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广东省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广东省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0 22:0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选择题
1.(2022春·广东广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力发展轻工业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2022春·广东汕头·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业品和粮食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抗美援朝的推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一五计划”的实施
3.(2022春·广东河源·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立初期,苏联专家正在给中国工人讲解“吉斯﹣150”型汽车。这一场景出现在
A.解放战争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4.(2022春·广东深圳·八年级统考期末)从1952年起,中国开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大量翻译苏联高等院校的教材。此外,还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仅1956年,就有1800多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被派往苏联留学。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实行三大改造 B.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
C.调整国民经济 D.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5.(2022春·广东东莞·八年级期末)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6.(2022春·广东深圳·八年级统考期末)根据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部署,中国从1953年起制定和实施“五年计划”(从2011年起,改为“规划”),现在正在执行十四五规划。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70余年坚持不懈、与时俱进地编制、实施计划规划。主要因为,这种计划规划,能够( )
A.明确各时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B.体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优越性
C.避免经济建设出现失误和挫折 D.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
7.(2022春·广东深圳·八年级校联考期末)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立足于中国国情,充分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这个“中国国情”指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还没有巩固 B.我国的国民经济濒于崩溃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没有恢复过来 D.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
8.(2022春·广东河源·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
A.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使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9.(2022春·广东河源·八年级统考期末)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以下能印证该史料的史实是
A.武汉长江大桥顺利通车 B.沈阳飞机制造厂的建成
C.中朝军民共同抗击侵略 D.鞍山钢铁公司建立
10.(2022春·广东河源·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一幅创作于1953年的中国漫画。图中士兵对着被折断的炮口说道:“让我们的矿山工厂歌唱!不许你们这些家伙怪叫!”(US是美国的简称)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大力发展工业以巩固国防 B.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基本好转
C.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 D.重点放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1.(2022春·广东汕尾·八年级统考期末)“车轮飞转东西南戈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秘冬入眼来。”这副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2022春·广东广州·八年级华南师大附中校考期末)1953年青年工人王崇伦先后8次改进工具,一年完成了四年多的工作量,成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1955年全国职工提出了53万多件发明、技术改进,涌现出大批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上述现象反映出:( )
A.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B.新时期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C.人民积极投身国家工业化建设 D.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加速推进
13.(2022春·广东江门·八年级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创新初级中学校考期末)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在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均是空白,反而形成了以沈阳、鞍山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区,以京津、唐为中心的华北工业区,以太原为中心的山西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工业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工业区,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工业区,以兰州为中心的甘肃工业区,以重庆为中心的川南工业区等。据此可知,一五计划
A.旨在促进中西部工业发展 B.实现了工业中心向西转移
C.推动了工业布局趋向合理 D.以重工业建设为主要目标
14.(2022春·广东广州·八年级执信中学校考期末)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提出:中国的工业化可以在社会主义阵营内与各国分工合作。但是,新中国领导人做出了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决定,1962年,进一步提出“建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的目标。这些决定表明( )
A.中国已放弃斯大林模式 B.中国已具备较雄厚的工业基础
C.中国要重点发展轻工业 D.工业化要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
15.(2022春·广东湛江·八年级统考期末)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一些环节。如图为新中国曾发行的部分人民币图案,从图案中能得出的信息是当时的中国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③完成了三大改造 ④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2022春·广东深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反映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 )
A.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 B.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C.交通建设集中在沿海地区 D.忽视轻工业、农业等的发展
17.(2022春·广东汕头·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我国1954年发行的宣传画《我们为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而自豪》。该作品
A.反映青年成为工业建设的主导力量
B.赞颂工人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热情
C.体现“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倡导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18.(2022春·广东佛山·八年级统考期末)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材料表明毛泽东强调( )
A.加强国防尤其是军事武器建设 B.必须在较短时间内造出原子弹
C.注重经济及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D.集中力量快速地发展国防工业
19.(2022春·广东佛山·八年级统考期末)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材料说明
A.人民对国家民主建设的支持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我国初步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
20.(2022春·广东湛江·八年级校考期末)1954年在完成全国基层选举的基础上,分别选举产生1226名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台湾省代表暂缺)。其中,中共党员668人,占54.48%,党外人士558人,占45.52%。这反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提高决策科学性 B.强调制度稳定性
C.权力具有至上性 D.具有广泛代表性
21.(2022春·广东广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表是新中国1954年宪法制定的部分过程。由此可知,1954年宪法的制定( )
时间 概况
1954年3月 形成宪法草案初稿,各大城市组织八千多人讨论,修改后形成宪法草案。
1954年6月 宪法草案公布,交全国讨论,两个多月中有一亿五千多万人参加讨论并提出意见。
1954年9月 中央政府委员会通过修改稿,形成提交第一届全国人大的讨论稿。
