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达标训练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建议完成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捶打(chuí) 憔悴(jiāo) 水波粼粼(líng)
B.瘫痪(tān) 并蒂(tí) 花团锦簇(chù)
C.匿笑(nì) 分歧(qí) 絮絮叨叨(xù)
D.徘徊(huí) 侍弄(sì) 淅淅沥沥(x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没想到这次分开竟成了决别,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B.面对考验,各国唯有团结合作,踏春向未来,才能共迎山花烂漫开。
C.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家书是兹润心田的情感栽体,是表露心序的最佳形式。
D.从榕树荫蔽的湖边望去,湖面烟雾撩绕,翠绿的荷叶间朵朵荷花婷婷玉立。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躺在床上,他把白天发生的事翻来覆去地想了好几遍,还是想不明白。
B.近日,一场瑞雪降落在漓水之滨,真是令孩子们喜出望外啊。
C.在两江国际机场,我与十年未见的朋友萍水相逢,不由得热泪盈眶。
D.园区充分尊重生物的多样性,各种生物在这里各得其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唐诗》作为一本唐诗合集,编校于清代康熙年间,收录了约二千二百余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作。
B.在数字化阅读流行的时代,纸质阅读对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阅读水平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通过对古代陶瓷艺术的研究,让我们看到,古代中国是一个崇尚简朴、崇尚道德的礼仪之邦。
D.阅读的价值,不仅在于获取知识,更在于让人最终拥有一种平静、欢愉的气质。
5.下列各句中加点谦辞或敬辞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C.多年不见的同学捎来了家乡的土特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D.李教授好,我想请您来我们学校演讲,想来您也会觉得荣幸的。
6.结合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友情是① _____,是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在岁月里潺潺流淌;友情是② ____,是彼此心头的缕缕光亮,在成长中驱散阴霾;友情是③____,是拂过心田的丝丝畅快,在征途上平添惬意。
A.①一条清澈的小溪 ②一轮明媚的暖阳 ③一阵柔柔的轻风
B.①一阵柔柔的轻风 ②一轮明媚的暖阳 ③一条清澈的小溪
C.①一阵柔柔的轻风 ②一条清澈的小溪 ③一轮明媚的暖阳
D.①一条清澈的小溪 ②一阵柔柔的轻风 ③一轮明媚的暖阳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泰戈尔,泰国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秋天的怀念》虽然每个段落的情感各有不同,但是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深沉而忧伤的,叙述的语气是平静而内敛的。
D.《荷叶·母亲》的作者由雨中荷叶护红莲的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第(一)题9分,第(二)题4分,共13分]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B.去后乃至(才)
C.尊君在不(同“否”) D.元方入门不顾(顾忌)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陈太丘崇尚“诚信”理念,他依照约定行事,当友人失约时,就果断离开。
B.陈太丘的朋友是一个性格急躁、言而无信,但知错能改的人。
C.元方在客人认错后还“入门不顾”,让客人尴尬至极,可见元方是一个无礼的人。
D.文中主要人物是元方,主要是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刻画这一人物形象。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请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元方的“方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破贼无言
谢公①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②。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③》)
【注】①谢公:东晋名相谢安,谢玄是他的侄子,当时在前线指挥淝水之战。②局:棋局。③雅量:指宽宏的气量。魏晋时期讲究名士风度,这就要求人们注意举止姿态的旷达、潇洒,不管内心活动如何,表现出来的应是宽容、平和。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俄而: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书竟 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是如何表现谢安的“雅量”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第(1)小题书写2分,共6分]
14.按要求默写填空。
(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四、综合性学习[第(1)(2)题,每题3分;第(3)题2分;共8分]
15.班级正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8分)
【材料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材料二】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伯牙鼓琴,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材料三】为了从经济上支持马克思的研究,恩格斯违心地接受了父亲的经商要求,并把挣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当马克思还没有精通英文时,恩格斯就帮他翻译;当恩格斯写文章时,马克思也放下自己的工作,帮他写作有关部分。《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
