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海南省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评比资料: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海南省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评比资料: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4-28 09:30:43

文档简介

2014年初中青年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教师
王芳
所在学校
海南省万宁市城镇中学
版本及课题名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12.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数学思考:(1)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展形象思维。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学生合理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图形的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难点及措施
重点: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例题学习
措施: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是学生在认识了轴对称性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知识的,八年级学生有着自己独特内心世界,有着独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目前学生们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勇于探索、敢于置疑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让学生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作腰,另一边叫作底边,两腰的夹角叫作顶角,底边和腰的夹角叫作底角.如图(2):
图(2)
△ABC中,若AB=AC,则△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是腰、BC是底边、∠A是顶角,∠B和∠C是底角。
活动1:如图(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有什么特征?
图(1)
学生动手操作,从剪出的图形观察△ABC的特点,可以发现AB=AC.








引导学生归纳: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你能用所学知识验证上述性质吗?
问题:如图(3),已知△ABC中,AB=AC。
求证:∠B=∠C;
图(3)
思考:1、如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如何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的?
2、还有其它的证明的方法吗?试试看,用不同的方法证明这个结论。
3.从上述的证明中,你还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并用符号语言表示这一性质,强调三线合一的性质。
活动2
1、把活动1中剪出的△ABC沿折痕AD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填入下表: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从上表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让学生4人一组分组合作,在组与组之间合作,通过作辅助线,共同寻找全等三角形,得到相等的角。并让小组代言。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重合的线段,重合的角。并由学生在白板课件上书写出来。
组与组之间合作,通过作辅助线,共同寻找全等三角形,得到相等的角








活动3
(一)填空
1、两边长分别是 2 和 5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2、两边长别是6和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3.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5°,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 __;
4.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
5.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1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 __。
(二)例题解析
如图(5),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个内角的度数.
图(5)
〔解答〕略
(三)巩固练习
已知,如图(6),△ABC中,∠ABC=50°,∠ACB=80°,延长CB至D,使BD=BA,延长BC至E,使CE=CA,连结AD、AE,求∠D、∠E、∠DAE的度数
进一步深化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使新知识转化成技能,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4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何收获?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系统的认识,让学生畅所欲言,谈体会、谈收获。




活动5
必做题:
习题 12.3 第4,7题
选做题:
如图:△ABC中,
AB=AC,AD和BE是高,它们相交于点H,且AE=BE。 求证:AH=2BD
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课件15张PPT。12.3等腰三角形 的性质海南省万宁 王芳做一做 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然后沿
实线剪开,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是等腰三角形吗?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底边概念C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AD对折,找
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入表中: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相互重合. 观察与思考AD 你发现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猜想与论证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已知:△ABC中,AB=AC求证:∠B=?C分析:1.如何证明两个角相等?   2.如何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猜想则有∠1=∠2 D12在△ABD和△ACD中证明: 作顶角的平分线AD,AB=AC ∠1=∠2 AD=AD (公共边) ∴ △ABD≌ △ACD (SAS) ∴ ∠B=∠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方法一则有 BD= CDD在△ABD和△ACD中证明: 作△ABC 的中线ADAB=AC BD=CDAD=AD (公共边) ∴ △ABD≌ △ACD (SSS) ∴ ∠B=∠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方法二则有 ∠ADB=∠ADC = 90oD在Rt△ABD和Rt△ACD中证明: 作△ABC 的高线ADAB=AC AD=AD (公共边) ∴ Rt△ABD≌Rt△ACD (HL) ∴ ∠B=∠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方法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性质2∵AB=AC,BD=CD(已知)
∴∠BAD=∠CAD,AD⊥BC(三线合一)
∵AB=AC,∠BAD=∠CAD (已知)
∴ BD=CD ,AD⊥BC(三线合一))
∵AB=AC, AD⊥BC (已知)
∴ BD=CD ,∠BAD=∠CAD (三线合一) 1、根据下列条件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1)两边长分别是 2 和 5 ;
(2)两边长别是6和10;
2、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5°,它的另外两个
角为_____ __;
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
为___________________;
4、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10°,它的另外两个角
为______ __。
小试牛刀 例题 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
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CDAB已知,如图,△ABC中,∠ABC=50°,∠ACB=80°,延长CB至D,使BD=BA,延长BC至E,使CE=CA,连结AD、AE,求∠D、∠E、∠DAE的度数你能行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课后作业:必做题:习题 12.3 第4,7 题
选做题:如图:△ABC中,AB=AC,
AD和BE是高,它们相交于点H,
且AE=BE。 求证:AH=2BD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