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担当主题类范文(考试题目+例文+详解+范文展台)
1.(2022春·河南商丘·七年级统考期中)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两弹”元勋邓稼先,抗美援朝“最可爱的人”,抗击疫情的“逆行者”,寸土不让的边防战士,努力拼搏的运动员……这些,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担当,无论年龄;担当,不分身份,事无巨细都显担当,大事难事更须担当。
勇于担当,才能有所作为。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例文
外公的担当
小时候常常去外公家玩,记忆中总是外公忙里忙外,洗衣做饭,甚至修理门窗什么的。而外婆呢,却习惯于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或下楼去院子里悠悠然散会儿步,与其他老人聊聊天,一天的日子就平淡而悄无声息地度过了。
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总是很不解,幼小的我还暗暗为外公抱不平,多辛苦啊,跟保姆似地天天围着外婆转,外婆还常常不满。可是我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时,外公常常是憨憨一笑,用手摸摸我的脑袋,笑眯眯地说:“那有啥?这是我应该做的!”而此时的外婆,早已收起她抱怨唠叨的话语,带点少女般的羞涩,一动不动地望着电视,仿佛专心致志的样子。但我知道,她什么也没有看进去。
随着时间流逝,我愈发能感觉到外公对外婆那虽然平淡质朴却深沉执著的感情,这种感情已不仅仅是夫妻上的情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亲人的呵护。外婆还不到40岁就患上了心脏病,从此与医药为伴,坐着的时间比动的多,还时不时要吸吸氧气,量量血压什么的,而所有这些都是外公一人操办,他也仿佛从中得到许多快乐。他像一个小伙子似的一天到晚风风火火,买菜还骑个小摩托,为外婆制订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清淡食谱,中午外婆午休,他会坐在一旁看报纸,看着看着,脑袋就往下垂,我忍不住笑出了声,他猛地惊醒,轻拍我一下,压低嗓子半开玩笑地呵斥到:“去,到别处玩去!”原来,他是为了防止我闹出什么声响才坐在那儿的啊。
外公属狗,大家都说外公就像狗一样是劳累辛苦的命,劝他休息,请个保姆伺候外婆,他怎么也不同意,事必躬亲。后来,外婆的病情突然恶化,不得已终于请了保姆。可惜进外公家的保姆走马灯似的一个接一个的换,没有能待久的,一问才知道全部被外公骂着赶走了,外公还振振有词:“没有一个省心的!”其实,是他自己不想省心,把保姆的活都包了,家里白养一个外人,心疼银子,干脆就辞退。
外公就是这样辛苦了一辈子,担当了一辈子,他用自己的行动为外婆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让外婆的后半生轻松而舒适。我由衷地敬佩外公,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却拥有一颗坚定无比的勇于担当的心,虽然岁月流逝,却始终如初,让我领悟到那一份大爱无言的美丽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至诚。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从材料可提炼出话题“担当”。担当的意思是指承担、担负任务责任等。材料重点在于人生要有承担,要有“责任”。“责任”指个体分内应做的事,或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每个人都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这是个人必备的道德修养。它既包括对自己的责任担当,也包括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文章立意可围绕“担当责任”展开。
第二:选材构思。本文既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如果写记叙文可从家庭、学校、社会中,任选一个角度,叙述你自己的担当经历,表达自己的担当感悟。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担当:在家庭生活中,因为有父母和儿女的担当,家庭才能幸福美满;在学校教育中,因为有老师和学生的担当,教育才能蒸蒸日上;在国家建设中,因为有每个公民的担当,国家才能繁荣富强。可写“我”某次承担责任、义务、使命或承认错误的事情,也可写“我”身边的某人承担或逃避责任的事,还可以写“我”听到的、看到的承担责任义务的事情。如果写成议论文,则论题可以围绕“勇于担当,才能有所作为”展开,再寻找相关素材,比如回溯历史,烛之武、触龙用智慧和巧言来担当国家的危难;司马迁用忍辱负重、用史记来担当历史赋予他的良史之职;谭嗣同用流血为中国之变法担当起自己的历史使命;鲁迅用如椽大笔担当起刺破黑暗的重任等,综合运用充分的论据去证明自己的观点,让观点鲜明深刻。
