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广东省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下学期广东省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0 22: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8经济体制改革
一、选择题
1.(2022春·广东惠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的同一年,时任遂宁市蓬溪县群利乡党委书记邓天元在九龙坡村与几名村干部达成一致意见:率先试点田边地角独立耕种,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做法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现状 B.增强了企业经营活力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
2.(2022春·广东河源·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项可为研究“小岗村引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最有价值的史料是
A.18户村民签订的《承包责任书》 B.小岗村村民的回忆录
C.长篇纪实小说《小岗村的故事》 D.电影《十八个手印》
3.(2022春·广东湛江·八年级统考期末)下表是1978-1998年中国经济数据表。表格数据说明( )
年份 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农林牧副渔增加值/亿元 进出口总额/亿元
1978年 3678.7 385 1621.4 1072.5 355.04
1988年 15180.4 1378 5814.0 3865.2 3821.79
1998年 85195.5 6860 34133.9 14816.4 26849.68
A.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出超地位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发展
C.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 D.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4.(2022春·广东广州·八年级广东广雅中学校考期末)1980年国家农委的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中写道:“‘尖头户站,滑头户看,老实户气得不愿干’的现象没有了”,“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的一年到头打疲劳战的现象也没有了”。这反映出( )
A.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 B.农村社会风俗的改变
C.农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D.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
5.(2022春·广东江门·八年级统考期末)河南省委在1980年指出: “各地所建立的生产责任制,只要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生产,提高社员生活水平,巩固集体经济,就应当加以肯定和稳定。”这表明河南省委
A.提倡推行农业合作化 B.鼓励生产关系的调整
C.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 D.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
6.(2022春·广东惠州·八年级统考期末)1985年3月11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临汝县农村于1984年办起了股份式合作经济。“股份式合作经济,现已成为临汝农村经济的支柱。去年,全县各类股份式合作企业所创价值达到13000多万元。”由此可知( )
A.生产经营方式革新助推经济发展
B.经济体制改革由城市转向农村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不断调整
D.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体制确立
7.(2022春·广东茂名·八年级校考期末)1985年,广州《羊城晚报》的一篇报道中写道:“一些大学教师利用周末,到珠三角的企业炒更(对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企业)周六接走周日晚送回。”材料中的“炒更”现象说明( )
A.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调整国民经济方针的提出 D.单一公有制下实行平均分配
8.(2022春·广东深圳·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1990年中国只有1家国有企业上榜;到2018年达120家,其中国有企业有83家,约占70%。这表明
A.中国国有资本的迅速壮大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
9.(2022春·广东湛江·八年级统考期末)1987年,“国营工业企业中,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占68%;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82%。”材料体现的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到来
B.大跃进”高潮的掀起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10.(2022春·广东惠州·八年级统考期末)“1978年,我国农村人均住房面积8.1平方米。许多县人均年收入低于50元;我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6.7平方米,工资20年未上涨。”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B.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C.住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D.科技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1.(2022春·广东湛江·八年级校考期末)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2.(2022春·广东广州·八年级统考期末)1979年3月,广州市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率先放开塘鱼价格,成立第一家国营货栈——河鲜货栈,实行产销见面、随行就市、按质论价、议价成交。这意味着国家( )
A.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B.探索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
C.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D.批准广州为沿海开放城市
13.(2022春·广东广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改革开放之前,国企婆婆多,管得严。拿一个省级工厂来说,从厂长到车间主任的任命听主管厅的。”这意在说明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国有企业已政企分开
C.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 D.国有企业缺乏自主权
14.(2022春·广东东莞·八年级统考期末)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这表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推广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普遍共识
C.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 D.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取得新认识
15.(2022春·广东汕尾·八年级统考期末)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低化的模式。”这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是( )
A.改革不适应的生产关系 B.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
C.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6.(2022春·广东茂名·八年级校考期末)1984—1991年,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的工业产品产值比重由40%下降到了11.7%,国家统配物资由64种减少到了19种,国家定价的生产资料比重由60%下降到了18.7%,国家定价的社会零售商品的价格比重由50%降低到了5.9%。这一变化说明( )
A.国家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困难 B.经济体制改革在逐步推进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D.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
17.(2022春·广东清远·八年级统考期末)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时曾一次性增收了5000多个新词条,如市场经济、超市、电脑、绿色食品、下海等。本次修订可能发生在
A.1956年 B.1978年 C.1984年 D.1996年
18.(2022春·广东湛江·八年级校考期末)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得到根根本解决是在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9.(2022春·广东清远·八年级统考期末)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
A.国企改革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
二、综合题
20.(2022春·广东汕头·八年级统考期末)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全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科书
材料二:
材料三: 恩格尔定律认为,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其食物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越大;收入越高,这个比例便越小。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或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比例就越大;越富,情形则相反。
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
时间 1978 1980 1985 1989 1992 1993 1994
恩格尔系数 66.6 65.5 58.3 56.5 51.5 48.9 46.4
——摘自陈泉《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分析》
(1)根据材料一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发展的角度,分析土地改革的影响。
(2)观察材料二,指出序号②、③阶段粮食产量有何变化?并运用相关的农业政策分析这两个阶段出现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1978-1994年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1.(2022春·广东广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仓廪实,天下安;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 我国粮食生产情况
20世纪50年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土地实现农民私有化,激发了农民的热情,推动粮食产量的增长;1953年,由于农民小规模生产经营面临难以解决水利问题和抵御自然灾害等问题,国家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粮食产量出现了第一轮的快速增长。
20世纪60-70年代 我国开展了红旗梁等水利设施建设,粮食生产在艰难中谋求发展,到197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05亿吨,粮食年均递增3.59%,是1949年粮食产量的2.7倍。
20世纪80-90年代 国家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取消计划经济时期对于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不断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化的投入。1998年,我国的粮食产量突破5亿吨。
21世纪以来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一号文件”,部署“三农”重点工作。2013年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6.8亿吨。
——摘编自韩杨《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等
(1)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为提高粮食产量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粮食产量取得突破的原因。
(4)纵观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历程,归纳我国粮食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详解】“率先试点田边地角独立耕种,实行‘包产到户’”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摸索,这一做法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C正确;土地所有制没有发生变化,故A错误;这不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B错误;这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故D错误。
2.A
【详解】史料中真实可靠的是第一手史料,如原创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结合所学,1978年,为解决饥荒问题,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签订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18户村民签订的《承包责任书》属于原创史料,即第一手史料,A项正确;BCD项的史料都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BCD项。故选A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78到1998年国内各种经济指标不断提高,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项正确;表格内容无法体现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出超地位,排除A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在2001年,排除B项;通过材料内容无法得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可得出这一时期正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时期,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说明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A项正确;题干内容与社会风俗无关,排除B项;这一时期尚未解决农村温饱问题,排除C项;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在1984年,排除D项。故选A项。
