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单元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单元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20 08:35:5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单元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开凿始于战国时期,开凿难度极大。古代劳动人民依靠双手,在崇山峻岭中,凿石挖土,肩挑背扛,挥汗如雨,前后苦干十年,开凿了一条长达150多千米的浩大河道,使渭河以北的大中沃野得到自流灌溉。读郑国渠及其附近区域地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郑国渠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巧妙利用自然条件实现自流灌溉,郑国渠的流向是( )
A.东北向西南 B.西南向东北 C.东南向西北 D.西北向东南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粒粮食都来自劳动者的汗水,我国劳动人民在郑国渠白流灌溉的农田上辛勤耕种,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可能是( )
A.甜菜 B.甘蔗 C.水稻 D.小麦
【答案】1.B 2.D
【解析】1.读图可知,王桥镇海拔在400~600米之间,晋城村的海拔在400米以下,由此可知郑国渠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流向东北,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读题干材料“使渭河以北的大中沃野得到自流灌溉”得知关中平原地处我国北方地区,该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甜菜是经济作物,排除A,D正确;甘蔗和水稻主要种植在南方区域,排除BC,故选D。
【点睛】秦岭是我国的重要地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山脉以北属于暖温带,耕地类型为旱地,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①②两区域之间的界线大致相当于( )
A.1月0℃等温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下列自然风光与地理区域的组合,合理的是( )
A.到①领略江南烟雨 B.到②感受大漠景观 C.到③观看椰林风光 D.到④体验冰雪高原
5.图中①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纬度较高,积雪期长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D.交通便利,设施完善
【答案】3.C 4.B 5.A
【解析】3.读上图可知,①地为我国的北方地区,②地为我国的西北地区,两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400mm等降水量线,故C项正确;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故A、B项错误;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D项错误。故选C。
4.根据所学知识及上图可知,应到南方地区④观看椰林风光、到西北地区②感受大漠景观、到青藏地区③体验冰雪高原、到南方地区④领略江南烟雨,故A、C、D三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故选B。
5.图中①地发展冰雪旅游的优越自然条件是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积雪期长,故A项正确;交通便利,设施完善为社会经济条件,并不是自然条件,故D项错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深居内陆,距海较远与发展冰雪旅游关系不大,故B、C项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6.以下措施中不利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是( )
A.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
B.更新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力
【答案】D
【详解】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更新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ABC不符合题意;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力会加剧资源枯竭,D符合题意。故选D。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湿地在开发过程中,经历了“北大荒一北大仓一北大荒”然不同的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当初,三江平原湿地从“北大荒——北大仓”的开发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环境污染 B.生态破坏 C.水源短缺 D.粮食不足
8.现在,三江平原湿地再从“北大仓——北大荒”的开发阶段,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湿地 B.发展制造业 C.封山育林 D.发展旅游业
【答案】7.D 8.A
【解析】7.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大,人们加大了对三江平原的开发,使往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成为我国的重要粮食基地。故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粮食不足,D正确;三江平原湿地从“北大荒——北大仓”的开发阶段中产生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B错误;三江平原湿地水资源丰富,C错误。故选D。
8.从2000年开始,国家正式下文停止开发北大荒,主要是因为将湿地开垦为耕地,破坏了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湿地,A正确。发展制造业不利于恢复湿地,封山育林、发展旅游业不是最有效措施,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气候密切相关。这里的人们春种、夏忙、秋收、冬储,以适应四季的气候变化。这里纬度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9.关于东北三省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冷湿,长冬无夏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C.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D.降水多集中在冬季,地表积雪时间长
【答案】B
【详解】东北三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漫长寒冷,夏季较为短促,A错误;山环水绕、沃野干里是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B正确;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C错误;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寒冷,地表积雪时间较长。D错误。故选B。
读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甲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开阔坦荡 B.黄沙万里 C.沟壑纵横 D.雪峰连绵
11.针对甲地的地表形态,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C.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答案】10.C 11.C 12.B
