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课《蜀道难》课时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第一部分:文言基础练习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空,徒然
B.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使……凋谢
C.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离开
D.剑阁峥嵘而崔嵬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B.雄飞雌从绕林间
C.夕避长蛇
D.侧身西望长咨嗟
3、下列各项中,与“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4、下列各项中,对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蜀道难,古代以蜀道为写作内容的诗歌,第一个以《蜀道难》为题的是“诗仙”李白,此后,多为诗人均写过。
B.参、井:星宿名,二者邻近,位在西南方,分别是蜀和秦的分野。
C.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古蜀国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常作伤春、悼亡的象征。
D.剑阁:指四川剑阁北的大、小剑山,群峰如剑插天,两山如门,极为险要。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2)《蜀道难》中“ , ”两句说明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原因。
(3)《蜀道难》中“ , ”两句用虚写映衬的手法表现出蜀道的雄奇险峻。
(4)《蜀道难》中写出行人步履艰难、神情惶恐、屏住呼吸的两句: , 。
(5)《蜀道难》中“ , ”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6)《蜀道难》中表明蜀地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两句: , 。
(7)《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两句: , 。
(8)《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两句: , 。
第二部分:阅读提升练习
(一)课内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蜀道难》,完成6-7题。
6、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同时,充分显示了全诗的咏叹基调。
B.诗人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点染了文章神奇的色彩,吸引了读者。
C.诗人擅长运用夸张到极致的技巧,“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D.诗中虚写“六龙回日”的传说、实写“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揉欲度愁攀援”,以此来衬托蜀道的高危难行。
7、“蜀道难”本来是一个难以描述的心理感受,李白却描绘得非常动人。那么,你认为诗人是如何把这一难述的感受描绘得如此生动的?
(二)课外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送友人入蜀①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②。
【注】①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作者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②君平:汉代严遵的字,他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曾经在成都以占卜为生。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临别时作者亲切地叮嘱友人蜀道崎岖险阻,不易通行,恍若两个好友在娓娓而谈,感情诚挚而恳切。
B.颔联“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奇特,写得气韵飞动。
C.颈联写作者看到的景色,前句写山上景致,后句写春江绕城的美景,远近配合,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D.全诗着眼于“送别”,从诗旨上讲,不宜染蜀道险难,但作者却用语巧妙,使全诗显得比较旷达。
9、本诗与《蜀道难》都有写蜀道,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李白在《蜀道难》中引入了边塞诗的历险主题,却去除了 ① ,这样,描绘的自然山水只剩下山水的艰险,滤掉了传统山水诗中山水意象的各种附带意义,滤掉了本应该有的功利色彩,山水意象首次作为崇高的审美对象在诗歌中出现。李白写作这首诗时袭用乐府古题, ② ,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而想象属于文学创作表现手法,是浪漫主义作家的宝剑。《蜀道难》中, ③ ?这主要表现在超越时空限制,不受任何约束,任思绪放飞等方面。从“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可怕现实,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的险峻到“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深渊,从“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的曲折高峻到“枯松倒挂倚绝壁”的险要,从“悲鸟号”“子规啼”“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凄厉或轰响之声到“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切身感受等,无不是凭借神奇的想象而实现的,展现了奇特想象所产生的审美效果。
10、下列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B.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C.不速之客陨石真的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D.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条件的便利,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大大减少,活动方式也发生较大改变。网课、居家学习给青少年的身体带来很大负荷,脊柱侧弯已经成为近视、肥胖之后中国儿童的第三大健康问题,以致检出人数逐年增加。当前,青少年的近视、肥胖等问题备受关注,但脊柱健康却时常被忽视。不少家长对身体姿态的认知还停留在“驼背”“高低肩是由于背单肩包”等局限性范畴。
