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29 18:5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 学案
一、设计思想
本单元《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皆为中学重要课文,需背诵、默写,应反复掌握。
二、复习内容
第二十一课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骈体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的文章,本文是骈体文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了作者闲适恬静,飘逸的心情,旷达的胸怀)。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中心句)。(总领全篇)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
湍甚箭,猛浪若奔。(分写异水,水之清澈,急)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直指,千百成峰(赋予了山水情感,生命,表现了他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的赞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积极的影响,从侧面突出了富春江奇山异水险峰幽谷的魅力,说明了作者鄙弃过于追求功名利禄的行为,追求避世隐居的高洁志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分写奇山,山势高峻)
本文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的奇山异水
语言:1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对偶,比喻,夸张,拟人)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富有生机
2详写山,略写水,疏密有致,轻重有度
3抓住了景物的特征,突出了奇山异水
4随地点的转移由近及远的顺序,先俯看碧水,在仰观高山
注解:1选自《艺文类聚》,吴均(469-520),字叔庠(xiang),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练习:
内容理解: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3、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 。
4、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独绝 B、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猿则百叫无绝
C、风烟俱净 D、在昼犹昏
皆生寒树 有时见日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一词多义:
绝 ①猿则百叫无绝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天下独绝 
上 ①负势竞上    ②横柯上蔽 
穷:①千转不穷 ② 欲穷其林
重点词语解释
1、夹岸高山 2、负势竞上
3、互相轩邈 4、泠泠作响;
5、千转不穷 6、鸢飞戾天者
7、望峰息心 8、经纶世务
9、横柯上蔽 10、在昼犹昏
11、疏条交映 12、风烟俱净
13、一百许里 14、天下独绝
15、从流飘荡: 16、急湍甚箭
17、皆生寒树 18、鸢飞戾天者
19、水皆缥碧
第二十二课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本文塑造了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过于清贫,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
五柳先生与世俗社会格格不入
注解:1选自《陶渊明集》
不以第一人称写自传,表达了作者的意趣;此文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表达了他对高洁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使得文章显得与众不同,读来生动活泼,很好的表达了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境界。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2分)
第二十三课 马 说 韩愈(昌黎先生)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基本观点)。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中心句)。
作者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行径的嘲讽和抨击。
注解1选自《韩愈文选》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 见其他注释。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一、解释下列多义词
(1)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2)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3)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4)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故虽有名马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一食或尽粟一石
是马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其真无马邪
第二十四课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第一段:总写,突出勤奋
无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每
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之先达
为师严厉:未尝稍降辞色,叱咄——求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
第二段:详写,突出艰苦
求学艰难——受人照顾
学习生活艰苦——乐以忘忧
注解:1节选自《宋学士文集》,宋濂,字景濂,好潜溪,浦江人,明初文学家。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见其他注解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录毕,走送之( )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
③媵人持汤沃灌( ) ④左佩刀,右备容臭( )
二、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2分)
A、既加冠 宋既成列
B、益慕圣贤之道 杀数人,胡虏益解
C、足肤皲裂而不知 久而乃和
D、卒获有所闻 士卒不尽饮
三、翻译下面句子。(2分)
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四、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
① ② ③
第二十五课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七律
注释:选自《刘禹锡集·外集》 刘禹锡作品《秋词》“诗豪”
