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2课《我的母亲》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2课《我的母亲》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28 14:4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我的母亲》导学案
精彩开篇词
母爱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女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不求回报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古到今,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歌曲诗词等。让学生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允许孩子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板书文题、作者)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2.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文绉绉(zhōu) 绰(chuò)号 庶(shù)祖母 吹笙(shēng)
摹(mó)画 眼翳(yì) 舔(tiǎn)去 侮(wǔ)辱
(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做好做歹: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下流: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3.背景链接
胡适父亲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乃至台湾省任官职。母亲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铁花作填房,当时胡铁花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胡铁花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铁花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铁花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
三、设问导读
(一)整体感知
1.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交流点拨】此文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回忆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2.理清文章思路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4) 追念自己童年往事。
第二部分:(5-12) 记叙母亲。
第三部分:(13) 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
3.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交流点拨】抓关键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二)文本探究
1.作者通过记叙哪些事表现“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
【交流点拨】表现母亲的慈母事情:(1)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2)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表现母亲的严父事情: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去上学。B.晚上,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C.我说了轻薄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2.评一评----说说我的母亲
(1)作者除了写母亲和“我”之间的事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请概括一下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交流点拨】
A.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表现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B.如何与我的两个嫂子相处。
——表现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C.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表现母亲的“刚气”。
(2)请用“母亲是一个___的人。因为文中写道___”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交流点拨】示例:母亲是一个温和仁慈的人。因为文中写道“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3)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交流点拨】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四、板书设计
形象:慈母、严父
我的母亲 性格:宽容、善良;容忍、温和;刚气
影响:养成了我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五、拓展延伸
收集歌颂母爱的名言。
【交流】世界上只有一个最好的女人,便是我的母亲。——成吉思汗
2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俗语 孟郊的《游子吟》
【我的收获】
收获:
当堂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②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一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③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此题亮点点击:设计此题充分考虑了散文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的一些规律方法---写了些什么?(第1题)为什么写这些?(第2题)怎样写的?(第3题)为什么这样写?(第4题)
1.节选部分第②③段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节选部分第②③段写母亲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是怎样的人)?
3.节选部分第①段在语言和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4.请读节选部分第①段后回答。
(1)“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作者为什么用一个转折连词“但”来强调这一句?
(2)请品味加点词“只” “等” “才” “等”“先……然后” “无论……总”的作用。
答案:
1.①作者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母亲重重的责罚;②作者患眼疾,母亲想尽办法为其医治; 母亲与五叔的冲突。
2.第②段体现了母亲“教之严”“爱之慈”的品性;第③段则体现了母亲做人的刚强。
3.语言上:质朴无华、感情真挚、毫无雕琢的痕迹。写法上:记叙与抒情相结合,主要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辅之以画龙点睛的直抒胸臆。
4.(1)转折连词“但”强调了后文叙述的母亲总是无一例外地对“我”严厉管教;这管教既有她向己的方法,又维护了“我”的自尊。
(2)加点词连缀起来的语句,强调说明了母亲处罚孩子的惟一目的,就是对孩子有所惩戒,叫孩子有所反省,而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