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测试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测试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20 08:35:5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南方地区的耕地以什么为主(  )
A.水田 B.旱田
C.草地 D.梯田
【答案】A
【详解】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该地的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属于湿润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2.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亩产比北方高,主要原因是( )
A.南方地区土壤肥沃
B.南方地区农业科技水平高
C.南方地区水热充足,作物熟制高
D.南方地区作物品种优良
【答案】C
【详解】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充足,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农业。
读南方地区及江南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B.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产区
C.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横断山脉以西 D.以高原、山地为主
4.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大,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炎热,利于通风散热 B.多暴雪天气
C.气候寒冷,利于防寒保暖 D.降水多,利于排水
【答案】3.A 4.D
【解析】3.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我国最重要的农耕区,以种植业为主;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横断山脉以东;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A符合题意。
4.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南方地区降水多(主要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屋顶坡度有利于排水;D符合题意。
5.下列与南方地区相对应的是(  )
A.湿热的红土地
B.黑土地和黄土地
C.广袤的土地
D.高寒的土地
【答案】A
【详解】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景观差异大,其中湿热的红土地出现在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在北方地区,广袤的土地在西北地区,高寒的土地在青藏地区,故选A。
6.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但不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B.南方地区中西部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C.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 D.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A
【详解】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其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故A错误,故选:A。
7.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长江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 B.冬季严寒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C.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下 D.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蔗等
【答案】D
【详解】南方地区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故A错;南方地区比较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故C错;南方地区的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故B错;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蔗等,故D正确。故选D。
8.读南方地区及江南民居图,下列水果不是盛产该地区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种植的水果是亚热带水果和热带水果,以上四种水果中,A为椰子,B为柑橘,C为香蕉,这三种水果都在南方地区会种植,ABC不符合题意;D代表的是温带水果苹果,在北方地区种植,D符合题意。故选D。
读“西双版纳地区图”,回答问题。
9.西双版纳经济支柱是( )
A.金融 B.电子 C.木材 D.旅游
10.西双版纳的气候与植被类型分别是 ( )
A.温带季风与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雨林气候与热带雨林
C.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草原 D.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雨林
11.从图上看,西双版纳位于___省南部,与老挝、缅甸两国接壤( )
A.云南省 B.广东省 C.贵州省 D.湖南省
12.流经西双版纳的河流是____,流出我国后到达东南亚被称为湄公河( )
A.澜沧江 B.萨尔温江 C.怒江 D.长江
13.傣族聚居在云南南部,住竹楼,穿着短衣长裙是因为要适应( )
A.湿热的气候 B.干旱的环境 C.崎岖的地形 D.多风沙的天气
【答案】9.D 10.D 11.A 12.A 13.A
【解析】9.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双版纳凭借其优越的位置和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了旅游业,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故选D。
10.从图中可知,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故选D。
11.从图中可知,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与老挝、缅甸两国接壤,是我国主要的林区。故选A。
12.湄公河干流全长4908千米,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其上游是中国境内的澜沧江。故选A。
13.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傣族聚居在云南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湿热,住竹楼,穿着短衣长裙主要是为了适应湿热的气候。故选A。
云南省元阳县随山势修筑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地梯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
A.甜菜 B.棉花 C.小麦 D.水稻
15.相对于坡地的其它开垦方式,修筑梯田更有利于缓解(  )
A.水土流失 B.酸雨 C.土地沙漠化 D.沙尘暴
【答案】14.D 15.A
【解析】14.农业类型与气候有密切关系,云南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故梯田主要种植水稻。
15.修筑梯田是南方地区,西南部独特的农业景观,与当地的地形密切相关,相对于坡地的其他开垦方式,修筑梯田更有利于缓解水土流失。
二、解答题
16.读“南方地区图”,回答问题。
(1)A城市是_____,B城市的经纬度是_____,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2)①__________(山脉)是我国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3)南方地区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请列举一例该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重庆 (32°N、119°E)或(北纬32度,东经119度) E 秦岭 地理位置优越、地形、气候条件适宜、交通便利、侨乡、政策、科技发达等(写出1条合理即得分)
【分析】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详解】(1)读图可知,A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重庆。B城市的经纬度是(32°N、119°E)。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因此E是澳门。
(2)从图中看出,①是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它和淮河组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分界线,是我国1月0°C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南方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温暖湿润的气候及政策的优势等有利因素发展经济,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南方地区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产区.
材料二:南方地区略图.
(1)在图中填注出:①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淮河;②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山脉名称.
