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直击考点
高频考点一 化学能与热能
1.理解化学反应热效应的两种角度
反应热图示
图像分析 微观 宏观
a表示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 b表示生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c表示反应热 a表示反应物的活化能; b表示活化分子形成生成物释放的能量; c表示反应热
ΔH的计算 ΔH=H(生成物)-H(反应物) ΔH=∑E(反应物键能)-∑E(生成物键能)
2.“五步”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特别提醒】对于具有同素异形体的物质,除了要注明聚集状态之外,还要注明物质的名称。
如:①S(单斜,s)+O2(g)===SO2(g) ΔH1=-297.16 kJ·mol-1
②S(正交,s)+O2(g)===SO2(g) ΔH2=-296.83 kJ·mol-1
③S(单斜,s)===S(正交,s) ΔH3=-0.33 kJ·mol-1
3.燃烧热和中和热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均为放热反应,ΔH<0,单位为kJ·mol-1。
(2)燃烧热概念理解的三要点:①外界条件是25 ℃、101 kPa;②反应的可燃物是1 mol;③生成物是稳定的氧化物(包括状态),如碳元素生成的是CO2,而不是CO,氢元素生成的是液态水,而不是水蒸气。
(3)中和热概念理解三要点:①反应物的酸、碱是强酸、强碱;②溶液是稀溶液,不存在稀释过程的热效应;③生成产物水是1 mol。
高频考点二 盖斯定律中的应用
1.定律内容
一定条件下,一个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即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2.常用关系式
热化学方程式 焓变之间的关系
aA===B ΔH1 A===B ΔH2 ΔH2=ΔH1或ΔH1=aΔH2
aA===B ΔH1 B===aA ΔH2 ΔH1=-ΔH2
ΔH=ΔH1+ΔH2
3.答题模板——叠加法
步骤1 “倒”
为了将方程式相加得到目标方程式,可将方程式颠倒过来,反应热的数值不变,但符号相反。这样,就不用再做减法运算了,实践证明,方程式相减时往往容易出错。
步骤2 “乘”
为了将方程式相加得到目标方程式,可将方程式乘以某个倍数,反应热也要相乘。
步骤3 “加”
上面的两个步骤做好了,只要将方程式相加即可得目标方程式,反应热也要相加。
4.盖斯定律中的三种定量关系
转化类型 反应热间的关系
aAB、AB ΔH1=aΔH2
ΔH1=-ΔH2
ΔH=ΔH1+ΔH2
跟踪测试
1.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是( )
A. 木柴燃烧 B. 白磷自燃 C. 燃放爆竹 D. 干冰升华
2.能源家族成员:①石油②电力③风能④天然气⑤水煤气⑥氢能,其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3.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 图2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D. 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4.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1mol酸与碱恰好中和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
C.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D.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
5.下列关于盖斯定律描述错误的是( )
A.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也与反应的途径有关
B. 盖斯定律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C. 利用盖斯定律可间接计算通过实验难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
D.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热
6.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热都是一样的。该定律称为盖斯定律。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石墨燃烧是放热反应
B. 1 mol C(石墨)和1 mol CO分别在足量O2中燃烧,全部转化为CO2 , 后者放热多
C. C(石墨) + O2(g) = CO(g) ΔH=ΔH1-ΔH2
D. 化学反应的ΔH , 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7.下列关于盖斯定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也与反应途径有关
B. 盖斯定律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C. 利用盖斯定律可间接计算通过实验难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
D.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热
8.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如下图所示的物质转变过程中,正确的等式是( )
A. ΔH1=ΔH2=ΔH3=ΔH4 B. ΔH1+ΔH2=ΔH3+ΔH4
C. ΔH1+ΔH2+ΔH3=ΔH4 D. ΔH1=ΔH2+ΔH3+ΔH4
9.下列实验结果不能作为相应定律或原理的证据之一的是(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
A B C D
勒夏特列原理 元素周期表 盖斯定律 阿伏加德罗定律
实验方案
结果 左球气体颜色加深右球气体颜色变浅 烧瓶中冒气泡,试管中出现浑浊 测得△H为△H1、△H2的和 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
A. A B. B C. C D. D
10.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已知3.6g碳在6.4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放出了X kJ热量。已知碳完全燃烧的焓变△H= -Y kJ·mol-1 , 则l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为 ( ) kJ·mol-1
A. -Y B. -(10X-Y) C. -(5X-0.5Y) D. +(10X-Y)
11.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H2O(g)=H2O(l)△H1=﹣Q1kJ mol﹣1(Q1>0)
C2H5OH(g)=C2H5OH(l)△H2=﹣Q2kJ mol﹣1(Q2>0)