信中说:“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
(选自《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和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华歆把金子扔出去,看起来是无视金钱,但这种刻意反而显示了他内心的波澜。
B.锺子期能够非常准确地领悟到伯牙琴声里的高妙意境。
C.对待朋友,我们一定要像恩格斯那样全力给予金钱帮助。
D.我们应该选择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交朋友。
(2)班级为此次活动征集宣传标语,以下不符合此次活动的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2分)
A.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B.为朋友,当两肋插刀。
C.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有一个成语出自材料一,用来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朋友,这个成语是:_______。材料二中也引申出一个成语“高山流水”,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或比喻乐曲高妙。(4分)
五、现代文阅读[第(一)题8分,第(二)题14分,共22分]
(一)散步(节选)
①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②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③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④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16.请简要分析文中“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熬”字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指出选文第②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④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绳子那头
李少龙
①我的父亲是一个修理空调的工人。
②暑假的一天,天气闷热,整个城市的空调机都拼命地转着。我感觉实在无聊,便要求与父亲、母亲一起出去干活。父亲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纠缠下,他还是允许了。正午烈日当头,父亲匆匆出门,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瓶新买的防晒油,在我脸上、手上细细抹了个遍,然后才放心地带着我走出家门。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
③我们爬上六楼来到雇主家。了解了空调的问题后,父亲从工具袋中拿出一条毛巾,叠好,围在我的腰上,又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腰上缠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然后,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这回不用你来了,儿子拉着我就行了。他拉着我,我更踏实,你只管递工具就行。”
④说完,父亲就要从窗户内往外爬。我一把拉住他:“你这是要干啥?多危险啊!”父亲却只是笑笑。接着,他爬出窗户,我照母亲的话,慢慢地放绳子,父亲就这样一点点爬到楼外,吊在距地面十几米的墙上。
⑤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它肆意地释放着热量,大地仿佛是一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发出阵阵热气。我站在窗户边,热气迎面吹来,额头上的汗滴总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刚到窗台就猛地缩回,墙已经被晒得滚烫了。
⑥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手套!”母亲慢慢递下一双粗糙的手套。“这么热的天还要戴手套?”我不解地问。
⑦“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母亲回答说。我握着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以前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
⑧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下坠,幸好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回绳子。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踩空了,吓死我了……”
⑨“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地问。“没事,没划伤,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父亲的话带着笑意,我却很想哭。
⑩绳子那头喊了声:“把我拉上去一些!”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墙边。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的视野:皮肤黝黑,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竟没有如此认真地观察过他。他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啊!岁月啊,你过早地变老了我的父亲!
一会儿,雇主拿来一支雪糕送给正在干活的父亲。父亲接过雪糕,道了声谢。然后,他摘下脏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了我。
“天儿太热,小心中暑,儿子你吃吧。”他笑着说。“我不吃,你吃吧……”“让你吃你就吃。”父亲似乎有点不高兴。我拆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凉的雪糕,一股清爽的感觉流遍全身,父亲笑着看我吃完整支雪糕。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雪糕。
