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 莫高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 莫高窟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28 13:2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莫高窟
教材分析:
莫高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这篇说明文从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等三个方面具体进行了介绍,说明莫高窟辉煌灿烂的艺术价值,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杰出的艺术才能。
设计理念:2·1·c·n·j·y
本篇课文语言优美,因此,我以引导学生读书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审美,读中培养语感,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热爱劳动人民,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www.21-cn-jy.com
1、了解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和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塑画和藏经洞的艺术价值,学习本课的说明方法。
2、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8)
  1.谈话解题: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无数灿烂的艺术瑰宝吸引着中外游人。其中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省的龙门石窟、山西省的云岗石窟,被誉为我国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今天,我们将走进敦煌去一睹莫高窟迷人的风采。(板书:14.莫高窟)
  2.(放有关莫高窟的音像资料)简单介绍:在鸣沙山壁上密密层层地凿了近500个洞窟,每个洞窟都有彩塑的佛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
  3.引发学生思考:欣赏了莫高窟,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畅谈感受)教师相机小结并过渡。
二.默读课文,思考:
  ⑴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敦煌莫高窟?
  ⑵作者是怎样评价莫高窟的?
三、略读一、五段,感知文章结构(10)
  1.齐读第一段,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读中心句并思考:你认为这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起全文)
  2.再读一段,想想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默读最后一段用“△”标出最能体现莫高窟地理位置的词,你怎样理解?我国除了莫高窟还有什么是“举世闻名”的?
  4.让学生思考、讨论文章结构。(总—分—总)21·世纪*教育网
四、抓住重点,体会情感(1 ( http: / / www.21cnjy.com )5)
  1.教师谈话:我们了解到课文主要抓住了“彩塑”和“壁画”两部分来具体描写迷人的莫高窟。首先让我们去欣赏莫高窟的彩塑。
  ⑴齐读课文第二段,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几尊彩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这段话主要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3)出示图片(欣赏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强壮勇猛的力士)。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2-1-c-n-j-y
(4)有人看到这些彩塑会发出怎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赞叹?
 (5)学生感情朗读。
  2.教师谈话:莫高窟不仅有栩栩如生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让我们走进壁画长廊,去欣赏欣赏吧!21·cn·jy·com
⑴这段话主要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在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中起什么作用?
⑵出示“飞天图”及资料卡,让学生欣赏并了解。教师讲述:在所有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上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飞天:佛教中的香音之神,以香为食,不近酒肉,每当天上举行佛会,便凌空飞舞,抛洒鲜花,以作歌舞。故又称香神,乐神或者香音神。)www-2-1-cnjy-com
⑶引导学生朗读飞天壁画这一部分,想象的景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
 (4)那栩栩如生的彩塑和这宏伟瑰丽的壁画在那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是怎样建造雕刻而成的呢?请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当时的情景。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悟莫高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五、学习第四段【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与彩塑、与壁画相比,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洞初看起来就不那么显眼了。出示第一句,齐读。(课件出示图)藏经洞,非常不起眼的洞窟,长时间没有人发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大的洞窟里,却—(引读第二句)。  21*cnjy*com
2、古代战事频繁,为了躲 ( http: / / www.21cnjy.com )避战争的毁坏,僧人们将莫高窟中的精品存放在。如果这些珍品都能留存至今,那将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呀。可惜,这个“曾”就告诉我们,如今,它们大都已经不在了,它们到哪里去了呢?引读——
3、(课件出示文字信息):
(1)英国人斯坦因盗走完整的经卷二十四箱近万卷,完好的绢画和丝织品等五箱近五百卷。
(2)法国人伯希和盗走大量文献精品和佛画、丝织品,总数约一万余件。
(3)日本人吉川小一郎非法用低价换取了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
(4)俄国人鄂登堡盗走经卷一批。
(5)美国人华尔纳用涂有粘着剂的胶布剥取了壁画26方,共计3.206万平方公分。
出示:“仅存的……北京故宫等处。”看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些资料,你是怎样的心情?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4、 为什么偌大的一个中国,却保护不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六万多件艺术珍品呢?(是的,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齐读这首诗,感受莫高窟的辉煌,也记住莫高窟带给我们的警示。)21教育网
5、看看这几段在结构上都有什么相似之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围绕中心写具体的方法)
六、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了怎样的情感?(对艺术、对人民的赞叹)感情朗读二、三段。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