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20 10:30:1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1五上·吴兴期末)下列选项中,属于光源的是(  )。
A.绚丽的烟花 B.皎洁的月光 C.关闭的电灯
2.(2021五上·吴兴期末)如图,晚上打开台灯,就能看到书上的字,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眼睛中射出光,让我看到了文字
B.台灯发出的光照到书本上,再反射到我的眼睛里
C.台灯发出的光照到书本上,眼睛再发出光看到亮着的文字
3.(2021五上·吴兴期末)如图,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了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是我国民间的传统文化,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能看到屏幕上的人物剪影是由于(  )形成的。
A.光的反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4.(2021五上·吴兴期末)把铅笔垂直和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我们会发现(  )。
A.都发生了偏折 B.倾斜的时候会偏折 C.都没有偏折
5.(2021五上·吴兴期末)下列情况中,可以看到彩虹或类似彩虹的七色光的是(  )。
A.玩肥皂泡泡时
B.阴天还没下雨的时候
C.用手电简照平面镜时
6.(2021五上·吴兴期末)通过三棱镜,太阳光被分散成七色光,这说明(  )。
A.太阳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B.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
C.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
7.(2021五上·吴兴期末)关于我国的地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图上用绿色表示森林
B.我国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
C.西部地势低,东部地势高
8.(2021五上·吴兴期末)用红、黄、蓝三色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从里到外逐层包裹
B.地壳部分做得薄一些
C.三层的厚度相同
9.(2021五上·吴兴期末)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大难的自然观象。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合适的基(  )
A.从高楼往下跳
B.在坚固的物体下面躲避
C.选择有承重的墙角躲避
10.(2021五上·吴兴期末)火山喷发时,从地球内部喷出炽热岩浆,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
A.地球内部处于高温的状态
B.地壳很坚硬,没有薄弱地带
C.地球内部物质处于可流动的状态
11.(2021五上·吴兴期末)在做“风对岩石的影响”模拟实验中,砂纸模拟的是(  )。
A.自然界中真实的岩石
B.被风卷起来的沙子
C.风卷起沙子不断磨蚀岩石
12.(2021五上·吴兴期末)在“降雨对土地的影响”模拟实验中,最不容易被“雨水”冲走的是(  )。
A.彩沙 B.小石子 C.黏土
13.(2021五上·吴兴期末)“治水必须先治山”,必须在山坡和沙地植树、种草,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减弱噪音
C.减缓雨水对土地的侵蚀,防止水土流失
14.(2021五上·吴兴期末)古人曾用燃香钟进行计时(如图),在燃香实验中发现,在没有外在因素干扰下,前四分之一的香和后四分之一的香燃烧时间相比较,(  )。
A.前四分之一烧得快 B.后四分之一烧得快 C.用时接近
15.(2021五上·吴兴期末)下列三种工具中,运用光影计时的是(  )。
A.浑天仪 B.日晷 C.沙漏
16.(2021五上·吴兴期末)用机械摆钟计时,主要应用了摆的(  )。
A.摆动方向保持不变
B.摆动幅度不变
C.来回摆动一次时间相同
17.(2021五上·吴兴期末)小科研究“摆动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时,应该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
A.摆锤质量和摆绳长短
B.摆绳长短和摆幅大小
C.摆锤质量和摆幅大小
18.(2021五上·吴兴期末)现有一摆(如图),小科想将它调节为1分钟正好摆动60比,为了能尽快找到合适的摆绳长度,你觉得下列哪个方法不太恰当?(  )
A.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以测摆在15秒内摆动15次代替1分钟内摆动60次
B.在确定摆绳长度时,我们可以利用摆绳减半的方法进行调整,迅速找到摆绳长度的大致范围
C.在确定摆绳长度时,我们每次只能调整一厘米,直到找到合适的摆长
19.(2021五上·吴兴期末)以下三种生活情景中,需要将时间精确到百分之一秒的是(  )。
A.上学时间
B.红绿灯的倒计时显示
C.百米比赛计时
20.(2021五上·吴兴期末)真正的健康是指(  )。
A.身体主要器官没有疾病
B.心理健康,心态好
C.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状态良好
21.(2021五上·吴兴期末)青少年时期,快速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会促使肌肉、骨骼发生变化。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脊柱的是(  )。
A.睡软的床 B.趴着写作业 C.站姿挺拔
22.(2021五上·吴兴期末)如图所示为人的上肢经常活动的一种方式一屈肘,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此时①收缩,②舒张
B.此时①舒张,②收缩
C.此时①②都收缩
23.(2021五上·吴兴期末)课堂上进行了心脏工作的模拟实验(如右图),吸耳球代表(   ),捏放吸耳球代表(   )。
A.心跳
B.心脏
C.血液
24.(2021五上·吴兴期末)心跳是心脏工作的外在表现,也是人体生长发育、身体健康、情绪变化的生命表现。下列有关心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在情绪激动时,心跳会明显加快
B.若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则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
C.人的年龄不同,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一定相同
25.(2021五上·吴兴期末)如果突然有一个球飞向我们,我们的眼睛就会立即将这个信号通过(   )传递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用手抵挡的指令,并通过(   )使我们的手做出反应。
A.传入神经
B.大脑
C.传出神经
二、实验探究题(共50分)
26.(2021五上·吴兴期末)健康生活计划表。
“双减”后,小科的周末有了大量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份健康生活计划表。请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健康生活计划表
时间 周六 周日
7 :30- 8:30 慢跑 跳绳
9:00- 10:00 思维训练 英语口语
10:30-11 :30 音乐 绘画
12:30-13: 30 午睡 午睡
14:00-15:30 围棋 项目化实践活动
16:00-17 :00 乒乓球
18:00-19:00 劳动实践
19: 30- 20:30 阅读
(1)关于“健康生活计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计划内容要围绕健康目标进行
B.健康计划要切实可行
C.计划制订后,没必要严格执行
(2)你认为小科的健康生活计划表是否合理?为什么?
