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学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学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0 18:5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教材基础知识概述近代美洲和大洋洲人口结构的变化历程,说明人口迁徙导致新的族群、新的国家和新的文化的产生。(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能够概括近代美洲和大洋洲人口结构变化的特点,并能够从经济、地理环境、政治、思想文化等多角度分析近代殖民活动的原因及近代殖民活动对世界主要地区的影响。(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能够运用有关史料,分析近代殖民活动和华工出国对美洲和大洋洲带来的文化冲突、文化自治、文化交融和文化认同等文化新现象。(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通过对近代殖民活动与美洲、大洋洲人口结构的变化的学习,增进对美洲和大洋洲文化形成的历史传统的了解,认识到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殖民扩张、华工出国对美洲、大洋洲人口结构的影响。
难点:理解近代殖民扩张背景下,国际人口迁移与文化交融、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
【时空坐标】
【知识链接】
▲族群:指地理上靠近、语言上相近、血统同源、文化同源的一些民族的集合体,也称族团。一定稳定的共同体:①民族——适用范围是各国之间(政治性);②族群:——适用范围是一定区域内(文化性)。比如中华民族可分为华夏族群(汉族族群)、维吾尔族群、藏族族群、蒙古族群、回族族群等。
▲华工:也被称为 “猪仔”,泛指于晚晴时,前赴海外工作的华人劳工以至苦力,如东南亚、美国、加拿大及澳洲,甚至是远至古巴和秘鲁等国家,进行艰苦的劳动工作。
▲南洋:是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慨念。包括马来群岛、非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马来半岛等地。
▲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Chinatown),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地区聚居的地区。唐人街的形成,是因为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在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故此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
▲头皮政策:美国建国后延续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头皮政策,也就是白人斩杀了印弟安人后,可以拿着头皮去政府领赏,一名印弟安人的奖金在50-100美元之间。美国西部大开发后,不少白人成为西部牛仔,大批的赏金猎人应运而生,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猎杀西部印弟安人,保证白人移民的安全。
▲野牛政策:美国西部有大群的野牛,它们是印第安人主要的食物来源和生活必需品的来源。为了不让印第安人跑来跑去、不好管理,美国政府下令大规模猎杀野牛,目的是让不愿受约束的印第安人彻底失去生活来源,不得不居住到“保留地”,靠美国政府的施舍为生。
▲保留地(印第安人保留地):是美国人对印第安人驱逐的最后地区。保留地是美国政府从印第安人部落原来拥有的土地中划出来供部落全体成员继续居住的那一部分土地,其边界确定,范围有限,印第安人不得随意离开,非印第安人也不允许擅自进入。保留地制度不仅使印第安人失去了原来的家园和故土,而且剥夺了他们的自由、独立和权利。
▲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其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构成这些标准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家庭人数等。
▲印第安人:主要是指除爱斯基摩人之外所有的美洲土著,是一种统称,而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早期印第安人曾广泛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然而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印第安人曾遭受大量屠杀,现在美国的印第安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2%左右。
【基础知识梳理】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1、美洲族群的变化
(1)印第安人数量锐减
①原因:1492年,哥伦布到达 ,此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在此期间, 、奴役以及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传染病,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
②概况: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后的100年间,印第安人数量减少了90%-95%。
(2)非洲黑人数量激增
①原因:为了弥补 的不足。
②概况:大约从16世纪开始,殖民者从非洲 黑人, 到美洲作奴隶。
③影响:在此后的三四百年间,非洲失去了大约1亿人口,这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上千万黑人奴隶为殖民者在美洲的
和矿山提供了劳动力。
(3)欧洲白人数量激增
①原因:
A、逃避政治迫害和争取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
B、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
C、交通工具的革新,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②概况:很多欧洲人因为各种原因远涉重洋,来到美洲,使美洲 数量大大增加。
(4)混合人种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原因:不同种族杂居通婚,出现新的族群
2、影响
(1)迅速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 ,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2)来自不同地方的各个族群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他们共同生活在美洲,形成了新的 ,发展了 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3)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美洲国家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
地区 人口结构
美洲和加拿大 占据人口大多数,美国在19世纪中叶建立
海地等西印度群岛 黑人人口占多数
拉丁美洲 成为最大族群
秘鲁等少数国家 印第安人相对较多,但也很少超过人口的半数
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1.英国的殖民活动
国家 时间 殖民活动
澳大 利亚 18C中后期 的场所
19C初 开展,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
19C中期(1851年) 发现金矿, 发展
2.大洋洲的人口结构变化
①随着 的加剧,澳大利亚等地 遭到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
②19世纪中叶, 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 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1.近代华工出国的原因
①19世纪初,英美等国开始陆续颁 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 。
②19世纪中叶后 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
③国内推力:人口耕地压力;自然灾害影响;社会动荡;社会矛盾激化;被诱骗、绑架。
2.华工的贡献
地域 概况 影响
开发美洲 在美国,华工主要集中在 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 ②加勒比群岛、 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 ①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推动了拉美新族群的形成。
开发大洋洲 ①澳大利亚: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 ②大洋洲岛屿: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华工在种植园和矿山辛勤劳动,促进了这些地方的开发。到1858年,华工人数已超过4万
【深化拓展】
一、近代华工大批出国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清朝政府的黑暗统治
a.清政府在经济上对中国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压迫,使人民无以为生,被迫出国逃生。
b.鸦片战争后,几次革命斗争失败,使一批人为逃避政治迫害而到海外移居。
②外国资本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掠夺
