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修辞立其诚》阅读提升训练 (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修辞立其诚》阅读提升训练 (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1 07:4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修辞立其诚》阅读提升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节选)
张岱年
①“修辞立其诚”,是《易传 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②“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③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④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⑤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 ),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
⑥“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 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材料二
论 诚 意
朱自清
诚意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帐。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这也是出于自然。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
但是一般人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有人说礼是生活的艺术,礼的本意应该如此。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很诚恳的告诉你”,“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的诚恳、诚意,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了些戏味。
(原载1941年1月5日《星期评论》第8期,有删节)
1. 填入材料一第⑤段括号内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表里不一致,必然说假话
B. 所谓说假话,就是表里不一致
C. 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
D. 所谓说假话,就是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
2. 材料二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以下例子不是其证据的一项是( )
A. 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都是虚伪的。
B. 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
C. 有些人认为“看人,请客,送礼”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
D. 现在人常说,“我很诚恳的告诉你”,‘我是很有诚意的”。
3. 下面对两则材料中论证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典型的并列式论证结构,论证思路清晰缜密。
B. 两则材料都运用了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C. 两则材料都用了对比论证,材料一侧重古今对比,材料二侧重中外对比。
D. 两则材料的论证语言风格不同,材料一更活泼生动,材料二更严肃庄重。
4. 材料一中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材料二中说: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由此来看,两则材料对“诚”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5. 材料二围绕“诚意”展开议论,请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埋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兵实思想。
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管子》书的《心术上》提出所谓“静因之道”。《心术上》说:“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问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哀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摘编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修辞立其诚”在当今仍有价值,“诚”则是指真,“立具诚”则是要坚持真实性。
B. 人类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中又能加深对世界的认识。
C. 党八股文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主要和首先的任务是禁绝一切空话。
D. 文章的长短不是一定的,而是服务内容的需要,就如俗语说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7.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强调为文要真,材料二强调为文要言之有物,都从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的道理。
B. 哲学和科学都能揭示客观规律,文学不表现客观规律,所以文学不符合名实一致的要求。
C. “静因之道”与列宁的“辩证法要素”都认为,要彻底避免主观因素对客观世界的干扰。
D. 材料二中“懒婆娘的要脚”是表象,结果是群众不想看,危害是散布坏能响造成坏习惯。
8. 下列对材料有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语言平实,文风质朴。引用大量典籍史料并对其解释说明,让文章没有艰涩之感。
B. 材料一逻辑严密,层次清晰。采取递进式论证结构,将“立其诚”的含义深入分析阐述。
C. 材料二语言严谨,周密且生动活泼,引用谚语歇后语等群众语言,使文章内容通俗易懂。
D. 材料二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战争时期需要简短和精粹的文章。
9.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10. 这是网上一幅关于“标题党”的漫画,请结合文本中的观点分析“标题党”的危害性。
《标题党》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什么是修辞?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就是把语言材料组织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告诉别人一件事,说明一个问题,或者表示一个意见。语言材料很多,在表达的时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比如说,有个小孩很灵敏,很好玩,我很喜欢他。要把我对他的印象说出来,用什么词儿呢?用“灵”“机灵”“伶俐”“很鬼”“很有心眼儿”?或者用一般常说的“聪明”?这就有个选择,从中选一个最足以表示我对他的印象的说法。说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比如,可以说“这个小孩真聪明”,也可以说“这个小孩真不笨”,这又有所选择。“他心灵手巧,样样都行”,这句话很整齐;“他干什么都很出色,真行”,这句话不像上一句四个字四个字的,不整齐,但是也可以,也不错。我们可以很平实地说出对一个孩子的印象,“他举止动作活泼灵敏”,也可以打个比方,“这小孩真麻利,活像个小猴子”。这是随便举几个例子,从用词到说一句话、一段话,这里边可以选择的方面很多很多。认真细致地选择,并且能很迅速地选出最需要、最适当的说法,就是修辞的能力。上面举的是日常生活中无关重要的话。说重要的话,讲重要的道理,发表重要的意见,也需要选择,越是内容重要,越需要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辞很重要,应该具有这种能力。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只不过是从现有的语言材料中精心选择而已。创造性地运用是可以的。所谓创造性,是指在选择运用之中有独到之处。
(摘编自张志公《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选文是如何向读者介绍“修辞”的?在主题上,它与课文《修辞立其诚》有何不同?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
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比较多,比如徐增《而庵诗话》里提到,诗是人心灵的一种外化表现,见诗如见其人。验之创作实践,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有许多诗人的诗品与人品是统一的,和谐的,读其诗,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观其人,亦可想见其诗。比如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刘禹锡,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屈的典型。
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诗品高洁,而人品卑劣。读其诗,分明为志士仁人;观其行,显然是无耻败类。