A.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 B.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完善
C.因缺乏经验而过程漫长 D.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22.(2022春·广东深圳·八年级统考期末)1954年,《人民日报》登载了一篇文章:“……当晨雾还未消散时,街道上即出现了一队队打着红旗、敲着锣鼓的人群,他们走过到处挂着和贴着“庆祝普选”标语的街道,到选举站去投票……”他们选出的是( )
A.劳动模范 B.人大代表 C.政协委员 D.共产党员
23.(2022春·广东潮州·八年级统考期末)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完成了三大改造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简答题
24.(2022春·广东·八年级期末)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新中国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着新中国成立的庆典是什么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的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里,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将重工业成就和交通运输业成就各举例。
(5)回顾新中国的历史,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何认识
三、综合题
25.(2022春·广东深圳·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初中组织八年级学生进行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探究某一时期我国重工业建设集中在东北的原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环节一:准备资料阶段,小史同学搜集了下列材料。
材料1: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材料3: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图 材料4:中国主要能源矿产分布图
材料5:建国初期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2日 苏联政府首先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
1950-1952年 土地改革运动
1950-1953年 抗美援朝战争
材料6:“充分利用东北及上海工业基地与技术条件,发挥现有工业基地的作用,并积极着手建立新的工业基地,逐步改变我国工业目前的地区分布的某些不合理状态。”——李富春(1954年,时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环节二:项目实施阶段,小史同学制作了项目式学习清单
项目名称 深度了解“一五”计划
驱动性问题 为什么“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建设集中在东北?
项目任务 1.了解“一五”计划的背景
2.分析支撑我国重工业建设集中在东北地区的条件有哪些?
学习成果 撰写“一五”计划解说词
请回答:
(1)分析材料1,指出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
(2)分析材料,指出支撑我国重工业建设集中在东北地区的条件有哪些?
(3)请你为“一五”计划撰写解说词。(不少于80字)
参考答案:
1.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为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至1957年底,党和政府编制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 建设人才,A项正确;“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内容,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953年-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促进了我国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可知,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D项正确;土地改革的完成时间是1952年,排除A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为我国赢得一个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是1958年,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立建立于一五计划期间。1953年7月15日,“一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长春汽车制造厂动工修建。1956年7月13日该厂研制成功国产载重汽车,毛泽东把这种汽车命名为“解放”牌。解放牌汽车的问世,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B
【详解】依据“从1952年起,中国开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大量翻译苏联高等院校的教材。此外,还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可知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1957年,新中国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展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一五计划大力借鉴苏联的工业化经验,学习苏联的科学技术,B正确;三大改造是要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学习苏联的工业化经验并没有直接关系,A排除;20世纪60年代初,针对大跃进等左倾错误造成的三年经济困难,新中国提出调整国民经济,C排除;1952年时我国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D排除。故选B。
5.C
【详解】依据题干的 “195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桥飞架”指武汉长江大桥;车轮追风指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屋脊”建新路指青藏高原上的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3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武汉长江大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都属于一五计划的成就。排除ABD,故选C项。
6.A
【详解】根据题干“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70余年坚持不懈、与时俱进地编制、实施计划规划。”可知,这种计划规划能够明确各时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优越,排除BD;材料也没有涉及到五年计划能否避免经济建设出现失误和挫折的问题,排除C。故选A项。
7.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前,我国国民经济稍有恢复和好转,但仍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化水平很低,基础薄弱,且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为此,我国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一五”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D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还没有巩固”说法错误,排除A项;我国的国民经济稍有恢复和好转,排除B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等信息可知这一战略指的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开展基本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使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B项正确;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是三大改造,排除A项;一五计划没有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排除C项;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根据干材料,周恩来强调经济建设“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由此可知,,我国工业发展的要求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应协调发展,不能只关注重工业,还要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和农业等,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B属于重工业,不符合题意;中朝军民共同抗击侵略属于军事方面,C不符合题意;D属于重工业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A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士兵对着被折断的炮口”“让我们的矿山工厂歌唱!不许你们这些家伙怪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材料内容体现了大力发展工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国防,选项A符合题意;BCD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故选A。
11.A
