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台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台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0 19:4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理清文章脉络。
2.深入领会细节描写,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
3.体会“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1.深入领会细节描写,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
2.体会“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首歌是这样唱的:“人生 / 是一级一级的台阶 / 许多人渴望 / 在台阶上找到 / 自己的高度 / 父亲是不是 / 也如此……”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讲述父亲的小说,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位父亲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1.作者简介
李森祥,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小说以农村、军营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短篇小说集《台阶》,中篇小说《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等。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小说集《台阶》(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有删节。李森祥远离故乡、从戎军营,时空的距离,使他对故乡产生了一种极其亲切、真实的回忆。这种回忆成为李森祥小说创作的契机与灵感。他带着美学的思考,从容而艺术地审视故乡的人和事。李森祥以《台阶》为代表的前期小说,基本上侧重于“家族圈”的表现。
3.文题解读
“台阶”是本文的线索,文章是围绕“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展开故事情节的。在文中,“台阶”不仅承载着父亲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理想,也象征着人生的使命。
4.知识链接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1)人物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2)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时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这几个部分组织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用以展现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思想。
(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二、整体感知
1.故事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台阶”是本文的线索。回忆旧台阶——父亲觉得“我们”家台阶低——父亲要砌高台阶的新屋——父亲砌好新屋——台阶建成——父亲老了。
2.“文眼”是什么
“文眼”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3.阅读课文,简述故事情节。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着。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三、研读探究
1.如此详写父亲洗脚,是要表现什么?
详写父亲洗脚是要表现父亲贫困的家境和勤劳朴实的品质。
2.台阶的高低象征着地位的不同,所以父亲总说“我们家的台阶低”。你怎样理解这种心态?
父亲总说“我们家的台阶低”,反映了他压抑、苦闷、不甘人后、渴望被尊重的心态。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心态,父亲多年来才有充足的干劲儿,不辞辛苦的劳作,勤奋节俭,积攒财物,努力造屋。
3.仔细阅读第21段,说说父亲为什么会露出“尴尬的笑”。
父亲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实现了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愿望,内心是非常兴奋和喜悦的,本该心花怒放、扬眉吐气,但是长期的劳作、驼惯了的背,使它不能昂首挺胸;长期的自卑,使他觉得浑身不自在,手足无措。这与前文说父亲“老实厚道”相呼应,表现了中国农民谦卑内敛、纯朴的性格特点。
4.造好的新台阶为什么会让父亲如此“不自在”?
父亲一生都生活在社会底层,是最为普通的劳动者,他不习惯这种地位的变化,所以感到“不自在”,这种“不自在”体现了底层农民谦卑的品质。
5.父亲为什么回家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父亲劳碌了一辈子,劳动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一旦失去劳动能力,他就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了。另外,父亲多年的愿望已实现,没有了奋斗目标,失去了奋斗的动力,所以表现出“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6.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台阶”有什么含义?
①台阶指我们家房屋前的三级台阶、九级台阶。父亲从三级台阶起步,最后建成了九级台阶,三级青石台阶承载着一家人平静和睦的生活。
②台阶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房屋台阶高,主人身份地位才高,才能被人尊重。
③ 台阶象征人生的使命,九级台阶的建成,表明父亲圆满的实现了改善居住环境的生活愿望。
7.如何理解小说的结尾?
虽然作者在小说结尾处感叹:“怎么了呢,父亲老了。”但这并不是父亲颓唐的唯一答案。物质生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追求物质理想是人类生存动力的一部分,物质生活的改善可以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然而物质生活的改善并不等同于精神生活质量的同步提升。小说出人意料又令人伤感的结局,引出读者对物质的理想和精神追求错位现象以及人生使命的各种思考。
8.如何理解文中“父亲”的形象?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踏踏实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到台阶的高处。
四、品味语言
1.又觉得从上往下跳没意思,便调了个头,从下往上跳,啪、啪、啪!后来,又跳二级,啪、啪!再后来,又跳三级,啪!我想一步跳到门槛上,但摔了一大跤。父亲拍拍我的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
“蹦”和“啪”的反复运用和数量的变化,生动的反映了“我”的成长过程,表现了台阶带给我的乐趣。
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的慈爱和朴实。
2.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 。
细节描写,对父亲的脚板的描写,表现出父亲终年在泥土中劳作的辛苦,突出了父亲吃苦耐劳的品质。
3.“我们家的台阶低!”
过渡段,将父亲的感叹独立成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照应了开头,也表明了台阶在父亲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台阶低是父亲的一个沉重的心结。
4.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父亲住在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的专注的目光。
细节描写,“专注的目光”反映了父亲“专注的心思”,表现了父亲对造一个高台阶的向往和执着。他在谋划着怎样加快准去备,争取早日造起有高台阶的新屋,像别人家一样气派,也叫别人羡慕。
5.我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垮下来。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屋场上从这头走到那头,给这个递一支烟,又为那个送一杯茶。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表达了父亲在愿望将要实现时的欣喜之情,也表现了父亲对劳动者的尊重。
6.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落到额头上,额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细节描写,“飘”“挑”“踏”“晃”“滚”等细致的描写了父亲额头上的露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为造新台阶而付出的努力,表现了父亲充满活力的形象。
7.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响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极短的发”比作“刚收过的庄稼茬”,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父亲头发的长短不齐,突出父亲已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也表达出“我”对父亲的心疼和敬意。
五、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那个时代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况状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之情。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请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一写自己的父亲。(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