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闲居赋》中,描述自己对功名的蔑视之情。但现实是,权贵贾谧手下有二十四个谄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但是读他的诗《题金山》却是豪气万丈:“屹然天立镇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俨然以御敌英雄自命。这可归因于人格的二重性:内心深处未必无意御敌,却因懦弱自私故而终不敢御敌。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
(节选自《浙江人文大讲堂——诗品与人品》有删改)
材料二: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急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战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材料三:
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当前正处于价值转型期,诗歌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人性价值、道德价值、文化价值都在变化,如何创造高格成为文化创新的时代命题。有一些路径有助于诗人提高境界,创造高格。
比如,人可在“事”上磨,从“自我”走向“人类喉舌”。21世纪以来出现的废话体、垃圾派、口水化写作,以及“梨花体”“乌青体”等,大都是聊以自慰的“呻吟”。这些诗有“合乎自然”的一面,容易引发热潮,但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转眼烟消云散,谈不上“人类喉舌”。“人类喉舌”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事,而且是千千万万人的事。王阳明说:“人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诗的意义、价值、梦想都诞生在诗人做“事情”的过程中。“事”中有“情”,有“生命意志”,有“欲”。“事情”关乎实践、关乎意境之“意”:王国维“境界说”提出的“合乎自然,邻于理想”的两个维度,要求诗歌不仅关注人的一般本性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写出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理想性。“合乎自然”,即合乎“人性的本然”,“邻于理想”,即靠近“理想人性、理想人生、理想社会”。只有契合这两个维度,才能写出“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诗人不是一劳永逸的“职业”,“邻于理想”就要求诗人永远行走在路上,永远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摘编自宋湘绮《新时代诗歌应提高境界,创造高格》)
1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等由来已久的说法,说明我们一直在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B. 21世纪以来出现的诗歌都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往往缺乏对千千万万人的事的关注。
C. 材料二中提到的杜甫的“君子”品格和创作的诗歌,所体现出的人品与诗品,可以全面论证材料一中的观点。
D. 材料三认为诗人诗歌创作既要“合乎自然”,又要“邻于理想”。这里“理想”的含义与材料二中的“君子”品格是相同的。
13.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史上诗品与人品割裂、背离、无法契合的情况有很多,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
B. 我们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就可以杜绝“言非心声"的现象:
C. 材料二中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D. 材料二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这恰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例释。
14.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诗词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表现为比个人的乡愁更为强烈的家国荣誉。
B. 朱熹认为杜甫等“君子”尽管遭遇各不相同,但他们都“磊磊落落”,在诗词中体现出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C. 《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诗句,主要表达诗人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D. 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民族血脉的薪火相传,它孕育了家国情怀。
15.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16. 创造诗歌高格成为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怎样才能创造出高品质诗歌?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节选)
张岱年
①“修辞立其诚”,是《易传 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②“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③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④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⑤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
⑥“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 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材料二
论 诚 意
朱自清
诚意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帐。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这也是出于自然。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
但是一般人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有人说礼是生活的艺术,礼的本意应该如此。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很诚恳的告诉你”,“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的诚恳、诚意,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了些戏味。
(原载1941年1月5日《星期评论》第8期,有删节)
17. 填入材料一第⑤段括号内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表里不一致,必然说假话
B. 所谓说假话,就是表里不一致
C. 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
D. 所谓说假话,就是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
18. 材料二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以下例子不是其证据的一项是( )
A. 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都是虚伪的。
B. 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
C. 有些人认为“看人,请客,送礼”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
D. 现在人常说,“我很诚恳的告诉你”,‘我是很有诚意的”。
19. 下面对两则材料中论证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典型的并列式论证结构,论证思路清晰缜密。
B. 两则材料都运用了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C. 两则材料都用了对比论证,材料一侧重古今对比,材料二侧重中外对比。
D. 两则材料的论证语言风格不同,材料一更活泼生动,材料二更严肃庄重。
20. 材料一中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材料二中说: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由此来看,两则材料对“诚”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21. 材料二围绕“诚意”展开议论,请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答案和解析
1~5.【答案】C、D、B、【参考答案】材料一认为,“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应该表里如一,心口一致;材料二认为,诚意作为一种态度,不一定反映出人的品性,可能是出于处世或社交的必要。、【参考答案】①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更是态度;②接着指出有些貌似虚伪的态度也是有诚意的,有价值的,礼数和过场皆有诚意;③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好,做戏也有诚意。
【解析】1.