(3)脑是人体的“总指挥”,指挥人的一切活动,下列属于保护脑的健康的措施,请打"√”。
(多选)
□长期的精神压力
□避免外界碰撞
□充足的睡眠
□轻松愉悦的心情
□熬夜玩手机
□劳逸结合
(4)小科在劳动实践中,帮妈妈切菜,不小心划伤了手,他马上感觉到疼,这是(  )感觉到的。
A.血液循环系统 B.神经系统 C.呼吸系统
(5)小科的健康生活计划中有多项体育锻炼,这些运动都需要骨、关节、肌肉的共同参与。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很多,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带来的是(  )。
A.肌肉更加强健 B.身体疲惫 C.关节僵硬
(6)现代健康理念在关注人的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关注人的情绪、人际交往等心理健康,大脑不仅控制人体各器官的活动,还管理人体的情绪、意志等,下列控制情绪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比赛前,小科通过深呼吸缓解紧张心情
②小科受到嘲笑,便挥拳相向
③考试失利小科整天沉浸在悲痛之中
④遇到困难,小科不轻易放弃,沉着应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27.(2021五上·吴兴期末)科普阅读
小科是一个军事迷,他在科普阅读时,发现潜望镜在军事上应用很广,不仅仅运用在潜艇、坦克和战壕中,战斗机上有时候也需要用到潜望镜。战斗教练机(如右图)在单座型的基础上拉长机身加了一个座位,可是飞行教员所在位置的视野几乎是和前座座椅齐平的,因为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提高后座的高度,这就导致了飞行教员的视野很差,在起飞和降落时,飞行学员很容易因为操作不当发生事故,这时候潜望镜就派上用场了。
(1)双座的战斗教练机,后座上的教练视野变差是由于(  ) 原因造成的。
A.光的反射 B.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C.光的折射
(2)通过“光"单元的学习,我知道潜望镜的主要工作原理是(  )。
A.光的反射 B.光沿直线传播
(3))在生活中,   、   的工作原理与潜望镜一样。
(4)在制作潜望镜时,两块镜片的镜面应(  )。
A.相对、平行放置 B.相背、平行放置 C.随意放置
(5)为了使得观测的角度合适,镜片应与水平面成(  )。
A.30°角 B.45°角 C.90°角
(6)在制作潜望镜时,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28.(2021五上·吴兴期末)项目实践。
项目化学习是小科家庭学习中感兴趣的一项内容,“双减”后他有了充足的时间参与项目学习。右图是小科设计并制作的一个水钟,请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在制作水钟的时候,小科应该按照(  )步骤进行。
①实施方案②明确问题③制定方案④评估与改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2)小科制作的是   型水钟,它的水流速度应该是   。
(3)经过多次实验,小科发现水钟的水流速度不固定,所以计时不够准确。于是,他又进行了改进(如图),在②瓶上方又增加了一个③瓶,为了保证②瓶中的水流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他应该在右图中哪个位置开一个口?请你在图中表示出来。
(4)为保证②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③瓶与②瓶中的水流速度关系应该是(  )。
A.③瓶中的水流速度<②瓶中的水流速度
B.③瓶中的水流速度≥②瓶中的水流速度
C.无法确定
(5)为继续研究,小科分别用甲、乙两个等高容器来代替①瓶(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可测量的时间更长,精确度更高
B.甲可测量的时间更短,精确度更高
C.乙可测量的时间更长,精确度更高
(6)人类计时器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从简单到精细的一组是(  )。
A.日晷→水钟→摆钟→手表
B.摆钟→日晷→水钟→手表
C.水钟→摆钟→日晷→手表
29.(2021五上·吴兴期末)跟着课本游中国。
我国幅员辽阔,小科在学习了书本知识后,想跟着课本游中国。于是在周末的自主时间,他上网查阅了很多关于我国地形地貌的详细材料,制定了旅游攻略(如图)。
(1)黄河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被中国人称为“母亲河”。小科查阅资料后发现,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水流湍急,对河床有很强的   作用。在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时,水流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黄河下游,随着河流流速的   ,部分泥沙会   ,形成冲积平原。
(2)长白山天池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课堂中我们曾做过相关模拟实验(如右图),土豆泥模拟   ,番茄酱模拟   ,用酒精灯加热模拟   。
(3)关于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
B.不会给人类有利的影响
C.会烧毁森林、房屋,污染空气
(4)在敦煌雅丹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的风化作用创造出了这一奇特的景观。“风的作用”会对地形地貌产生影响,以下哪个地形是被风带走的沙子在风力减弱时沉降下来形成的?(  )
