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元素及其化合物
直击考点
高频考点一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钠及其化合物
钠是“极其活泼”金属的代表,学习钠的性质可类比知道第ⅠA族、第ⅡA族活泼金属的一般性质,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
(2)形成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规范书写
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怎样处理钠屑?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写出Na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2H2O+Cu2+===Cu(OH)2↓+H2↑+2Na+。
(3)怎样将Na2CO3溶液转化为NaOH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2CO3+Ca(OH)2===CaCO3↓+2NaOH。
(4)向NaOH、Na2CO3、NaHCO3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H-+H+===H2O;CO+H+===HCO;
HCO+H+===H2O+CO2↑。
(5)怎样除去CO2中的SO2气体(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O2+2HCO===2CO2↑+SO+H2O。
(6)怎样除去Na2CO3溶液中的NaHCO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HCO+OH-===CO+H2O。
(7)怎样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O+H2O+CO2===2HCO。
(8)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呼吸面具中产生O2的原理。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二)铝及其化合物
铝是“氢前”且其氧化物、氢氧化物均具有两性的金属代表,它是典型的轻金属。学习铝的性质可类比知道铍、锌等元素的一般性质,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Al→Al2O3←Al(OH)3→
(2)形成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规范书写
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铁粉中的铝粉。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除去Fe2O3中的Al2O3。
Al2O3+2OH-===2AlO+H2O。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除去Mg(OH)2中的Al(OH)3。
Al(OH)3+OH-===AlO+2H2O。
(4)现有AlCl3溶液、氨水、NaOH溶液,制备Al(OH)3的最佳方案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5)现有NaAlO2溶液、CO2、盐酸,制备Al(OH)3的最佳方案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AlO+CO2+3H2O===2Al(OH)3↓+CO
(或AlO+CO2+2H2O===Al(OH)3↓+HCO)。
(6)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Al3++3HCO===Al(OH)3↓+3CO2↑。
(7)用离子方程式分别表示
①Al3+、AlO;②AlO、HCO不能大量共存的原理。
①Al3++3AlO+6H2O===4Al(OH)3↓;
②AlO+H2O+HCO===Al(OH)3↓+CO。
(8)用离子方程式表示KAl(SO4)2和Ba(OH)2的反应。
①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②沉淀的质量最大。
①2Al3++3SO+6OH-+3Ba2+===2Al(OH)3↓+3BaSO4↓;
②Al3++2SO+2Ba2++4OH-===AlO+2H2O+2BaSO4↓。
(9)铵明矾[NH4Al(SO4)2·12H2O]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向铵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3++3OH-===Al(OH)3↓;
NH+OH-===NH3·H2O;
Al(OH)3+OH-===AlO+2H2O。
(三)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铁是“氢前”且是“变价”金属的代表,它是典型的黑色金属,也是工农业生产中用途最广的金属。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Fe→→→
(2)形成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规范书写
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高温下铁和H2O(g)的反应。
4H2O(g)+3FeFe3O4+4H2。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将铁粉逐渐加入稀HNO3中的反应过程。
Fe+4H++NO===Fe3++NO↑+2H2O;
2Fe3++Fe===3Fe2+。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O、Fe3O4与稀HNO3的反应过程。
3FeO+10H++NO===3Fe3++NO↑+5H2O;
3Fe3O4+28H++NO===9Fe3++NO↑+14H2O。
(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①Fe(OH)2与稀HNO3反应;
3Fe(OH)2+10H++NO===3Fe3++NO↑+8H2O;
②Fe(OH)3与氢碘酸反应。
2Fe(OH)3+6H++2I-===2Fe2++I2+6H2O。
(5)用方程式表示铁发生吸氧腐蚀生成铁锈的过程。
负极:2Fe-4e-===2Fe2+,
正极:O2+4e-+2H2O===4OH-,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Fe(OH)3脱去一部分水生成Fe2O3·xH2O。
(四)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铜是“氢后”且是“变价”金属的代表,它是典型的有色金属,也是典型的重金属。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Cu→←Cu(OH)2→
(2)形成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规范书写
