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扣子》教学设计
课题 分扣子 单元 数学好玩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分扣子》是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第1节。这节课的内容是以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整理和分类为基础,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各种知识点归类的起点,能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体现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教材设计了“在情境中明确任务”“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过程,鼓励学生从头到尾的思考问题。在活动最后设计了“自我评价”的栏目,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与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保持一致的。本次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分类和比较的知识之后安排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又是以后学习简单统计的基础。实践活动《分扣子》旨在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给纽扣进行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让学生经历分类活动的过程,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分析。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在实践活动中,按不同的分类标准给扣子分类,结果可能是不同的,但分到最后结果是相同的。能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对分类后的结果能进行比较、分析。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分类和比较的知识之后安排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又是以后学习简单统计的基础。教材设计了“在情境中明确任务”“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过程,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给纽扣分类,鼓励学生从头到尾都在思考问题,在分扣子的活动中积累分类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的能力,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 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在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难点 探索并发现“按不同标准分类,一直分下去,分法不同但结果相同”这一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今天有一些非常可爱的小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知道它们是谁吗?课件出示:兄弟数人各有家,晚上出门早回家,一家紧挨一家住,走错一家笑掉牙。(打一物) 课件出示:师:大家看看这些纽扣,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这些扣子的形状不一样,扣眼的数量也不一样。师:这么多的扣子,怎样才能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样的扣子呢?师:这个提议不错!要不我们来分一分好吗?板书课题:分扣子 学生:想。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是纽扣。学生:好多纽扣呀!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自由说说:可以把同样的放在一起…… 通过猜谜语,活跃课堂氛围,同时顺利引入需要探究的话题。 通过观察交流,让学生体验到扣子的形状不一样,扣眼的数量也不一样,为后面的进一步探究做准备。
讲授新课 一、议一议课件出示活动任务:按不同标准将扣子进行分类。师:你准备怎么分?与同桌交流。反馈:(1)可以按形状分。 (2)我按扣眼的数量来分。二、分一分师:现在我们来分一分上面的扣子好吗?课件出示——小组合作提示:拿出课前准备的扣子模具,小组同学选择一个标准进行分类,然后动手分一分。观察分的结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展示反馈:我们组是按形状分的。 我们组是按扣眼的数量来分的。 师:真不错!那么你们发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得出:分类标准不同,分的结果可能不同。师:说得真好!看看分类结果,大家有什么新的想法吗?与同伴交流。师:谁来说说呢?师:真棒!还有谁来说说?师:大家的看法是?师:心动不如行动,大家就继续分一分吧!展示: 三、想一想师:比较他们的分类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呢?师:真有趣!那么按不同标准分下面的扣子,一直分下去,结果一样吗?课件出示:师:可以按怎样的标准呢?师:按怎样的顺序来分呢?分小组先说一说。引导学生总结出:按颜色分:①颜色→扣眼个数→形状②颜色→形状→扣眼个数按形状分:①形状→颜色→扣眼个数②形状→扣眼个数→颜色按扣眼个数分:①扣眼个数→形状→颜色②扣眼个数→颜色→形状 师:拿出课前准备的扣子分一分。 师:现在你们的结论是……? 四、自我评价师:这节课通过分扣子,我们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那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请自己做出评价。课件出示: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然后自由说说。学生分组分扣子,并自由说说。学生根据分的结果自由说说。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然后自由说说。学生指着按形状分的结果说:哦,我知道了!还能按扣眼的个数继续分。学生指着按扣眼的数量来分的结果问:我还能按形状分下去吗?学生:可以呀!学生分组继续分扣子,然后展示。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他们的分法不同,但结果一样。学生自由说说:可以按颜色、形状和扣眼个数来分。学生分组说一说。学生分扣子,然后展示反馈。学生齐声说出:按不同标准分,一直分下去,结果一样。学生独自做出评价。 通过“议一议”让学生初步明确分类的标注,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让学生在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中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学生通过经历对具体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在自主活动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通过观察交流,让学生体验到物体的特征,意识到还可以继续分,并引导学生再次分一分,经历分类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通过“说分类标准——分类——说想法——继续分——谈发现”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分类的意义,感悟分类的规律,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自我评价”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将自己好的经验进行总结以备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课堂练习 1.分一分,填一填。 2.给动物分分类。3.分一分4.拓展应用:按不同的标准分一分,你还能继续分下去吗?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课堂小结,既可以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教学环节更完整、学生思路更清晰。
板书 分扣子 ——按不同标准分类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