表现了作者遭贬谪,被弃置的无限辛酸的愤懑不平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贬谪地之僻,被贬时间之长)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典故,人事全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暗示政治上的新旧交替)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身世之感
长精神:意志不衰、坚韧不拔
在困苦失意之中不意志消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泰然处之。
赤壁 七绝
注释:选自《樊川诗集》杜牧作品《过华清宫》《山行》《秋夕》《泊秦淮》
借赤壁之战的史实,抒发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借史倾吐心中的抑郁之气)
点拨:他生不逢时,而历史英雄有成名的际遇。
典故: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83万大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赤壁,企图 打败刘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以后,再攻打孙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刘备采用联吴抗曹之策,与吴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共同抵抗曹操。当时,孙权和刘备兵力都很少,而曹操兵多将广,处于压倒性优势。刘备的军师诸葛亮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和孙权的大将周瑜,商讨破敌良策,两人不谋而合,都主张只有火攻,才能打败曹操。  可等一切都准备好后,周瑜却发现曹操的船只都停在大江的西北,而自己的船只靠南岸。这时正是冬季,只有西北风,如果用火攻,不但烧不着曹操,反而会烧到自己的头上,只有刮东南风才能对曹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发起火攻。周瑜眼看火攻不能实现,急得口吐鲜血,病倒在床上,名医、良药都治不好他的病。这时诸葛亮去探望周瑜,问他为何得病。周瑜不愿说出实情,就说:“人有旦夕祸福,怎能保证不得病呢 ”  诸葛亮早猜透了他的心事,就笑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怎能预料到呢 ”周瑜听到诸葛亮话中有话,非常惊讶,就问有没有治病的良药。诸葛亮说:“我有个药方,保证治好您的病。”说完,写了16个字,递给周瑜。这16个字是: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一看,大吃一惊,心想:“诸葛亮真是神人啊!”他的心思既然已被诸葛亮猜中,便请教破敌之策。诸葛亮有丰富的天文气象知识,他预测到近期肯定会刮几天东南风,就对周瑜说:“我有呼风唤雨的法术,借结你三天三夜的东南大风,你看怎样 ”周瑜高兴地说:“不要说三天三夜,只一夜东南大风,大事便成功了!”  周瑜命令部下做好一切火攻的准备,等候诸葛亮借来东风,马上进兵。诸葛亮让周瑜在南屏山修筑七星坛,然后登坛烧香,口中念念有词,装做呼风唤雨的样子。  半夜三更,忽听风响旗动,周瑜急忙走出军帐察看,真的刮起了东南大风,他连忙下令发起火攻。  周瑜部将黄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率领火船向曹操水寨急驶,当火船靠近曹军水寨时,一声令下,士兵们顺风放火。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把曹营的战船烧个一干二净,岸上的营寨也被烧着,兵马损失不计其数。在烟火弥漫中,曹操仓惶逃命,从小道逃回许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过零丁洋
注释: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表现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前两句写作者读书,如仕途,起兵抗元,经历四年战争)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比喻国家风雨飘摇,危在旦夕,比喻身世一生坎坷,孤苦伶仃)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前者指地方,后者指作者的心绪)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精神收篇,表达了他的民族气节与以死明志的决心)
水调歌头 
注释:选自《东坡乐府笺》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
表达词人由抑郁忧伤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上阙:忧郁不平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阙:超然豁达
高处不胜寒:不愿意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钩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与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山坡羊·潼关怀古 
选自《全元散曲》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
表现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归结全篇主旨,以警句形式道出封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从而表达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选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烂柯(kē) 酬乐天(chóu) 折戟(jī)
    B、干戈(gē) 认前朝(cháo) 宫阙(què)
    C、琼楼(qióng) 贬谪(zhāi) 零丁(dīng)
    D、婵娟(chán) 踌蹰(chǔ) 绮户(qǐ)
  2、选出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巴山楚水萋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B、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平。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选出下面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4、选出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酬乐天(以诗答谢) 长精神(振作) 自将磨洗(将要)
    B、折戟(古代兵器) 铁未销(销蚀) 叹零丁(孤苦无依)
    C、丹心(比喻忠心)不胜寒(承受、经受) 干戈寥落(指代战争)
    D、经行处(经过) 共婵娟(指月亮) 照汗青(指史册)
  5、默写或理解性填空。
   ⑴ _____________,暂凭杯酒长精神。
   ⑵ 《酬乐天扬州逢席上见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⑶ 《过零丁洋》中比喻飘摇不定的南宋朝廷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⑷ 《水调歌头》中写出词人矛盾心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⑸ 《山坡羊 潼关怀古》写曲人驻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望、感慨横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6、说出你对下面名句的理解。
   ⑴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