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回 忆
十六年前的
李星华 著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缅怀先烈”之旅
第一课时
回忆
十六年前
姓名 出生年月
籍贯 政治面貌
远大抱负 牺牲时间
家庭成员 妻子
儿女
突出贡献
看图片,完成“名片夹”信息
哼
避免 僻静
军阀 宪兵 侦探
幼稚 严峻 绞刑 含糊
我会读
避
僻
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亦泛指控制政治势力的军人集团。
宪兵:某些国家的特种军事政治警察。
严峻:用来形容事情比较严重或者某人比较严苛。
学习任务一:
浏览课文,画出课文中的表示时间的词句,想一想:在这些时间段都发生了什么事情?试着填写下面的表格。
被捕
被捕
烧毁文件
坚持工作
法庭见面
遇害
被捕前
被捕时
法庭上
被害后
思考:本文___________顺序写的,看看___________的排列,你发现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小组合作交流
时间
时间
学习任务二:
再次默读课文第一至第三十三自然段,找出前后照应的句子,完成“对应链”,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928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局势越来越严峻
?
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学习任务三:
(1) 读读:自由朗读课文第二到第七自然段。
(2)找找:找出描写父亲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局势严峻、工作紧张。
(3)说说:四人小组交流。
(4)议议:整合四个人的信息,做好小组汇报准备。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每天夜里
每天早晨
埋头整理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哪能离开呢?
1926年3月,冯玉祥的国民军和张作霖的奉军交战。12日,日本军舰掩护奉军舰队进逼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阵地,被国民军击退。16日,日本联合英、美等七国向段祺瑞政
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防务的无理要求。
18日,北京万余名群众在李大钊等人的领导下在天安门 集会,要求拒绝八国通牒。会后群众进行游行请愿,遭到了
段祺瑞卫队屠杀,死47人,伤199人。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北京笼罩在一片恐怖中。北京
城里,到处贴着布告,到处在搜捕革命党人。段祺瑞政府更把李大钊等人视作眼中钉,再三发出通缉令,第一个名字就是李大钊。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哪能离开呢?
离开意味着什么?
生
不离开意味着什么?
死
局势这样紧张,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局势这样紧张,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局势这样紧张,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