A. B. C.
(5)下列关于地形地貌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风蚀地貌在湖州很常见
B.人类的活动不会影响地形地貌的改变
C.与改变地球地形地貌的内力作用相比较,外力作用对地球的改变是缓慢的,需要经历比较漫长的过程
三、附加题(共5分)
30.(2021五上·吴兴期末)在没有导航的年代,曾用钟表来辨识海上所在的位置,让船成功地从一个地方航行到另一个地方。具体方法如下:将手表平放在胸前,根据太阳的位置调整表针的指向,就可判定方向了。口诀就是“时间一半对太阳,十二所指是北方”。时间是当地时间,24小时制,这个方法在野外没有指南针的时候非常有用。如中午12时,时间的一半就是6时,则将6时点位对准太阳,12时点位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请在图中标出太阳的位置。
31.(2021五上·吴兴期末)在“天宫课堂”直播课上,王亚平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关于水的美丽的现象。
(1)水在失重环境下表面张力大显神威,水膜注水后变成水球,通过水球观察物体,发现物体倒立,这是光的   现象引起的。
(2)亚平老师在水球中注入了一个大气泡,透过这个特殊的水球,我们可以看到一正一反两个像,亚平老师提示我们可以看作是气泡将水球分割为两部分,正的像是(   )成像形成的,反的像是(   )成像形成的。
A.凹透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绚丽的烟花自身能发光,属于光源;皎洁的月光、关闭的电灯自身不能发光,不属于光源。
2.【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台灯是光源,向四周发出放射光,当光照射到书上就看了,没有光,我们就不能看到周围的物体。打开台灯,就能看到书上的字,是因为台灯中发出光照到书本上,然后再反射到眼里。
3.【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皮影戏利用的就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4.【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斜向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垂直放入则不会发生弯折现象。所以,把铅笔垂直和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我们会发现倾斜的时候会偏折。
5.【答案】A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三棱镜可以用来做光的色散实验,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合起来的,这七种颜色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肥皂泡能够分解阳光,形成类似彩虹的七色光。
6.【答案】A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混合光,通过一定的条件发生色散,就能够分解成七种颜色的色光。通过三棱镜,太阳光被分散成七色光,这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7.【答案】B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中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地形的主要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还有平原、丘陵、盆地等,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
8.【答案】C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科学家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其中,薄薄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的17千米;地幔的厚度约2900千米,温度达1500℃;地核的厚度约3486千米,温度达2000℃-3000℃,地心处温度高达6000℃。所以用红、黄、蓝三色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从里到外逐层包裹;地壳部分做得薄一些;三层的厚度是不同的,从里向外逐层变薄。
9.【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的破坏性较大,当地震发生时,应该选择在坚固的物体下面躲避,选择有承重的墙角躲避等,冒然从高楼往下跳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10.【答案】B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火山爆发的地方地壳比较活跃,表明地球内部的压力很大,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地球内部物质处于可流动的状态,有炽热的岩浆,AC推断正确,B推断错误,地壳有薄弱地带。
11.【答案】B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分析实验可知,实验中需要用放大镜观察岩石表面的痕迹,砂纸模拟的是被风卷起来的沙子。
12.【答案】B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流水具有侵蚀、搬运能力,颗粒越小的土壤颗粒越容易被搬运,因此,黏土颗粒最小,最容易被雨水冲走,其次是颗粒较大的采沙,最不容易被“用水”中走的是颗粒较大的小石子。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13.【答案】C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植被覆盖可以减缓水流对土壤的侵蚀程度,所以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时,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植被的土壤,水流得快,且水土流失多;有植被的土壤,水流得慢,但水土流失少。“治山先治水”必须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植物的根能紧抓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
14.【答案】C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时间是以相同的速度流逝,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燃香可以用来计时。古人曾用燃香钟进行计时,在燃香实验中发现,在没有外在因素干扰下,前四分之一的香和后四分之一的香燃烧时间相比较,用时接近。
15.【答案】B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人们利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了日晷,日晷是运用光影计时的工具;浑天仪是我国古代天文观测的仪器;沙漏是通过沙子的流动速度来计时的。
16.【答案】C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7.【答案】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
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研究“摆动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时,应该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绳长短和摆幅大小,控制的唯一变量是摆锤质量。
18.【答案】C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长影响摆动快慢,在实验中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可以测摆在15秒内摆动15次代替1分钟内摆动60次,在确定摆绳长度时,我们可以利用摆绳减半的方法进行调整,迅速找到摆绳长度的大致范围。每次只能调整一厘米的方法太慢了,这种方法不合适。
19.【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时间,安排工作或者做出决定,精确计时很重要,但不同事情需要计时的精确度并不相同,选项中的三种情况,需要将时间精确到百分之一秒的是百米比赛计时,而红绿灯与上学时的时间精确到秒和分就可以了。故只有C符合题意。
20.【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根据对健康的认识,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没有残疾,还指生理、心理状态良好,能适应社会生活。
