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组转化法求和
1.分组转化求和
数列求和应从通项入手,若无通项,则先求通项,然后通过对通项变形,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可求前n项和的数列求和.
2.分组转化法求和的常见类型
3.特殊数列的求和公式
(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na1+d.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
4.四类特殊数列的前n项和
①1+2+3+…+n=n(n+1).
②1+3+5+…+(2n-1)=n2.
③12+22+32+…+n2=n(n+1)(2n+1).
④13+23+33+…+n3=n2(n+1)2.
【典例】(2021 新高考ⅠT17)已知数列满足,
(1)记,写出,,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的前20项和.
审题路线图
(1)由的通项公式→求,→得,→由→数列是等差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
(2)由的通项公式→数列的奇数项为等差数列→数列的偶数项为等差数列→分组求解.
【解析】(1)因为,,
所以,,,……………………1分
所以,,……………………2分
,,……………………4分
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以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5分
所以.……………………6分
(2)由(1)可得,,
则,,……………………7分
当时,也适合上式,
所以,,……………………8分
所以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为等差数列,……………………9分
则的前20项和为……………………10分
……………………12分
评分细则 第(1)问:由的通项公式求,得1分;求出,得1分;整理出得2分,说明数列是以为首项,以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得1分,利用通项公式求出得1分.
第(2)问:利用得到得1分,验证当时的情况得1分,注意这里容易丢分,说明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为等差数列得1分,对前20项分组得一分,利用等差数列求和,计算准确得2分
1.若数列{cn}的通项公式为cn=an±bn,且{an},{bn}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可采用分组求和法求数列{cn}的前n项和.
2.若数列{cn}的通项公式为cn=其中数列{an},{bn}是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可采用分组求和法求{cn}的前n项和.
1.(2023·甘肃武威·统考一模)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证明:当时,.
【分析】(1)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列式求,即可得结果;
(2)利用分组求和可求得,再结合函数单调性证明.
【详解】(1)设数列的公比为,
∵,则,解得,
故.
(2)由(1)知,
所以
∵在上单调递增,则数列为递增数列,
∴当时,,
故当时,.
2.(2023·湖北武汉·统考模拟预测)记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对任意正整数n,有2Sn=nan,且a2=3.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对所有正整数m,若ak<2m<ak+1,则在ak和ak+1两项中插入2m,由此得到一个新数列{bn},求{bn}的前40项和.
【分析】(1)由得出数列的递推关系,然后由连乘法求得通项;
(2)考虑到,,从而确定的前40项中有34项来自,其他6项由组成,由此分组求和.
【详解】(1)由,则,两式相减得:,
整理得:,即时,,
所以时, ,
又时,,得,也满足上式.
故.
(2)由.所以,
又,所以前40项中有34项来自.
故
.
3.(2023·山西·校联考模拟预测)已知数列满足,,且,,成等差数列.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结合因式分解法、等比数列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
(2)利用分组法,结合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1)∵,∴.
又∵,∴,即,
∴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又∵,,成等差数列,
∴,即,解得.∴;
(2)由(1)可知,∴
∴
.
4.(2023·河南郑州·统考一模)已知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前项和.
【分析】(1)用数列中前项和与项的关系求解;
(2)先写出奇数项、偶数项的通项公式,再按奇数项、偶数项分组求和.
【详解】(1)由题意
当时,;
当时,
两式相减得,
所以,当时也成立.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
(2)根据题意,得
所以
所以
5.(2022·上海虹口·统考一模)在等差数列中,,且,,构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记为数列的前项和,若,求正整数的最小值.
【分析】(1)将全部用代换,结合等比性质可求的通项公式;
(2)化简得,结合分组求解法求出,由的单调性可求的最小值.
【详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由,,成等比数列及,
得,即,解得.
当时,,,构成等比数列,符合条件;
当时,,,不能构成等比数列,不符合条件.
因此,于是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由(1)知,故,所以
易知在正整数集上严格递增,且,.
故满足的正整数的最小值为6.
6.(2022·四川成都·统考一模)已知数列满足.
(1)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__________,求数列的前项和.
(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补充在第(2)问中,并对其求解)
【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分析运算;(2)选①: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选②:根据并项求和法分析运算,注意讨论项数的奇偶性;选③:利用分组求和法,结合等差、等比数列求和运算.
【详解】(1)∵,则,即
故数列是首项和公差都为2的等差数列,
∴,即
(2)选①:∵,
∴.
选②:
∵,则有:
当时,;
当时,;
∴.
选③:∵,
∴.
7.(2022·全国·模拟预测)在①,②,③数列为等比数列这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解答这个问题.
问题: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___________.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的前项和为,且,求的值.
注:如果选择不同的组合分别解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分析】(1)选条件①②: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将条件化为基本量和的关系,即可求解;
选条件①③:根据数列为等比数列,可结合其性质得到,再将条件化为基本量和的关系,再结合即可求解;
选条件②③:根据数列为等比数列,可结合其性质得到,与都化为基本量和的关系,解方程组即可求解.
(2)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求出,再利用分组求和即可表示出,即可建立方程求解.
【详解】(1)解:选条件①②:
设数列的公比为,则,所以,
所以.
选条件①③:
设数列的公比为,因为,数列为等比数列,
所以,
得,
化简可得,得.
所以.