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kJ mol﹣1(Q3>0)
若使23g液态乙醇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kJ)( )
A. Q1+Q2+Q3 B. 0.5(Q1+Q2+Q3)
C. 0.5 Q1﹣1.5 Q2+0.5Q3 D. 1.5 Q1﹣0.5 Q2+0.5Q3
12.能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测定和利用是关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已知氢气和氯气在混合光照时发生爆炸,而氢气在氯气中点燃能安静燃烧,说明在同温同压下,H2(g) + Cl2(g) ═ 2HCl(g)反应条件不同,△H不同
B. 将锌片直接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另取同样的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再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两者放出的热量相同
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焓变
D. 为了充分利用热能,可在燃烧时通入大量的空气以确保燃料完全燃烧
13.下列有关反应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 mol﹣1 ,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H=﹣241.8kJ mol﹣1
②由单质A转化为单质B是一个吸热过程,由此可知单质B比单质A稳定
③X(g)+Y(g)═Z(g)+W(s)△H>0,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④已知:
共价键 C﹣C C═C C﹣H H﹣H
键能/(kJ mol﹣1) 348 610 413 436
上表数据可以计算出 (g)+3H2(g)→ (g)的反应热;
⑤由盖斯定律,推知在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或石墨燃烧生成1molCO2固体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⑥25℃,101kPa时,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 C. ④⑤ D. ⑥
14.工业上处理含CO、SO2烟道气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S和CO2。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S(s)+O2(g)=SO2(g) ΔH=-296 kJ/mol;则该条件下2CO(g)+SO2(g)=S(s)+2CO2(g)的ΔH等于( )
A. - 270 kJ/mol B. +26 kJ/mol C. -582 kJ/mol D. +270 kJ/mol
答案解析
1.【答案】 D
【解析】A、木柴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A不符合题意;
B、白磷自燃是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热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B不符合题意;
C、炸药爆炸过程中 有化学反应发生,有化学能和热能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干冰气化只有热量变化,无化学能的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2.【答案】 D
【解析】能源按照转换过程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的能源,二次能源是指通过一次能源转化而来的能源,据此解题:
①石油是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的能源,故属于一次能源,②电力不管是水电、风电还是火力发电均为通过一次能源转化而来的,属于二次能源,③风能是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的能源,属于一次能源,④天然气是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的能源,属于一次能源,⑤水煤气是以煤为原料,通过反应C+H2O CO+H2转化而来的能源,属于二次能源,⑥氢能也是通过转化而来的能源,属于二次能源,故属于二次能源的有:②⑤⑥,
故答案为:D。
3.【答案】 C
【解析】A.图1所示的装置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没有电流通过,不能形成原电池,所以不能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A不符合题意;
B.图2所示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时断键要吸收能量,成键要放出能量,所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C符合题意;
D.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D
【解析】解:A.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需要加热,但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 B.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酸碱分强弱,一元、二元之分,1mol酸与碱恰好中和时不一定生成1mol水,故B错误;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多数主要以热的形式释放,但还可表现为热能、光能、电能、机械能等多种,故C错误;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 A
【解析】A.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A符合题意;
B. 盖斯定律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B不符合题意;
C. 利用盖斯定律可间接计算通过实验难以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C不符合题意;
D.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 B
【解析】A. 根据ΔH1<0可知,石墨燃烧是放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
B. 根据反应热大小比较,ΔH1<ΔH2 , 即1 mol C(石墨)和1 mol CO分别在足量O2中燃烧,全部转化为CO2 , 后者放热少,B符合题意;
C. 根据盖斯定律,C(石墨) + O2(g) = CO(g) ΔH=ΔH1-ΔH2 , C不符合题意;