21.【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饮食、运动及睡眠等生活习惯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分析选项可知,站姿挺拔有利于保护脊柱,睡软的床、趴着写作业不利于保护脊柱。
22.【答案】A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舒张完成的,而是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的。分析题目图片可知,上肢曲肘时,①收缩,②舒张。
23.【答案】B;A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心脏的工作的方式。洗耳球相当于心脏,塑料管相当于血管,输送的水相当于血液,手的捏力相当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用手挤压吸耳球一段时间后,手感觉累,这代表心脏不停地跳动会很劳累,心脏是人体的“泵”。
24.【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其实就是心跳。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心跳一次。人在情绪激动时,心跳会明显加快,若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75次左右,儿童的心率一般略高于成年人,A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
25.【答案】A;C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如果突然有一个球飞向我们,眼睛会立即将这个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用手抵挡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传递指令,使我们的手做出反应,以保护眼睛。
26.【答案】(1)C
(2)合理。 劳逸结合,有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即可)
(3)√避免外界碰撞√充足的睡眠√轻松愉悦的心情√劳逸结合
(4)B
(5)A
(6)C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1)制订了“健康生活计划”,计划内容要围绕健康目标进行,健康计划要切实可行。计划制订后,没必要严格执行的说法是错误的。
(2)我认为小科的健康生活计划表合理,因为他注意动静结合、多学科结合、劳逸结合等。
(3)脑是人体的“总指挥”,指挥人的一切活动,保护脑的健康的措施有:避免外界碰撞,充足的睡眠,轻松愉悦的心情,劳逸结合。
(4)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构成。小科在劳动实践中,帮妈妈切菜,不小心划伤了手,他马上感觉到疼,这是神经系统感觉到的。
(5)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很多,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带来的是肌肉更加强健。
(6)现代健康理念在关注人的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关注人的情绪、人际交往等心理健康,大脑不仅控制人体各器官的活动,还管理人体的情绪意志等,下列控制情绪的措施正确的是①比赛前,小科通过深呼吸缓解紧张心情;④遇到困难,小科不轻易放弃,沉着应对。②小科受到嘲笑,便挥拳相向;③考试失利小科整天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做法都是不对的。
27.【答案】(1)B
(2)A
(3)额镜;反光镜
(4)A
(5)B
(6)两块镜片固定不牢靠,容易松动;解决方法:用胶布把镜片固定牢靠(合理即可)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
(1)双座的战斗教练机,后座上的教练视野变差是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因造成的,前面的飞行员遮挡了光线。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2)通过“光”单元的学习,我知道潜望镜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在传播途中遇到平面镜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故A正确。
(3)在生活中,穿衣镜、汽车后视镜、医生的额镜等都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工作原理与潜望镜一样。
(4)在制作潜望镜时,两块镜片的镜面应相对、平行放置。故A正确。
(5)制作潜望镜时,两块镜片的镜面应相对、平行放置,为了使得观测的角度合适,镜片应与水平面成45角,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6)在制作潜望镜时,遇到过的困难主要是两个平面镜角度不容易调整。我的解决方法是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最后通过用直尺精确测量切口位置,准确切割切口,实现了两块镜片的镜面相对、平行放置。
28.【答案】(1)C
(2)受水;逐渐变慢(或 先快后慢)
(3)图略(在②瓶中水面的位置)
(4)B
(5)B
(6)A
【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
(1)在制作水钟的时候,小科应该按照②明确问题,③制定方案,①实施方案,④评估与改进的步骤进行。
(2)观察发现小科制作的水钟刻度标记在下面的容器上,这是受水型水钟,它的水流速度应该是先快后慢。
(3)水位高低影响滴水速度,通常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变慢。所以保持容器内水位不变,从而保证水钟滴水的速度均匀,是提高水钟准确性的关键。我们可以在②瓶水位线的位置开一小口,多余的水从这个小口泄出,保证水位不变。
(4)为保证②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③瓶与②瓶中的水流速度关系应该是③瓶中的水流速度≥②瓶中的水流速度,多余的水从小口泄出,保证②瓶中的水位不变。
(5)为继续研究,小科分别用田、乙两个等高容器来代替①瓶,乙瓶比田瓶粗,能够盛放更多的水,称量时间长,但是精度低;甲容器能够测量的时间短,但是精确度更高。
(6)人类计时器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从简单到精细的一组是日晷→水钟→摆钟→手表。
29.【答案】(1)侵蚀;减慢;沉积
(2)火山;岩浆;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
(3)B
(4)B
(5)C
【知识点】地形、地貌;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1)水流对土壤有侵蚀作用,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水流湍急,对河床有很强的侵蚀作用。在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时,水流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黄河下游,随着河流流速的变慢,部分泥沙会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2)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压力很大,所以熔化了的岩石在压力的作用下,从底层的薄弱处爆发出来,形成火山喷发。我们做了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土豆泥模拟地壳,番茄酱模拟岩浆,用酒精灯加热模拟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
(3)火山喷发是严重的地质灾害,破坏力惊人,但是在造成破坏的同时,火山喷发也有有益的一方面,比如火山喷发带来的矿物质、丰富的地热资源等。选项B的说法是错误的。
(4)“风的作用”会对地形地貌产生影响,沙漠地形是被风带走的沙子在风力减弱时沉降下来形成的;沙滩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
(5)人类的活动会影响地形地貌的改变,比如人工挖渠,植树造林等,与改变地球地形地貌的内力作用相比较,外力作用对地球的改变是缓慢的,需要经历比较漫长的过程。
30.【答案】图略(图中时间是14时,太阳在7时的延长线上)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分析】分析手表可知,是14点,时间的一半就是7时,则将7时点位对准太阳,12时点位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31.【答案】(1)折射