【解析】10.读图可知,甲地为黄土高原,这里水土流失严重,其景观特点是千沟万壑,沟壑纵横,支离破碎。该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集中的地形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从甲景观图看出,该区域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应是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具体措施是:大力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合理载牧,规定合理的载畜量,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故C①②④正确;杜绝放牧太过绝对,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故③错误,即AB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12.黄河中游流经(甲)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侵蚀出壮观的峡谷地貌.中游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该城市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长夏短,气候严寒 B.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C.终年高温多雨 D.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
14.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5.根据以上分析,推测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A.武汉 B.北京 C.上海 D.兰州
【答案】13.D 14.B 15.B
【解析】13.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据图可知图中所示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由上题可知,该城市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B正确;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故A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C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为:冬冷夏热,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15.由上题可知,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在我国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四个城市中只有北京地处北方,故B正确;武汉、上海地处南方地区,兰州地处西北地区,故AC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点睛】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图中所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解答题
16.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某地理兴趣小组以“黑土地上的粮食生产”为题进行了学习。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中国东北地区黑土分布示意图与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和美国中部地区黑土分布示意图与堪萨斯城气候资料图
(1)比较中国和美国黑土分布区的自然特征。
比较项目 中国 美国
纬度位置 ①_________ 大约38°N~49°N
地形区 松嫩平原和②_________平原 中部平原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河流 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 ③_________河
(2)两大黑土分布区自然特征相似,都位于北半球_________纬度地区,地形以_________为主,气温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_________季,河流众多。材料二:世界上的黑土地区都是重要的商品粮产区。我国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1/5,黑土地集中连片分布,粮食单产高,粮食产量达到全国的1/4,调出的商品粮达全国的1/3。因此,东北黑土地又叫东北粮仓,被称为中国粮食的“压舱石”。
(3)分析东北黑土地商品粮生产的条件及特点,补充完善框图内容。
耕地面积广,黑土①_________ 粮食产量大 东北粮仓 作物品质高 纬度较高,作物生长期③_________
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适于②_________化耕作 ④_________高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答案】(1) 40°N~50°N 三江 密西西比
(2) 中 平原 夏
(3) 肥沃 机械 长 商品率
【分析】本题以中美国两国黑土为材料,涉及到中国和美国黑土的分布地区,我国黑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分析比较不同地区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由图可以看出,我国的黑土主要分布在43°N~50°N之间,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流经美国中部平原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
(2)由图可知,中国和美国两大黑土分布区都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温都是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众多。
(3)关于东北黑土地商品粮生产的条件及特点,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黑土肥沃,粮食产量大;地形平坦开阔、土地集中连片,适于机械化耕作;纬度较高、作物的生长期长,质量好,当地地广人稀、本地消费少,粮食的商品率高。
17.【“太阳出来就赚钱”】全国村级光伏帮扶电站运行管理监测情况通报,2021年山西省村级电站规模总量居全国第三,年度发电收益居全国第一,被称为黄土高原上的“阳光存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找位置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山西省大多位于黄土高原,地处吕梁山区的临县曾是山西省的贫困县。
(1)在图中用2B铅笔或碳素笔描出山西省的轮廓。
探究二析环境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墚(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
(2)描述山西省所在地形区的地表形态特征。
(3)说出临县所在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简析其原因。
探究三助发展
临县群众积极行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为节约土地集中建设光伏电站,并在光伏板下种植知母、白发等中药材。经过几年的努力,高原绿了,农民富了,“太阳出来就赚钱,光伏给我好光景”是群众对光伏扶贫工作的赞誉。
(4)有人建议临县进一步扩大光伏电站规模,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1)按省界线准确描出即可:
(2)沟壑纵横(沟谷密布),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 自然原因:黄土结构(土质)疏松,透水性强(多孔隙)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地形坡度大;地表植被稀疏( 缺乏植被保护)等。人为原因: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需求量加大;滥砍乱伐;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缺乏生态保护措施的开矿、修路等。
(4)看法一:同意。理由: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使用矿物燃料带来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等。看法二:不同意。理由:可能占用有限的耕地;减少粮食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农民的收入;影响生物多样性等。看法三:合理扩大。理由:不乱占耕地、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适当扩大光伏电站规模,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使用矿物燃料带来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等。