2.(2023秋·湖南长沙·九年级校考期末)浩瀚夜空,因背负着收纳繁星皓月的责任,才越显深邃神秘;莽莽大地,因背负着收容嫩草绿树的责任,才呈现勃勃生机;潺潺溪流,因背负着收留游鱼细石的责任,而更显其清澈可人;绚丽花朵,因背负着招待忙蜂舞蝶的责任,才有秋日香甜硕果。人也一样,因负着责任,才成其为人。
请你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在担当责任方面的亲身经历,让同学读了你的文章以后受到启发。写作要求:
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也不要写成书信体。
②不少于600字,不要抄袭,不要套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答案】参考例文:
做一个勇于承担的人
这会儿,已是晚上七、八点,老师的手机上出现了一条信息,内容是这样的:“索老师,您好!今天下午,因为我要坐接送车,所以没有打扫完卫生就先走了,您别吵他们,这都是我的责任。”发信息的是我们的语文课代表,虽然没有刻意找她问过问题、说过话,但她那勇于担当,责任至上的品格令我钦佩。
那条信息的由来,还得从几天前的一个下午开始说起。那天,该他们组值日了,而我,每天都在学校写作业,亲历了那一幕。“赶快!都4:20了,还没扫完地呢!”只见王澜瑜怒气冲冲,满脸通红,厉声喝道,“我还坐接送车呢!”身为组长的她因为组员值日效率低而河东狮吼。而组员们嬉皮笑脸,把她的话当成了耳旁风,还是慢腾腾的。我都有些受不了了,组员们还是无动于衷,她实在忍无可忍,把笤帚一抛,脸上的表情让人不寒而栗,快速收拾好书包,狠狠地瞪了那些漫不经心的混小子一眼,二话不说走人了。组员们看到组长走了,更不好好干了,乱扫一通,一哄而散。回到家后,那位组长越想越想不通,觉得自己不尽职,才给老师发了信息。
果然,不出她所料,教室打扫得一塌糊涂。但老师一点儿也没生气,反而表扬了他。侧眼看去,只见她不像往常受表扬一样面露喜色,而是默默低下了头。
上个星期的一天,老师布置了一堆巩固性作业,第二天,组长们如往常一样收作业,只有她,走到老师面前,说:“老师,这几项作业只需检查对错,不需要您技术指导,让组长改吧,这样,您可以腾出时间做更重要的事儿。”老师的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她静静地回到座位,开始认真工作,我们几位组长也赶快开始了这项重要的工作。那天,我们为锻炼了自己,为老师赢得了时间而高兴。
想想自己,再比比她,同样身为组长,我却没有她那样认真、细心,时时处处为班级、为老师着想。
这就是我们的学习课代表,一个勇于担当,责任至上的弱小女孩。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引导型话题作文写作。
一、审题。根据写作要求“请你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在担当责任方面的亲身经历,让同学读了你的文章以后受到启发”可知,本作文要围绕“担当责任”这一话题写作,首先我们要明确材料中“责任”的内涵。“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应承担的任务,应完成的使命,应做好的工作……就其范畴而言,有家庭责任、职业责任、集体责任、社会责任等,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联系实际来看,责任无处不在。父母养育儿女,儿女孝敬父母,老师教书育人,学生尊敬老师,医生救死扶伤,军人保家卫……也就是说,人生活在社会里,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
二、选材立意。根据写作要求,要写自己亲身经历,所以应该以记叙文为主。写作本文,可以叙写自己或他人的事例,体现自己或他人勇于承担责任,写成一篇记叙文,从平常的小事中去认识责任,比如:遵规守纪、坚守岗位、按时完成任务、为人诚实守信等;也可以选择叙述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去体现责任担当。如可叙述大连公交司机黄志全,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这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工人,也是一个伟大的灵魂。
3.(2022春·河南驻马店·七年级统考期末)有句话说得好“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2021年河南特大洪灾,以及反反复复的疫情,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医护人员白衣执甲,人民子弟兵逆行出征,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坚守一线,谱写出一首首惊天动地的抗灾战疫史诗,书写出一篇篇感人至深的人间大爱担当。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这是一种担当”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叙事具体,并有一定描写,能抒发真情实感。②书写整洁,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例文
这是一种担当
爸爸成了“老赖”!多让人丢脸啊!