(2)A;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1)水在失重环境下表面张力使得水变成水球,圆圆的。通过水球观察物体,水球成为一个凸透镜,物体会形成倒立的实像,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
(2)透过这个特殊的水球,我们可以看到一正一反两个像,正的像是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形成的,反的像是是凸透镜成像形成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1五上·吴兴期末)下列选项中,属于光源的是(  )。
A.绚丽的烟花 B.皎洁的月光 C.关闭的电灯
【答案】A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绚丽的烟花自身能发光,属于光源;皎洁的月光、关闭的电灯自身不能发光,不属于光源。
2.(2021五上·吴兴期末)如图,晚上打开台灯,就能看到书上的字,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眼睛中射出光,让我看到了文字
B.台灯发出的光照到书本上,再反射到我的眼睛里
C.台灯发出的光照到书本上,眼睛再发出光看到亮着的文字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台灯是光源,向四周发出放射光,当光照射到书上就看了,没有光,我们就不能看到周围的物体。打开台灯,就能看到书上的字,是因为台灯中发出光照到书本上,然后再反射到眼里。
3.(2021五上·吴兴期末)如图,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了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是我国民间的传统文化,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能看到屏幕上的人物剪影是由于(  )形成的。
A.光的反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皮影戏利用的就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4.(2021五上·吴兴期末)把铅笔垂直和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我们会发现(  )。
A.都发生了偏折 B.倾斜的时候会偏折 C.都没有偏折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斜向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垂直放入则不会发生弯折现象。所以,把铅笔垂直和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我们会发现倾斜的时候会偏折。
5.(2021五上·吴兴期末)下列情况中,可以看到彩虹或类似彩虹的七色光的是(  )。
A.玩肥皂泡泡时
B.阴天还没下雨的时候
C.用手电简照平面镜时
【答案】A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三棱镜可以用来做光的色散实验,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合起来的,这七种颜色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肥皂泡能够分解阳光,形成类似彩虹的七色光。
6.(2021五上·吴兴期末)通过三棱镜,太阳光被分散成七色光,这说明(  )。
A.太阳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B.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
C.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
【答案】A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混合光,通过一定的条件发生色散,就能够分解成七种颜色的色光。通过三棱镜,太阳光被分散成七色光,这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7.(2021五上·吴兴期末)关于我国的地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图上用绿色表示森林
B.我国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
C.西部地势低,东部地势高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中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地形的主要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还有平原、丘陵、盆地等,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
8.(2021五上·吴兴期末)用红、黄、蓝三色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从里到外逐层包裹
B.地壳部分做得薄一些
C.三层的厚度相同
【答案】C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科学家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其中,薄薄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的17千米;地幔的厚度约2900千米,温度达1500℃;地核的厚度约3486千米,温度达2000℃-3000℃,地心处温度高达6000℃。所以用红、黄、蓝三色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从里到外逐层包裹;地壳部分做得薄一些;三层的厚度是不同的,从里向外逐层变薄。
9.(2021五上·吴兴期末)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大难的自然观象。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合适的基(  )
A.从高楼往下跳
B.在坚固的物体下面躲避
C.选择有承重的墙角躲避
【答案】A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的破坏性较大,当地震发生时,应该选择在坚固的物体下面躲避,选择有承重的墙角躲避等,冒然从高楼往下跳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10.(2021五上·吴兴期末)火山喷发时,从地球内部喷出炽热岩浆,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
A.地球内部处于高温的状态
B.地壳很坚硬,没有薄弱地带
C.地球内部物质处于可流动的状态
【答案】B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火山爆发的地方地壳比较活跃,表明地球内部的压力很大,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地球内部物质处于可流动的状态,有炽热的岩浆,AC推断正确,B推断错误,地壳有薄弱地带。
11.(2021五上·吴兴期末)在做“风对岩石的影响”模拟实验中,砂纸模拟的是(  )。
A.自然界中真实的岩石
B.被风卷起来的沙子
C.风卷起沙子不断磨蚀岩石
【答案】B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分析实验可知,实验中需要用放大镜观察岩石表面的痕迹,砂纸模拟的是被风卷起来的沙子。
12.(2021五上·吴兴期末)在“降雨对土地的影响”模拟实验中,最不容易被“雨水”冲走的是(  )。
A.彩沙 B.小石子 C.黏土
【答案】B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流水具有侵蚀、搬运能力,颗粒越小的土壤颗粒越容易被搬运,因此,黏土颗粒最小,最容易被雨水冲走,其次是颗粒较大的采沙,最不容易被“用水”中走的是颗粒较大的小石子。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13.(2021五上·吴兴期末)“治水必须先治山”,必须在山坡和沙地植树、种草,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减弱噪音
C.减缓雨水对土地的侵蚀,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C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植被覆盖可以减缓水流对土壤的侵蚀程度,所以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时,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植被的土壤,水流得快,且水土流失多;有植被的土壤,水流得慢,但水土流失少。“治山先治水”必须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植物的根能紧抓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