正确的身体姿态是指身体在直立或坐姿状态下可以保持稳定状态,且能维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各关节、韧带、肌肉处于适当紧张程度的状态。常见的异常身体姿态包括:头部前伸、高低肩、驼背、骨盆前倾、平板腰等。青少年身体姿态问题复杂化、低龄化、进展快的趋势突出。及时发现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是预防更严重的脊柱相关疾病的必要措施。体育部门要发挥体育科技的引领带动作用,研发适合国情的身体姿态异常干预“技术包”与“工具箱”,着力构建青少年脊柱健康环境,给青少年健康提供保障。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14、请选取四个关键短语,概括正确的身体姿态特点。
第四部分:微写作
15、按要求写作。
学习了李白的《蜀道难》,你对“蜀道”有怎样的理解?请选择一个角度,发挥想象,写一段关于“蜀道”的文字,可以叙述,可以评议。200字左右。
第3.1课《蜀道难》课时同步练习
答题卡
班级: 姓名: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6 8 10
答案
非选择题
第5题: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第7题:
第9题:
第11题:
第12题:
(1) (2) (3)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200字
第3.1课《蜀道难》课时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1、C(去:距离)
2、B(雄:形作名,雄鸟;ACD均为名作状)
3、A(两句均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状语后置句,CD没有特殊句式)
4、A(《蜀道难》是乐府旧题,不是李白最先开始写)
5、(1)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8)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D(“黄鹤”“猿揉”句都是虚写)
7、①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诗中描写的事物被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玮的姿态。
②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
③诗歌句式灵活,形式多变。本诗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表现出自由不羁的气魄。
8、C(颈联是诗人想象的景色,不是“看到的景色”)
9、相同点:《蜀道难》和《送友人人蜀》都描绘了蜀道的高险,都有诗人对入蜀友人的关怀。
不同点:《蜀道难》写出了蜀道景物的凄冷,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而《送友人人蜀》写出蜀道景色的动人优美及作者对友人的劝慰: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
10、B(两者都是表示直接引用,A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特殊含义,D表示强调)
11、①把“想象”比作“宝剑”,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想象”是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法,“宝剑”也是剑客们的重要武器,两者具有相似性;③“想象”如“宝剑”一般作用巨大,是浪漫主义作家写作的利器。
12、①此类诗歌中明显的功利色彩;②展开丰富的想象;③作者奇特的想象力表现在哪里呢
13、示例:脊柱侧弯已经成为继近视、肥胖之后中国儿童的第三大健康问题,且检出人数逐年增加。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应改为“继……之后”;二是句式杂糅,“成为……问题”“以致”杂糅,可将“以致”改为“并且”。
14、直立或坐姿,稳定,功能正常,适当紧张
【解析】根据“正确的身体姿态是指身体在直立或坐姿状态下可以保持稳定状态,且能维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各关节、韧带、肌肉处于适当紧张程度的状态”可知,归纳出:直立或坐姿,稳定,功能正常,适当紧张。
15、略。第3.1课《蜀道难》课时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第一部分:文言基础练习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空,徒然
B.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使……凋谢
C.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离开
D.剑阁峥嵘而崔嵬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B.雄飞雌从绕林间
C.夕避长蛇
D.侧身西望长咨嗟
3、下列各项中,与“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4、下列各项中,对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蜀道难,古代以蜀道为写作内容的诗歌,第一个以《蜀道难》为题的是“诗仙”李白,此后,多为诗人均写过。
B.参、井:星宿名,二者邻近,位在西南方,分别是蜀和秦的分野。
C.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古蜀国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常作伤春、悼亡的象征。
D.剑阁:指四川剑阁北的大、小剑山,群峰如剑插天,两山如门,极为险要。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2)《蜀道难》中“ , ”两句说明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原因。
(3)《蜀道难》中“ , ”两句用虚写映衬的手法表现出蜀道的雄奇险峻。
(4)《蜀道难》中写出行人步履艰难、神情惶恐、屏住呼吸的两句: , 。
(5)《蜀道难》中“ , ”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6)《蜀道难》中表明蜀地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两句: , 。
(7)《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两句: , 。
(8)《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两句: , 。
第二部分:阅读提升练习
(一)课内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蜀道难》,完成6-7题。
6、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同时,充分显示了全诗的咏叹基调。
B.诗人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点染了文章神奇的色彩,吸引了读者。
C.诗人擅长运用夸张到极致的技巧,“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D.诗中虚写“六龙回日”的传说、实写“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揉欲度愁攀援”,以此来衬托蜀道的高危难行。
7、“蜀道难”本来是一个难以描述的心理感受,李白却描绘得非常动人。那么,你认为诗人是如何把这一难述的感受描绘得如此生动的?