原来,这两年来,爸爸摊上了两件大事,一直瞒着我们全家。
爸爸开了家小装修公司,由于承包的工程烂尾,不仅自己垫资的材料钱收不回来,还欠工人的工钱。爸爸只好从银行贷款给工人发工钱。贷款到期后,爸爸被银行告到了法院。法院判决爸爸限期偿还16万多元欠款。
真是祸不单行,爸爸又摊上了一件事——开车把一骑电动车的人撞倒了。爸爸负主要责任,赔偿受害者14万多元。爸爸东借西凑,只付了4万多元,就再也无能为力。直到法院执行庭的人找上门来,我们全家才知晓,也才明白爸爸这两年来愁眉苦脸、焦头烂额的原因。妈妈哭着说:“无论欠多少钱,我们都认,都还。可是现在确实没钱,请求政府宽限几天,我们想想办法。”
爷爷对法院的人说:“欠债还钱, 天经地义。孩子还不上,我还!常言说父债子偿,反过来,子债父还也是一样的。”奶奶也下了保证,说一定替儿子把账还上。
法院里的人很感动,让尽快想办法,先把车祸受害者的钱还上,另一份账可以缓一缓。爷爷把爸爸狠狠地训了一通,然后把自己所有积蓄拿了出来,又从姑姑、舅舅家借了一部分,凑了6万多元,交到了法官的手里,先给车祸受伤者,剩下的部分,按月偿还。
爸爸重新振作起来,再也不吸烟喝酒,拼命地干了起来。以前他只是指挥工人干活,现在亲自动手,刷墙、铺地板砖、安装水电……只要有活,他都接下来,没白没黑地加班干。妈妈原先干保洁,一个月才挣一千五百块钱。现在辞去了保洁的工作,给爸爸打下手。爸爸妈妈的苦力没有白出,一个月挣一万多元。
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又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我们终于偿清了爸爸所有的欠债。爸爸的名字也从“老赖”的名单上抹掉了。
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给儿子还账,这是爷爷的担当;辛苦干活挣钱偿清欠款,这是爸爸的担当;我们只有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生活才会更美好!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担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接受并负起责任。“这”是一个指示代词,指代某一具体事件,表示这个事件是一种责任担当。材料重点在于人生要有承担,要有“责任”。“责任”指个体分内应做的事,或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每个人都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这是个人必备的道德修养。它既包括对自己的责任担当,也包括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文章立意可围绕“勇于担当责任,让生活更美好”展开。
文体要求写成记叙文。
第二:选材构思。本文要求写记叙文。可从家庭、学校、社会中,任选一个角度,叙述你自己的担当经历,表达自己的担当感悟。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担当:在家庭生活中,因为有父母和儿女的担当,家庭才能幸福美满;在学校教育中,因为有老师和学生的担当,教育才能蒸蒸日上;在国家建设中,因为有每个公民的担当,国家才能繁荣富强。可写“我”某次承担责任、义务、使命或承认错误的事情,也可写“我”身边的某人承担或逃避责任的事,还可以写“我”听到的、看到的承担责任义务的事情。
【范文展台】
01这就叫担当
初见他,白发苍苍,羸弱的身躯扛着小小的扁担,大大的担当。
——题记
从喧闹的商场中走出,面前是车水马龙,人流熙攘。
在这个钢筋混凝土包裹的城市里,我已被喧闹扼得喘不过气来。慌忙掏出耳机,准备如鲸向海、如鸟投林一般,沉溺于自己为自己搭建的一方世外桃源。
刚套上一只耳机,不知何处飘来一曲悠扬,握着耳机的手悬在半空中。那小曲儿清幽缈远,仿佛在我眼前绘下潺潺流水,月光被弯弯的枝叶儿剪碎,星星点点的撒在水面上,好一幅“静影沉璧,浮光跃金”。再听,声儿又近了些,曲儿由婉转转凄凉,脑中的镜头拉远,似望见傣家美丽的姑娘在高高的竹楼里,望着月亮,思着儿郎……
我再也忍不住了,匆匆拔下另外一只耳机。循着声音想要一探究竟,到底是谁,在这喧闹的城市另辟一方心灵的清净。
未寻见他时,我曾以为是一家有情调的花店,再不济,也应是一场街头表演。直到,拨开人群,我望见了他:
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青衣布褂隐约可见羸弱的身躯,佝偻着腰,肩上挑着长长的扁担。扁担下筐子里全是葫芦丝,刚刚的曲声大抵也是来自于此。
此刻的他,坐在路边长凳上,就着衣服蹭了蹭额头沁出的汗,我轻轻走向他。驻足在他面前,他抬起头,笑着问我:“小姑娘,买葫芦丝吗,可好听了。”
我轻笑着点点头,虽然内心自己知道,我并不会吹这乐器。我好奇的问爷爷
“爷爷你为什么还在卖葫芦丝呀,这个不赚钱吧?”
