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第3课时 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的第三课时内容,学生在本单元已经认识了线段、直线和射线,认识了角。度量角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操作技能,教材从角的大小比较引入内容。如果要精确判断两个角相差多少,就得进行精确测量,于是引出测量标准(也就是单位)和测量工具(量角器),帮助学生理解量角器的构成要素,为学生掌握用量角器的方法提供帮助,同时通过测量角的度数,进一步理解大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
教学目标:
1. 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数单位“度”,会运用量角器正确地对角的大小进行度量。
2. 进一步认识角的大小,初步形成角的大小的空间观念。
3. 通过操作活动,提升观察能力,初步养成有序的操作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区分量角器的内外圈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2个角 提问:下面两个角哪个大? 课件演示重叠,比出大小。 追问:大多少? 小结:要知道大多少就得准确测量。而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 回答问题:∠2大 回答:要用到量角器量一量,才知道大多少。 让学生感受比较角的大小可以是直观观察,重叠观察,还可以测量知道。从而顺利引出量角器。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请自己读40页内容,并思考什么是角的度量单位。 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回答:角的计量单位是“度”, 用符号“ °”表示。
2.认识量角器 课件出示量角器,学生拿出量角器学具。 根据角的计量单位的由来,人们制作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 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 记作1°。 提问:你了解量角器吗? 先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介绍,学生完整认识。 中心点、0刻度线、外圈刻度、内圈刻度、刻度线。 提问:量角器的中心点与每相邻两条刻度线组成的角都是多少度? 这就是一个1°的角。 学生观察学具量角器,认识量角器的构造。 回答:有中心点、有0刻度线...... 并找一找。 回答:是1°。 学生对量角器并不是全然不知,可以以学定教,让学生说一说,在学生说得过程中完善认知。
3.在量角器上找指定度数的角 提问:想一想怎么在量角器上找出60°角? 追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师:试着找出120°角。 生:以量角的中心点为角的顶点,一条边在内圈0°刻度线上,另一边在内圈的60°刻度线上,这个角就是60°角。 生:以量角的中心点为角的顶点,一条边在外圈0°刻度线上,另一边在外圈的60°刻度线上,这个角就是60°角。 生:同一度数的角既可以在内圈刻度中找到,又可以在外圈刻度中找到,只是角的开口方向不同。 学生找120°角并回答。
4.用量角器量角 (1)初步掌握量角方法 提问:你知道如何使用手中的量角器,量一个角吗?(课前学生拿到了一张白纸,上面已经画好了一个30°大小的角。)同桌讨论交流,汇报: 点重合;边重合;读度数。 (2)内外圈怎么读? 追问:这个角从外圈读是150°,从内圈读是30°,哪个正确呢,怎么读数? 结论:一条边对准量角器右边0刻度线,读内圈;对准左边0刻度线,读外圈。 及时巩固 课件出示1个钝角(学生练习纸上有) 提问:这个钝角,你知道是多少度吗? 教师巡视,测量有困难的学生,适时指导。 反馈:从点重合、边重合,再带领同学们操作一遍。 课件出示2个角,读出角的度数。 提问:这两个角的度数,怎么读呢?分别是多少? 角的大小与张开大小(度数)有关 提问:现在请你测量测量白纸上另外两个角。(一个角的边长度短,另一个角的长) 师:测量完后,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角的大小只和度数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 学生尝试着自己量一量,并如何准确画出一个角。 生1:我觉得首先要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顶点重合。 生2:角的一条边要和量角器的0刻度线对齐,然后角的另外一条边对准量角器的哪条刻度线,度数就是多少。 生1:30°,因为这个角是一个锐角,锐角是小于90°的角。 生2:因为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的右边这条0刻度线重合,所以读数时,应该读内圈。如果是和左边这条0刻度线对齐,则读外圈。 生:120°。(学生上台投影操作,如何量出这个角的度数。) 生1:第一个角是50°,第二个角是55°。 生2:第一个角的一条边对准了量角器右边的0刻度线,要读内圈;而第二个角的一条边对准了量角器左边的0刻度线,要读外圈。 生3:反正这两个肯定小于直角90°,所以只能是50°和55°。 学生量角。 生:发现左边的角边行较短,可以延长两条边,从而用量角器量出度数。 生1:我发现两个角是一样大的,都是45°。 生2:我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读度数是什么时候读内圈,什么时候读外圈,是学生易错点。可以借助与直角90°比大小,也可以是根据结论来操作度数。 一个不是水平的独钝角的测量,很考验学生是否已经灵活掌握领量角方法。 通过测量的方法,进一步验证了二年级时候的结论,用数据验证。
环节三 巩固练习 练习1: 量一量下面的角各是多少度。(课本44页练习七第3题) ∠1= ∠2= ∠3= ∠4= ∠5= 练习2: 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你能发现什么? 练习3: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追问:这个发现,在其他这样关系的角当中成立吗? 要求:学生用直尺画这样关系的角,并且量一量。 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 生: ∠1=55°,∠2=55°,∠3=110° ∠4=36°,∠5=108° 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 回答问题: ∠1=155°,∠2=25°,∠3=155°,∠4=25° 生1:∠1=∠3,∠2=∠4, 生2:相对的角大小相等。 生3:∠1+∠2=∠3+∠4=180°。 生:我测量后,与上面发现是一样的。∠1=∠3,∠2=∠4,∠1+∠2=∠3+∠4=180° 练习环节,主要是学生进一步熟悉用量角器测量角,学会读量角器上的角。 在测量中,发现一些数学的规律:对顶角相等,∠1+∠2=180°。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本节课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有哪些认知上的冲突,遇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环节五 布置作业 教材P45第10、13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