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端午的鸭蛋》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29 15:3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端午的鸭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3. 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的三大传统佳节吗?(春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是合家团圆,普天同庆;中秋是吃饼赏月,千里婵娟;那端午节呢?什么时候是端午节?(五月初五)我们这里也有过端午节的习惯,各处乡村的风俗习惯都不同,你家里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出示图片:粽子、香烛、划龙舟比赛。学生或谈风俗或说感受)。
端午的由来: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相同,称“端五” 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两个五,故又称“重五”。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影响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
二 检查预习
1.字词
腌鸭蛋( ) 籍贯( ) 车胤( ) 门楣( )
粽子( ) 避邪( ) 苋菜( ) 门槛( ) 蝎子( )
肃然起敬( ) 囊( )萤映雪 城隍( )庙
2.了解下面的词语并掌握:
门楣: 曾经沧海难为水:
与有荣焉: 囊萤映雪:
3.介绍作者。(出示投影)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资深文化界名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曾长期任职北京京剧院编剧。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
三、整体把握内容。
1. 朗读课文,将文章内容分为三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端午风俗 (1)→ 家乡鸭蛋 (2-3)→ 端午鸭蛋 (4-6)
2. 品读文章第一段
(1).文章中介绍了哪些端午节的习俗?明确:
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
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2).该段写端午的风俗而不写“鸭蛋”有何作用?
端午的习俗中介绍了鸭 蛋,为下文引出本地鸭蛋的介绍作了铺垫。
3. 品读文章第2——3段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家乡的鸭蛋?
1.名声 人们的赞赏 自己的感受 袁枚的食单
2.特色 质细而油多 双黄、通红
(2)写家乡的鸭蛋透露出作者对家乡鸭蛋何种感情?
对故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想。
(3)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对家乡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这是人类的普遍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辉。
4.品读文章第4—6段
(1).这一部分围绕端午节的鸭蛋习俗写了几件事情?
其中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打络子 挑鸭蛋 装鸭蛋 挂络子 吃鸭蛋 玩蛋壳
(2)囊萤映雪的故事与文章内容无关吗?为什么?
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孩子们装萤与蛋壳之中自然想到的,表达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无限眷恋,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艺术氛围
四、品语言
1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放声读一读,细细体会本文语言上有哪些特点?
(1).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这几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句子简短,极其简练。
有口语色彩。
请再找出几个有口语色彩的句子
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2).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惊奇不已”的“已”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停止。有文言色彩,比较典雅。
请再找出几个有文言色彩的句子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
2.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3.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3).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删去“吱——”,效果有什么同?
“吱——”,绘声绘色,真切生动;
其中的动感、快感,活灵活现。
删去就没有这种味道了。
运用语言造型
3.总结本文的语言艺术风格
(1)口语色彩浓厚 平淡有味
(2)古汉语的点缀 朴素典雅
(3)运用语言造型 动感传神
五、话佳节
(1)除了端午节外,你还知道哪些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冬至 腊八
(2)关于佳节的古诗句知多少?
有关春节的: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有关清明节的:《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关中秋节的:《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 http: / / www.21cnjy.com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有关重阳节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六、检测( 广安市语文中考题)
端午的鸭蛋(节选)
汪曾祺
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 ( http: / / www.21cnjy.com )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C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14.选段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先写了高邮咸鸭蛋 ,然后写了高邮咸鸭蛋 (2分)
15.仔细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2分)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16.选文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什么感情?请结合文段举一例句简要分析。(4分)
17.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文中画线A、B、C三句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语言特色,请任选一处并简要赏析。(3分)
我选 处,简要赏析:
【广安市语文中考题答案】14.名声大 质细而油多的特点。(2分)
评分说明:只要答到关键词“名声”、“特点”即可得2分。
15.“吱”,形象地描摹出筷子扎进咸鸭蛋红油从中冒出来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16.赞美,自豪(1分)
举例说明:(3分)
示例①:“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两个“多”,一个“善于”写出了对家乡人的赞美。
示例②:“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完全不能相比”和“实在瞧不上”从侧面突出家乡鸭蛋的好,表达作者赞美、自豪之情。
示例③:“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腌蛋》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觉得很亲切”,因为爱屋及乌,所以热爱家乡的我对不喜欢的袁枚产生了好感。“与有荣焉”,则写出了作者的自豪之情。
示例④:“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淡淡的幽默包含着对他乡鸭蛋有不屑,对家乡鸭蛋的自豪。
17.示例①:我选A处
示例①:“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 ( http: / / www.21cnjy.com )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后再说的神态,突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平淡而有味。
示例②:我选B处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示例③:我选C处
“一般是敲破空头”句中的“空头”是方言词,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作者“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的语言特点。
评分说明:所选例句和语言特点相符,并能作赏析,即可得分
七、布置作业
写小作文:美食我来赏。
模仿作者的语言,从形、色、香、味等方面描绘一下家乡的美食,抒写出对家乡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