爷爷叹了口气,苦笑道:“没办法呀,老伴儿腿脚不好使,想挣点铜板儿买个那种有轮的椅子推她出来看看,我也没什么能耐,就会做这葫芦吹吹,我年轻时候这东西可新奇了,但现在没有小姑娘小伙子喜欢喽!”
望着爷爷眼中的光逐渐暗淡,我的心仿佛也被揪着。
“那为什么不卖其他挣钱的东西呢?”
爷爷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傻姑娘,要是都去卖挣钱的东西,那这些老玩意儿不就都快没了吗,这样以后想听都听不到啦!”
我听着不禁打心底里敬佩爷爷,爷爷肩上担当,像山一样。
不知不觉的,夕阳落山了。
落日余晖洒在爷爷肩上的扁担上,金光闪闪,也许这就叫担当吧。
【点评】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题目中给出的话题是“担当”,这个话题比较简单,但要注意“担当”和“感恩”的区别,两者有相似点,但也有不同,担当除了有感恩意思外,还有“勇气”“力量”“坚持”等实际行动,如果只是写如何感恩,就偏题了,所以考生要注意这点。内容上,考生既可以结合自己实际生活经历去写,也可以写国内外各种事情,但是相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好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以小见大,更容易出彩,最重要的是要有亮点,题材要“新”且“细”,有青春色彩,这样才能更好打动评卷老师。围绕“担当”如何选材?可以写自己的一次担当行为,也可以回溯历史,烛之武、触龙用智慧和巧言来担当国家的危难;司马迁忍辱负重,用《史记》来担当历史赋予他的良史之职;谭嗣同用流血为中国之变法担当起自己的历史使命;鲁迅用如椽大笔担当起刺破黑暗的重任等。
02味披开史册话担当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那北国的城墙早已成为历史轻袖下的尘土,壮士们早已远去。但他们筋骨里镌刻着的担当之魂,却如一夜春风吹来的万千梨芳,盛开于华夏大地。
我们敬重仰慕的同时,亦当追求此样的人生。那如何才能担当呢?
担当,需要的是勇气。
勇气如同一把利剑,断开世间纷乱。兵荒马乱的战国,手持勇气利剑的,是荆轲。身为一名刺客,身上负载的除了任务或许无需其它。但,我们忘不了你啊。易水一别,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不还!”铿锵之音,还在史册中回响。其实你的心里早就做好最坏的打算了吧?但家国将失的哀痛,面对城下之盟的危亡,你不惧不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并非口出狂言的青年,是勇气推着你走向历史的最前台。若是没有临行前的仰天长啸,哪来让世间为人喟叹的荆轲刺秦王?勇气,是担当责任的开篇之歌。(紧扣分论点)
担当,亦需要智慧。
