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14年春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12分)
1.下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清洌(liè) 淫雨 岸芷汀兰(dīnɡ) 犬牙差互
B.篁竹(huánɡ) 对弈 山肴野蔌(sù) 脱笼之鹄
C.呷浪(yā) 佁然 悄怆幽邃(qiǎo) 觥畴交错
D.颓然(tuí) 堕事 伛偻提携(yǚ) 静影沉壁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青奥会议中心建筑群形似太空帆船,这样的设计打破常规,别具匠心。
B.“六一”儿童节,孩子们在市民广场上载歌载舞,引得行人驻足观赏。
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样,让人莫衷一是。
D.经过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终于出征深海。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满足市民环保出行的需要,南昌首批100辆天然气公交车于4月20日持续“上岗”。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D.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可以启发人的心灵。
②“读书得间”就是智慧的表现。
③然而这类书多极了,读者要不浪费时间,就不能不精心选择。
④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
⑤无智慧的书,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丘一样,议论虽多,见解毫无。
⑥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
A. ⑥①③④⑤② B. ⑥①⑤③④② C. ⑥①④③⑤② D.①④⑤②⑥③
5.下列对例句的改写,表达“头痛”最强烈语气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写论文是让很多人都感到头痛的事。
A.写论文难道不是让很多人都感到头痛的事?
B.很多人对写论文,都感到头痛。
C.每一个人对写论文都感到头痛。
D.写论文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感到头痛。
6.对下列新闻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赵婀娜) 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布《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区县、学校可在星期一至星期五15:30至17:00的课外时间安排活动,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不低于1小时。此举旨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
通知要求,课外活动安排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活动内容与形式应与课程方案设置、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每天锻炼一小时”有机结合。具体活动形式及内容包括组织学校或学区范围的活动和比赛。北京市财政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实际在校生人数,城区生均每年400元,远郊区县生均每年500元标准将经费拨至各区县,由区县统筹安排使用。
A. 北京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B. 北京市划拨经费到各校
C. 北京市为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课外活动 D. 北京市课外活动安排应形式多样
二、古诗文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7、8 小题。(4分)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①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亡:通“无”。
7.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8.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在词中写“翁媪”,抓住了“醉里”“相媚好”;写“小儿”,则抓住了溪头“卧剥莲蓬”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
B.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些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却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显得格外清新优美。
C.从词的意境来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
D.在描写手法上,这首小令,既有浓笔艳墨,又用了纯粹的描绘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令欲调丁壮,筑大城,自大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跌倒。③应候:顺应时令。
9.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
A.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 C.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
C.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 D.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
10.解释下殒句中加点的词。(2分)
(1)虽有少劳( ) (2)臣怪之(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12.结合文章,你认为齐王是个怎样的人?(2分)
13.通过艾子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8%89%BE%E5%AD%90&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三)古诗文名句积累。(8分)
14.按要求填补诗句。(每空1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3)若夫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李白的《行路难》中表现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充满昂扬豪气的名句是
, 。
(5)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这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说: ,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 20 题。(16分)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李云迪
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发有些发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
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
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
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巴驹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
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
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悼词写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
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飘飞在瑟瑟的寒风中。
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人生太淡然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
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15.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2 分)
16 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下面句子。(3 分)