(二)课外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送友人入蜀①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②。
【注】①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作者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②君平:汉代严遵的字,他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曾经在成都以占卜为生。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临别时作者亲切地叮嘱友人蜀道崎岖险阻,不易通行,恍若两个好友在娓娓而谈,感情诚挚而恳切。
B.颔联“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奇特,写得气韵飞动。
C.颈联写作者看到的景色,前句写山上景致,后句写春江绕城的美景,远近配合,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D.全诗着眼于“送别”,从诗旨上讲,不宜染蜀道险难,但作者却用语巧妙,使全诗显得比较旷达。
9、本诗与《蜀道难》都有写蜀道,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李白在《蜀道难》中引入了边塞诗的历险主题,却去除了 ① ,这样,描绘的自然山水只剩下山水的艰险,滤掉了传统山水诗中山水意象的各种附带意义,滤掉了本应该有的功利色彩,山水意象首次作为崇高的审美对象在诗歌中出现。李白写作这首诗时袭用乐府古题, ② ,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而想象属于文学创作表现手法,是浪漫主义作家的宝剑。《蜀道难》中, ③ ?这主要表现在超越时空限制,不受任何约束,任思绪放飞等方面。从“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可怕现实,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的险峻到“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深渊,从“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的曲折高峻到“枯松倒挂倚绝壁”的险要,从“悲鸟号”“子规啼”“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凄厉或轰响之声到“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切身感受等,无不是凭借神奇的想象而实现的,展现了奇特想象所产生的审美效果。
10、下列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B.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C.不速之客陨石真的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D.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条件的便利,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大大减少,活动方式也发生较大改变。网课、居家学习给青少年的身体带来很大负荷,脊柱侧弯已经成为近视、肥胖之后中国儿童的第三大健康问题,以致检出人数逐年增加。当前,青少年的近视、肥胖等问题备受关注,但脊柱健康却时常被忽视。不少家长对身体姿态的认知还停留在“驼背”“高低肩是由于背单肩包”等局限性范畴。
正确的身体姿态是指身体在直立或坐姿状态下可以保持稳定状态,且能维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各关节、韧带、肌肉处于适当紧张程度的状态。常见的异常身体姿态包括:头部前伸、高低肩、驼背、骨盆前倾、平板腰等。青少年身体姿态问题复杂化、低龄化、进展快的趋势突出。及时发现青少年身体姿态异常,是预防更严重的脊柱相关疾病的必要措施。体育部门要发挥体育科技的引领带动作用,研发适合国情的身体姿态异常干预“技术包”与“工具箱”,着力构建青少年脊柱健康环境,给青少年健康提供保障。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14、请选取四个关键短语,概括正确的身体姿态特点。
第四部分:微写作
15、按要求写作。
学习了李白的《蜀道难》,你对“蜀道”有怎样的理解?请选择一个角度,发挥想象,写一段关于“蜀道”的文字,可以叙述,可以评议。200字左右。
第3.1课《蜀道难》课时同步练习
答题卡
班级: 姓名: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6 8 10
答案
非选择题
第5题: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第7题:
第9题:
第11题:
第12题:
(1) (2) (3)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