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表格式精品教学方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表格式精品教学方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20 14:2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第1课时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分析: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万以上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名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2.掌握数位顺序表,知道数级、数位、计数单位。
3.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教学难点:
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大家来看这张图片,图片上有雄伟的首都北京,有位于风景独特的西藏,有可爱大熊猫的家乡四川,有历史悠久的河南,有我国面积第一大的省份新疆,还有冰雪之乡黑龙江...每个地方对应的数据是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它们指的是当年各省的总人口数量。请大家想一想,把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数比,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些数的位数更多、这些数更大...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初步了解大数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认识到学习比万大的数的必要性;同时,可以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以及例题;而且这6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土人情,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知识,能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利用天坛图,呈现北京市人口数,说明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由万以内的数引出比万大的数,由已知的计数单位引出新的计数单位,能使学生想起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其在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引出课题:非常好,这些数比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要大,与我们以前的数相比,这些数被称作大数。本节课我们要学的是认识亿以内的数。(出示课题) 2.给出例题:(出示例题1)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万大的数。我们以2020年北京的人口总数为例,请大家先思考这个问题:你知道这个数中每个数字的含义吗? 提出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认识亿以内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大家还记得万以内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吗?这是我们的好帮手计数器(老师引导复习万以内数的数位、计数单位),它也能帮助我们认识亿以内数的数位及计数单位。接下来,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一边拨珠子,一边思考这几个问题: 学生听老师给出的问题,并思考学过的数位、计数单位和接下来要探究的问题。
环节二探究新知 1.动手探究。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把握整个探索节奏及要点,教师应预留充分的时间供学生探究。 小组动手探究、讨论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关系,得出答案。 借助计数器数数,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形象揭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后,老师动手演示、讲解,能让学生对新的计数单位以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的理解更深刻。
边演示边讲解。 (先提问并对回答给出评价再讲解)请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计数器,跟着我再一起数一遍: 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 继续数下去,十万十万地数,10个十万是一百万。 一百万一百万地数,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一千万一千万地数,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学生听讲并观察老师对计数器的演示。
3.认识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讲解计数单位:注意,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根据刚才的分析,请大家思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讲解相邻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通过刚才的数数,我们发现: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计数单位之间,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个百是千,10个千是万,10个万是十万,……都是“满十进一”。每10个计数单位都等于1个和它相邻且比它大的计数单位,所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预设1:学生听讲。 预设2:学生回答问题,一些回答是10。 预设3:学生听讲。 给出计数单位的概念,学生更好的认识和掌握计数单位指什么,有哪些。先提问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再讲解,能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学生对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十进关系的理解。
4.认识数位。 讲解:要想用数字表示数,这些计数单位就需要进行有顺序地排列。注意,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从右往左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注意,无论是计数器,还是数位顺序表,都是从右向左,依次是个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这些都是数位,今后我们还将学习更多的数位,请大家一定要记住什么是数位,以及是怎么排序的,与它相邻的数位都是谁。(为了强化理解和记忆,老师可以进行提问,并总结。) 提问:请大家思考并在组内讨论这个问题,百万和百万位谁是计数单位,谁是数位? 讲解:(提问并评价),对,百万是计数单位,百万位是数位。例如,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等这样的都是数位,它们指的是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而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是计数单位。请大家一定要将这二者区分开。 预设1:学生听讲。 预设2:学生回答问题。 预设3:学生听讲。 通过说明数字表示数时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引出数位。通过给出数位概念和对其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数位的理解。通过对计数单位和数位先提问,再讲解,帮助学生对二者进行区分。
5.认识数级和数位顺序表。 讲解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所以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这四个数位是一级,它叫“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这四个数位是一级,它叫“万级”。亿位和它左边的三个数位组成“亿级”。那么,个级、万级、亿级等都叫数级。所以,提到数级,就要想到它包括个级、万级、亿级等等,还有每个数级包含哪些数位。而且,分级时,一定要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也就是要从低位到高位进行分级(为了让学生记住每一数级包含哪些数位,即会分级,老师可以再进行提问)。 讲解数位顺序表:把数位按照从小到大、从右到左的顺序排列起来,可制成数位顺序表。如图,这就是数位顺位表,注意第一行是数级,第二行是数位。而且,数级从右向左依次是“个级”、“万级”、“亿级”……,数位从右向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 预设:学生听讲。 通过对数级和数位顺序表进行讲解和展示,为接下学生理解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学习大数的读写进行铺垫。
6.借助数位顺序表理解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提问:认识了计数单位、数位、数级了,接下来我们在来学习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个位上是5,就代表有5个一;十位上是9,就代表有9个十;百位上是0,就代表有0个百;千位上是3,就代表有3个千;万位上是1,就代表有1个万,那么,其他数位上的数有有什么含义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猜想这个表中每个数位上的数都有什么含义。 讲解:(先提问得知各小组答案并评价,再引导式讲解)注意,每个数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相应的计数单位。那我们再一起看一下其他数位上数字的含义。十万位上是8,就代表有8个十万;百万位上是1,就代表有1个百万,千万位上是2,就代表有2个千万。 提问:大家都听懂了吗?听懂了,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如果一个数的十万位上8,那这个8代表什么?如果一个数的百万位上是1,那这个1代表什么…… 讲解:对,请记住,每个数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相应的计数单位。 预设1:学生听讲。 预设2:学生回答问题。 预设3:学生听讲。 呈现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先让学生利用数位顺序表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少,再进行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环节三 巩固新知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做题。 这一环节起到巩固的作用,通过这四道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加强记忆。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1.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2.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3.计数单位从右往左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所占的的位置叫做数位。 4.哪一数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对本节知识的回顾,让学生边回顾边总结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帮助学生理清本节课都有哪些知识,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环节五 布置作业 教材P4第1题、第2题。 学生课下完成作业。 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意在让学生加深对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的认识。 让学生完成数位顺序表,通过按顺序说出每个数位,分别指出第几位是万位、亿位等活动,帮助学生熟悉、掌握数位顺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