海相望。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该地区北面、东面相邻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朝鲜,不与蒙古接界,更不与日本接界,因此东北地区北面相邻的国家是俄罗斯。结合题意,故选D项。
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读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区域①和②分别代表是( )
A.辽河平原和沪宁杭工业基地 B.三江平原和辽中南工业基地
C.成都平原和京津唐工业基地 D.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4.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纬度位置较高,热量较低,本区没有种植水稻
B.本地区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C.大量种植大豆和玉米
D.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重要产区
【答案】3.B 4.A
【解析】3.据图可知,①是位于东北平原东北部,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②是位于辽宁中南部的辽中南工业基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东北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丰沛,灌溉水源充足,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且水稻品质优良,A叙述错误;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求,B叙述正确;东北地区土地肥沃,雨热同期,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农作物,C叙述正确;黑龙江纬度较高,气候冷湿,适合甜菜的生长,是我国甜菜的重要产区,D叙述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一项,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十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5.东北地区的地形格局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河湖密布,水田广布
【答案】B
【详解】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东北地区的地形格局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B符合题意;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是中南半岛的特点,A不符;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青藏高原的特点,C不符;河湖密布,水田广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点,D不符;故选B。
6.东北三省包括( )
A.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 B.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C.黑龙江省、辽宁省、陕西省 D.甘肃省、吉林省、辽宁省
【答案】B
【详解】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B正确。故选B。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我国粮食产销的区域格局也由“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运”下图示意我国粮食产销格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粮食主要输入省区有( )
A.内蒙古、河南 B.湖南、北京 C.福建、广东 D.青海、海南
8.“北粮南运”过程中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海洋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9.东北三省成为我国粮食输出省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使热量条件改善 B.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C.高铁开通让运输更为便利 D.科学育种,水稻单产提高
【答案】7.C 8.B 9.B
【解析】7.读图可知,我国粮食主要输入省区是福建省、广东省、浙江省、海南省、北京市,故C符合题意。故选:C。
8.粮食属于大宗笨重货物,长途运输,而且我国南北之间有铁路联通,最适宜选择铁路运输,B正确。海洋运输需要转运,不能直达一些内陆省份,A错误。航空运输适合重量轻、价格高的物品,C错误。管道运输适合运输气体和液体,D错误。故选B。
9.我国东北地区以黑土地为主,土壤肥沃;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大型农场规模化经营,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B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对热量条件改善有限,A错误。高铁主要是客运 ,不是货运,C错误。科学育种,水稻单产提高不是最重要的原因,D错误。故选B。
【点睛】黑土,黑钙土分布广,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是其土地质量的主要特征;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较多、宜农荒地全国最多是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
读“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图中四地相比,降雪最初日期最早、最终日期最晚、降雪时间最长的是( )
A.漠河 B.长春 C.延吉 D.哈尔滨
11.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墙体厚、屋顶坡度大,由此可以判定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
A.炎热多雨 B.寒冷湿润 C.炎热干燥 D.寒冷干燥
【答案】10.A 11.B
【解析】10.读图可知,漠河的降雪最初日期最早为9.7,降雪最终日期时间最晚为6.14,纬度最高,降雪时长最长,A正确;长春的降雪最初日期为9.29,降雪最终日期时间为5.23,排除B;延吉降雪最初日期为9.25,降雪最终日期时间为5.28,排除C;哈尔滨的降雪最初日期为9.24,降雪最终日期时间为5.30,排除D;故选A。
11.东北三省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该地区的传统民居墙体厚、屋顶坡度大,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寒冷湿润,冬季多降雪,有利于降雪下泄,墙体厚利于保暖,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12.下列关于东北三省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集中在冬季 B.夏季高温少雨 C.气候冷湿 D.气候干冷
【答案】C
【详解】东北三省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较小。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总体来说气候较为冷湿,ABD错误,C正确。故选C。
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三江平原中的“三江”不包括( )
A.黑龙江 B.图们江 C.松花江 D.乌苏里江
14.通过滨洲——滨绥线与我国保持联系的邻国是( )
A.蒙古 B.朝鲜 C.俄罗斯 D.哈萨克斯坦
15.据图分析,沈阳利用矿产优势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机械工业 B.羊毛纺织 C.清洁能源 D.造纸工业
【答案】13.B 14.C 15.A
【解析】13.读图可知,三江平原中的三江”是指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它是由这三江冲积形成的,故称为三江平原,故排除ACD,不包括图们江,故选B。
14.读图可知,哈尔滨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可通过滨洲-滨绥线与俄罗斯保持广泛联系;滨洲-滨绥线没有与蒙古、朝鲜、哈萨克斯坦联系,故排除ABD,故选B。