【分析】本题以山西省为材料,涉及到山西省的地理位置、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原因、如何因地制宜的治理及脱贫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我国黄土高原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详解】(1)山西省东部以太行山与河北省为界,西部隔黄河与陕西为邻,如图所示:
(2)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东部,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形成了沟壑纵横,“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特征。
(3)临县所在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包括:土质疏松多裂隙、易溶于水;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雨水的冲刷作用强;地处高原,四周落差大;人为原因是人口的增长、粮食需求量加大,人们毁林开荒、过度垦殖,采矿、修路等导致植被破坏十分严重。
(4)对于有人提出扩大光伏电站规模,可以有三种看法,看法一:同意。理由是: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使用矿物燃料带来的污染,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将多余的电输入国家电网,增加收入,带动与光伏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等。看法二:不同意。理由:光伏发电可能占用有限的耕地;会导致种植粮食的面积减小,减少粮食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农民的收,还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等。看法三是:合理扩大。理由是:在不乱占耕地、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适当扩大光伏电站规模,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可以减少使用矿物燃料带来的污染;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增加当地的收入,带动光伏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我的意见是合理扩大,因为建光伏电站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使荒地得到了利用,又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适当扩大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对煤炭等资源的使用,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光伏电站的建立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冬奥会的欢迎宴会上致辞:时隔十四年,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在北京燃起,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
材料二七台河别称煤城,人口约70万,培养出多位世界短道速滑冠军,共获短道速滑金牌6枚,占中国短道速滑金牌总数的2/3。
材料三图左为“京张高铁路线图”,图右为“东北地区图”。
(1)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北京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
A.40°S,116°E B.40°S,116°W
C.40°N,I16°E D.40°N,116°W
(2)从北京到张家口,游客往返两地可搭乘京张高铁。该铁路修建时,可能面临的困难是____(选填“地势起伏较大”“夏季干旱”或“高寒缺氧”)。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____(写出一个即可)。
(3)北京冬奥会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被称为“绿色冬奥”。“张北的风,吹亮了北京的灯”,说明部分奥运场馆的供电与____(选填“核能”或“风能”)密切相关。
(4)七台河位于____省,该省纬度较____(选填“高”或“低”),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冰雪资源丰富。
(5)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右图中甲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____工业基地。
(6)作为一名生活在东北大地上的中学生,请结合你的日常生活写出衣、食、住、行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任选一个角度,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C
(2) 地势起伏较大 故宫
(3)风能
(4) 黑龙江 高
(5)辽中南
(6)衣服厚重、喜欢炖食物、房屋墙体厚都与气候寒冷有关、传统运输方式是马车与地形平坦有关等。
【分析】本题以京张高铁和东北地区图为材料,涉及到经纬网的定位、北方地区的气候、北京的名胜古迹、绿色奥运;东北地区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工业发展特点及民俗特点,考查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据此可判定,北京的经纬度为(40°N, 116°E) 。故选C。
(2)京张高铁沿线经过众多山脉,修建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地势起伏大的困难,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海拔不算高,不用担心高寒缺氧;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和古城风貌,保留着众多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北京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八达岭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明十三陵等,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3)用纯氢燃料零碳排放的‘“飞扬”火炬、用风能等清洁能源实现绿色电能供应和大量使用电动汽车以绿色出行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符合北京“绿色办奥”理念。有“张北的风,吹亮了北京的灯”,这说明场馆供电与风力发电有关。
(4)由图可知,七台河位于黑龙江省,该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由于纬度高、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冰雪资源丰富。
(5)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右图中甲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辽中南工业基地。
(6)如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衣服多以厚实的皮大衣或毛绒大衣为主,有利于御寒;食的方面,东北地区喜欢炖食物;住的方面,东北地区的房屋墙体厚、空间较小,室内多有炕等;行的方面,东北地区地势平坦,传统方式多以马车出行,现代多以铁路出行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单元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开凿始于战国时期,开凿难度极大。古代劳动人民依靠双手,在崇山峻岭中,凿石挖土,肩挑背扛,挥汗如雨,前后苦干十年,开凿了一条长达150多千米的浩大河道,使渭河以北的大中沃野得到自流灌溉。读郑国渠及其附近区域地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郑国渠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巧妙利用自然条件实现自流灌溉,郑国渠的流向是( )
