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控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2单元检测: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测控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2单元检测: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4-27 19:4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浙科版必修2第四章生物的变异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的可遗传变异?(  )
A.白菜因水肥充足比周围白菜高大
B.变色龙在草地上呈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
C.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其形态结构差别大
D.同一麦穗结出的种子,长出的植株中,有抗锈病的和不抗锈病的
2.在形成精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过程?(  )。
A.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
D.精子细胞→精子
3.一般认为艾滋病病毒产生变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
A.环境改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4.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且健壮,果穗大、子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单倍体 B.二倍体
C.多倍体 D.杂交种
5.下列属于单倍体的是(  )。
A.二倍体种子长成的幼苗
B.四倍体的植株枝条扦插成的植株
C.六倍体小麦的花粉离体培养的幼苗
D.用鸡蛋孵化出的小鸡
6.下列各项中可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
A.用花药离体培养玉米植株
B.通过杂交培养抗病小麦品种
C.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
D.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菌种
7.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对应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
A.AaBb,AAaBbb,Aaaa
B.AaaaBBbb,Aaa,AB
C.AAaaBbbb,AaaBBb,AaBb
D.AaaBbb,AAabbb,ABCD
8.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种,即基因重组、基因
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
①果蝇的白眼 ②豌豆的黄色皱形、绿色圆形 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 ④人类的色盲 ⑤玉米的高茎皱形叶 ⑥人类的镰刀形细胞贫血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9.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B.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
C.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D.无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10.细菌的可遗传变异来源于(  )。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变异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11.如果细菌控制产生某种“毒蛋白”的基因发生了突变,突变造成的结果使其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变化如下:【来源:21cnj*y.co*m】
基因突变前:甘氨酸 谷氨酸 丙氨酸 苯丙氨酸 谷氨酸
基因突变后:甘氨酸 谷氨酸 天冬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
A.突变基因为一个碱基腺嘌呤替换为鸟嘌呤
B.突变基因为一个碱基胞嘧啶替换为胸腺嘧啶
C.突变基因为一个碱基鸟嘌呤替换为腺嘌呤
D.突变基因为一个碱基的增减
12.下图为脉孢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从图中可得出(  )。
①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②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精氨酸的合成
③若基因②突变,则基因③和④也就不能表达
④精氨酸依赖型菌体中,基因①②③④都发生了突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若某基因原有30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300个碱基对,它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可能为(  )。21*cnjy*com
A.只相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
B.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也有改变
C.长度不变,但顺序改变
D.A、B都有可能
14.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
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
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5.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出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这种育种方法能大大缩短育种年限
B.过程③说明生殖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C.由F1通过雄配子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D.题中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亲本体细胞的一半
16.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能够创造出生物的新品种
B.单倍体育种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整个过程没有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将二倍体形成四倍体,与原来的二倍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杂交育种可以定向地改造生物的性状,培育作物新品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7.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等,下面对这五种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18.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移动到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D.基因互换
19.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
A.复制出现差错
B.发生过交叉互换21世纪教育网
C.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发生紊乱
D.发生了自由组合
20.基因兴奋剂就是给运动员注入新的基因,用改变基因的方式来改善运动员的耐力等多种运动能力,以提高运动成绩,且基因兴奋剂很难被检测。“给运动员注入新的基因”的方式属于(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畸变
C.基因重组 D.基因互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6分)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__________幼苗。
(2)用γ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______________;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_________。
(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__________,获得纯合__________________,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21cnjy.com
(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进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杂交,如果____________,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F1自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4分)某玉米品种高产,但由于茎秆较高易倒伏,而造成减产。在某玉米田中偶然发现一株矮秆高产的玉米,请设计实验来探究这株玉米矮秆性状是由环境影响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1)实验步骤:
①第一步:分别从矮秆玉米和高秆玉米上取茎尖分别记作A、B进行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并记录结果。
(2)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株玉米来自基因突变,说明了基因突变有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此株玉米来自基因突变,则可通过____________技术获得快速大量繁殖。
(5)田中收获的玉米种子,来年能否直接种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育种工作者在大田中发现了几株阔叶且产量高的变异小麦,关于这些变异小麦:
(1)若已确定它们的变异是可遗传的,那么这种变异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由于染色体畸变引起的?请设计实验来鉴定。
第一步:分别取阔叶、窄叶茎部的__________细胞制成装片。
第二步: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__________细胞中的染色体。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2)若已确定阔叶变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这种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①方法:选取多株阔叶小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及结论:
a.若子代均表现为阔叶性状,则为隐性突变。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上述突变是显性突变,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纯合的突变类型?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选项A、B中性状的改变都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而蝴蝶的成虫和幼虫,其细胞中遗传物质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在不同时期表达不同。21教育网
2.答案:A
解析: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答案:C
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中,染色体变异发生在真核生物中,所以对于艾滋病病毒来说,上述两者均不会发生。而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呈单链,结构不稳定,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www.21-cn-jy.com
4.答案:D
解析:该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子粒多,可知它不是多倍体,因为多倍体的特点是发育延迟,结实率低。而单倍体的特点是植株矮小,一般玉米就是二倍体,A、B两项也可以排除。所以只能是杂交种,杂交种具有杂种优势,具备上述特点。
5.答案:C
解析:凡是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个体都属于单倍体,它的染色体组可以是1个或多个。满足这个条件的只有C选项。二倍体种子长成的幼苗仍然是二倍体,四倍体的植株枝条扦插成的植株属于无性生殖,还是四倍体。鸡蛋能孵化说明它是受精卵,所以发育成的个体不会是单倍体。2·1·c·n·j·y
6.答案:D
解析:用花药离体培养成的玉米植株染色体数目比原来体细胞减少一半。杂交育种仅产生新的基因型,没有产生新的基因。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是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菌种,能使它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21·世纪*教育网
7.答案:B
解析:根据细胞内染色体判断染色体组的方法是:细胞内某一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所以甲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乙细胞有3个染色体组,丙细胞有1个染色体组。而根据基因型来判断染色体组数的方法是: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所以染色体组数对应4、3、1的只有选项B。
8.答案:C
解析:果蝇的白眼、人类的色盲及镰刀形细胞贫血症都来源于基因突变;豌豆的黄色皱形、绿色圆形,玉米的高茎皱形叶都来源于基因重组;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则来源于染色体畸变。www-2-1-cnjy-com
9.答案:A
解析:等位基因分离不会导致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才可以导致基因重组,无性生殖不能导致基因重组。21·cn·jy·com
10.答案:A
解析:细菌为原核生物,无染色体。细菌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故无基因重组。
11.答案:D
解析:考查基因突变、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等知识。基因突变前与基因突变后的氨基酸序列从第三个开始,其后的氨基酸序列都发生了变化。若发生一个碱基的替换,只可能使一个氨基酸改变,不可能使后面的多个氨基酸序列都发生变化。  21*cnjy*com
12.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可以得知,精氨酸的合成需要经过一系列酶依次的催化作用,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精氨酸的合成。基因②突变,不影响基因③和④的表达。精氨酸依赖型菌体中,基因①②③④不一定都发生了突变,只要其中一个基因突变都会导致这种结果。
13.答案:D
解析:本题通过基因突变的不同类型来分析基因表达的结果。某基因减少了3个碱基对造成的结果可能为:(1)恰好丢失了一个氨基酸相对应的序列,这样转录翻译的结果为只相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2)当丢失的3碱基对正好跨两个氨基酸相对应的碱基序列,这样可能的结果是相差一个氨基酸,并使突变处以下的所有氨基酸都改变,也可能提前遇到终止密码而不能继续翻译。【版权所有:21教育】
1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转入油菜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A项正确;由于植物与害虫间是相互选择的,转抗虫基因植物可使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B项错误;动物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也能表达,C项错误;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要通过验证才能得到证实,D项错误。
15.答案:D
解析:这种育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所获得的个体全为纯合子,所以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③过程为雄配子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体现了细胞全能性。由于雄配子在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时有基因重组,所以为有性生殖。由于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符合要求的个体是经过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与正常体细胞数目一致。2-1-c-n-j-y
16.答案:A
解析:诱变育种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因而可以形成生物的新品种;单倍体育种过程要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该过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二倍体和四倍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其杂交后不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杂交育种是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不能定向地改造生物的性状。
17.答案:A
解析:杂交育种和转基因技术的原理为基因重组,单倍体、多倍体育种的原理为染色体变异、诱变育种的原理为基因突变。转基因技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而且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操作,诱变育种可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18.答案:C
解析:将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移至它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变化,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19.答案:A
解析:根尖分生区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存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交叉互换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所以只可能是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20.答案:C
解析:给运动员注入新基因是将外源基因与人的基因发生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21.答案:(1)单倍体
(2)诱发基因突变 抗该除草剂的能力
(3)数目加倍 二倍体
(4)(纯合)敏感型植株 F1都是敏感型 该抗性植株中有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解析:二倍体水稻经花药离体培养可形成单倍体幼苗。用γ射线对单倍体幼苗进行照射的目的是诱导产生抗除草剂的水稻幼苗,除草剂处理后叶片仍保持绿色的植株表明组织内含有抗该除草剂的基因。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得纯合二倍体。选用抗性水稻与敏感水稻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为抗该除草剂,表明抗该除草剂为显性性状,如果F1表现敏感则表明抗该除草剂为隐性性状。F1自交后得F2的性状分离比15∶1,可初步推测水稻的抗除草剂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基因型为双隐性时才表现抗该除草剂,否则无法解释双隐性占F2的比例为。
22.答案:(1)①植物组织培养 ②放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
(2)①若矮秆A后代与高秆B后代相同,则为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影响产生的)
②若矮秆A后代比高秆B后代矮,则矮秆玉米的出现为基因突变
(3)基因突变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原材料
(4)植物组织培养
(5)不能;因为此玉米为杂种,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解析:本题是遗传实验探究题,需要通过对照实验来探究变异原因;自变量是不同植株得到的苗,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因变量,即植株的高度。如果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可通过组织培养大量繁殖。由于田中获得的是杂种,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来年不能直接种植。
23.答案:(1)分生组织 中期 ①若二者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相同,则变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 ②若二者的染色体不同,则是由染色体畸变导致 (2)①分别让其自交 ②b.若后代有阔叶和窄叶两种性状,则为显性突变 (3)取其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选择阔叶类型。
解析:(1)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畸变,而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
(2)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的方法,是让其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若发生性状分离则为显性突变,否则为隐性突变。
(3)快速获得纯合子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