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县第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1.有关下列5种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⑤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①②③④⑤都含有蛋白质,但不都含有染色体
C.①②④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是自养生物,细胞内都含有叶绿体
D.⑤是生物,有8种核苷酸
2.目前许多研究认为含线粒体的细胞在近15亿年前首次出现。线粒体的内共生起源假说有两个流派,流派一为“晚期线粒体模型”,即宿主在吞噬好氧的α-变形菌 (线粒体祖先)前,已先通过不同途径具有了真核细胞特征和原始吞噬功能;流派二为“早期线粒体模型”,即宿主先与好氧的α-变形菌内共生形成了带线粒体的原核细胞,再演化出真核细胞特征。2022年微生物学家盖伊及其团队对军团菌目细菌(胞内寄生菌)进行DNA测序,并推断第一个适应宿主的军团菌祖先存在于18.9亿年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个流派争论焦点集中在α-变形菌进入宿主的时间点上
B.流派一认为宿主所具有的真核细胞特征包括细胞核、生物膜系统等
C.α-变形菌和线粒体都能利用宿主细胞内的葡萄糖进行氧化分解以合成ATP
D.盖伊团队由DNA测序结果所得出的推断为“晚期线粒体假说”提供了实验证据
3.将表中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按照序号填入下图中,符合概念图关系的是( )
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原核生物,组成真核生物的真核细胞是从原核细胞进化来的。真核细胞的优势中不包括( )
A.能进行有氧呼吸,逐步分解有机物质,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更多的能量
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结构分隔开来,使细胞的生命活动更加高效和有序
C.真核细胞形成的多细胞机体中,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生理功能的效率提高
D.通过有性生殖实现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材料
5.驱动蛋白是由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构成的四聚体,其具有两个球形的头、一个螺旋状的和两个扇子状的尾,如图所示。驱动蛋白通过头结合和水解ATP,导致颈部发生构象改变,使两个头部交替与细胞骨架结合,从而沿细胞骨架定向“行走”,将尾部结合的“货物”(运输泡或细胞器)转运到指定位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驱动蛋白“行走”所需要的ATP可直接来自细胞质基质
B.驱动蛋白既能转运“货物”,又能催化ATP水解供能
C.图示转运“货物”的途径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
D.细胞中合成细胞骨架和驱动蛋白的原料都是氨基酸
6.ABC转运体是一类消耗ATP的运输蛋白,广泛分布在真、原核细胞中。第一种被鉴定的真核细胞ABC转运体是癌细胞中表达量高的一种多药物抗性运输蛋白(MDR)。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C转运体是一种膜蛋白,覆盖于磷脂双分子层表面
B.ABC转运体都需要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运输至细胞膜
C.ABC转运体应该同时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和运输物质功能
D.MDR将进入细胞内部的药物分子运出细胞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从而使细胞产生抗药性
7.有同学在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进行了如下归纳,其中有误的是( )
A.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B.核糖体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一种细胞器
C.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种细胞器都发生不均等分配
D.含有线粒体的生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8.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c是大气中的CO2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代表生产者,碳通过呼吸作用从c流向d
B.碳可以以有机物的形式从d流向a再流向b
C.a1、a2、a3的存在减慢了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图中能把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的成分是b、d
9.实验是研究生物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照组应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作用
B.研究家禽雄激素的功能可采用阉割和移植的方法
C.对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可以采用记名计算法进行调查
D.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即可镜检
10.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孟子·梁惠王上》“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可保证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汜胜之书》“又种薤(韭)十根……居于瓜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卖之,与瓜相避”,这种生产方式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提升对光能的利用率
C.《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在这条食物链上,异鹊属于次级消费者
D.《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发挥作用的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1.如图为现代版“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桑”代表能量流动 B.塘泥可以为桑树提供物质和能量
C.蚕到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D.该生态农业促进了能量循环
12.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很多生活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油料种子适度浅播和水稻中期晒田,利用的主要生物学原理相同
B.在温暖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空心,重量明显减轻,主要原因是水分蒸腾散失
C.农田施加化肥可以补充土壤中因粮食输出生态系统而减少的矿质元素
D.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既影响光能利用率又影响总呼吸速率
13.在南美洲热带丛林中生活着一种奇怪的蚂蚁,名叫切叶蚁。切叶蚁中体型较大的蚂蚁将叶片咬下运回巢穴,交给体型较小的蚂蚁咬成小片,后者再交给体型更小的蚂蚁咬成更小的片,以此类推直至叶片被咀嚼为糊状,然后切叶蚁将叶糊平铺在巢穴中“养殖”真菌。真菌可以分解叶片中坚韧的组织,切叶蚁则以真菌为食,切叶蚁体表覆盖一层链霉菌,该菌可抑制本巢穴真菌寄生物的大量繁殖。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B.“植物→真菌→切叶蚁”构成一条食物链
C.蚂蚁和真菌的这种种间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组分之间完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4.甜菜夜蛾是一种农业害虫,菜农采用黑光灯进行诱捕来防治害虫。下列关于甜菜夜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甜菜夜蛾的种群密度是其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甜菜夜蛾啃食甜菜叶片,甜菜部分能量流入甜菜夜蛾体内
