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下表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面积、人口、水资源占全国的百分比统计表,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区域 占全国总面积(%) 占全国总人口(%) 占全国总水量(%)
甲 25 55 44
乙 20 40 9
丙 30 4 9
丁 25 1 38
1.表中四个地理区域表示北方地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表中四个区域的分界线和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秦岭——淮河一致 B.乙丙两区域的分界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地势
C.甲区域为水田农业,乙区域为灌溉农业 D.乙丁两区域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3.关于表中四地区的地形和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水源不足是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B.乙区域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
C.丙区域各类土地资源丰富 D.丁区域能源丰富
【答案】1.B 2.A 3.D
【解析】1.由图可知,甲地区人口比重在四个区域中最大,水资源总量最多,为我国南方地区,排除A;乙地区的面积比重较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较大,而水资源短缺,为北方地区,B正确;丙地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重最大,但人口稀疏,水资源短缺,为西北地区,排除C;丁地区的人口比重最小,但水资源较丰富,为青藏地区.,排除D。故选B。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为秦岭一淮河线,A选项正确;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划分依据是气候,B选项错误;南方地区为水田农业,北方地区为旱地农业,C选项错误;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D选项错误。故选A。
3.甲区域为南方地区,降水充沛,水资源丰富,A错误;乙区域为北方地区,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平原和高原,B错误;丙地区为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草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C错误;丁区域为青藏地区,太阳能和地热能丰富, D正确;故选D。
【点睛】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水资源约占全国总水量的9%;南方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水资源约占全国总水量的44%;西北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水资源约占全国总水量的9%;青藏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1%,水资源约占全国总水量的38%。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图是我国兰新高铁沿线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是( )
A.冰原 B.荒漠 C.草原 D.森林
5.小明乘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兰州,沿线城市特色美食对应正确的是( )
①乌鲁木齐——馕②哈密——哈密瓜③嘉峪关——椰子④兰州——拉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4.B 5.B
【解析】4.读图可知,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附近是沙漠,因此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是荒漠,该地区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荒漠广布。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5.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盛产葡萄、哈密瓜等优质水果;兰新线沿线主要经过暖温带地区,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特色饮食是面食,因此在兰州可以品尝到拉面;馕是新疆少数民族喜爱的面食之一;椰子属于热带水果,不是嘉峪关的特色美食。故①②④正确,故选B。
【点睛】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一般指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7.8万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极旱荒漠类型保护区,也是世界极度濒危物种一野骆驼的模式产地。
“辽阔草原美丽山冈青青牛羊,白云悠悠彩虹灿灿挂在蓝天上”,一首《草原牧歌》唱出了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读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6.根据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情况推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地区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关于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①一②—③方向,植被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③地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C.大部分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
D.可观赏沙漠景观,也能欣赏到伊犁的薰衣草花海,喀拉峻的空中草原
【答案】6.B 7.D
【解析】6.由图中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可以看出,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地区是①和④,两地区的降水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属于半干旱区,而②和③两地区降水量小于50毫米,植被是荒漠,不适宜发展畜牧业,故选B。
7.关于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沿①一②一③方向,离海越来越远,植被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故A错误;③地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一塔里木河,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冰雪融水,故B错误;西北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故C错误;沿①一②一③方向可观赏沙漠景观,参观坎儿井,也能欣赏到伊犁的薰衣草花海,喀拉峻的空中草原,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
【点睛】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大约只占全国总数的4%,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每年玉米收获后,戈壁滩就成为天然晾晒场。同时,河西走廊也是喜温凉的娃娃菜、包菜等“高原夏菜”的重要种植区,每年夏季大量销往东南沿海地区,缓解当地蔬菜供应紧张的问题。下图为甘肃省河西走廊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有利条件是( )
A.气候干燥,光照充足 B.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C.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D.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
9.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本地蔬菜供应紧张,主要因为( )
A.地形平坦 B.多气象灾害
C.交通不便 D.劳动力不足
【答案】8.A 9.B
【解析】8.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有利条件是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故A正确。该地区位于西北地区,经济水平较落后,故B错误。雨热同期是指东部季风区,故C错误。这里离市场远,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9.我国东南沿海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形成伏旱天气,受台风影响、多暴雨洪涝,气象灾害多,导致本地蔬菜供应紧张,B正确。地形、交通、劳动力不会有明显季节变化,故A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降水;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10.西气东输工程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线工程西起我国四大盆地中的( )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
【答案】A
【详解】西气东输工程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线工程西起我国四大盆地中的塔里木盆地,气源地是该盆地内的轮南油田,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2022年1月1日,塔里木油田天然气日产量首次突破1亿m3,为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风成说”认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是黄土高原黄土的来源地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的意义不包括( )
A.优化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 B.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C.增加新疆的财政收入 D.减少新疆的就业机会
1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 )