D. 化学反应的ΔH , 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答案】 A
【解析】A.盖斯定律表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选项错误,A符合题意;
B.盖斯定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选项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利用盖斯定律可间接求得某些实验过程难以测得的反应的反应热,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利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热,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 D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无关,所以ΔH1=ΔH2+ΔH3+ΔH4 ,
故答案为:D。
9.【答案】 B
【解析】A.NO2气体中存在可逆反应2NO2(g)=N2O4(g) Δ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颜色加深,选项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由酸性强弱得出非金属性强弱时,需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因此不能用浓盐酸,应该用HClO4溶液,选项错误,B符合题意;
C.根据盖斯定律可得,ΔH=ΔH1+ΔH2 , 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由公式N=n×NA可得,所含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
故答案为:B
10.【答案】 C
【解析】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不足发生反应2C+O2 2CO,氧气足量发生反应C+O2 CO2 , 3.6g碳的物质的量为n(C)=3.6g÷12g/mol=0.3mol,6.4g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O2)=6.4g÷32/mol=0.2mol,n(C):n(O2)=3:2,介于2:1与1:1之间,所以上述反应都发生。假设生成的CO为xmol,CO2为ymol,根据碳元素守恒有x+y=0.3,根据氧元素守恒有x+2y=0.2×2,联立方程,解得x=0.2,y=0.1.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所以生成0.1mol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0.1mol×Y kJ/mol=0.1YkJ,所以生成0.2molCO放出的热量为XkJ-0.1YkJ.由于碳燃烧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热△H的符号为“—”,故1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XkJ 0.1YkJ)÷0.2mol=-(5X-0.5Y)kJ/mol,
故答案为:C
11.【答案】 D
【解析】三个已知方程式为H2O(g)=H2O(l)△H1=﹣Q1kJ mol﹣1 (1)
C2H5OH(g)=C2H5OH(l)△H2=﹣Q2kJ mol﹣1 (2)
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kJ mol﹣1(3)
乙醇燃烧生成液态水时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
利用盖斯定律求得目标方程式=3(1)﹣(2)+(3),
即△H=3△H1﹣△H2+△H3=﹣(3Q1﹣Q2+Q3),
23克乙醇的物质的量为 =0.5mol,
所以放出的热量为0.5×(3Q1﹣Q2+Q3),所以选D.
12.【答案】 C
【解析】A、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的焓变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与过程无关,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将锌片直接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发生反应,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另取同样的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再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较少,故充分反应后,前者放出的热量多,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反应的焓变与 变化过程无关,只与初始和终了状态有关,对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可以根据盖斯定律设计过程利用已知反应焓变计算,选项C符合题意;
D、燃料燃烧时要通入适量的空气,但若空气量过多,则会导致带走部分热量,不一定能确保燃料完全燃烧,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 D
【解析】解:①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的燃烧热<﹣241.8kJ mol﹣1 , 故错误;②单质A转化为单质B是一个吸热过程,则B的能量比A的高,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故错误;③一定条件下,反应热与平衡移动无关,与化学计量数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故错误;④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由于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计算反应热,故错误;⑤金刚石与石墨的结构不同,能量不相同,在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或石墨燃烧生成1molCO2固体时,放出的热量不相等,故错误;⑥碳的燃烧热指:25℃,101kPa时,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所放出的热量,故正确,
故选D.
14.【答案】 A
【解析】已知:①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②S(s)+O2(g)=SO2(g) ΔH=-296 kJ/mol,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整理可得2CO(g)+SO2(g)=S(s)+2CO2(g) ΔH=- 270 kJ/mol,
故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