(2)下列国家中,与我国南方地区陆上相邻的是( )
A.越南 B.泰国 C.俄罗斯 D.菲律宾
(3)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优势是______,试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
(4)江西省旅游资源丰富,有多处旅游资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为“世界遗产”.请列举两个江西省的“世界遗产”: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A
(3)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纬度低,热量充足;受夏季风影响时间较长,雨期较长。
(4) 庐山 三清山
【分析】本题以南方地区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农业发展、气候类型、邻国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根据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江西省与福建省之间的山脉是武夷山脉标注即可。
(2)与我国南方地区陆上相邻的是越南,A正确;泰国与我国不是陆上邻国,排除B;俄罗斯与我国的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相邻,排除C;菲律宾与我国是隔海相望的国家,排除D;故选A。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降水丰富;纬度低,热量充足;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江西省世界遗产有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的庐山;有“天下第一仙峰”之殊誉的三清山;保存有壮年期丹霞地貌遗迹的龙虎山。
18.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D为_____地区,该区域的农业以_____(“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
(2)图中③是我国第二长河____,在④___(省份简称)注入___海。
(3)图中所示的铁路线⑥是_____线,沿此铁路线从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 )。
A.一望无际的平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深秋时节,沿途树木变化:树叶常绿→树叶枯黄→树叶全部脱落
C.阳春三月,沿途见到车站中人群的服装在变多变厚,沿途的传统建筑的屋顶坡度逐渐变小
D.旱地麦浪如金,苹果、梨子初上枝头→河湖众多,鱼池、荷塘、稻田随处可见
【答案】(1) 西北 畜牧业
(2) 黄河 鲁 渤
(3) 京广 D
【分析】本题以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为材料,共设3个小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四大地理区的分布、农业类型、黄河、铁路干线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D为西北地区,该地区位于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所以该区域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2)由图可知,图中③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在④山东省注入渤海,山东省的简称是鲁。
(3)由图可知,⑥是连接北京和广州的京广线。沿此铁路线从北往南旅行即由北方地区进入南方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是青藏地区的景观,A错误;北方地区的植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B错误;阳春三月,沿途见到车站中人群的服装在变少变薄,沿途的传统建筑的屋顶坡度逐渐变大,C错误;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旱地麦浪如金,苹果、梨子初上枝头→河湖众多,鱼池、荷塘、稻田随处可见,D正确。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南方地区的耕地以什么为主(  )
A.水田 B.旱田
C.草地 D.梯田
2.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亩产比北方高,主要原因是( )
A.南方地区土壤肥沃
B.南方地区农业科技水平高
C.南方地区水热充足,作物熟制高
D.南方地区作物品种优良
读南方地区及江南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B.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产区
C.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横断山脉以西 D.以高原、山地为主
4.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大,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炎热,利于通风散热 B.多暴雪天气
C.气候寒冷,利于防寒保暖 D.降水多,利于排水
5.下列与南方地区相对应的是(  )
A.湿热的红土地
B.黑土地和黄土地
C.广袤的土地
D.高寒的土地
6.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但不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B.南方地区中西部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C.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 D.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7.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长江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 B.冬季严寒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C.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下 D.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蔗等
8.读南方地区及江南民居图,下列水果不是盛产该地区的是( )
A. B.
C. D.
读“西双版纳地区图”,回答问题。
9.西双版纳经济支柱是( )
A.金融 B.电子 C.木材 D.旅游
10.西双版纳的气候与植被类型分别是 ( )
A.温带季风与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雨林气候与热带雨林
C.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草原 D.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雨林
11.从图上看,西双版纳位于___省南部,与老挝、缅甸两国接壤( )
A.云南省 B.广东省 C.贵州省 D.湖南省
12.流经西双版纳的河流是____,流出我国后到达东南亚被称为湄公河( )
A.澜沧江 B.萨尔温江 C.怒江 D.长江
13.傣族聚居在云南南部,住竹楼,穿着短衣长裙是因为要适应( )
A.湿热的气候 B.干旱的环境 C.崎岖的地形 D.多风沙的天气
云南省元阳县随山势修筑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地梯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
A.甜菜 B.棉花 C.小麦 D.水稻
15.相对于坡地的其它开垦方式,修筑梯田更有利于缓解(  )
A.水土流失 B.酸雨 C.土地沙漠化 D.沙尘暴
二、解答题
16.读“南方地区图”,回答问题。
(1)A城市是_____,B城市的经纬度是_____,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2)①__________(山脉)是我国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3)南方地区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请列举一例该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南方地区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产区.
材料二:南方地区略图.
(1)在图中填注出:①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淮河;②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山脉名称.
(2)下列国家中,与我国南方地区陆上相邻的是( )
A.越南 B.泰国 C.俄罗斯 D.菲律宾
(3)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优势是______,试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
(4)江西省旅游资源丰富,有多处旅游资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为“世界遗产”.请列举两个江西省的“世界遗产”:________,________。
18.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D为_____地区,该区域的农业以_____(“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
(2)图中③是我国第二长河____,在④___(省份简称)注入___海。
(3)图中所示的铁路线⑥是_____线,沿此铁路线从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 )。
A.一望无际的平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深秋时节,沿途树木变化:树叶常绿→树叶枯黄→树叶全部脱落
C.阳春三月,沿途见到车站中人群的服装在变多变厚,沿途的传统建筑的屋顶坡度逐渐变小
D.旱地麦浪如金,苹果、梨子初上枝头→河湖众多,鱼池、荷塘、稻田随处可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