①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②长期过垦过牧③建梯田,修挡土坝④黄土不易崩塌且干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1.D 12.A
【解析】11.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优化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故A正确。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故B正确。可以将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新疆的财政收入,故C正确。可以增加新疆的就业机会,故D错误。根据题意选择错误的,故选D。
1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域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黄土高原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植被覆盖率低;黄土十分疏松易溶于水、易崩塌;修建挡土坝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故①②正确,根据题意,故选A。
【点睛】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制约其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干旱。
塔里木盆地内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交通便捷,结合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塔里木盆地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B.盆地内部沙漠广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C.自然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储量大 D.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14.观察图中交通、城市的分布情况,出现这种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这些地方降水丰富 B.因冰雪融水,这些地方水源较充足
C.这些地方地形平坦 D.这些地方濒临海洋,对外交通发达
【答案】13.D 14.B
【解析】13.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为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沙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都位于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自然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储量大。塔里木盆地距海洋远,加上重重山岭和高原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所以塔里木盆的突出的自然特点是:气候干旱,沙漠广布。D错误;AB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14.根据图示,图中交通、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塔里木盆地的边缘,有水源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分布着众多绿洲,也是城市和人口的主要分布地。B正确;该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气候干旱,降水少;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ACD错误。故选B。
【点睛】塔里木盆地沙漠和戈壁广布,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大山脉阻挡,降水稀少,气候极端干旱。内部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含油气盆地。塔卡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5.截至2020年12月,塔里木油田累计生产油气超过4亿吨,向西气东输供气超2600亿立方米。同时,建成环塔里木盆地的新疆南部天然气利民工程管网,每年向新疆南部5个地州输送天然气40多亿立方米,惠及430余万各族群众。请结合所学内容,对于塔里木盆地地区的油气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
A.属可再生资源 B.短期可循环再生
C.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D.要注意保护和培育
【答案】C
【详解】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对于这样的资源,我们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对于这样的资源很难培育,故选C。
【点睛】
二、解答题
16.读西北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山,B____山,C____山,D____盆地。
(2)新疆牧区的代表牲畜有____、____等,内蒙古牧区的代表牲畜有____、____等。
(3)西北地区的农业特色是____。
(4)沿图中箭头方向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这是为什么?
【答案】(1) 阿尔泰 天 昆仑 塔里木
(2) 新疆细毛羊 伊犁马 三河马 三河牛
(3)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
(4)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分析】本题以西北地区图为材料,涉及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西北的农牧业等知识点,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以及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
【详解】(1)西北地区总体的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读图可知,A为阿尔泰山,B为天山,C为昆仑山,D为塔里木盆地。
(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以畜牧业为主,新疆牧区的代表牲畜有伊犁马、新疆细毛羊等;内蒙古牧区的代表牲畜有三河牛、三河马等。
(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有水源的绿洲上,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为其主要农业特色。
(4)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然景观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17.【跨学科主题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张骞西域路线图与西北地区位置示意图
【品读历史】
材料二:葡萄于汉朝时期传入中国,汉书言,张骞使西域还,始得此种。葡萄喜温,喜光,湿度不易过大,果实膨大期最适温度为20℃-30℃,如果昼夜温差大,着色及糖度更好。
(1)葡萄已在新疆大面积种植,简要分析西北地区种植葡萄的自然条件。
【邂逅语文】
(2)在西北气候条件下,新疆的葡萄扬名天下,通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分析西北地区的降水主要受______因素的影响。
【遇见生物】
材料三:无籽葡萄利用“三倍体”技术培育而成,营养价值更高,更受人们的欢迎。
(3)无籽葡萄的出现,体现了农业受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欣赏音乐】
材料四:“克里木参军去到边哨,临行前种下了一颗葡萄……”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4)结合图分析,吐鲁番在种植业方面主要发展______农业,水源主要来自______山脉。
【提高思想】
材料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大力度促进新疆葡萄产业的发展。
(5)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请为当地政府献计献策。
【答案】(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
(2)海陆
(3) 科技 市场
(4) 绿洲 天山
(5)当地政府可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区域的知名度。
【分析】本题以张骞西域路线图与西北地区位置示意图为材料,涉及葡萄种植、西北地区的气候、农业、河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葡萄已在新疆大面积种植,西北地区种植葡萄的自然条件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
(2)在西北气候条件下,新疆的葡萄扬名天下,通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可知西北地区由于距海遥远,降水少。西北地区的降水主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
(3)无籽葡萄的出现,体现了农业受科技、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4)结合图分析,吐鲁番在种植业方面主要发展绿洲农业,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山脉的冰雪融水。
(5)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可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区域的知名度。
18.读新疆塔里木盆地略图和塔里木河年径流量交化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____(边缘或内部),可以看出影响城镇和交通线路分布的主导因素是____。
(2)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
(3)塔里木河主要靠____补给水源,最大径流量出现在____月,____月河流有断流现象,由此可见,该河水流量随____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较____(大 小),年际变化较____(大 小)
(4)西气东输工程能使本地的____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该工程的实施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好处有____。