a.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侵华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大量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了生计而出国。
b.列强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使华工出国合法化。
c.西方殖民主义者为开发殖民地和国内资源,急需大批劳动力,尤其是黑奴贸易被禁止后。
(2)影响
①近代数百万的华工被掠夺出国,他们大多在海外诸国过着暗无天日的奴隶生活,健康和生命受到极大的摧残。
②华工用辛勤的劳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③华工以其智慧和特长传播了农业、工业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技术和知识,对近代社会的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其后代华侨为近代中国革命事业、家乡事业作出了努力,促进了祖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对世界近代史上跨地区人口转移的认识
(1)原因
①西方国家为了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把大批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殖民地。
②为了开拓海外殖民地,西方列强掠卖人口。如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规定:准许华工出国。这实际上是准许列强掠卖中国人口,用于开发海外殖民地。
③工业化引起人口过剩,导致人口迁移。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洲移民涌入大洋洲。
(2)形式
①自发移民,如英国大批清教徒逃亡北美。
②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活动,如进行黑奴贸易。
(3)地域
①由欧洲迁往北美。②由非洲迁往美洲。③由亚洲迁往美洲。
(4)影响
①增强民族认同感。如迁往北美的移民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
②加快了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开发进程。
③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如19世纪的欧亚移民,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④人口迁移导致新的民族国家诞生。如美国的建立。
【课堂反馈训练】
1.(2019·全国·高考真题)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2.(2018·海南·高考真题)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
时间国家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印尼 8 51 251
泰国 1 4 85
马来西亚 1 7 216
合计 10 62 552
上表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 )
A.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 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C.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 D.海外贸易长期发达
3.(2022·福建·厦门市湖滨中学一模)16世纪,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后极力推广天主教,排斥当地宗教信仰,遭到当地人的强烈反对。17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达卢佩圣母像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据此推知,西班牙的殖民( )
A.改变了区域人口结构 B.摧毁了美洲本土文化
C.影响了欧洲宗教改革 D.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4.(2022·重庆八中模拟预测)下表是1941~1946年间重庆市户口一览表,据表可以推知,该时期( )
年度 户数 人口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1941 134183 702387 436636 265751 164:100
1942 144545 781772 488742 293030 167:100
1943 150994 890000 529465 360535 147:100
1944 157443 920500 570188 350312 163:100
1945 185505 1049470 634628 414842 153:100
1946 201832 1245645 746701 498944 149:100
①重庆人口大量增长受国内外政治局势的影响
②人口增长使重庆全面上升为国家发展的中心
③人口增长推动了重庆城市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④人口增长有助于重庆市政、公共事业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5.(2022·吉林·模拟预测)学者生键红在《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一书中指出,19世纪60年代,华工承担了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4/5的工程,工种除了体力工程外,还有重要的技术工作,如爆破、铁匠、驾车、中医等,华工的死亡人数至少有1200人。这可以用来说明
A.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无情 B.美国种族制度诞生和影响
C.北美最早铁路与华工血泪 D.海外华裔族群的发展历程
参考答案
1.
【答案】D
【详解】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引领开辟新航路,但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到这一地区,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因此出现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拉美移植了宗主国旧的生产方式,故选D;A、C项是拉美和美国的共性,排除; 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并不是主要原因所在,B项排除。
2.
【答案】A
【详解】表格显示从19世纪和17、18世纪相比,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逐渐增加,说明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A项正确;自然经济加速解体表现为,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及日益商品化的过程,与材料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的不断增加无关,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没有体现出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局面,C项错误;17~19世纪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外贸易日益萎缩,D项错误。
3.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17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达卢佩圣母像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可知,材料以墨西哥的象征之一—瓜达卢佩圣母像叙述了西班牙殖民者极力推广天主教与墨西哥本土宗教信仰,从冲突到兼容的史实。殖民势力的持续侵略改造着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改变了墨西哥人口结构,A项正确;瓜达卢佩圣母像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排除B项;材料与欧洲宗教改革没有关系,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征服墨西哥,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
【答案】D
【详解】1941~1946年重庆人口大量增长受抗战形势的影响,①正确;陪都的建立,使重庆由内陆工商业城市变为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故②错误;从表中明显看出此阶段重庆人口男女比例失衡,不利于持续健康发展,故③错误;人口增长推进了重庆城市化进程,故④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5.
【答案】D
【详解】美国华工是海外华裔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60年代,美国华工参与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D项正确;材料与资本主义相距甚远,排除A项;美国种族制度诞生在19世纪60年代之前,排除B项;中央太平洋铁路不是北美的最早铁路,排除C项。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