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两组化学方程式表示Cl2的氧化性大于S。
①2Fe+3Cl22FeCl3,Fe+SFeS。
②Cu+Cl2CuCl2,2Cu+SCu2S。
(2)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2Cu+O2+H2O+CO2===Cu2(OH)2CO3。
(3)将Cu和浓H2SO4混合加热。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4)Cu和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Cu+8H++2NO===3Cu2++2NO↑+4H2O。
(5)常用FeCl3溶液腐蚀铜板(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u+2Fe3+===Cu2++2Fe2+。
(6)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将氨水逐滴滴入CuSO4溶液的反应过程。
Cu2++2NH3·H2O===Cu(OH)2↓+2NH;
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7)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CuSO4+2H2O2Cu+O2↑+2H2SO4。
(8)用Cu作电极电解H2SO4溶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u+2H+Cu2++H2↑。
高频考点二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硅元素的非金属性不强,但其具有“亲氧”特性,使硅元素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只有化合态,其主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对于碳、硅两元素,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H4←― ―→O―→O2
H4←― ―→O2(H2O3)
(2)形成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规范书写
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Mg在CO2中燃烧。
2Mg+CO22MgO+C。
(2)“水滴石穿”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aCO3+CO2+H2O===Ca2++2HCO。
(3)“钟乳石”的形成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CO3+CO2+H2O===Ca(HCO3)2,
Ca(HCO3)2CaCO3↓+CO2↑+H2O。
(4)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
2Na++CO+CO2+H2O===2NaHCO3↓。
(5)氢氟酸不能用玻璃瓶盛放,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SiO2+4HF===SiF4↑+2H2O。
(6)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iO2+2OH-===SiO+H2O。
(7)侯氏制碱法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2+NH3+NaCl+H2O===NaHCO3↓+NH4Cl。
(二)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氯”是典型的活泼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H―→2―→HO ―→HO2―→HO3―→HO4
(2)形成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规范书写
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将浓盐酸滴到KMnO4固体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MnO+16H++10Cl-===2Mn2++5Cl2↑+8H2O。
(3)将Cl2通入石灰乳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在空气中漂白粉漂白的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a2++2ClO-+CO2+H2O===CaCO3↓+2HClO。
(5)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的离子方程式。
2Fe2++Cl2===2Fe3++2Cl-。
(6)向FeBr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Cl2的离子方程式。
2Fe2++2Br-+2Cl2===2Fe3++Br2+4Cl-。
(7)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的离子方程式。
2Fe2++4Br-+3Cl2===2Fe3++2Br2+6Cl-。
(8)将SO2和Cl2混合,漂白性减弱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O2+Cl2+2H2O===4H++SO+2Cl-。
(三)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硫是与化工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化合态存在,又可以以游离态存在。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H2 ―→ ―→O2―→O3(H2O4)
(2)形成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规范书写
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热的烧碱溶液可以除硫,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S+6OH-2S2-+SO+3H2O。
(2)将SO2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O2+2Fe3++2H2O===SO+2Fe2++4H+。
(3)S2-和SO可以大量共存,但加入H2SO4后,则不能大量共存,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S2-+SO+6H+===3S↓+3H2O。
(4)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若加入KNO3则有白色沉淀生成,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SO2+3Ba2++2NO+2H2O===3BaSO4↓+2NO↑+4H+。