“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飘飞在瑟瑟的寒风中。”
17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8.文章题目“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有什么含义?(2 分)
19. 联系全文,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笨拙”的理解。(4 分)
(1)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2)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巴驹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
20. 文章最后两段有什么作用?(2 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1-25 题。(14分)
垃圾变水泥 杨朝晖
①资料显示,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全国2/3的城市被垃圾围困,1/4的城市已经没有地方处理日渐增多的生活垃圾,更严重的是,城市生活垃圾以平均每年8%~10%的速度增长,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已不堪重负。
②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外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填埋法、焚烧发电法、堆肥法和综合处理法。这些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弊端较多,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垃圾焚烧产生有害气体二恶英等,以及飞灰飞渣难以处理。
③通过对国内外垃圾焚烧技术的研究,中信重工研发出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技术,利用水泥窑将生活垃圾变成生产水泥的原料。
④记者在生产现场看到,一车车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直接被倒入全封闭的巨大处理间,随即被专用抓手投入到破碎机。破碎后的垃圾由板式喂料机经专用皮带传送系统送入垃圾焚烧炉,经由原水泥生产系统引入850℃以上的热风进行高温处理,生成灰渣固化物进入原水泥生产系统,经原料立磨、水泥烧成系统,最终成为水泥熟料。
⑤该技术具有传统的垃圾填埋和焚烧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能有效地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排放,飞灰与炭灰渣通过煅烧全部进入水泥熟料的晶格中,避免了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垃圾储存和输送均处于负压状态,防止了异味对空气的污染;L型垃圾焚烧炉能够调节焚烧时间,非常适合处理目前我国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还能用垃圾中的可燃物替代部分燃料,完全达到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
⑥中信重工的这项创新与建一条日处理500吨垃圾的垃圾焚烧厂相比,每天可节约煤48吨,为水泥厂节约矿石65吨。也就是说,像洛阳这样的城市,两条月生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城市每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
(选自2012年5月7日《科技日报》 有删改)
21.文章第①段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用意何在?(3分)
22.认真阅读文章第④段,写出“垃圾变水泥”的生产流程。(2分)
破碎垃圾→________ __→生成灰渣→________ __→水泥熟料
23.“垃圾变水泥”的新技术与传统处理垃圾技术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 (3分)
24.通读全文,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结合③一⑤段内容作简要说明。(3分)
2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城市生活垃圾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B.中信重工研发的新技术,使生活垃圾通过破碎焚烧,变成了生产水泥的原料,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
C.用新技术处理生活垃圾,能有效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排放,而且垃圾中可燃物可替代部分燃料,从而降低了成本。
D.如果采用这项新技术,两条月生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像洛阳这样的城市每个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6.综合性学习。(6分)
红色旅游对青少年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培育年轻一代的时代精神十分重要。清明节期间学校政教处决定举行为期三天的红色旅游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在红色旅游景区,你遇到一位抗日老战士,你希望他能向大家讲解关于红色旅游景区的故事,你应该怎么说?(2分)
(2)在一座烈士纪念碑正面,有一位游客正要用小刀刻字,你想制止,这时怎么说才得体?
(3)旅游快结束了,景区管理处要求每位游客在“游客签字薄”写下自己的感言,你会写什么呢?和大家分享吧!(2分)
27.写作。(50分)
的背后
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再作文,不少于600字。
会昌县2014年春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A 6.C 7.B 8.D
9.C 10.劳累(劳苦) 对……感到奇怪
11.(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2分。“参加”改用“响应”也可。采分噗:补出主语1分,“欣跃而来”1分)
12.头脑简单,考虑问题不周全,不关心百姓疾苦,目光短浅,不调查研究,喜欢凭空想象。
13.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或 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
14.(1)皆若空游无所依 (2)宠辱偕忘
(3)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一) 15. 身体残疾的李忠义不仅做好本职工作, 而且热心地为大家服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大意对即可,共 2 分)
16.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李忠义头发花白、零乱的特点,(1 分)暗示他的爱心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传播。(1 分)
17. 外貌(肖像)描写。(1 分) 作用:描写李忠义的外貌特征,写出了他外表的丑陋,行动的不便,生活的 艰难;(2 分)为下文表现他的热心、真诚作铺垫。(1 分)(共 4 分)
18. ①天空中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价值;(1 分)
②一个人不管多平凡,但在社会大家庭中,只要他认真地工作生活,就都会有各自的价值。(1 分)(或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位置,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共 2 分)。
19. (1)写出了他文化水平不高,字也写得不美观;突出了他为工友们服务的热情。(2 分)
(2)写出了他爬上柱顶拉银幕时的吃力和艰难,表现了他不辞辛苦、无私地为大家服务的优秀品质。(2 分)(共 4 分)
20. 内容:点明主旨,深化中心;(1 分)结构:总结全文,照应文题。(1 分)(共 2 分)
(二) 21.数字说明(或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多,传统垃圾处理技术不堪重负;引出下文说明对象,垃圾变水泥这项新技术。
22、高温处理(或焚烧垃圾);磨碎再烧
23、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24、 逻辑顺序;先概况介绍垃圾变水泥这项新技术,再具体介绍垃圾变水泥的生产流程和巨大优势。
25、A
26.(1)老爷爷,您好!我是××中学的学生,我们想请您介绍一下这个景区发生的革命故事,好吗?
(2)叔叔,您好!请您不要在烈士纪念碑上刻字,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后人对先辈的不敬重,另一方面有损这里的环境,您说是吗?
(3)红色旅游让我们不忘过去,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为祖国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