若说担当是一条崎岖的山路,智慧无疑是通向目标的捷径。一块美玉,引发了秦赵两国之争,小心翼翼的斡旋之间,战争一触即发,蔺相如,带着书生的谦逊走了出来。“璧有瑕,请指王。”秦国大殿之上,响起了赵国智者朗朗洪声。完璧归赵的心机和智慧点亮了历史晦暗的天空。渑池相会后,回赵,此时的他位高权重,面对廉颇的轻视,他豁达以理相待,在他人疑惑的眼光中步步退让。直到真相明了,顾全大局的大智慧彻底感动了高高在上的廉颇,负荆请罪成为一桩美谈。试问若是没有蔺相如用智慧解决纷争,哪来的赵国安宁?智慧,让担当者在儒雅之间(解国忧,排民难),游刃有余。
担当,还需要信念。
信念是支撑人们担当责任穿越长久岁月的力量源泉。莫说时光飞逝,但言一分一秒之中都包含着游子情切切的归家之迫。但看苏武,这位大汉使者,在贝加尔湖畔牧羊人,眼神始终不曾背离国家的方向。纵使青草一年复一年更易,纵使家国千万里,纵使圣上授予的节杖节毛脱尽,可是啊,他的心,确实从不曾离开大汉一分一秒。忠贞爱国的信念担当起出使不辱的民族气节。信念,让我们的担当不是一时之兴,而是生命的光彩。(还可列举张骞 钟南山 )
当我们拥有勇气、信念和智慧时,我相信,我们定能为国担当,使中华于今世闪耀无尽的光芒!(总结)
03我读懂了担当
有人说,当今人们缺乏担当精神,人情越发冷漠。这种看法过于片面。因为,在这个社会上,有那么多默默担当的人,不同年龄阶段,却同样温暖着周围的人,也令我读懂了担当。
患病同学无法行走,年仅10岁的少年张运昌用弱小的身体,背着患病同学上下楼、去学校。这一背就是两年,风雨无阻,一步一步踏出默默担当的道路。他的行为令我敬佩不已,也让我读懂了:担当,即使年龄幼小,也可以做到。
90后女村医张琼仙,舍弃医院优越的工作条件,来到海拔 1300米的麒麟村卫生室,为村民看病出诊。村民散居,山路难行,她却收费低廉,只为村民需要,她无愧于村民心中的好医生的称号。从她的身上,我读懂了,担当是不为名利的付出。
在西非马里,一辆载有500多公斤炸药的汽车,驶入维和 部队的营区。在这危难的紧急时刻,正在执勤的申亮亮立即发出预警信号,警示后防部队隐蔽。同时,他本可以安全撤离现场,却用生命的最后37秒换回了所有战友的平安。从他的身 上,我读懂了担当的内涵:身肩责任,舍己救人。
重庆一处山体发生泥石流,一个84岁的过路村民被埋压,一位消防官兵徒手刨土救人,虽然指甲磨烂,鲜血不止,然而这位消防官兵只想着早一些将老人救出。他被人们誉为“刨土哥”。从他的身上,我读懂了:担当是将受难的人视为亲人的救助。
十五年前,有两位残疾老人贾海霞、贾文其,一个双目失 明,一个没有双臂,他们在50多亩的河滩上种树。经历了常人 难以想象的困难,将绿意种遍河滩。身体的残疾没有阻挡他们为民造福的愿望,他们一起谱写了新时代担当的篇章。两位老人的事迹让我懂得 了:担当是多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
57岁的环卫工周刚为在雨中执勤的武警战士撑伞,他只是腼腆地说:“不想战 士浇着。”多么简单朴实的想法,多么温暖人心的举动。勤劳淳朴的环卫工撑起的 不仅是一方晴朗的天空,更是一份从容和美丽。一个不起眼的举动令我读懂了:担当可以从一件小事做起。还有很多敢于担当的事例,不胜枚举。
他们,他们,小到10岁少年,大到将 近60岁的老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为了出 名,他们都在自己的生活轨迹里默默地担 当着,诠释着“担当”的真谛!