14.(2021五上·吴兴期末)古人曾用燃香钟进行计时(如图),在燃香实验中发现,在没有外在因素干扰下,前四分之一的香和后四分之一的香燃烧时间相比较,(  )。
A.前四分之一烧得快 B.后四分之一烧得快 C.用时接近
【答案】C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时间是以相同的速度流逝,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燃香可以用来计时。古人曾用燃香钟进行计时,在燃香实验中发现,在没有外在因素干扰下,前四分之一的香和后四分之一的香燃烧时间相比较,用时接近。
15.(2021五上·吴兴期末)下列三种工具中,运用光影计时的是(  )。
A.浑天仪 B.日晷 C.沙漏
【答案】B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人们利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了日晷,日晷是运用光影计时的工具;浑天仪是我国古代天文观测的仪器;沙漏是通过沙子的流动速度来计时的。
16.(2021五上·吴兴期末)用机械摆钟计时,主要应用了摆的(  )。
A.摆动方向保持不变
B.摆动幅度不变
C.来回摆动一次时间相同
【答案】C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7.(2021五上·吴兴期末)小科研究“摆动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时,应该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
A.摆锤质量和摆绳长短
B.摆绳长短和摆幅大小
C.摆锤质量和摆幅大小
【答案】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
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研究“摆动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时,应该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绳长短和摆幅大小,控制的唯一变量是摆锤质量。
18.(2021五上·吴兴期末)现有一摆(如图),小科想将它调节为1分钟正好摆动60比,为了能尽快找到合适的摆绳长度,你觉得下列哪个方法不太恰当?(  )
A.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以测摆在15秒内摆动15次代替1分钟内摆动60次
B.在确定摆绳长度时,我们可以利用摆绳减半的方法进行调整,迅速找到摆绳长度的大致范围
C.在确定摆绳长度时,我们每次只能调整一厘米,直到找到合适的摆长
【答案】C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长影响摆动快慢,在实验中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可以测摆在15秒内摆动15次代替1分钟内摆动60次,在确定摆绳长度时,我们可以利用摆绳减半的方法进行调整,迅速找到摆绳长度的大致范围。每次只能调整一厘米的方法太慢了,这种方法不合适。
19.(2021五上·吴兴期末)以下三种生活情景中,需要将时间精确到百分之一秒的是(  )。
A.上学时间
B.红绿灯的倒计时显示
C.百米比赛计时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时间,安排工作或者做出决定,精确计时很重要,但不同事情需要计时的精确度并不相同,选项中的三种情况,需要将时间精确到百分之一秒的是百米比赛计时,而红绿灯与上学时的时间精确到秒和分就可以了。故只有C符合题意。
20.(2021五上·吴兴期末)真正的健康是指(  )。
A.身体主要器官没有疾病
B.心理健康,心态好
C.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状态良好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根据对健康的认识,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没有残疾,还指生理、心理状态良好,能适应社会生活。
21.(2021五上·吴兴期末)青少年时期,快速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会促使肌肉、骨骼发生变化。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脊柱的是(  )。
A.睡软的床 B.趴着写作业 C.站姿挺拔
【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饮食、运动及睡眠等生活习惯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分析选项可知,站姿挺拔有利于保护脊柱,睡软的床、趴着写作业不利于保护脊柱。
22.(2021五上·吴兴期末)如图所示为人的上肢经常活动的一种方式一屈肘,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此时①收缩,②舒张
B.此时①舒张,②收缩
C.此时①②都收缩
【答案】A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舒张完成的,而是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的。分析题目图片可知,上肢曲肘时,①收缩,②舒张。
23.(2021五上·吴兴期末)课堂上进行了心脏工作的模拟实验(如右图),吸耳球代表(   ),捏放吸耳球代表(   )。
A.心跳
B.心脏
C.血液
【答案】B;A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心脏的工作的方式。洗耳球相当于心脏,塑料管相当于血管,输送的水相当于血液,手的捏力相当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用手挤压吸耳球一段时间后,手感觉累,这代表心脏不停地跳动会很劳累,心脏是人体的“泵”。
24.(2021五上·吴兴期末)心跳是心脏工作的外在表现,也是人体生长发育、身体健康、情绪变化的生命表现。下列有关心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在情绪激动时,心跳会明显加快
B.若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则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
C.人的年龄不同,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一定相同
【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其实就是心跳。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心跳一次。人在情绪激动时,心跳会明显加快,若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75次左右,儿童的心率一般略高于成年人,A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
25.(2021五上·吴兴期末)如果突然有一个球飞向我们,我们的眼睛就会立即将这个信号通过(   )传递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用手抵挡的指令,并通过(   )使我们的手做出反应。
A.传入神经
B.大脑
C.传出神经
【答案】A;C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如果突然有一个球飞向我们,眼睛会立即将这个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用手抵挡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传递指令,使我们的手做出反应,以保护眼睛。
二、实验探究题(共50分)
26.(2021五上·吴兴期末)健康生活计划表。
“双减”后,小科的周末有了大量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份健康生活计划表。请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健康生活计划表
时间 周六 周日
7 :30- 8:30 慢跑 跳绳
9:00- 10:00 思维训练 英语口语
10:30-11 :30 音乐 绘画
12:30-13: 30 午睡 午睡
14:00-15:30 围棋 项目化实践活动
16:00-17 :00 乒乓球
18:00-19:00 劳动实践
19: 30- 20:30 阅读
(1)关于“健康生活计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计划内容要围绕健康目标进行
B.健康计划要切实可行
C.计划制订后,没必要严格执行
(2)你认为小科的健康生活计划表是否合理?为什么?