父亲又要下去干活了,我慢慢地放着绳子,我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从绳子那头传来,那是一种亲切厚重的感觉,一种踏实的感觉。
我紧紧地握住手中的绳子,紧紧地拉住绳子那头的人-那是一个伟大的人。
(选自《意林》,略有删改)
19.找出文中体现父亲呵护儿子的三处细节,请分别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⑤段画线句从内容上看属于___________描写,突出了天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侧面表现了父亲工作艰辛。(2分)
21.父亲踩空了,心里很害怕,在回答“我”和母亲的询问时,为什么还带着笑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⑩段画线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体会第 段的句子中加点部分蕴含的感情。(2分)
然后,他摘下脏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父亲是一个普通的空调修理工,为什么“我”却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请写出两条理由。(要求:两条理由合理且不重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50分)
25.进入初中,你经历了一些事,有些事给你启发,给你激励;有些事让你感动,促你奋进……请你选择其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以《这件事让我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
第二单元达标训练
一、(每题3分,共21分)
1.C(A.憔-qiáo,粼-lin;B.蒂-dì,簇 ).徊一huái,侍-shì)
2.B(A.决一诀;C.兹一滋,栽一载,序一绪;D.撩一缭,婷婷-亭亭)
3.C(“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用在句中使用对象不当)
4.D(A.前后矛盾,删去“约”;B.搭配不当,把“水平”改为“习惯”;C.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让”)
5.B(A.“家母”指自己的母亲,称呼别人的母亲应用“令堂”,并且“您”多余;C.“笑纳”是请对方收受赠礼,不能用来形容自己;D.“荣幸”指光荣而幸运,一般用来表示自谦,不能用来形容别人)
6.A(第①空应填“一条清澈的小溪”,与后面的“流淌”相照应;第②空应填“一轮明媚的暖阳”,与后面的“光亮”“驱散阴霾”相照应;第③空应填“一阵柔柔的轻风”,与后面的“拂过”相照应)
7.A(泰戈尔是印度作家)
二、[第(一)题9分,第(二)题4分,共13分]
(一)8.(2分)D(顾:回头看)
9.(2分)C(元方并非无礼,而是方正)
10.(2分)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11.(3分)父亲的朋友言而无信,失约却不自省,反而怒骂元方的父亲,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元方懂得“信”和“礼”的重要性;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二)12.(2分)(1)一会儿,不久(2)完,结束13.(2分)谢安接到孩子们在前线大破敌军的喜讯,神色举止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表现了谢安遇事镇定自若、处变不惊。(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谢安正与人下棋,不一会儿,谢玄从淮地派人送的书信到了。谢公看完了(书信)之后没有说话,只是慢慢地走向棋局。客人问淮上的军情如何。谢公回答说:“孩子们已经大破敌军了。”在说话时,谢安的神色举止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
三、[每空1分,第(1)小题书写2分,共6分]
14.(1)百草丰茂(2)江春人旧年(3)我寄愁心与明月(4)枯藤老树昏鸦
四、[第(1)(2)题,每题3分;第(3)题2分;共8分]
15.(8分)(1)C(不一定要全力给予金钱帮助)
(2)B(这是江湖义气式的友情,不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
(3)管宁割席(割席断交)知己或知音
五、[第(一)题8分,第(二)题14分,共22分]
(一)16.(2分)“熬”指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用“熬”字,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漫长的冬天所遭受的痛苦,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又流露出“我”的欣慰(庆幸自己的母亲“挺住”了严冬)。
17.(3分)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为散步设置了背景(写出了一家人散步的目的),同时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感受春天之美的幸福、愉悦心情。
18.(3分)使用了对称的语句。从语义表达上看,增加了思想内涵的张力,引人注意,耐人寻味;从语音美感上看,句式整齐,富有对称之美,互相映衬。
(二)19.(3分)给“我”买和涂防晒油;在“我”腰上围毛巾;让“我”吃雪糕。
20.(2分)环境 炎热(恶劣)
21.(3分)故作轻松掩饰自己的紧张、害怕;安慰焦急的妻儿,消除他们的担心;为儿子长大了能帮自己而感到欣慰。
22.(2分)因自己长时间忽略父亲而愧疚;因父亲过早衰老而心酸。
23.(2分)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得到雪糕后,替“我”细致处理干净的过程。父亲依然把“我”当成孩子,这些动作蕴含了父亲对“我”的关
心、疼爱之情。
24.(2分)父亲有吃苦耐劳的品格;对待工作,他认真负责;对待家人,他细心关怀。所以,“我”认为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
六、(共50分)
25.(50分)【写作指导】这是一篇叙事为主的半命题作文,画线处填入的词语就是整篇文章的主题,所以要围绕该词语进行选材。另外,行文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心理描写,细致的心理描写会增强情感的感染力和事件的真实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