5.B
【详解】根据材料“各地所建立的生产责任制,只要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生产,提高社员生活水平,巩固集体经济,就应当加以肯定和稳定”可得出鼓励生产关系的调整,B项正确;提倡推行农业合作化发生在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中,排除A项;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排除C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根据材料“河南省临汝县农村于1984年办起了股份式合作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我国农村改革出现的合作经济新形式,是农村生产经营方式革新,实行家庭式经营、商品生产逐步发展后,农民要求扩大经营规模的必然趋势,A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先从农村开始,排除B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重心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C项;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炒更”现象的出现说明珠三角的乡镇企业得到发展,这就突破了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A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到1992年才提出,排除B项;调整国民经济方针的提出是在1961年,排除C项;乡镇企业的发展不是单一公有制下实行的平均分配,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根据题干“1990年中国只有1家国有企业上榜;到2018年达120家,其中国有企业有83家,约占70%。”可知,我国国有资本从199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83家,因此,材料表明中国国有资本的迅速壮大,故A项正确;从题干“国有企业”可知,材料没有涉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排除BC项;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87年”,“厂长负责制”,“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8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1984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在企业中实行厂长负责制、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这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到198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故D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到来,故A错误;1958年大跃进”高潮的掀起,时间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在农村的改革,故C错误。综上答案D。
10.B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到1978年我国的人均住房及工资多年未上涨,这说明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活力,因此材料强调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B正确;材料与政治体制改革无关,A排除;住房体制改革仅是材料的一方面,与材料无关,C排除;材料与科技体制改革无关,D排除。故选B。
11.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我国开始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B项是对农村经济进行的改革;CD项属于对外开放的范畴。A项符合题意,故选A。
12.B
【详解】根据材料“1979年3月……成立第一家国营货栈——河鲜货栈,实行产销见面、随行就市、按质论价、议价成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底,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规定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材料所述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率先放开塘鱼价格,实行产销见面、随行就市、按质论价、议价成交等措施体现了国家对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底,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多种经济成分,无法得出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国家对价格管理体制的探索,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没有涉及对外开放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国企婆婆多,管得严”“从厂长到车间主任的任命听主管厅的”说明改革前企业缺乏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被管的过多,D项正确;题干说的是国企,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排除A项;政企分开是改革后的情况,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及改革开放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根据题干“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等信息可得出,政府对商品经济的认可,表明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取得新认识,不再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A项;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开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开始进行城市改革,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当时并未出现此现象,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根据材料“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低化的模式。”分析可知,材料说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是改革不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A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是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B
【详解】根据材料“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的工业产品产值比重由40%下降到了11.7%,国家统配物资由64种减少到了19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B项正确;国家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困难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
17.D
【详解】考查点:时代变迁。解题思路:根据新词条判断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题干的市场经济、超市、下海等词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故D符合题意;与1956年有关的词汇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等,排除A;与1978年相关的词汇是改革开放等,排除B;与1984年相关的词汇是国企改革等,排除C。故选D。
18.C
【详解】考查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题思路:根据“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信息可知,邓小平认识到了片面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突破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传统观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此后的中共十四大三中全会上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C正确;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错误;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错误;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卢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错误。综上故选C。
19.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据此可知,“中国式体制”指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不符,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项建立现代企业制动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B项正确;国企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建立经济特区是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具体措施,排除ACD项。故选B项。
20.(1)观点:土地改革使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土地改革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任答一点)
影响: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只适用于回答第一个观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巩固新生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答对一点)
(2)②:产量下降。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下降。(史实,说明)
③:产量增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增长。(史实得分,说明得分)
(3)改革开放后广东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1)
依据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可得出土地改革使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依据材料“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可得出土地改革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依据所学可得出土地改革促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巩固新生政权以及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
依据材料二粮食产量统计可得出②处产量下降,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下降;③处产量增长;依据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促使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增长。
(3)
依据材料三表格中“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可得出改革开放后广东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1.(1)不断增长。
(2)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
(3)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取消计划经济时期对于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不断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化的投入。
(4)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解析】(1)
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趋势是不断增长,197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05亿吨,1998年,我国的粮食产量突破5亿吨,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6.8亿吨。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为提高粮食产量所采取的措施有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三大改造的完成,促进了农业发展。
(3)
根据材料“国家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取消计划经济时期对于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不断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化的投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粮食产量取得突破的原因有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取消计划经济时期对于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不断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化的投入。
(4)
纵观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历程可知,我国粮食政策的出发点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