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角和角的度量示范教学方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角和角的度量示范教学方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20 14:5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角和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 认识角及角的组成部分,角的度量单位,并能正确表示角。
2. 能正确地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 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量角器,并能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已知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
测量开口向上,开口向下的和边不够长的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什么是角了,你能从上面图中找到角吗?(让学生指一指找到的角在哪里)
提出问题:你们找到了这么多角,你发现了角的特征是什么了吗?
预设1:有1个点。
预设2:有2两条边。
设计意图:通过从图中找角,抽象出角的样子,让学生发现角的特征,从而引出角的定义。
探究新知
1. 认识角。
教师说明: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下图的角可以记作“∠1”。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角的概念,帮助学生认识角的组成与各部分名称。
出示动画,进一步探究角的特征及其表示。
注:此图片是动画的缩略图,借助此动画可巩固、加强学生对角及其先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数学探究】认识角及其表示方法”。
2. 角的度量。
出示两个角,提出问题:下面两个角,哪个大些?大多少?
小组交流合作找到不同的判断角的大小的方法。
预设1:可以把两个角剪下来重合发现∠1比∠2大,但是不能确定大多少。
预设2:用三角尺上的角来量发现∠1比∠2大,但也不能确定大多少度。
预设3:我们可以用量角器测量出∠1和∠2的度数,来进行比较,看看谁大,大多少。
教师说明:如果测量的数据需要准确的话,就需要借助一种专门测量角的大小的工具——量角器。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份是1°。
提出问题:你在量角器上还发现了什么?
预设:量角器中有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认识了量角器,你能用量角器测量出∠1和∠2的度数吗?
出示微课,详细介绍量角器及其测量角的方法。
注:此图片是微课缩略图,教师可以提前推给学生提前预习,学生也可以课后复习。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微课“【知识点解析】认识量角器.mp4”。
预设:∠1=70°,∠2=40°所以∠1﹥∠2。
教师说明:你发现了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提出问题:你能说一说你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吗?
预设:首先,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这时候,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提出问题:在使用量角器时,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预设:在用量角器时,要注意用的是内刻度还是外刻度。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角的度数来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度数。
巩固练习
互动练习。
注:此图片是动画的缩略图,借助此动画可巩固、加强学生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的认识。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数学探究】量角器读数”。
1. 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45° 146° 137° 103°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角的度数,让学生熟练掌握用量角器的方法。
2. 先估计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一方面熟悉使用量角器的方法,一方面知道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
3. 判断
用10倍的放大镜观察10°的角,看到的是100°。( )
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对角有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
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一起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还学会了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首先,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这时候,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