【详解】根据题干“车轮飞转东西南戈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秘冬入眼来。”,结合所学可知,“车轮飞转”指的是汽车制造方面的成就,与此有关的一五计划成就指的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钢水奔腾”指的是一五计划在钢铁领域的成就,即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大庆油田建成”与对联描述的成就无关,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根据材料“1953年青年工人王崇伦先后8次改进工具,一年完成了四年多的工作量……1955年全国职工提出了53万多件发明、技术改进,涌现出大批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可知,材料反映人民积极投身国家工业化建设,C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新时期,排除B项;1953-1956年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形成了以沈阳、鞍山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区,以京津、唐为中心的华北工业区,以太原为中心的山西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工业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工业区,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工业区,以兰州为中心的甘肃工业区,以重庆为中心的川南工业区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推动了工业布局趋向合理。C项正确;促进中西部工业发展,与“以沈阳、鞍山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区”内容不符,排除A项;实现了工业中心向西转移,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以重工业建设为主要目标,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但是,新中国领导人做出了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决定,1962年,进一步提出“建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的目标”并结合中国领导人从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到建成“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决定可以看出,当时国家领导人认识到工业化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D项正确,1962年,中国依然实行的受苏联模式影响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一五计划之后,我国只是初步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排除B项;中国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而非轻工业,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例如,飞机、拖拉机等;1954年,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五四年宪法,确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制定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团结;币面正反映了这些主题,故①②④符合题意。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故③不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B
【详解】根据地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取得成就中,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均位于东北地区,说明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B项正确;题干只显示了重工业和交通建设成就,体现不出“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排除A项;交通建设遍布全国各地,“集中在沿海地区”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地图没有显示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成就,且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中规定,相应地发展农业和和轻工业等行业,“忽视轻工业、农业等的发展”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7.D
【详解】依据题干关键时间点“1954年”以及宣传画的标题“我们为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而自豪”,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当中,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力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因此题干宣传画正是倡导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尚,D项正确;题干宣传画旨在激发人们投身国家工业建设的热情,但没有体现青年成为工业建设的主导力量,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生产”的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1956年提出了“双百”方针,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8.C
【详解】“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反映了一五计划时期,毛泽东主张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体现的是毛泽东注重经济及国防建设协调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加强国防尤其是军事武器建设,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必须在较短时间内造出原子弹,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集中力量快速地发展国防工业,排除D项。故选C项。
19.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953年12月、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可知,此内容反映了人民对国家民主建设的支持,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排除B项;我国初步建立政治协商制度是在1949年,排除C项;材料涉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20.D
【详解】根据材料“1954年在完成全国基层选举的基础上,……其中,中共党员668人,占54.48%,党外人士558人,占45.52%^”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党员和党外人士组成,代表具有广泛性,材料体现不出ABC的内容,排除。故选D。
21.A
【详解】根据材料“新中国1954年宪法制定的部分过程”可知1954年宪法是先由广大人民群众讨论并提出意见,后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A项正确;1956年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和完善要在1956年后,排除B项;漫长一般是指延伸得很长,这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排除D项。故选A项。
22.B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1954年”“普选”,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的人大代表选举活动,B项正确;劳动模范由选举产生,但与材料中的“普选”情况不符,排除A项;政协委员和共产党员不是普选产生的,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23.B
【详解】根据题干的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项正确;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A项;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C项;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24.(1)开国大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任选其二)
(3)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4)重工业成就:武汉、包头两个钢铁基地;交通运输成就: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5)中国共产党不仅能救中国,而且能发展中国。
【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开国大典的召开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以五星红旗为国旗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决定的。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里,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重工业方面的成就包括建成武汉、包头两个钢铁基地;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包括建成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5)回顾新中国的历史可知,中国共产党不仅能救中国,而且能发展中国。
25.(1)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2)东北地区幅员辽阔,资源物产丰富;重工业比较发达,基础较好;“一五”计划中有苏联援建的项目,东北地区与苏联等国为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3)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等。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解析】(1)
根据材料1“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是在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
(2)
根据材料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材料3“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图”、材料4“中国主要能源矿产分布图”结合所学可从支撑我国重工业建设集中在东北地区的条件有东北地区幅员辽阔,资源物产丰富;重工业比较发达,基础较好;“一五”计划中有苏联援建的项目,东北地区与苏联等国为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等方面来回答支撑我国重工业建设集中在东北地区的条件。
(3)
关于“一五”计划的解说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从制定计划的目的,成就和影响进行分析回答,由于题目有字数要求,因此在时间允许下尽量写详细。如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等。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