15.据图可知,沈阳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可以借助于资源发展机械工业,A正确:羊毛纺织需要有有畜牧业,与矿产无关,故B错;煤和石油是不属于清洁能源,故C错;造纸工业需要的是森林资源,故D错,故选A。
【点睛】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这里依托丰富的资源,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目前,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二、解答题
16.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
(1)读图,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交通优势有哪些_____________。
(2)主要矿产地和铁路线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铁路线为什么要修到甲乙两地这种偏远的地区__________。
(3)说出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_________。
(4)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发展问题主要是什么 应如何应对__________。
【答案】(1)铁路干线稠密,陆上交通便利;南部濒临海洋,海上交通便利。
(2)铁路干线多沿矿产地分布。甲乙两城市都位于边境地区,有利于开展边境贸易。
(3)大庆以石油及其相关产业为主,主要原因是石油资源丰富;伊春以钢铁、木材工业为主,主要与附近煤炭、森林资源丰富有关;鞍山钢铁工业发达,因为鞍山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4)面临资源枯竭、传统工业优势地位不断下降的问题。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
【分析】本题以东北地区工业生产和交通线为材料,涉及东北地区的交通、矿产地、工业结构、工业问题及措施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交通优势是铁路干线稠密(如滨洲线、滨绥线、京哈线等),陆上交通便利;南部濒临海洋(南部濒临渤海和黄海),海上交通便利。
(2)由图可知,东北地区的铁路干线多沿矿产地分布,图甲满洲里和乙绥芬河都属于边境城市,铁路线修道满洲里和绥芬河,有利于开展边境贸易。
(3)黑龙江大庆是我国最大的油田,所以大庆以石油及其相关产业为主;伊春附近煤炭、森林资源丰富,所以伊春工业以钢铁、木材加工工业为主;鞍山铁矿资源丰富,所以鞍山钢铁工业发达。
(4)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设备陈旧、传统工业优势地位不断下降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
17.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说说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____________。
(2)讨论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提示:从地形、气候、人口、科技等方面分析) ______________。
(3)讨论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提示:从纬度、气候、气象灾害、开发历史等方面分析)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
(2)①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②黑土肥沃,适于农作物生长;③气候温和湿润,雨热同期;④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量少;⑤农业科技水平较高。
(3)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相对不足,农作物多一年一熟;②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常受低温冻害;③开发较晚,人口较少。
【分析】本大题以东北三省人口及粮食占全国的比重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东北三省的地形地势、气候类型、农业发展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东北平原地区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等土壤,这些土壤都有深厚的暗色表土层,肥沃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赋予东北地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为全国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2)东北三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西、北、东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环绕,森林居三大林区之首。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面积居全国之首。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满足一年一熟。耕地面积广大,占全国1/5,人均耕地很高的黑土、黑钙土 ,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总结起来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有: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土地集中连片,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尤其是肥沃的黑土地,为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农作物熟制大多只能一年一熟;春秋季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开发历史较晚,北部地区人烟稀少,沼泽遍布。
18.1.共和国版图上,东北举足轻重——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下图是“东北地区地图”和“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据上图“东北地区地图”概括该地山河分布大势“____”。
(2)从“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____。
(3)水稻是一种喜热喜水的作物,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可达北纬50°),这里种植水稻主要得益于____,但这里的水稻品质优良,其原因主要是____。
(4)2000年,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其目的是( )
A.保护湿地 B.保护耕地 C.发展畜牧业 D.植树造林
(5)东北地区气候____,试分析该地区冬季寒冷的原因。
(6)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都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据下图分析,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____。
(7)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从图中可以看出这里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任选两方面作答即可)
【答案】(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玉米
(3)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或夏季高温多雨) 土壤肥沃;夏季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4)A
(5)冷湿
(6)地广人稀,粮食消费量小,粮食产量大等。
(7)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等;
【分析】本题以东北地区图为材料,设置七个小问,涉及东北地区的气候、铁路干线、三江平原的概况、东北平原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发展概况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详解】(1)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大、小兴安岭和辽东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东北平原,因此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地区的山河分布大势。
