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民族大团结
一、选择题
1.(2022春·广东惠州·八年级统考期末)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A.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B.工作重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C.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
2.(2022春·广东广州·八年级广东广雅中学校考期末)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1949年内蒙古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18元,2015年达到11547美元,人均经济总量更是跃居全国前列。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A.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 B.促进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C.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D.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3.(2022春·广东佛山·八年级统考期末)“……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A.民族区域优惠政策 B.西部大开发政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的政策
4.(2022春·广东东莞·八年级期末)“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 )
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 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 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5.(2022春·广东深圳·八年级统考期末)邓小平说:“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如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盟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是因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能使各少数民族自由选择社会制度
B.使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保证了国家统一
C.使各少数民族完全自治,促进民族团结
D.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6.(2022春·广东阳江·八年级统考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建国初期中共为解决民族问题确立了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科教兴国战略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2022春·广东汕尾·八年级统考期末)下表反映的是我国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概况,取得这些成就的最主要因素是( )
年份 GDP(亿元) 人均(元/人)
1951 1.29 114
1965 3.27 241
1978 6.65 375
2005 251.21 8939
2014 920.83 29252
A.国家政策支持和藏族人民的努力 B.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8.(2022春·广东汕头·八年级统考期末)依据《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管理办法》等法规,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行文以及各机关团体、国营企事业单位各种牌匾、标语、路标等,蒙汉两种文字并用 率已达到90%以上。以上材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A.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B.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
C.使用和发展各民族语言文字 D.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名胜古迹
9.(2022春·广东河源·八年级统考期末)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在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自治地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C.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坚持国家统一领导
D.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10.(2022春·广东汕尾·八年级统考期末)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下列反映“石榴籽”精神的举措有( )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③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共建“一带一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2022春·广东广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12.(2022春·广东湛江·八年级廉江市第一中学校考期末)20世纪末,中央在西部实施大开发政策。这一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当今,党和政府又加大了对西部精准扶贫的倾斜力度。党和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实现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 B.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C.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3.(2022春·广东河源·八年级统考期末)有人根据某铁路和沿线旅游景观,绘制了下图。关于这条铁路描述正确的是
A.修建于“一五计划”时期 B.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C.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D.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权利
14.(2022春·广东深圳·八年级统考期末)目前世界最高的桥梁——北盘江大桥(见下图),连接云南、贵州两省少数民族聚居地,改善了少数民族的交通状况,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下列工程与北盘江大桥所起作用相似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 B.青藏铁路
C.“人工天河”红旗渠 D.港珠澳大桥
15.(2022春·广东广州·八年级广东实验中学校考期末)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致力于边疆教育的实施与推广,实现了从“蒙藏教育”到“边疆教育”的转换。这一转换
A.增强了少数民族教育的独特性 B.说明了教育是抗日救亡的内在动力
C.导致了民族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D.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民族国家认同感
16.(2022春·广东东莞·八年级统考期末)自1981年始,中共中央下发多个文件要求开展对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并着手培养了众多专职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人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抢救、整理的散藏在民间的少数民族古籍达百万种。此举有利于( )
A.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 B.推动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
C.创造民族文化传承的良好条件 D.保障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17.(2022春·广东深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所示数据直接反映了( )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年 46.5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4年 11352.3 64369
A.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 B.“一国两制”构想实施的影响
C.市场经济体制产生的巨大作用 D.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18.(2022春·广东深圳·八年级统考期末)人民币右上角用五种不同文字注明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图)。五种文字为:汉语拼音、蒙文、藏文、维文、壮文。这一设计( )
A.体现中国各民族发展的差异 B.突出五个民族悠久文化传统
C.彰显中国境内各民族大团结 D.中国政府重视保护民族文化
二、综合题
19.(2022春·广东汕头·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汇合成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在近代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材料三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未来一个时期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出了部署。把这一部署落到实处,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事关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关社会主义中国的长治久安。
(1)材料一中图片所示事件起到了怎样的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二,总结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20.(2022春·广东深圳·八年级统考期末)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优化发展为主,是我国重大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总面积约687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47%以上,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水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国防边境安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1999年至2020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2020年11月23日,贵州宣布该省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经过20多年的建设,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森林覆盖率超过19.3%。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大数据、健康养生、旅游文创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底,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已接近6万公里,占全国比重40%左右。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西部地区走向了开放的“前沿”,为新时代的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2020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2.95万亿元,是1999年的26倍。
——材料二、三摘编自《开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经济日报》2021年10月25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工业建设与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的地理分布特点。如何评价“一五计划”期间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一五计划实施期间(1953—1957),中国在政治建设方面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2)综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针对少数民族所实行的政策。西部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来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简要加以概述(不得照抄原文)。西部大开发所取得的系列成就,体现了新时期怎样的发展理念?
(3)综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西部大开发有何政治意义?新时期中国特色外交哪一方面的工作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新机遇?