(5)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将H2S气体通入CuSO4溶液中。
H2S+CuSO4===CuS↓+H2SO4。
②将SO2通入H2S溶液中。
2H2S+SO2===3S↓+2H2O。
③Cu和浓H2SO4混合加热。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④C和浓H2SO4混合加热。
C+2H2SO4(浓)CO2↑+2SO2↑+2H2O。
⑤实验室利用Na2SO3和浓H2SO4制SO2。
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四)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氮”是与化工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另一重要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游离态存在,又可以以化合态存在。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H3―→ ―→2O―→O―→O2―→HO3
(2)形成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规范书写
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书写离子方程式。
①将NH3通入AlCl3溶液中。
3NH3+3H2O+Al3+===Al(OH)3↓+3NH。
②将NO2通入NaOH溶液中。
2NO2+2OH-===NO+NO+H2O。
③将炽热的炭放入浓HNO3中。
C+4H++4NOCO2↑+4NO2↑+2H2O。
(2)书写化学方程式。
①实验室用Ca(OH)2和NH4Cl制氨气。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②将NH3通灼热的CuO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
2NH3+3CuON2+3Cu+3H2O。
③用NH3可以检验Cl2管道是否漏气,若漏气则有白烟生成。
8NH3+3Cl2===N2+6NH4Cl。
④制硝基苯。
+HO—NO2+H2O。
(五)物质的特殊转化关系
1.直线型转化
ABC
(1)X为O2
Na―→Na2O―→Na2O2
N2―→NO―→NO2或NH3―→NO―→NO2
S―→SO2―→SO3或H2S―→SO2―→SO3
C―→CO―→CO2或CH4―→CO―→CO2
醇―→醛―→羧酸
(2)X为CO2
NaOHNa2CO3NaHCO3
(3)X为强酸,如盐酸
NaAlO2Al(OH)3AlCl3
Na2CO3NaHCO3CO2
(4)X为强碱,如NaOH
AlCl3Al(OH)3NaAlO2
2.交叉型转化
3.三角型转化
4.注意反应形式与物质的关系,特别是置换反应
(1)金属―→金属:金属+盐―→盐+金属,铝热反应。
(2)金属―→非金属:活泼金属+H2O(或H+)―→H2,2Mg+CO22MgO+C。
(3)非金属―→非金属:2F2+2H2O===4HF+O2,2C+SiO2Si+2CO↑,C+H2O(g)CO+H2,X2+H2S===2HX+S↓。
(4)非金属―→金属,用H2、C冶炼金属。
跟踪测试
1.人工泳池水质须符合CJ/T244-2016标准,为此在泳池里需要加入某些化学品。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用明矾作消毒剂 B. 用硫酸铜作杀藻剂 C. 用氯化钠作pH调节剂 D. 用次氯酸钠作净水剂
2.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有化学反应发生,但既无沉淀生成,又无气体放出的是( )
A. CaCl2、KOH、Na2CO3 B. Na2CO3、BaCl2、HCl
C. K2SO4、HCl、NaOH D. CuSO4、HCl、NaCl
3.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CaOCl2是一种常见的混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CaOCl2有较强的氧化性
B. 该混盐可能具有漂白性
C. 由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每生成1mol CaOCl2 , 转移的电子为2mol
D. CaOCl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可有黄绿色的气体产生
4.图为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常温下该硫酸能使铁“钝化” B. 1mol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可产生22.4L的H2
C. 500mL该硫酸含有920g溶质 D. 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
5.将表面已完全氧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 稀硫酸 B. 稀硝酸 C. 氯化铜 D. 氢氧化钠
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
A. Mg(OH)2 MgCl2(aq) Mg
B. S SO3 H2SO4
C. 粗硅 SiC14 Si
D. Fe FeCl2 Fe(OH)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可以与钛、锆、铌、钽等氯化物反应置换出对应金属
B. 用Na2O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C. 青花瓷、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D. 华为芯片已跻身于全球芯片榜单前列,该芯片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8.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的说明不合理的是( )
A. “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杓指南”,司南中“杓”的主要成分为Fe3O4
B. 苏轼的《格物粗谈》中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氧气
C.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利用了焰色反应。
D. 《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瓦”是指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9.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为了防止蛋白质变性,疫苗等生物制剂应冷藏保存
B. 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C. 高铁车大部分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材料具有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