(2)由“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玉米。
(3)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这里种植水稻主要得益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水稻品质高。
(4)2000年,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其目的是保护湿地资源。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5)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冬季寒冷的原因在于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大的区域,同时又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发源地,所以冬季的东北较为寒冷。
(6)依据图示信息可知,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是地广人稀,粮食消费量小,粮食产量大等。
(7)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科学技术不是很发达,人才不密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东北东部地区属于湿润区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降水量>蒸发量 B.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相对湿度大
C.离海洋近,降水量大 D.纬度位置高,蒸发量>降水量
2.东北地区北面相邻的国家是( )
A.朝鲜 B.蒙古 C.日本 D.俄罗斯
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读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区域①和②分别代表是( )
A.辽河平原和沪宁杭工业基地 B.三江平原和辽中南工业基地
C.成都平原和京津唐工业基地 D.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4.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纬度位置较高,热量较低,本区没有种植水稻
B.本地区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C.大量种植大豆和玉米
D.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重要产区
5.东北地区的地形格局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河湖密布,水田广布
6.东北三省包括( )
A.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 B.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C.黑龙江省、辽宁省、陕西省 D.甘肃省、吉林省、辽宁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我国粮食产销的区域格局也由“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运”下图示意我国粮食产销格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粮食主要输入省区有( )
A.内蒙古、河南 B.湖南、北京 C.福建、广东 D.青海、海南
8.“北粮南运”过程中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海洋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9.东北三省成为我国粮食输出省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使热量条件改善 B.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C.高铁开通让运输更为便利 D.科学育种,水稻单产提高
读“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图中四地相比,降雪最初日期最早、最终日期最晚、降雪时间最长的是( )
A.漠河 B.长春 C.延吉 D.哈尔滨
11.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墙体厚、屋顶坡度大,由此可以判定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
A.炎热多雨 B.寒冷湿润 C.炎热干燥 D.寒冷干燥
12.下列关于东北三省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集中在冬季 B.夏季高温少雨 C.气候冷湿 D.气候干冷
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三江平原中的“三江”不包括( )
A.黑龙江 B.图们江 C.松花江 D.乌苏里江
14.通过滨洲——滨绥线与我国保持联系的邻国是( )
A.蒙古 B.朝鲜 C.俄罗斯 D.哈萨克斯坦
15.据图分析,沈阳利用矿产优势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机械工业 B.羊毛纺织 C.清洁能源 D.造纸工业
二、解答题
16.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
(1)读图,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交通优势有哪些_____________。
(2)主要矿产地和铁路线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铁路线为什么要修到甲乙两地这种偏远的地区__________。
(3)说出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_________。
(4)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发展问题主要是什么 应如何应对__________。
17.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说说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____________。
(2)讨论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提示:从地形、气候、人口、科技等方面分析) ______________。
(3)讨论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提示:从纬度、气候、气象灾害、开发历史等方面分析)_______________。
18.1.共和国版图上,东北举足轻重——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下图是“东北地区地图”和“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据上图“东北地区地图”概括该地山河分布大势“____”。
(2)从“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____。
(3)水稻是一种喜热喜水的作物,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可达北纬50°),这里种植水稻主要得益于____,但这里的水稻品质优良,其原因主要是____。
(4)2000年,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其目的是( )
A.保护湿地 B.保护耕地 C.发展畜牧业 D.植树造林
(5)东北地区气候____,试分析该地区冬季寒冷的原因。
(6)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都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据下图分析,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____。
(7)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从图中可以看出这里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任选两方面作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