【试题分析】联系后文“是最明显的不诚”,可知所写句子应以假设承接前文,得出结论“说假话”;而且内容应是与“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相对。C项最合适。
故选C。
2.
【试题分析】材料二中朱自清说“但是一般人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句话可以作为理解“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含义的注解。ABC都属于“太严格”,将品性和态度混淆;而D项只是在标榜自己的诚恳,没有混淆品性与态度。
故选D。
3.
【试题分析】A.材料二没有并列式结构。文章先说明什么是“品性”,什么是“态度”;然后说一般人容易将二者混为一谈;再谈自己的看法“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这是递进式结构。
C.两则材料都没有运用对比论证。材料一说“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材料二说“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都不是对比;
D.两则材料的语言风格颠倒。材料一是引用很多古语,谈端正学风的问题,属于比较严肃庄重的风格;材料二是朱自清从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做人的智慧,语言比较活泼生动。
故选B。
4.
【试题分析】材料一的观点句在第一段,“‘修辞立其诚’,是《易传 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然后从“立其诚”的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三个角度论证。
而材料二朱自清则认为“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可见材料二认为,诚意作为一种态度,不一定反映出人的品性,可能是出于处世或社交的必要。
5.
【试题分析】材料二首先指出“诚意是品性,却又是态度”,然后分析什么是品性,什么是态度,“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这也是出于自然。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接着指出“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
第二段则从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的角度,指出“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
第三段则提出自己的看法,“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第四段明确指出“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
最后得出结论,“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
6~10.【答案】B、A、C、【参考答案】首先通过引用张岱名言以及与现代“主题园”的对比,表明园林命名的关键在于雅俗;然后以“曲径通幽”和“沁芳桥”两处命名为例驳斥使用古人典故就是“不俗”的认识,指出《红楼梦》第十七回所涉园林命名用典之俗有三个角度。、【参考答案】①“翼然”有“不中”的缺点,不如“泻玉”更切合实际;②“泻玉”粗陋不雅,犯在违制;③“沁芳”既切景又没有太“实”,做到了“蕴藉含蓄”,体现出了“雅”的真意。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B.“因为认识到园林命名的关键因素,张岱提出了……”说法错误,强加因果。材料一第一段只是说“园林命名之最高标准,张岱已明言‘无有一字入俗’,……后者仅仅指出命名是表达景致的某一主题思想,而园林命名的关键却不只在于‘主题’”,可见张岱提出这一标准与是否认识到园林命名关键并无因果关系。
故选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B.“这不应该归于‘俗’的命名方式”说法错误,由材料一第四段“‘俗’并不只针对文辞不美,还针对那些华美却不切景的辞藻”可知,这种为了追求文辞华美生造出此地没有的景致也应该归于“俗”。
C.“为了证明‘编新不如述旧’的观点”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从根本上讲,‘不入俗’之难在于不能回到自我观照的世界中来,而只在‘外部’的典故、概念和比拟中打转。……‘雅’虽要切景,但却不能太‘实’,而是要‘蕴藉含蓄’;而其“含蓄”处,却是一种真正的‘实在’”和材料三“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可知,此处证明的是“雅”不仅要切景,还要含蓄蕴藉。
D.“……因为……会引起游人‘不中’的感受”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文学史上众多美文意境与文学家的高雅情致,皆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造景依据……颐和园后山‘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可知,应该是给人“中”的感受。