C.甜菜夜蛾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D.黑光灯诱捕是通过改变甜菜夜蛾的性别比例达到治虫目的
1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重要的价值观、发展观。下列从生物学角度对其进行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减少病虫害
B.稻虾共生可实现比稻虾单独种植(养殖)更高的产量,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C.利用性引诱剂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可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D.秸秆入沼池、沼渣肥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16.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结构
B.蓝细菌和黑藻都具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动植物个体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命系统层次
D.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有关系
17.下列关于生物圈中“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在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非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
B.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都需要信息分子和受体参与
C.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D.人工合成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是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8.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
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C.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D.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19.下表为某地人工柳树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平均值,单位:株/m2)随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变化的调查数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郁闭度 0 0.2 0.4 0.6 0.8 1.0
一年蓬 15.3 13.5 10.8 7.4 4.3 2.4
加拿大一枝黄花 10.4 9.5 6.1 5.6 3.0 1.2
刺儿菜 3.7 4.3 8.5 4.4 2.2 1.0
A.与1.0的郁闭度相比郁闭度为0时一年蓬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相同郁闭度下草本植物间的密度差异与自身特性有关
C.郁闭度的差异不会影响三种草本植物竞争的结果
D.郁闭度越大,三种草本植物间对水和无机盐的竞争越大
20.光敏色素是植物体内由两条多肽链组成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其功能可受光照影响。据下图推测,光照条件能改变光敏色素的( )
A.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B.氨基酸的结合方式
C.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肽链的空间结构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21.2020年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因为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糖类等都是以碳原子为基本骨架,所以碳元素是活细胞内含量最基本的元素
B.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
C.在生态系统中,使CO2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D.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在根尖的分生区和成熟区细胞的细胞核中( )
A .两者都只有① B .前者有①、② 、③,后者只有②和③
C .两者都只有①和② D .前者只有①和②,后者只有②
23.某种生物存在两对等位基因A/a、B/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9:7,则说明A/a、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1:2:1,则说明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2种基因型,则说明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2种表现型,则说明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4.在某稻田生态系统中,研究小组在不同时间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生物防治(引入螃蟹捕食稻田害虫),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经济阈值是指引起经济损失的最低害虫密度)。该生态系统引入螃蟹后,实现了稻、蟹双丰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e对应时间点进行的是生物防治
B.螃蟹可处于生态系统的第三营养级
C.喷洒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e时间点对应的数量不是该种群的K值
25.下表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A→B→C(三者构成一条食物链)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的部分数量关系,已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能被生产者固定。针对此图有关计算正确的是:(单位:百万千焦)( )
生物类群 同化量 净生产量 (净同化量) 呼吸 消耗 传递给 分解者 传递给下 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 的能量
A ( ) ( ) 65.5 3.0 15.0 41.5
B 14.0 5 ( ) 0.5 2 2.5
C 2 ( ) 1.4 微量(不计) 无 (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125 B.“?”处数值是59.5
C.B呼吸消耗的能量是19 D.能量从B传到C的传递效率为14.3%
26.如下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②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x值和y值之间呈正相关
③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
④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小
⑤对a、b两个生态系统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若ya>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为a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如果有同样y值,则所受干扰程度一定不同
A.②⑤⑥ B.⑤⑥ C.①③④ D.②③④⑥
27.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
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甲藻>丙藻