选条件②③:
设数列的公比为,因为数列为等比数列,
所以,
得,
化简可得,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2)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利用分组求和,可得.
所以,得.
8.(2023·山西大同·大同市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从①;②,;③,是,的等比中项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到下面横线上,并解答.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公差d不等于零,______.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
【分析】(1)选①:先计算出,得到前项和公式,进而计算出方差和通项公式;
选②:得到关于首项和公差的方程组,求出首项和公差,求出通项公式;
选③:根据等比中项,列出方程,求出公差,通项公式;
(2)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计算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而利用分组求和计算出前n项和.
【详解】(1)选①.易得,解得:,即,
所以,即,故,
所以.
选②.易得,所以,
所以.
选③.易得,即,解得:(舍去),
所以.
(2)由(1)知,
所以,
所以
.
9.(2021·广东揭阳·校考二模)已知数列中,,.
(1)证明:数列和数列都是等比数列;
(2)若数列的前项和为,令,求数列的最大项.
【分析】(1)数列中,,,,可得,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即可得出.
(2)由(1)得,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单调性即可得出.
【详解】(1)证明:数列中,,,
,
,
,,,
数列是以1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数列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解:由(1)得
.
,,
,
,
.
10.(2022·浙江湖州·湖州市菱湖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已知递增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数列满足,
(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记,数列的前项和为,若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分析】(1)根据的关系,可得是等差数列,由等比中项可得为等比数列,进而根据基本量即可求解.(2)将分为奇数项和偶数项的和,根据分组求和即可得,然后代入不等式中,求最值,即可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1)解:因为,当n=1时,得,当时,,所以,即,
又因为数列为递增数列,所以,
数列为等差数列, ,d=1,
所以;
所以,
又因为
所以数列为等比数列,
所以,解得,
所以.
(2)由题意可知: ,
所以,故 ,
设的前项和中,奇数项的和为,偶数项的和为
所以
当为奇数时,
所以
当为偶数时,所以,故故,即
当为偶数时,对一切偶数成立,所以
当为奇数时,对一切奇数成立,所以此时
故对一切恒成立,则
思路引导
母题呈现
方法总结
模拟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组转化法求和
1.分组转化求和
数列求和应从通项入手,若无通项,则先求通项,然后通过对通项变形,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可求前n项和的数列求和.
2.分组转化法求和的常见类型
3.特殊数列的求和公式
(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na1+d.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
4.四类特殊数列的前n项和
①1+2+3+…+n=n(n+1).
②1+3+5+…+(2n-1)=n2.
③12+22+32+…+n2=n(n+1)(2n+1).
④13+23+33+…+n3=n2(n+1)2.
【典例】(2021 新高考ⅠT17)已知数列满足,
(1)记,写出,,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的前20项和.
审题路线图
(1)由的通项公式→求,→得,→由→数列是等差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
(2)由的通项公式→数列的奇数项为等差数列→数列的偶数项为等差数列→分组求解.
【解析】(1)因为,,
所以,,,……………………1分
所以,,……………………2分
,,……………………4分
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以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5分
所以.……………………6分
(2)由(1)可得,,
则,,……………………7分
当时,也适合上式,
所以,,……………………8分
所以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为等差数列,……………………9分
则的前20项和为……………………10分
……………………12分
评分细则 第(1)问:由的通项公式求,得1分;求出,得1分;整理出得2分,说明数列是以为首项,以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得1分,利用通项公式求出得1分.
第(2)问:利用得到得1分,验证当时的情况得1分,注意这里容易丢分,说明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为等差数列得1分,对前20项分组得一分,利用等差数列求和,计算准确得2分
1.若数列{cn}的通项公式为cn=an±bn,且{an},{bn}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可采用分组求和法求数列{cn}的前n项和.
2.若数列{cn}的通项公式为cn=其中数列{an},{bn}是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可采用分组求和法求{cn}的前n项和.
1.(2023·甘肃武威·统考一模)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证明:当时,.
2.(2023·湖北武汉·统考模拟预测)记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对任意正整数n,有2Sn=nan,且a2=3.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对所有正整数m,若ak<2m<ak+1,则在ak和ak+1两项中插入2m,由此得到一个新数列{bn},求{bn}的前40项和.
3.(2023·山西·校联考模拟预测)已知数列满足,,且,,成等差数列.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
4.(2023·河南郑州·统考一模)已知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前项和.
5.(2022·上海虹口·统考一模)在等差数列中,,且,,构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记为数列的前项和,若,求正整数的最小值.
6.(2022·四川成都·统考一模)已知数列满足.
(1)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__________,求数列的前项和.
(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补充在第(2)问中,并对其求解)
7.(2022·全国·模拟预测)在①,②,③数列为等比数列这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解答这个问题.
问题: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___________.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的前项和为,且,求的值.
注:如果选择不同的组合分别解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8.(2023·山西大同·大同市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从①;②,;③,是,的等比中项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到下面横线上,并解答.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公差d不等于零,______.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
9.(2021·广东揭阳·校考二模)已知数列中,,.
(1)证明:数列和数列都是等比数列;
(2)若数列的前项和为,令,求数列的最大项.
10.(2022·浙江湖州·湖州市菱湖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已知递增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数列满足,
(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记,数列的前项和为,若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思路引导
母题呈现
方法总结
模拟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