故选A。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材料二中提到中国园林的文学书写,如“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学书写种类多样,异彩纷呈。园林中的建筑题名、匾额、对联和刻石等或取材于著名诗文,或出自文人之手。文学史上众多美文意境与文学家的高雅情致,皆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造景依据”。
A.是司马光对先贤的敬慕,与园林造景无关。
B.是“园林文学”的概念知识,与园林造景和诗文关系无关。
C.洞门“穿越性”是与“桃花源”意境有关,属于中国园林的文学书写。
D.是对园林设计建造者的要求,与园林造景和诗文关系无关。
故选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共四句话,第一句“园林命名之最高标准,张岱已明言……这也是园林命名同现代的‘主题园’的区别”,这是引用张岱的名言,同时将张岱的观点和现代“主题园”进行比较,第二句指出二者的区别点,“后者……而园林命名的关键……更在于雅俗”,指出园林命名的关键在“雅俗”,这两句为第一层;
第三句先指出“有人认为使用古人典故就是‘不俗’了”,接着列举《红楼梦》第十七回中两处题名驳斥这一观点,最后以“通观全篇,其所涉用典之俗的问题大抵有三:一曰陈旧,二曰犯忌,三曰‘不中’”指出《红楼梦》中所涉用典之俗的三大问题,这是第二部分。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知道园林命名的规则,然后结合具体的名字进行分析。
如材料一中提到园林命名要“雅”,用典要有新意;不能“犯忌”,一犯在违制,二犯在重名,三犯在“颓丧”;不能“不中”,就是要切合景物;不能太“实”,要含蓄。再看材料三第一段中,当诸人认为当名“翼然”时,“翼然”是指“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而贾政说“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可见这“翼然”与此处景致特点不合,也就是犯了“不中”这一条,所以从“中”这一方面来看,就不如“泻玉”更切合景致;
第二段中宝玉认为“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可见这“泻玉”粗陋不雅,犯了违制这一条;
结合“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可知,这“沁芳”切合此处景观,同时又含蓄蕴藉,非常雅致。
11.【答案】(1)先对“修辞”作了简要阐释,接着举例说明“选择”的重要性,然后对比说明对“修辞”的不同认识,打消一些人对“修辞”的畏惧感,指出要创造性地运用“修辞”。
(2)选文主要是说对“修辞”概念的理解,而课文主要是说修辞运用的原则。
【解析】第一问:
这段文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开头——“表示一个意见”),主要是通过设问的方式对“修辞”进行简要阐释。
第二层(“语言材料很多”——“修辞很重要,应该具有这种能力。”),先指出“在表达的时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然后举非常熟悉的例子,然后又指出需要“认真细致地选择”等,说明选择修辞的重要性。
第三层(“修辞不是”——最后),介绍了两种对修辞的偏颇认识:一是为装饰而装饰,一是翻新的说法。在此基础上指出我们要创造性地运用“修辞”。
第二问:
对比选文与课文在主题上的不同,可从者论述的内容人手,归纳概括。
通过上一问的分析可知,选文《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主要是说对“修辞”概念的理解。
下面对《修辞立其诚》进行结构内容分析:
作者一开篇就追本溯源,先从“修辞立其诚”在文献中的意义说起,提出论题,继而分析了“立其诚”的意义,“其诚”即坚持真实性是发表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阐明了论题的重要性。
接下来,作者首先分析“立其诚”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然后在理论论证基础上,作者将论题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分析了学说、言论文章等方面诚伪问题的根源,并阐述了“立其诚”对端正学风的重要作用。
最后,作者提升了论题的高度,阐述“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原则,深化主题,明确“立其诚”的现实意义。
由对《修辞立其诚》的结构内容分析,可知《修辞立其诚》主要是说修辞运用的原则。
12~16.【答案】A、B、A、①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主要以名家作品为论据,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②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严密;③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引证法、例证法、类比论证等。、(1)要有高境界多视角大胸怀(2)要有真情实感、付诸实践,有理想和追求(3)关注人的一般本性的普遍性,写出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理想性的文章。
【解析】1.