(3)脑是人体的“总指挥”,指挥人的一切活动,下列属于保护脑的健康的措施,请打"√”。
(多选)
□长期的精神压力
□避免外界碰撞
□充足的睡眠
□轻松愉悦的心情
□熬夜玩手机
□劳逸结合
(4)小科在劳动实践中,帮妈妈切菜,不小心划伤了手,他马上感觉到疼,这是(  )感觉到的。
A.血液循环系统 B.神经系统 C.呼吸系统
(5)小科的健康生活计划中有多项体育锻炼,这些运动都需要骨、关节、肌肉的共同参与。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很多,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带来的是(  )。
A.肌肉更加强健 B.身体疲惫 C.关节僵硬
(6)现代健康理念在关注人的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关注人的情绪、人际交往等心理健康,大脑不仅控制人体各器官的活动,还管理人体的情绪、意志等,下列控制情绪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比赛前,小科通过深呼吸缓解紧张心情
②小科受到嘲笑,便挥拳相向
③考试失利小科整天沉浸在悲痛之中
④遇到困难,小科不轻易放弃,沉着应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答案】(1)C
(2)合理。 劳逸结合,有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即可)
(3)√避免外界碰撞√充足的睡眠√轻松愉悦的心情√劳逸结合
(4)B
(5)A
(6)C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1)制订了“健康生活计划”,计划内容要围绕健康目标进行,健康计划要切实可行。计划制订后,没必要严格执行的说法是错误的。
(2)我认为小科的健康生活计划表合理,因为他注意动静结合、多学科结合、劳逸结合等。
(3)脑是人体的“总指挥”,指挥人的一切活动,保护脑的健康的措施有:避免外界碰撞,充足的睡眠,轻松愉悦的心情,劳逸结合。
(4)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构成。小科在劳动实践中,帮妈妈切菜,不小心划伤了手,他马上感觉到疼,这是神经系统感觉到的。
(5)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很多,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带来的是肌肉更加强健。
(6)现代健康理念在关注人的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关注人的情绪、人际交往等心理健康,大脑不仅控制人体各器官的活动,还管理人体的情绪意志等,下列控制情绪的措施正确的是①比赛前,小科通过深呼吸缓解紧张心情;④遇到困难,小科不轻易放弃,沉着应对。②小科受到嘲笑,便挥拳相向;③考试失利小科整天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做法都是不对的。
27.(2021五上·吴兴期末)科普阅读
小科是一个军事迷,他在科普阅读时,发现潜望镜在军事上应用很广,不仅仅运用在潜艇、坦克和战壕中,战斗机上有时候也需要用到潜望镜。战斗教练机(如右图)在单座型的基础上拉长机身加了一个座位,可是飞行教员所在位置的视野几乎是和前座座椅齐平的,因为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提高后座的高度,这就导致了飞行教员的视野很差,在起飞和降落时,飞行学员很容易因为操作不当发生事故,这时候潜望镜就派上用场了。
(1)双座的战斗教练机,后座上的教练视野变差是由于(  ) 原因造成的。
A.光的反射 B.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C.光的折射
(2)通过“光"单元的学习,我知道潜望镜的主要工作原理是(  )。
A.光的反射 B.光沿直线传播
(3))在生活中,   、   的工作原理与潜望镜一样。
(4)在制作潜望镜时,两块镜片的镜面应(  )。
A.相对、平行放置 B.相背、平行放置 C.随意放置
(5)为了使得观测的角度合适,镜片应与水平面成(  )。
A.30°角 B.45°角 C.90°角
(6)在制作潜望镜时,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答案】(1)B
(2)A
(3)额镜;反光镜
(4)A
(5)B
(6)两块镜片固定不牢靠,容易松动;解决方法:用胶布把镜片固定牢靠(合理即可)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
(1)双座的战斗教练机,后座上的教练视野变差是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因造成的,前面的飞行员遮挡了光线。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2)通过“光”单元的学习,我知道潜望镜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在传播途中遇到平面镜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故A正确。
(3)在生活中,穿衣镜、汽车后视镜、医生的额镜等都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工作原理与潜望镜一样。
(4)在制作潜望镜时,两块镜片的镜面应相对、平行放置。故A正确。
(5)制作潜望镜时,两块镜片的镜面应相对、平行放置,为了使得观测的角度合适,镜片应与水平面成45角,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6)在制作潜望镜时,遇到过的困难主要是两个平面镜角度不容易调整。我的解决方法是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最后通过用直尺精确测量切口位置,准确切割切口,实现了两块镜片的镜面相对、平行放置。
28.(2021五上·吴兴期末)项目实践。
项目化学习是小科家庭学习中感兴趣的一项内容,“双减”后他有了充足的时间参与项目学习。右图是小科设计并制作的一个水钟,请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在制作水钟的时候,小科应该按照(  )步骤进行。
①实施方案②明确问题③制定方案④评估与改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2)小科制作的是   型水钟,它的水流速度应该是   。
(3)经过多次实验,小科发现水钟的水流速度不固定,所以计时不够准确。于是,他又进行了改进(如图),在②瓶上方又增加了一个③瓶,为了保证②瓶中的水流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他应该在右图中哪个位置开一个口?请你在图中表示出来。
(4)为保证②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③瓶与②瓶中的水流速度关系应该是(  )。
A.③瓶中的水流速度<②瓶中的水流速度
B.③瓶中的水流速度≥②瓶中的水流速度
C.无法确定
(5)为继续研究,小科分别用甲、乙两个等高容器来代替①瓶(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可测量的时间更长,精确度更高
B.甲可测量的时间更短,精确度更高
C.乙可测量的时间更长,精确度更高
(6)人类计时器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从简单到精细的一组是(  )。