A.东北向西南 B.西南向东北 C.东南向西北 D.西北向东南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粒粮食都来自劳动者的汗水,我国劳动人民在郑国渠白流灌溉的农田上辛勤耕种,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可能是( )
A.甜菜 B.甘蔗 C.水稻 D.小麦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①②两区域之间的界线大致相当于( )
A.1月0℃等温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下列自然风光与地理区域的组合,合理的是( )
A.到①领略江南烟雨 B.到②感受大漠景观 C.到③观看椰林风光 D.到④体验冰雪高原
5.图中①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纬度较高,积雪期长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D.交通便利,设施完善
6.以下措施中不利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是( )
A.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
B.更新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力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湿地在开发过程中,经历了“北大荒一北大仓一北大荒”然不同的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当初,三江平原湿地从“北大荒——北大仓”的开发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环境污染 B.生态破坏 C.水源短缺 D.粮食不足
8.现在,三江平原湿地再从“北大仓——北大荒”的开发阶段,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湿地 B.发展制造业 C.封山育林 D.发展旅游业
9.关于东北三省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冷湿,长冬无夏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C.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D.降水多集中在冬季,地表积雪时间长
读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甲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开阔坦荡 B.黄沙万里 C.沟壑纵横 D.雪峰连绵
11.针对甲地的地表形态,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C.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该城市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长夏短,气候严寒 B.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C.终年高温多雨 D.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
14.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5.根据以上分析,推测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A.武汉 B.北京 C.上海 D.兰州
二、解答题
16.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某地理兴趣小组以“黑土地上的粮食生产”为题进行了学习。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中国东北地区黑土分布示意图与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和美国中部地区黑土分布示意图与堪萨斯城气候资料图
(1)比较中国和美国黑土分布区的自然特征。
比较项目 中国 美国
纬度位置 ①_________ 大约38°N~49°N
地形区 松嫩平原和②_________平原 中部平原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河流 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 ③_________河
(2)两大黑土分布区自然特征相似,都位于北半球_________纬度地区,地形以_________为主,气温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_________季,河流众多。材料二:世界上的黑土地区都是重要的商品粮产区。我国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1/5,黑土地集中连片分布,粮食单产高,粮食产量达到全国的1/4,调出的商品粮达全国的1/3。因此,东北黑土地又叫东北粮仓,被称为中国粮食的“压舱石”。
(3)分析东北黑土地商品粮生产的条件及特点,补充完善框图内容。
耕地面积广,黑土①_________ 粮食产量大 东北粮仓 作物品质高 纬度较高,作物生长期③_________
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适于②_________化耕作 ④_________高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17.【“太阳出来就赚钱”】全国村级光伏帮扶电站运行管理监测情况通报,2021年山西省村级电站规模总量居全国第三,年度发电收益居全国第一,被称为黄土高原上的“阳光存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找位置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山西省大多位于黄土高原,地处吕梁山区的临县曾是山西省的贫困县。
(1)在图中用2B铅笔或碳素笔描出山西省的轮廓。
探究二析环境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墚(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
(2)描述山西省所在地形区的地表形态特征。
(3)说出临县所在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简析其原因。
探究三助发展
临县群众积极行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为节约土地集中建设光伏电站,并在光伏板下种植知母、白发等中药材。经过几年的努力,高原绿了,农民富了,“太阳出来就赚钱,光伏给我好光景”是群众对光伏扶贫工作的赞誉。
(4)有人建议临县进一步扩大光伏电站规模,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冬奥会的欢迎宴会上致辞:时隔十四年,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在北京燃起,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
材料二七台河别称煤城,人口约70万,培养出多位世界短道速滑冠军,共获短道速滑金牌6枚,占中国短道速滑金牌总数的2/3。
材料三图左为“京张高铁路线图”,图右为“东北地区图”。
(1)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北京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
A.40°S,116°E B.40°S,116°W
C.40°N,I16°E D.40°N,116°W
(2)从北京到张家口,游客往返两地可搭乘京张高铁。该铁路修建时,可能面临的困难是____(选填“地势起伏较大”“夏季干旱”或“高寒缺氧”)。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____(写出一个即可)。
(3)北京冬奥会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被称为“绿色冬奥”。“张北的风,吹亮了北京的灯”,说明部分奥运场馆的供电与____(选填“核能”或“风能”)密切相关。
(4)七台河位于____省,该省纬度较____(选填“高”或“低”),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冰雪资源丰富。
(5)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右图中甲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____工业基地。
(6)作为一名生活在东北大地上的中学生,请结合你的日常生活写出衣、食、住、行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任选一个角度,写出一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