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自相矛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 自相矛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0 10:4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自相矛盾》 总课时数(1) 第(1)课时
设计人 审核人 备课日期 2023.03.10
教学目标 1.认识“吾、弗”等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 具 PPT课件、矛与盾道具
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讨论法、合作交流法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图片出示矛与盾的图片,了解矛与盾的本义。 2.韩非借矛与盾讲了一个故事,说了一个道理,这就是“矛盾”或“自相矛盾”词语的来历。同学们有听过“矛盾”或“自相矛盾”的请举手? 3.你知道“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吗? 4.明出处,(出示)这就是《自相矛盾》最早的记载,它选自——《韩非子·难一》)。 出示简介:韩非子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说明抽象的道理,在他的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典故。而《自相矛盾》就是其中的一则寓言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则寓言故事,感受文言文的艺术魅力。 二、初读,读通读顺 (1)自由地朗读课文和注释,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朗读,正字音,检查是否通顺。 (3)读出停顿 师:读文言文既要读准字音也要注意停顿,也叫明句读。在以前的学习当中,我们知道了要在谁做什么,谁怎么样的谁后面要停顿。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尝试读好停顿。 师生交流划分停顿、读好停顿。 A.练读,尝试读好停顿。 B.交流汇报。 C.齐读。 思读,读懂意思。 1.借助注释、图片等方法,尝试理解词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字词做好记号,再与同伴交流。 2.理解: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1)创设情境:楚国的国都,街道上人来人往,其中,有一个______的人,为了能把矛与盾卖出去,他是怎么叫卖的? (2)生交流汇报 (3)模仿商人的语气,夸耀矛与盾。 (4)听了商人的夸耀,你有什么疑惑吗? 3.理解: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理解“或”,表示“有的人”。 (2)扮演路人,问商人。 (3)理解商人话语中的矛盾之处。 (4)理解“弗”的意思。 (5)思维训练:这个楚人为什么不能回应呢? 4.理解: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A.理解“立”。 B.说句子意思。 5.结合图片,读出相应的句子。 6.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出示评价标准。 7.同桌合作演故事。 四、悟读,读懂道理。 1.质疑:你觉得商人夸耀自己的矛与盾,是错的吗? 2.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自相矛盾的事情呢?同桌讨论讨论。 五、背诵,理解内化。 1.挖空背诵。 2.结合图片背诵。 六、推荐阅读。
板 书 设 计 自相矛盾 故事 矛 盾 于物无不陷 物莫能陷 寓意 不可同世而立 (前后不一致)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