【答案】 边缘 水源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 冰雪融化 7~8 1~2 气温 大 小 天然气 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分析】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处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400千米,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 ,海拔高度在800-1300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
【详解】(1)由图可以看出,塔里木盆地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因为盆地边缘有高山冰雪融水,说明影响当地城市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2)塔里木盆地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封闭,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3)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源;由图可以看出,该河的最大径流量出现在气温最高的7-8月,在冬季1-2月会有断流现象,可以看出,该河的水量随季节变化很大,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也小。
(4)西气东输工程使本地丰富的天然气得到了开发,可以使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西部财政收入,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下表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面积、人口、水资源占全国的百分比统计表,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区域 占全国总面积(%) 占全国总人口(%) 占全国总水量(%)
甲 25 55 44
乙 20 40 9
丙 30 4 9
丁 25 1 38
1.表中四个地理区域表示北方地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表中四个区域的分界线和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秦岭——淮河一致 B.乙丙两区域的分界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地势
C.甲区域为水田农业,乙区域为灌溉农业 D.乙丁两区域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3.关于表中四地区的地形和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水源不足是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B.乙区域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
C.丙区域各类土地资源丰富 D.丁区域能源丰富
图是我国兰新高铁沿线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是( )
A.冰原 B.荒漠 C.草原 D.森林
5.小明乘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兰州,沿线城市特色美食对应正确的是( )
①乌鲁木齐——馕②哈密——哈密瓜③嘉峪关——椰子④兰州——拉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辽阔草原美丽山冈青青牛羊,白云悠悠彩虹灿灿挂在蓝天上”,一首《草原牧歌》唱出了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读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6.根据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情况推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地区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关于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①一②—③方向,植被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③地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C.大部分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
D.可观赏沙漠景观,也能欣赏到伊犁的薰衣草花海,喀拉峻的空中草原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每年玉米收获后,戈壁滩就成为天然晾晒场。同时,河西走廊也是喜温凉的娃娃菜、包菜等“高原夏菜”的重要种植区,每年夏季大量销往东南沿海地区,缓解当地蔬菜供应紧张的问题。下图为甘肃省河西走廊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有利条件是( )
A.气候干燥,光照充足 B.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C.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D.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
9.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本地蔬菜供应紧张,主要因为( )
A.地形平坦 B.多气象灾害
C.交通不便 D.劳动力不足
10.西气东输工程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线工程西起我国四大盆地中的( )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
2022年1月1日,塔里木油田天然气日产量首次突破1亿m3,为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风成说”认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是黄土高原黄土的来源地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的意义不包括( )
A.优化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 B.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C.增加新疆的财政收入 D.减少新疆的就业机会
1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 )
①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②长期过垦过牧③建梯田,修挡土坝④黄土不易崩塌且干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塔里木盆地内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交通便捷,结合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塔里木盆地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B.盆地内部沙漠广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C.自然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储量大 D.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14.观察图中交通、城市的分布情况,出现这种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这些地方降水丰富 B.因冰雪融水,这些地方水源较充足
C.这些地方地形平坦 D.这些地方濒临海洋,对外交通发达
15.截至2020年12月,塔里木油田累计生产油气超过4亿吨,向西气东输供气超2600亿立方米。同时,建成环塔里木盆地的新疆南部天然气利民工程管网,每年向新疆南部5个地州输送天然气40多亿立方米,惠及430余万各族群众。请结合所学内容,对于塔里木盆地地区的油气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
A.属可再生资源 B.短期可循环再生
C.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D.要注意保护和培育
二、解答题
16.读西北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山,B____山,C____山,D____盆地。
(2)新疆牧区的代表牲畜有____、____等,内蒙古牧区的代表牲畜有____、____等。
(3)西北地区的农业特色是____。
(4)沿图中箭头方向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这是为什么?
17.【跨学科主题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张骞西域路线图与西北地区位置示意图
【品读历史】
材料二:葡萄于汉朝时期传入中国,汉书言,张骞使西域还,始得此种。葡萄喜温,喜光,湿度不易过大,果实膨大期最适温度为20℃-30℃,如果昼夜温差大,着色及糖度更好。
(1)葡萄已在新疆大面积种植,简要分析西北地区种植葡萄的自然条件。
【邂逅语文】
(2)在西北气候条件下,新疆的葡萄扬名天下,通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分析西北地区的降水主要受______因素的影响。
【遇见生物】
材料三:无籽葡萄利用“三倍体”技术培育而成,营养价值更高,更受人们的欢迎。
(3)无籽葡萄的出现,体现了农业受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欣赏音乐】
材料四:“克里木参军去到边哨,临行前种下了一颗葡萄……”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4)结合图分析,吐鲁番在种植业方面主要发展______农业,水源主要来自______山脉。
【提高思想】
材料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大力度促进新疆葡萄产业的发展。
(5)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请为当地政府献计献策。
18.读新疆塔里木盆地略图和塔里木河年径流量交化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____(边缘或内部),可以看出影响城镇和交通线路分布的主导因素是____。
(2)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
(3)塔里木河主要靠____补给水源,最大径流量出现在____月,____月河流有断流现象,由此可见,该河水流量随____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较____(大 小),年际变化较____(大 小)
(4)西气东输工程能使本地的____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该工程的实施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好处有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