参考答案:
1.C
【详解】中共中央重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体现了中央非常重视少数民族问题,重视民族团结,故选C;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材料与一五计划无关,排除A;材料反映中共中央对少数民族工作的重视,无法体现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兴边富民行动,排除D。
2.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949年内蒙古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18元,2015年达到11547美元,人均经济总量更是跃居全国前列”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B项正确;题干信息表明内蒙古作为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均生产总值增多,经济发展较快,未涉及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权利、教育事业发展、祖国与边疆的联系,排除ACD项。故选B项。
3.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可知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因此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项正确;民族区域优惠政策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西部大开发政策,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以法治国,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根据“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为了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①②③⑤符合题意,B项正确;这首歌无法体现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5.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故D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仍旧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排除A项;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而非宪法和法律,排除B项;“完全”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建国初期中共为解决民族问题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D符合题意;ABC项措施不是针对解决民族问题的,排除。故选择D。
7.A
【详解】根据材料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正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国家政策支持以及西藏人民的努力,才使得西藏经济获得很大发展,A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与西藏的发展关系不大,排除B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关系时采取的方针,与西藏的发展关系不大,排除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是1984年,与材料表格的前三个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行文以及各机关团体、国营企事业单位各种牌匾、标语、路标等,蒙汉两种文字并用 率已达到90%以上”,可知与语言文字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中的使用和发展各民族语言文字。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行文以及各机关团体、国营企事业单位各种牌匾、标语、路标等,蒙汉两种文字并用 率已达到90%以上”,认识到与民族语言文字相关,然后进行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9.C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形势自治区。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C项符合题意;排除A项;我国在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排除B项;港、澳、台特别行政区拥有高度自治权。排除D项;故选择C。
10.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①②③是反映“石榴籽”精神的举措,A项正确;“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是1947年建立的内蒙古自治区,A项正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西藏自治区,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2.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党和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故D符合题意;实现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是党和政府实施政策起到的作用,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3.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条铁路是青藏铁路。这条铁路的修建加强了内地与西藏的联系,故C正确;一五计划期间没有修建通往拉萨的铁路,修建了公路,故A错误;材料是铁路的修建,不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不能体现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权利,故排除BD项。故选C。
14.B
【详解】根据题干“目前世界最高的桥梁——北盘江大桥(见下图),连接云南、贵州两省少数民族聚居地,改善了少数民族的交通状况,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可知,北盘江大桥连接了两个有少数民族的省份,改善了少数民族的交通状况,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铁路连接青海、西藏两个省份,改善了西藏地区的交通状况,促进了西藏地区的发展。与北盘江大桥所起作用相似,B项正确;武汉长江大桥连接了长江南北的城市,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红旗渠解决的是饮水问题,与少数民族的发展无关,排除C项;港珠澳大桥连接了香港、珠海、澳门,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面对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国民政府强化对边疆地区的教育的推广,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民族国家的认同感,D项正确;材料与少数民族的独特性无关,排除A项;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日救亡的内在动力,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导致了民族文化差异性的消失,排除C项。故选D项。
16.C
【详解】根据题干“少数民族古籍”等信息,可得出题干涉及的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方面的保护,是在创造民族文化传承的良好条件,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内容不是教育、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7.D
【详解】据材料“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2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在建国前内蒙古就实行了民族自治,建国后相继有广西、西藏的等民族自治区出现,但是与材料表达内容不符,排除A项;“一国两制”是针对香港、澳门和台湾,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故选D项。
18.C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在人民币上标注五种不同文字,代表不同的民族,表明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且各民族间的关系平等和睦,彰显中国境内各民族大团结,C项正确;文字体现不出各民族发展的差异,排除A项;注明五种文字并无突出五个民族悠久文化传统之意,其从文字也体现不出五个民族的悠久文化传统,排除B项;重视保护民族文化的举措包括帮助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文字,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整理少数民族文献古籍和出版等,不包括在人民币上注明不同民族的文字,排除D项。故选C项。
19.(1)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我国是一个长期统一的国家,历史上民族融合不分彼此;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联系紧密;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各民族之间政治认同度高。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图片所示事件起到了的共同作用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原因:根据“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汇合成了中华民族”得出我国是一个长期统一的国家,历史上民族融合不分彼此;根据“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得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联系紧密;根据“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得出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根据“在近代共御外敌……形成了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得出各民族之间政治认同度高。
(3)意义:根据“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事关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关社会主义中国的长治久安”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得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20.(1)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迅速增长,扶贫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等;共享的发展理念。
(3)西部大开发为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了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一带一路。
【详解】(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工业建设与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一五计划”期间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一五计划实施期间(1953-1957),中国在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综合材料二“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总面积约687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47%以上,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水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国防边境安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材料三“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针对少数民族所实行的政策是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成就:根据材料三“1999年至2020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2020年11月23日,贵州宣布该省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可归纳出西部地区生产总值迅速增长,扶贫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根据“经过20多年的建设,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森林覆盖率超过19.3%。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大数据、健康养生、旅游文创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可归纳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等;西部大开发所取得的系列成就,体现了新时期共享的发展理念。
(3)综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可知,西部大开发为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了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新时期中国特色外交一带一路方面的工作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