D. 2020年3月9日,发射了北斗系统的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其计算机芯片材料是高纯度的硅
10.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 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 “水乳交融,火上浇油”两者都是物理变化
D. 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11.向盛有少量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氨水,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先生成白色沉淀,沉淀消失
B. 生成的沉淀为AgCl,它不溶于水,但溶于氨水,重新电离成Ag+和Cl-
C. 生成的沉淀是AgCl,加入氨水后生成了可溶性的配合物[Ag(NH3)2]Cl
D. 若向AgNO3溶液中直接滴加氨水,产生的现象也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1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部分短周期元素制作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钟表”,下列有关该“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2:00时“时针”所指元素的金属性最强
B. 从中午12:00点到下午6:00点,“时针”所指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C. 8:55时“时针”和“分针”所指的两种元素(“针”所指以最近为准)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之比为1:1
D. 2:00时,“时针”和“分针”所指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均只有两个电子,性质相似
13.下列关于物质的制备、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工业制取金属铝:电解熔融Al2O3 B. 实验室制取NH3:可用无水CaCl2干燥
C. 用镁粉和空气反应制备Mg3N2 D. NaI溶液与浓H2SO4混合制备HI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工业上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取漂白粉
B. 75% (体积分数)酒精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其消毒效果比无水酒精好
C. 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可用于制取钛、铌等金属
D. 在工业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直接还原铁矿石
1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SiO2 H2SiO3 Na2SiO3
B. S SO2 BaSO3
C. CuSO4 Cu(OH)2 Cu2O
D. 饱和NaCl溶液 NaHCO3 Na2CO3
16.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N2(g) NO(g) HNO3(aq)
B. Al2O3(s) Al(s) NaAlO2(aq)
C. BaCl2(aq) BaCO3(s) BaSO4(s)
D. MgCl2·6H2O(s) MgCl2(s) Mg(s)
17.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实力,化学材料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使用的钛合金是金属材料
B. “C919”大飞机使用的氮化硅陶瓷是传统硅酸盐材料
C. “玉兔二号”月球车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材料是二氧化硅
D. “山东舰”航母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18.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制100mL1.0mol/LCuSO4溶液 将25g 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
B 除去CuO中混有的Al2O3 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干燥
C 证明氧化性:H2O2>Fe3+ 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D 证明非金属性:Cl>C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振荡、静置、观察
A. A B. B C. C D. D
19.陶瓷、背铜器、书画作品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藏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保存完好的原因是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中的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C.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其材质属于合金
D. “素纱单衣”所用的蚕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0.为鉴别K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有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
A. 分别配成1mol/L的溶液,各取1mL滴加1滴酚酞试液,比较颜色深浅
B. 分别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
C. 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B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
D. 分别配成溶液,用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必要时可透过蓝色钴玻璃)
21.下列离子检验操作、结论均合理的是( )
A. 用AgNO3溶液检验Cl-时,先加入适量稀盐酸以排除CO32-干扰
B. 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2+
C. 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原溶液含有Fe3+