A.日晷→水钟→摆钟→手表
B.摆钟→日晷→水钟→手表
C.水钟→摆钟→日晷→手表
【答案】(1)C
(2)受水;逐渐变慢(或 先快后慢)
(3)图略(在②瓶中水面的位置)
(4)B
(5)B
(6)A
【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
(1)在制作水钟的时候,小科应该按照②明确问题,③制定方案,①实施方案,④评估与改进的步骤进行。
(2)观察发现小科制作的水钟刻度标记在下面的容器上,这是受水型水钟,它的水流速度应该是先快后慢。
(3)水位高低影响滴水速度,通常水位越高,水的压力越大,水的滴速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滴速变慢。所以保持容器内水位不变,从而保证水钟滴水的速度均匀,是提高水钟准确性的关键。我们可以在②瓶水位线的位置开一小口,多余的水从这个小口泄出,保证水位不变。
(4)为保证②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③瓶与②瓶中的水流速度关系应该是③瓶中的水流速度≥②瓶中的水流速度,多余的水从小口泄出,保证②瓶中的水位不变。
(5)为继续研究,小科分别用田、乙两个等高容器来代替①瓶,乙瓶比田瓶粗,能够盛放更多的水,称量时间长,但是精度低;甲容器能够测量的时间短,但是精确度更高。
(6)人类计时器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从简单到精细的一组是日晷→水钟→摆钟→手表。
29.(2021五上·吴兴期末)跟着课本游中国。
我国幅员辽阔,小科在学习了书本知识后,想跟着课本游中国。于是在周末的自主时间,他上网查阅了很多关于我国地形地貌的详细材料,制定了旅游攻略(如图)。
(1)黄河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被中国人称为“母亲河”。小科查阅资料后发现,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水流湍急,对河床有很强的   作用。在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时,水流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黄河下游,随着河流流速的   ,部分泥沙会   ,形成冲积平原。
(2)长白山天池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课堂中我们曾做过相关模拟实验(如右图),土豆泥模拟   ,番茄酱模拟   ,用酒精灯加热模拟   。
(3)关于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
B.不会给人类有利的影响
C.会烧毁森林、房屋,污染空气
(4)在敦煌雅丹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的风化作用创造出了这一奇特的景观。“风的作用”会对地形地貌产生影响,以下哪个地形是被风带走的沙子在风力减弱时沉降下来形成的?(  )
A. B. C.
(5)下列关于地形地貌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风蚀地貌在湖州很常见
B.人类的活动不会影响地形地貌的改变
C.与改变地球地形地貌的内力作用相比较,外力作用对地球的改变是缓慢的,需要经历比较漫长的过程
【答案】(1)侵蚀;减慢;沉积
(2)火山;岩浆;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
(3)B
(4)B
(5)C
【知识点】地形、地貌;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1)水流对土壤有侵蚀作用,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水流湍急,对河床有很强的侵蚀作用。在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时,水流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黄河下游,随着河流流速的变慢,部分泥沙会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2)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压力很大,所以熔化了的岩石在压力的作用下,从底层的薄弱处爆发出来,形成火山喷发。我们做了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土豆泥模拟地壳,番茄酱模拟岩浆,用酒精灯加热模拟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
(3)火山喷发是严重的地质灾害,破坏力惊人,但是在造成破坏的同时,火山喷发也有有益的一方面,比如火山喷发带来的矿物质、丰富的地热资源等。选项B的说法是错误的。
(4)“风的作用”会对地形地貌产生影响,沙漠地形是被风带走的沙子在风力减弱时沉降下来形成的;沙滩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
(5)人类的活动会影响地形地貌的改变,比如人工挖渠,植树造林等,与改变地球地形地貌的内力作用相比较,外力作用对地球的改变是缓慢的,需要经历比较漫长的过程。
三、附加题(共5分)
30.(2021五上·吴兴期末)在没有导航的年代,曾用钟表来辨识海上所在的位置,让船成功地从一个地方航行到另一个地方。具体方法如下:将手表平放在胸前,根据太阳的位置调整表针的指向,就可判定方向了。口诀就是“时间一半对太阳,十二所指是北方”。时间是当地时间,24小时制,这个方法在野外没有指南针的时候非常有用。如中午12时,时间的一半就是6时,则将6时点位对准太阳,12时点位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请在图中标出太阳的位置。
【答案】图略(图中时间是14时,太阳在7时的延长线上)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分析】分析手表可知,是14点,时间的一半就是7时,则将7时点位对准太阳,12时点位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31.(2021五上·吴兴期末)在“天宫课堂”直播课上,王亚平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关于水的美丽的现象。
(1)水在失重环境下表面张力大显神威,水膜注水后变成水球,通过水球观察物体,发现物体倒立,这是光的   现象引起的。
(2)亚平老师在水球中注入了一个大气泡,透过这个特殊的水球,我们可以看到一正一反两个像,亚平老师提示我们可以看作是气泡将水球分割为两部分,正的像是(   )成像形成的,反的像是(   )成像形成的。
A.凹透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答案】(1)折射
(2)A;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1)水在失重环境下表面张力使得水变成水球,圆圆的。通过水球观察物体,水球成为一个凸透镜,物体会形成倒立的实像,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
(2)透过这个特殊的水球,我们可以看到一正一反两个像,正的像是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形成的,反的像是是凸透镜成像形成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