C.图示 L 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竞争
D.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
28.烟草种子萌发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野生型与突变体(此突变体为光敏色素合成相关的chromophore基因突变所造成)烟草于白光中种植后的发芽率,并且检测其种子内所含脱落酸(ABA)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脱落酸(ABA)含量升高不利于烟草种子萌发
B.突变体烟草光敏色素的合成异常,感受光信息的能力可能下降
C.烟草细胞通过光敏色素调控与ABA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
D.突变体烟草种子浸水处理较长时间才能发芽,导致其发芽率较低
三、非选择题:(4小题,共28分)
29.(8分,每空2分)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蛋白质,能调节糖的代谢。为研究脂联素与胰岛素敏感指数(SI)、血糖胰岛素的相关性,科研人员对A、B组人群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
(1)胰岛素敏感指数低时,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能力减弱。经统计,A组的脂联素含量较B组差异显著,SI的统计结果也差异显著,推测脂联素能______(“提高”或“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
(2)A、B两个小组中,B组可能为糖尿病患者,据表分析,则该糖尿病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表推测 B组人群比A 组人群餐后胰岛素的含量______(“高”或“低”)是由于胰岛素敏感性低,胰岛素作用效果差,通过____________,使机体分泌更多胰岛素。
30.(4分,每空1分)某研究小组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得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1;同时在对某淡水养殖湖泊研究后,绘制了该湖泊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如图2和碳循环过程如图3。图3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中种群数量达到最大的时间点是_______点,时间点f时,种群数量是否为0?___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
(2)在探究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兴趣小组成员将稀释100倍的酵母菌培养液摇匀后从中吸取少量菌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上,在显微镜下计数。若实验者计数了25个中方格中的5个,共有44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色的有4个,则培养液中酵母菌活菌密度为___________个/mL。
(3)若将图3修改为该淡水养殖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需要将A的含义改为“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增加光和饲料中有机物的能量输入,删除图中的过程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1.(8分,每空2分)科学家对某草地的“草→田鼠→鼬”这一食物链及其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单位:J·hm-2·a-1
草 田鼠 鼬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10 7.50×108 7.15×108 2.44×108 2.25×107 2.18×107
(1)根据上述表格中的数据,思考摄入量 同化量与呼吸量三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表中两种动物能量代谢的特点:两种动物能量代谢都是同化的能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该食物链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从草到田鼠和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___
(3)上述计算结果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8分,每空2分)为改善某河流入海口周围湿地的环境功能,科研人员综合考虑海拔差异和人为干扰, 将从入海口到防洪堤将湿地划分为如图1所示的 A、B、C、D 四个区域,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各个区域的植物丰富度时,可借用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采用样方法进行。
(2)海拔高度不同的 C、D 两个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在空间上构成群落的_____________。每年丰水期时,A、B 区会被水淹导致大量植物烂根死亡。当枯水期来临后,A、B 区会重新露干, 再次恢复植被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3)“多营养层次”是一种海水生态养殖新模式。在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中层挂笼养殖牡蛎等滤食性贝类,在底层设置人工鱼礁,为鱼虾等提供生长、产卵和栖息的场所,养殖龙虾、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图2是某渔民设置的“多营养层次”海水生态养殖模式的部分构造和物质循环关系。
①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牡蛎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龙虾的种群密度,采用红外相机法与标记重捕法相比,优点是不对龙虾的生活产生干扰,操作简单、监测范围广,可长时间持续调查且获取的数据准确等。
②牡蛎虽可滤食水体中的小型浮游动植物,但大规模养殖仍需定期投喂饵料,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群落结构角度分析,“多营养层次”海水生态养殖的优点是提升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充分利用阳光、空间和食物等资源。
(4)研究者调查了四个区域浮游动物的总丰富度,结果如表。
对照区 海带养殖区 牡蛎养殖区 人工鱼礁区
总丰富度(ind/) 20.35 20.95 12.11 47.54
数据显示,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总丰富度最高,这是因为人工渔礁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多栖息和产卵场所,它们产生的粪便、碎屑直接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同时这些粪便、碎屑经分解者分解后可促进_____________的生长,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来源。
上高县第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卷
答案
1-5 BCDAC 6-10 CCBBC 11-15 ABCDB 16-20 DBBBD
21BCD 22D 23ABC 24ABD 25ABD 26A 27BCD 28ABC
29.(8分,每空2分)
(1)提高
(2)该组人群中脂联素含量低,导致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血糖含量高 高 反馈调节
30.(4分,每空1分)
(1)c 不一定 (2)2×108 (3)①
31.(8分,每空2分)
(1)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大部分以呼吸作用散失 (2)0.3%、3%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2.(8分,每空2分)
(2)水平结构
(3)分解者和消费者 该生态系统中大量元素随牡蛎产品不断输出;浮游动植物提供的能量无法满足大量牡蛎生长需要 (4)浮游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