D. 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后溶液呈棕色,再滴加淀粉溶液显蓝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I-
22.由钠、镁、铝、锌四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合金共24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11.2L氢气(标准状况),则合金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A. Na B. Zn C. Al D. Mg
23.据文献报道,某反应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2N2+6H2O
B. 是中间产物
C. 是催化剂
D. 属于分解反应
24.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 、 、 、 、 、 ,现取三份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 溶液有沉淀产生
②第二份加足量 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
③第三份加足量 溶液后,得干燥沉淀 ,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 一定存在 B. 溶液中含
C. Cl-一定存在 D. 一定不存在, 可能存在
25.某工厂用 FeCl3 溶液腐蚀镀有铜的绝缘板生产印刷电路。课外活动小组为确认生产后的废液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10mL 废液加入足量的 AgNO3 溶液,生成沉淀 8.61g。(2)另取 10mL废液放入铜片充分反应,铜片质量减少了0.256g。下列关于原废液组成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一定含有 Fe 2+、 Fe 3+、 Cu2+、 Clˉ B. c(Fe2+):c(Cu2+) = 2:1
C. c(Clˉ) = 6mol / L, c(Fe 2+) = 1.2mol / L D. c (Fe2+):c(Fe 3+) = 3:1
答案解析
1.【答案】 B
【解析】A.明矾具有吸附作用净水,没有消毒作用
B.铜离子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C.氯化钠中性,不能调节pH值
D.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但不具有吸附作用,不能净水
故答案为:B
2.【答案】 C
【解析】A.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难溶物CaCO3 , 故A不选;
B.Na2CO3与HCl反应可能会有气体产生,故B不选;
C.HCl与NaOH反应生成NaCl、H2O,无气体和沉淀产生,故C选;
D.CuSO4、HCl、NaCl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故D不选;
故答案为C。
3.【答案】 C
【解析】A.混盐CaOCl2中相当于含有CaCl2和Ca(ClO)2两种盐,其中,次氯酸钙具有强的氧化性,所以混盐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故A不符合题意;
B.混盐CaOCl2中相当于含有CaCl2和Ca(ClO)2两种盐,其中,次氯酸钙具有漂白性,故B不符合题意;
C.盐CaOCl2看成CaCl2和Ca(ClO)2 , 其中Cl的化合价分别是+1和 1价,以氯气为原料,每生成1mol CaOCl2 , 转移1mol电子,故C符合题意;
D.混盐CaOCl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Cl +ClO +2H+=Cl2↑+H2O,即CaOCl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可有黄绿色的气体氯气产生,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 A
【解析】A.由题干可知该硫酸为98%的浓硫酸,常温下,该硫酸能使铁“钝化”,A符合题意;
B.Zn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 , 得不到H2 , 且未告知标准状况也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B不符合题意;
C.500mL该硫酸含有溶质的质量为:1.84g/cm3×500cm3×98%=901.6g,C不符合题意;
D.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8.4mol/L,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答案】 C
【解析】A.稀硫酸可以和氧化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然后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A不符题意;
B.稀硝酸可以和氧化铝反应生成硝酸铝和水,然后铝和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了、水和一氧化氮,B不符题意;
C.氯化铜不和氧化铝反应,C符题意;
D.氢氧化钠和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然后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D不符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 C
【解析】A.Mg(OH)2和盐酸反应生成MgCl2和水,MgCl2溶液电解得到Mg(OH)2、H2和Cl2 , 不能直接得到金属镁故A不符合题意;
B.硫和氧气反应生成SO2 , 故B不符合题意;
C.硅和氯气反应生成SiCl4 , SiCl4和H2生成Si和HCl,故C符合题意;
D.因为Cl2具有强氧化性,则铁与Cl2反应生成FeCl3 , 而不是FeCl2 , 故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 A
【解析】A.Na的活动性强于钛、锆、铌、钽,所以可以还原钛、锆、铌、钽等的氧化物得到相应的金属单质,A符合题意;
B.Na2O与水或二氧化碳均不能反应生成氧气,不能作供养剂,B不符合题意;
C.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 , 不是硅酸盐,C不符合题意;
D.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 B
【解析】A.司南中“杓”能指示方向,说明具有磁性,主要成分应为Fe3O4 , A不符合题意;
B.“气”起了催熟作用,故“气”为乙烯,B符合题意;
C.K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故“紫青烟起”是由于消石中的K+在火焰上灼烧时呈现出特殊颜色,C不符合题意;
