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课程 信息技术 课时安排 1 班级 八年级
所选教材 省编初中信息技术 课程类型 新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习Python的分支结构,上节课的顺序结构也为本课奠定了基础。教师可以以上节课的海伦公式求三角形的程序作为引入点,让学生了解分支结构和顺序结构的区别。本课也是按照问题分析、设计算法、编写代码和调试运行这四个过程来编写一个程序。然后通过绘制流程图直观展示分支结构的运行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式。
学情分析
前置知识分析 学生掌握了python的基础知识,并且学习了顺序结构
其他方面分析 虽然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程序设计有了一点点的了解,但是程序设计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容易畏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拉近学生与程序的距离,让他们对程序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初步理解基本概念,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理解if语句的一般格式和执行流程,理解冒号和缩进的功能 理解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概念及运算结果 通过编写“登录程序”,初步掌握简单分支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 在程序编写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指向
1、能够根据程序需要实现的功能,自觉得去分析任务,寻找有用的信息(信息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if语句,关系和逻辑表达式
难点 if语句的一般格式
教学方法
教法 任务驱动讲授法演示
学法 自主学习
评价设计
过程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观察学生能否完成任务,并及时指导;针对群体性问题,及时干预,并通过推动讨论解决。 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在教师端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展示。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任意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吗?PPT展示三条不同长度的线段 观察,思考回答 从上节课的的具体例子入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新知 【ppt展示】介绍什么是分支结构。if语句的一般格式: if <条件>: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 提问:if是什么意思? 【PPT展示】if条件语句的流程图 教师讲解if语句中条件的含义,冒号的含义等 观察思考 学习 学生回答 学生认真听讲 直接解释分支结构的含义学生也能理解。然后引入if语句 通过流程图能够更直观的看出if语句的结构走向
学习新知,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分支结构适合于带有逻辑或关系比较等条件判断的计算,所以条件实际是一个表达式。 【PPT展示】关系表达式的运算符以及表达式等 例子:x=5,y=10 x<8 x+y==16 x!=5 【PPT展示】逻辑表达式的运算符以及表达式等 任务一:对上节课的海伦公式的程序进行修改,实现对三条边能否构成三角形先验证,再求面积。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这三个表达式的值 学生听讲 学生操作 通过三个简单的关系表达式让学生能更深入的了解关系运算符的应用 完成引入里面设计的题目要求。修改海伦公式的程序,降低编程的难度,让学生更好理解。
设计一个“登录程序” 那如何设计一个“登录程序”呢? 提问:登录程序需要实现什么功能? 设计一个程序从三个方面着手,哪三个方面? 【PPT展示】问题分析 分析登录程序等功能,假设校验的账号和密码分别为“admin”“python@16”,输入的账号和密码分别保存在变量user、pwd中。 【PPT展示】算法设计 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两种方式分别表示算法。 任务二: 用Python编写一个登录程序,输入账号和密码,验证是否登录成功。以学号进行命名,保存到桌面上。 讲解学生共同出现的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听讲 观看PPT,对比自己的算法设计,看看哪里有错 学生完成任务 设计一个程序从问题分析、算法设计以及代码编写和调试运行几个方面着手让学生掌握编写一个程序的过程 流程图更直观 但是学生流程图还不够熟悉,自然语言更易懂
作品展示 展示学生作品 观察、思考 展示作品,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总结交流 总结编程的一般过程。If语句的一般格式和执行流程。关系表达式以及逻辑表达式 当条件的选择有很多个的时候,用if—else语句还可以吗? 思考,回答 通过总结交流,梳理知识 提出问题,为下节课分支结构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