【点评】
有人说,当今人们缺乏担当精神,人情越发冷漠。这种看法过于片面。因为,在这篇中考作文,素材丰富,具有时 代特征,论证有力,被阅卷老师评为满分作文。具体来说:
一、旁征博引,素材丰富。文章在开篇提出“在这个社会上,有那么多默默担当的人”的观点后,紧紧围绕中心论点,旁征博引,引用了典型事例和热点素材,共六个事例中,其中主人公有学生、有医生、有维和战士、有消防官兵、有残疾人,也有环卫工,他们是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代表,他们是敢于担当的典型。这些事例,把一个个敢于担当的伟大形象树立在读者面前,可谓视野广阔,材料详实,运用恰当。既展现了考生广博的知识面,又使作品显得意蕴丰厚。
二、叙议结合,观点鲜明。有的读者也许会说,这篇文章就是把几个事例简单地罗列了起来,怎么是一篇优秀的中考作文呢?事实并非如此,这篇文章很好地做到了叙议结合,论述有力。每个事例之后,都是作者针对这个事例阐发的议论。如第一个事例之后的“他的行为令我敬佩不已,也让我读懂了:担当,即使年龄幼小,也可以做到。”这是极为关键的部分。如果在议论文中只简单地罗列事例,那么事例与观点之间就会缺少必然的联系,观点就站不住脚。同时,六个事例的叙述中也包含了议论的成分,如第二个事例中“她无愧于村民心中的好医生的称号”、第四个事例中“然而这位消防官兵只想着早一些将老人救出”等语句,这些语句,已经鲜明地表现出考生“赞许”、“褒扬”的观点。
总之,叙述与议 论的巧妙结合,使得文章结构严谨,论述有力,观点鲜明。
图片
04外公的“担当”
小时候常常去外公家玩,记忆中总是外公忙里忙外,洗衣做饭,甚至修理门窗什么的。而外婆呢,却习惯于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或下楼去院子里悠悠然散会儿步,与其他老人聊聊天,一天的日子就平淡而悄无声息的度过了。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总是很不解,幼小的我还暗暗为外公抱不平,多辛苦啊,跟保姆似的天天围着外婆转,外婆还常常不满。可是我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时,外公常常是憨憨一笑,用手摸摸我的脑袋,笑眯眯地说:“那有啥?这是我应该做的!”而此时的外婆,早已收起她抱怨唠叨的话语,带点少女般的羞涩,一动不动地望着电视,仿佛专心致志的样子。但我知道,她什么也没有看进去。
随着时间流逝,我愈发能感觉到外公对外婆那虽然平淡质朴却深沉执著的感情,这种感情已不仅仅是夫妻上的情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亲人的呵护。外婆还不到40岁就患上了心脏病,从此与医药为伴,坐着的时间比动的多,还时不时要吸吸氧气,量量血压什么的,而所有这些都是外公一人操办,他也仿佛从中得到许多快乐。他像一个小伙子似的一天到晚风风火火,买菜还骑个小摩托,为外婆制订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清淡食谱,中午外婆午休,他会坐在一旁看报纸,看着看着,脑袋就往下垂,我忍不住笑出了声,他猛的惊醒,轻拍我一下,压低嗓子半开玩笑地呵斥到:“去,到别处玩去!”原来,他是为了防止我闹出什么声响才坐在那儿的啊。
外公属狗,大家都说外公就像狗一样是劳累辛苦的命,劝他休息,请个保姆伺候外婆,他怎么也不同意,事必躬亲。后来,外婆的病情突然恶化,不得已终于请了保姆。可惜进外公家的保姆走马灯的一个接一个的换,没有能待久的,一问才知道全部被外公骂着赶走了,外公还振振有词:“没有一个省心的!”其实,是他自己不想省心,把保姆的活都包了,家里白养一个外人,心疼银子,干脆就辞退了。
外公就是这样辛苦了一辈子,担当了一辈子,他用自己的行动为外婆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让外婆的后半生轻松而舒适。我由衷地敬佩外公,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却拥有一颗坚定无比的勇于担当的心,虽然岁月流逝,却始终如初,让我领悟到那一份大爱无言的美丽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至诚。
【点评】
“话题”是作文的核心,是命题者对作文范围的限制,是考生选材的依据和标准。紧扣话题,首先要围绕“话题”组材、选材,扣住话题的实质。紧扣话题应始于审题,更要贯穿于作文的全过程。“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就是承担应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做好的工作。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有各的责任,具体到每个个体,应担当的是什么,这是首先应明确的。父母养儿育女,儿女孝敬父母,老师教书育人,学生尊师好学,医生救死扶伤,军人保家卫国……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祖国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选材:担当是一种行动,面对可以赚得盆满钵的网络游戏,马云用拒绝来“担当”;面对河南农村的艾滋病人和孤童,杜聪用无疆的大爱、陈为军用冷峻的镜头来“担当”;面对韩国首尔崇礼门失火,官员用引咎辞职来“担当”;面对被无辜屠杀的中国人,被屡次掩盖、遗忘的历史,王选用正视来“担当”,张纯如用真相和年轻的生命来“担当”……太多太多的人用不同的行动高唱着同一首“担当”之歌。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精心构思,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无论选什么文体,一定要有明确而集中的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