D.粘土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则“瓦”为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 B
【解析】A.高温下蛋白质易发生变性,为了防止蛋白质变性,疫苗等生物制剂应冷藏保存,A不符合题意;
B.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B符合题意;
C.铝合金材料具有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因此高铁车大部分材料是铝合金,C不符合题意;
D.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计算机芯片材料是高纯度的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答案】 C
【解析】A.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胶体都具有丁达尔效应,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铁活泼性强于铜,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水乳交融是物质的相似相容原理,是物理变化;火上浇油是油类等可燃性物质遇火燃烧的现象,是化学反应,选项C符合题意;
D.铁中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含碳量越少,韧性越强,剂钢是铁与碳的合金,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 B
【解析】AgNO3中滴入NaCl溶液中,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难溶于水,向沉淀中加入足量氨水后,生成可溶性的配合物[Ag(NH3)2]Cl,故此现象是先沉淀,后沉淀溶解;若向AgNO3溶液中直接滴加氨水,先生成白色沉淀AgOH,不溶于水,氨水过量,生成络合物银氨溶液,沉淀溶解,现象同上,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答案】 C
【解析】A.12:00 时为镁, 11:00 时为钠,钠的金属性最强,故A不符合题意;
B.H 的金属性弱于 Li 、 Be ,故B不符合题意;
C.8:55 时“时针”和“分针”所指的两种元素分别是 F 和 Na ,二者形成离子化合物 NaF ,阴、阳离子之比为 1:1 ,故C符合题意;
D. 2:00 时,“时针”和“分针”所指的元素分别为 He 和 Mg ,前者性质稳定,后者性质活泼,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
13.【答案】 A
【解析】A.工业电解熔融Al2O3制备Al单质,, A符合题意;
B.CaCl2可与NH3发生络合反应,将NH3吸收,因此不能用无水CaCl2干燥NH3 , B不符合题意;
C.空气中的O2、CO2都可以与Mg反应,因此镁粉在空气中不能制备Mg3N2 , C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I-具有还原性,两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得不到HI,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答案】 D
【解析】A.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由于Ca(OH)2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故工业上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取漂白粉,A不符合题意;
B.75%的酒精能渗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低于这个浓度,酒精的渗透脱水作用减弱,杀菌力不强,而高于这个浓度,则会使细菌表面蛋白质迅速脱水,凝固成膜妨碍酒精透入,削弱杀菌能力,故75% (体积分数)酒精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其消毒效果比无水酒精好,B不符合题意;
C.钠是一种强还原剂,4Na+TiCl4(熔融) 4NaCl+Ti,可用于制取钛、铌等难熔金属,C不符合题意;
D.在工业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同时先生成CO,再将铁矿石还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答案】 C
【解析】A.SiO2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即SiO2 H2SiO3不能实现,故A不符合题意;
B.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即SO2 BaSO3不能实现,故B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浊液和葡萄糖溶液加热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氧化亚铜,能实现各物质间的转化,故C符合题意;
D.饱和NaCl溶液与二氧化碳不反应,即饱和NaCl溶液 NaHCO3不能实现,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答案】 D
【解析】A.N2与O2反应生成物为NO,一氧化氮难溶于水,不能直接生成HNO3 , 还应该通入氧气,才能生成硝酸,A不符合题意;
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弱,不能从三氧化铝中置换出金属铝,此方法得不到Al,B不符合题意;
C.BaCl2和CO2不反应,一般情况下弱酸不能生成强酸,因此不能生成BaCO3 , C不符合题意;
D.MgCl2·6H2O在HCl气体中加热分解生成MgCl2 , 电解熔融的MgCl2可得金属镁,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7.【答案】 A
【解析】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符合题意;
B.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太阳能电池板材料是硅单质,故C不符合题意;
D.碳纤维不是有机物,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8.【答案】 B
【解析】A、配制100mL1.0mol/LCuSO4溶液,应将25g CuSO4·5H2O溶于水配制成100mL溶液,选项A不符合题意;
B、Al2O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而CuO不与NaOH反应,再通过过滤、洗涤、干燥除去CuO中混有的Al2O3 , 选项B符合题意;
