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三国时期
隋唐时
元朝时
清朝初年(1662年)
清康熙年间
清末(1895年)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马关条约》中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台湾回归祖国
学习导航
篇章一 台湾问题的由来
篇章二 祖国统一的推进
篇章三 两岸交往的密切
篇章四 祖国统一的前景
篇章一 台湾问题的由来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海峡两岸的分离?
1949年,国民党
败退台湾。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第七舰队进入台湾
海峡,阻挠我解放台湾,最终导致两岸对峙。
台湾问题的实质?
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的中国内政问题。
篇章二 祖国统一的推进
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促进和平统一
进程的八项主张(1995年)
2005.3.14
A 政策的转变
B
C
D
表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时间
人物
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解放台湾
和平解放;和为上计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八项主张
胡锦涛
《反国家分裂法》四点看法
自主完成:阅读课文71页回答:
提出“三通”的呼吁
通航、通邮、通商
隔绝到缓和
表2:两岸僵局的打破 时间 历史事件 内容或意义
1987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海基会
调整“三不”
海协会
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
打破隔绝状态、历史性变化
民间团体;经济性、事务
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会谈内容;迈出历史性
重要一步
自主完成:阅读课文72页回答:
“华航货机事件”。此一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开始动摇了蒋经国的反共政策与 “三不”方针(即“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迫使蒋经国不得不调整大陆政策,从而为国共两党进行接触开创了契机。
1987台当局“三不政策”被迫调整
海峡两岸近40年隔绝状态被打破
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两岸非正式交往
九二共识
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国家领导人谈“九二共识”
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
——胡锦涛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一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我们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不会因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我们将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习近平
海峡两岸的交往——第一个里程碑
汪道涵
辜振甫
汪辜会谈
(1993年)
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时间:
地点:
内容:
影响:
辜振甫和汪道涵
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汪辜会谈”
1993
新加坡
表2:两岸僵局的打破 时间 历史事件 内容或意义
1987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海基会
调整“三不”
海协会
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
打破隔绝状态、历史性变化
民间团体;经济性、事务
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会谈内容;迈出历史性
重要一步
自主完成:
篇章三 两岸交往的密切
2005年,胡锦涛在会见中国
国民党主席连战。
日益密切的交往
交往篇
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
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与台湾
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政治交流
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
空运直航
邮政合作
海运直航
交往篇
经济交流
年代
305.3
贸易额
两岸历年贸易统计表
0.46
15.16
178.8
(单位:亿美元)
1978年
1987年
1995年
2000年
2008年
1047.1
台湾水果卖到大陆
交往篇
随处可见的台湾餐厅
文化交往频繁
台湾、香港、广州历史教学研讨会
奥运·炎黄之光——海峡两岸长跑
团团圆圆
春节包机
想一想
两岸关系日益密切的原因是什么?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
(2)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篇章四 祖国统一的前景
2018年4月21日“台独工作者”赖清德“台独”言论公然挑衅台海和平稳定
2016年至今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从未承认“九二共识”。
动荡不安的台湾现状
中国人民解放军2018年4月18日在台湾海峡进行
实弹演习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17日在答问时说:“中国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完整,会继续坚持防御型的国防政策。我们当然最终会统一,我们仍希望和平统一,但如果有人试图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那我们将尽一切可能保存领土和主权完整。”崔天凯强调,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一中原则”是和平解决方案的基础,中方没有妥协馀地。
台海实弹演习
畅所欲言:我国统一台湾的必然性有哪些?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3、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4、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1)本是同根,赤子情深
(2)归来吧,归来呦
(3)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人。
设计一条呼吁台湾回归的宣传语
小组活动
促进
两岸交往
推进
对台政策
同根文化
台湾同胞
综合国力
两岸人民
认同
支持
奠定
渴望
祖国统一
课堂小结
表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时间
人物
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解放台湾
和平解放;和为上计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八项主张
胡锦涛
《反国家分裂法》四点看法
当堂掌握1:
表2:两岸僵局的打破 时间 历史事件 内容或意义
1987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海基会
调整“三不”
海协会
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
打破隔绝状态、历史性变化
民间团体;经济性、事务
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会谈内容?意义?
当堂掌握2:
当堂掌握3
1.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设计一条呼吁台湾回归的宣传语。
经济上:
政治上:
军事上:
文化上:
促进两岸经济的发展,台湾地区不仅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经济优势,大陆可为台湾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市场,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祖国统一大业完成,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增强了祖国的国防力量
促进了两岸的文化交流合作
实现两岸的统一对于两岸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台湾的回归对两岸发展有什么意义等)
坚决拥护祖国的统一,大力宣传“一国两制”的政策。
坚决反对和谴责一切分裂祖国的言行,敢于同不利于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本领。
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能做什么?
为完成祖国
统一而努力
《反攻复国歌》:“反攻,反攻,反攻大陆去,反攻,反攻,反攻大陆去!大陆是我们的国土,大陆是我们的乡亲。我们的国土,我们的乡亲。不能让俄寇欺侮,不能让血肉屈辱。我们要反攻回去,我们要反攻回去,把大陆收复,把大陆收复!”
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杨力宇教授,谈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
---邓小平
海峡两岸的交往——第二个里程碑
“三天跨九年,两岸写新页”
“告慰汪辜,继往开来”
(海基会董事长)
(海协会会长)
两会复谈(2008年6月 北京)
陈云林
江丙坤
针对两岸包机及大陆人民来台观光两项议题进行协商
“三通”是指_______________,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首先提出,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基本实现。两岸人民进入“一日生活圈”,两岸真正实现“千里一日还”。
通邮、通航、通商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
备受海内外瞩目
的两岸空运直航、
海运直航及直接
通邮15日正式启动。
2008
12
15
天堑变通途
清明节回乡祭祖的台胞(2013.6.9)
台胞回乡过百岁生日
大陆同胞赴台探亲
人员来往频繁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英文为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简称ECFA;台湾方面的繁体版本称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2010年6月29日,两岸两会领导人签订合作协议。
ECFA协议,为两岸经济合作打造坚实平台
交往篇
据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两岸贸易总值为1.3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4%,占去年大陆外贸总值的4.9%。其中,大陆对台出口2979亿元,增长12.2%,进口1.05万亿元,增长14.5%。贸易逆差7534亿元,扩大15.4%。
三国
隋
元
明
夷洲
流求
台湾
1662
郑成功
收复台湾
1684
清设立台湾府
结论: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琉球
(澎湖巡检司)
台湾沦为殖民地:1895年,甲午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于日本。
海峡两岸的分离: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失利中退守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