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第3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5个及多个单位)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教学时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探索新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进行学习。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比较、分析,使学生体会纵轴1格代表几个单位要根据数据的大小和特点而定,从而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教学目标:
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5个及多个单位),会根据研究的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的条形统计图。
经历探究条形统计图中1格代表5个及多个单位的过程,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解释,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5个及多个单位),会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条形统计图,并能对数据分析、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停车场轿车有12辆,面包车有8辆,客车比轿车少5辆,货车有4辆。 提问:根据已知信息绘制条形统计图。 提问:回忆一下,上节课学习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学生独立绘制,课件校对: 学生回答问题: 生1:1格表示2个单位。 生2:1个单位可以用半格表示。 通过回顾旧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新的知识点。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出示例题:这是几个同学在一个路口统计了20分钟后,得到的几种机动车通过的辆数统计表 提问:你能把上面的结果用“以1代表2”的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提问:有什么好办法? 提问:请尝试绘制以1格代表5辆车的统计图。 想一想:什么情况下用1格代表5辆车比较合适? 提问:预测一下,20分钟后开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最不可能是哪一种车? 小结:根据条形统计图提供的相关信息,可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生:如果每格表示2辆车,要画很多格,太麻烦了! 小组讨论后交流反馈 生1:用1个格子表示大一些的数。 生2:可以让1个格子代表5辆车。 学生独立尝试完成统计图后,教师课件展示: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 生:当数据比较多,并且这些数除以5得到的商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时,用1格代表5辆车比较合适。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 生:最有可能开来的是轿车,最不可能开来的是货车,因为20分钟内,轿车通过的辆数最多,货车通过的辆数最少。 一方面通过呈现某路口过往车辆的数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数据特点思考,凸显引入“以一当五”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用1格代表5辆车比较合适?”加深学生对“以一当五”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2.试一试 提问:如果统计结果是下面这样,每格代表几合适? 学生完成后,教师课件展示。 想一想:绘制条形统计图时,1格表示的单位量怎样选择? 师小结:在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数据的大小用1格表示任意的数据。 小组讨论,交流反馈: 生1:还是用1格代表5辆车 生2:数据更大了,而且都是整十数,用1个表示10比较合适。 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一格表示10辆车的条形统计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 生1:如果数据比较小,可以用1格表示1个或2个单位。 生2:如果数据比较大,可以用1格表示5个单位。 生3:如果数据很大,可以用1格表示10个、100个单位…… 让学生体会到在条形统计图中,1格表示1个单位还是2个、5个、10个,甚至更多单位,都应根据统计数据的具体情况而定。
环节三 巩固新知 练习1: 佳美电器商店电视机一周销售情况统计表 提问:如果要绘制成统计图,每格代表几合适? 请根据统计表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课件展示。 提问 (1)这一周哪天销售量最多?哪天最少? (2)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给商场提一些建议吗? 练习2: 下面是几种动物平均寿命的条形统计图。 提问:左右两个条形图各有什么特点? 提问:如果某一种动物的平均寿命是23年,用哪个条形统计图表示准确度较高一些? 学生观察数据后回答(教师课件演示): 生:数据比较大而且除以5得到的商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所以用1格代表5台电视机比较合适。 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 学生回答问题: (1)星期六销售量最多,星期二销售量最少。 (2)我建议商场在周末多进货;在星期一和星期二做一些优惠促销活动,提高销售量。 学生回答问题: 生1:左右两个都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其中纵轴表示动物种类,横轴表示平均寿命。 生2:左面的条形图每格代表5年,右面的条形图每格代表10年。 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生:选择每格代表5年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相对更准确一些。 在统计表中选用特殊数据,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以一当五”条形统计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借助统计图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时,提出合理的建议,突出数据分析的作用和统计的意义。 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以一当五”和“以一当十”的条形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思考“如果某一种动物的平均寿命是23年,用哪个条形统计图表示准确度较高一些”这一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每1格所表示的数量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选择。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本节课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环节五 布置作业 教材P103第6、7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