C、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也能将Fe2+氧化成Fe3+ , 故无法证明氧化性H2O2>Fe3+ , 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盐酸不是氯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无法利用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来证明的非金属性Cl>C,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答案】 D
【解析】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保存完好的原因是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A不符合题意;
B.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则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故B不符合题意;
C.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故C不符合题意;
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答案】 C
【解析】A.K2CO3水解程度比NaHCO3大,溶液碱性较强,可滴加酚酞检验,碳酸钾溶液颜色较深,A不符合题意;
B.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B不符合题意;
C.K2CO3和NaHCO3均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符合题意;
D.二者分别含有K元素、Na元素,焰色反应现象不同,通过焰色反应可以判断,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答案】 D
【解析】A.加入的盐酸带入了氯离子,干扰了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A选项不符合题意;
B.亚铁离子不能使硫氰化钾溶液显红色,所以不能用硫氰化钾检验亚铁离子。正确的检验方法是:在样品中先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如果不显红色,再加入氯水后显红色,则含有亚铁离子,仍不显红色则不含亚铁离子,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加入的氯水能使可能存在的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从而干扰硫氰化钾对铁离子的检验。符合题意做法是:在样品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色,则说明含铁离子,即不能加氯水,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中的碘离子无色,碘水呈棕色,碘单质遇淀粉溶液显蓝色,所以在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后溶液呈棕色,再滴加淀粉溶液呈蓝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碘离子,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答案】 B
【解析】令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为R,且反应后R的化合价为+2价,R与稀硫酸反应R+2H+=R2++H2↑, ,解得M(R)=48g·mol-1 , 平均摩尔质量为48g·mol-1 , 那么其中一种金属的摩尔质量大于48g/mol,另外一种金属的摩尔质量小于48g/mol;化合物中Na的化合价为+1价,转化成+2价时,Na摩尔质量为46g·mol-1;Zn的摩尔质量为65g·mol-1;Al的化合物中 Al的化合价为+3价,转化为+2价,Al摩尔质量为18g·mol-1;Mg的价态为+2价,摩尔质量为24g·mol-1;根据上述分析,只有Zn的摩尔质量大于48g/mol,合金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Zn,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3.【答案】 A
【解析】A.读图可知,反应物有氨气、氧气和一氧化氮,生成物是氮气和水,符合题意
B. 读图可知 是中间产物,不符合题意
C. 在整个反应过程产假了反应,但质量和性质未变是催化剂
D. ,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多种是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A
24.【答案】 A
【解析】从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NH4+、SO42-、CO32- , 依据离子共存原则,溶液中一定不含有Mg2+、Ba2+。
依据电荷守恒原则,已确定离子所带正电荷为0.04mol,
已确定离子所带负电荷为0.01mol×2+0.02mol×2=0.06mol,显然溶液中一定含有K+ , Cl-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A.K+一定存在,故A符合题意;
B.100mL溶液中含0.02mol ,故B不符合题意;
C. Cl-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 溶液中含有NH4+、SO42-、CO32- , 依据离子共存原则,溶液中一定不含有Mg2+、Ba2+ ,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5.【答案】 D
【解析】A.废液放入铜片充分反应,铜片质量减少了0.256g,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 结合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可知,原废液一定含有Fe2+、Fe3+、Cu2+、Cl- , 故A不符合题意;
B.由方程式2FeCl3+Cu═2FeCl2+CuCl2可知,原废液中c(Fe2+)=2c(Cu2+),c(Fe2+):c(Cu2+)=2∶1,故B不符合题意;
C.由D中分析可知,c(Cl-)=6mol/L,c(Fe2+)=1.2 mol/L,故C不符合题意;
D.废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生成沉淀 0.06 mol,沉淀为AgCl,原废液中c(Cl-)= =6 mol/L,废液放入铜片充分反应,铜片质量减少了0.256 g,物质的量为 =0.004 mol,10mL废液中Fe3+为nmol,则:
2FeCl3+ Cu═2FeCl2+CuCl2
2 1
nmol 0.004mol
故n=0.008 mol,所以原废液中c(Fe3+)= =0.8 mol/L,
由方程式2FeCl3+Cu═2FeCl2+CuCl2可知,原废液中c(Fe2+)=2c(Cu2+),根据电荷守恒,原废液中3c(Fe3+)+2c(Fe2+)+2c(Cu2+)=c(Cl-),故3×0.8+2c(Fe2+)+c(Fe2+)=6,解得c(Fe2+)=1.2 mol/L,故原废液中c(Fe2+)∶c(Fe3+)=1.2 mol/L∶0.08 mol/L=3:2,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