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课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课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4-28 15:1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复习课 燃烧与燃料
学习任务:
知道燃烧的定义,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
中考考点:
燃烧及爆炸的条件。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
课本章节 知识点 年份及分值
09 10 11 12 13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2 4 8 2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1、燃烧的条件,灭火2、爆炸的条件 11 2 3 2
第二节 化学燃料的利用 化石燃料的类属 2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循环2、二氧化碳的制取 2 21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任务导学:
知识点一:燃烧与灭火
1、燃烧的概念:
2、燃烧的三个条件: 、 、 ;
3、灭火的原理是:
4、促进燃烧的方法:
5、爆炸的产生原理:
【针对性训练一】
1.(2013 临沂)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只有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2.(2013 滨州)近几年“纸火锅”(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图)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知识点二:二氧化碳的的循环和低碳生活
阅读课本131-133以及133多识一点“低碳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
【针对性训练二】
1、“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
2、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该方法的优点是没有能耗
B.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反应、分离”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知识点三: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CO2的制取
⑴工业制法:工业上利用煅烧 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⑵实验室制法:①原理:利用 或 和稀 酸反应制取,化学方程式为
注意:不能用Na2CO3,因为反应太快;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用稀H2SO4,因为会生成的微溶的CaSO4 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也不能用浓HCl,因为会挥发出 气体使CO2不纯。
②实验装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注意:该发生装置适用于一切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的实验。
③收集和验满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燃烧的木条 瓶口,熄灭则满。
④检验方法:将 倒入瓶中振荡,溶液变 ,说明瓶中气体为CO2。
CO2的性质
⑴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溶解性: ,固体二氧化碳叫 ,该固体易 。
⑵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不 ,也不支持 。
②二氧化碳与水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针对性训练三】
1、(2013.成都)下图是某同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E
请回答下列问题:
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管a与E装置的导管 (选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
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E装置手机慢一瓶二氧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时 ,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
2、(2013.泸州市)已知,过氧化钠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放出氧气,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装置①中C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
若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该反应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加热NaHCO3固体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选填下图字母)
( http: / / www.21cnjy.com )
(2)装置③中盛装的试剂为 ,作用是 。
(3)④为O2的收集装置,可选用装置 (选填上图字母)。
【课堂小结】
燃烧的条件: 、 、 。
灭火的原理: 、 、 。
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 和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程式 。
【课堂达标】
1、(2013黄石)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是 ( )
A.将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
B.少用煤发电,多用风力发电
C.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
D.火力发电厂加高烟囱排放含PM2.5的烟尘
2.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某同学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发现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着火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
C.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D.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
4.“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最迫切要求.如图是某学生的创新实验--白磷在水下燃烧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分析图回答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实验过程中,甲装置中的白磷并不燃烧,而将甲装置倒转(如乙装置所示),并 ,即可观察到白磷在“沸腾”的水中燃烧.
(2)通过上述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
和与氧气接触两个条件.
(3)在其它条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操作不变的情况下,只将甲装置中导管C的一端改为插入锥形瓶B的底部进行同样的实验.你认为这一改进后的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成功.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年2月我市一家歌厅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是电线起火,引燃了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
材料二 氢氧化铝Al(OH)3是一种白色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和乙醇.是一种一种无机阻燃剂.当温度达到250℃时,氢氧化铝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铝固体颗粒.利用氢氧化铝的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材料中起到阻燃作用.
(1)请列举出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 .
(2)起火的电线在火灾中起到的作用是 (填字母).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3)根据灭火原理分析氢氧化铝作阻燃剂的原因 (答一点);
氢氧化铝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