B.“21世纪以来出现的诗歌都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错误。原文内容是“21世纪以来出现的废话体、垃圾派……等,大都是聊以自慰的“呻吟”。这些诗有“合乎自然”的一面,……,但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可见选项中“都少了”表述绝对,原文意思是“大都”“这些诗”,而不是全部21世纪以来出现的诗歌。
C.“可以全面论证材料一中的观点”错误。材料一的观点有两个——“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比较多”“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而杜甫的诗歌只能证明其一——“文如其人”,可见选项中“全面论证”的表述是绝对的。
D.“这里‘理想’的含义与材料二中的‘君子’品格是相同的”错误。材料二倡导的“君子”品格是心怀家国以及“磊磊落落”的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而材料三中“邻于理想”是更广义的内容,即靠近“理想人性、理想人生、理想社会”,包含忧国忧民情怀在内的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所有内容。可见选项“相同的”概括不准,应该是包含关系。
故选A。
2.
B.“我们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就可以杜绝‘言非心声’的现象”错误。从材料一第一段可以看出我们一直在倡导,但背离现象也一直在,“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只能说“只有契合这两个维度,才能写出‘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可见选项中“只要……就”表述绝对。
故选B。
3.
材料二的观点是“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B.“杜甫等‘君子’尽管……在诗词中体现出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错,原文“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只是杜甫的突出特征,不是“他们”的共同特征。选项偷换概念。
C.“主要表达诗人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错。诗人借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主要是为了来表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
D.“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它孕育了家国情怀”错,原文“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应是家国情怀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选项文意颠倒。
故选A。
4.
材料二的开篇部分“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急喻家国大义”引用张载名言开篇,对其解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二、三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两个方面并列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最后一段总结回应。全文呈“总分总”式结构,论证层次清晰。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等诗句都是引证法,引用大量名家作品,丰富了文本内容,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富有文化底蕴;同时列举很多例子,“‘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王之涣……”“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这些论据新颖典型,论证充分有力,增强了文本的说服力。
5.
结合“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可知,欲醇诗品,先正人品,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有高境界大胸怀,才能真正提升诗的品质、品格和品味。
结合“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可知,要继承诗歌抒写家国情怀的主题传统,有家国荣誉、忧国忧民,坚持文化自信,才能符合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
结合“‘人类喉舌’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事,而且是千千万万人的事。王阳明说:‘人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诗的意义、价值、梦想都诞生在诗人做‘事情’的过程中”可知,诗人要从“自我”走向“人类喉舌”,创作诗歌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事,而且是千千万万人的事,写出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理想性的文章。
17~21.【答案】C、D、B、材料一认为,“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应该表里如一,心口一致;材料二认为,诚意作为一种态度,不一定反映出人的品性,可能是出于处世或社交的必要。、(1)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更是态度;(2)接着指出有些貌似虚伪的态度也是有诚意的,有价值的,礼数和过场皆有诚意;(3)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好,做戏也有诚意。
【解析】1.
联系后文“是最明显的不诚”,可知所写句子应以假设承接前文,得出结论“说假话”;而且内容应是与“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相对。C项最合适。
故选C。
2.
材料二中朱自清说“但是一般人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句话可以作为理解“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含义的注解。ABC都属于“太严格”,将品性和态度混淆;而D项只是在标榜自己的诚恳,没有混淆品性与态度。
故选D。
3.
A.材料二没有并列式结构。文章先说明什么是“品性”,什么是“态度”;然后说一般人容易将二者混为一谈;再谈自己的看法“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这是递进式结构。
C.两则材料都没有运用对比论证。材料一说“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材料二说“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都不是对比;
D.两则材料的语言风格颠倒。材料一是引用很多古语,谈端正学风的问题,属于比较严肃庄重的风格;材料二是朱自清从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做人的智慧,语言比较活泼生动。
故选B。
4.
材料一的观点句在第一段,“‘修辞立其诚’,是《易传 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然后从“立其诚”的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三个角度论证。
而材料二朱自清则认为“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可见材料二认为,诚意作为一种态度,不一定反映出人的品性,可能是出于处世或社交的必要。
5.
材料二首先指出“诚意是品性,却又是态度”,然后分析什么是品性,什么是态度,“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这也是出于自然。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接着指出“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
第二段则从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的角度,指出“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
第三段则提出自己的看法,“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第四段明确指出“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
最后得出结论,“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