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北地区单元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青藏地区居民的主食是
A.莜面 B.面食 C.糌粑 D.米饭
2.在奥运福娃中,“迎迎”是根据生活在高寒环境下的藏羚羊原型塑造出来的。藏羚羊生活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我国某地区少数民族把格桑花视为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格桑在当地语里是幸福的意思,所以也叫幸福花.格桑花主要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文中提到的这个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 )
A.壮族 B.藏族
C.蒙古族 D.高山族
4.格桑花生长的区域是( )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东南丘陵 D.青藏高原
5.格桑花生长的区域土地生产力较低,主要原因是( )
A.风沙过大 B.地表过湿 C.热量不足 D.光照太强
6.不属于青藏地区的旅游胜地是( )
A.长江三峡 B.青海湖 C.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D.布达拉宫
7.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谷子 C.青稞 D.玉米
8.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理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三江源地区被誉为( )
A.世界屋脊 B.中华水塔 C.生物天堂 D.天然水库
10.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B.它是我国许多大河上游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C.该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内 D.由于不合理放牧,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
11.三江源中的“三江”除长江外,另外两条河流是( )
A.黄河、怒江 B.澜沧江、黄河 C.怒江、珠江 D.雅鲁藏布江、澜沧江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的发展了河谷农业 B.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北侧
C.青藏地区发展了灌溉农业 D.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
13.巍巍乎昆仑之巅,浩浩哉三江之源。天赋青藏高原,地域山水之恋。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指的是
A.长江、怒江、黄河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珠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D.澜沧江、珠江、长江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A.暖湿 B.高寒 C.干旱 D.炎热
15.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滥伐森林 C.全球气候变暖 D.湿地面积缩小
二、解答题
16.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面植被由甲向乙从森林、草原、荒漠过渡,该景观的变化主要受________的影响。
(2)我国以水田为主的农耕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区域。(填代码)
(3)丙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我国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丙区域。(填代码)
(5)图中A为________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17.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和____省。
(2)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为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湖面海拔约为﹣158米,珠穆朗玛峰为我国陆地最高的地方,海拔约为8848米,计算得出我国陆地上相对高度最大达___米。
(3)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素有____之称。
(4)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最具代表性的畜种是有“高原之舟”之称的是______。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右图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 。该地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起的主要原因是受来自 洋的 (风向)季风的影响
(2)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是 。
(3)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清洁能源是 。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
(4)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长江、 、 ,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1页,共5页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北地区单元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青藏地区居民的主食是
A.莜面 B.面食 C.糌粑 D.米饭
【答案】C
【详解】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青稞、豌豆、小麦是其主要粮食作物,主食是糌粑,青藏地区的人民爱喝青稞酒,住居帐篷,在农区和城镇多见碉房,以石头为原料搭建;故C符合题意,选C。
2.在奥运福娃中,“迎迎”是根据生活在高寒环境下的藏羚羊原型塑造出来的。藏羚羊生活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D
【详解】青藏地区气候高寒,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故D符合题意,选D。
我国某地区少数民族把格桑花视为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格桑在当地语里是幸福的意思,所以也叫幸福花.格桑花主要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文中提到的这个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 )
A.壮族 B.藏族
C.蒙古族 D.高山族
4.格桑花生长的区域是( )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东南丘陵 D.青藏高原
5.格桑花生长的区域土地生产力较低,主要原因是( )
A.风沙过大 B.地表过湿 C.热量不足 D.光照太强
【答案】3.B 4.D 5.C
【解析】3.由材料可知,该少数民族把格桑花视为爱与圣洁之花,而格桑花主要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这里主要生活的少数民族是藏族。故选B。
4.格桑花主要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故选D。
5.格桑花主要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地区,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气候特点,由于热量不足,农业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带。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要求学生识记掌握。
6.不属于青藏地区的旅游胜地是( )
A.长江三峡 B.青海湖 C.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D.布达拉宫
【答案】A
【详解】青海湖、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布达拉宫是青藏地区的旅游胜地,长江三峡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旅游胜地。故A符合题意。
7.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谷子 C.青稞 D.玉米
【答案】C
【详解】西藏自治区的主要农作物为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故答案选C。
8.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理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分析】根据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④为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故选D。
【点睛】考查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的特点。
9.三江源地区被誉为( )
A.世界屋脊 B.中华水塔 C.生物天堂 D.天然水库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该河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地区.
解:青藏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被誉为“中华水塔”.
故选B.
10.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B.它是我国许多大河上游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C.该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内 D.由于不合理放牧,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
【答案】C
【详解】三江源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A正确。它是我国许多大河上游主要的水源涵养区,B正确。该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C错误。由于不合理放牧,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D正确。故选C。
11.三江源中的“三江”除长江外,另外两条河流是( )
A.黄河、怒江 B.澜沧江、黄河 C.怒江、珠江 D.雅鲁藏布江、澜沧江
【答案】B
【详解】三江源的“三江”是指澜沧江、长江与黄河。除长江外,另外两条是澜沧江、黄河,它们都发源于青海省。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的发展了河谷农业 B.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北侧
C.青藏地区发展了灌溉农业 D.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
【答案】D
【详解】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为干旱,农业生产用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A错误。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南侧,B错误。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自然环境的特征是高寒,青藏高原农业以河谷农业和高寒牧业为特征,C错误。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D正确。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理解解答即可。
13.巍巍乎昆仑之巅,浩浩哉三江之源。天赋青藏高原,地域山水之恋。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指的是
A.长江、怒江、黄河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珠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D.澜沧江、珠江、长江
【答案】B
【详解】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地区,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该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它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A.暖湿 B.高寒 C.干旱 D.炎热
15.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滥伐森林 C.全球气候变暖 D.湿地面积缩小
【答案】14.B 15.C
【解析】14.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所以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故选B。
15.根据材料,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二、解答题
16.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面植被由甲向乙从森林、草原、荒漠过渡,该景观的变化主要受________的影响。
(2)我国以水田为主的农耕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区域。(填代码)
(3)丙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我国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丙区域。(填代码)
(5)图中A为________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答案】 降水 丁 青稞 乙 秦岭-淮河
【解析】此题主要从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西北地区东西跨越较广,由于距海洋远近不同,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距海洋越远,受海洋影响越小,降水越少。因此造成了从森林、草原、荒漠过渡的植被景观变化,可见影响植被如此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的东西差异。
(2)南方地区降水多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所以我国以水田为主的农耕区主要分布在丁区南方地区。
(3)读图可知,丙区青藏高寒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
(4)读图可知,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所以我国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乙西北地区和丙青藏高寒区域。
(5)读图可知,图中A为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点睛】此题主要从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牢记知识点仔细读图即可解答。
17.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和____省。
(2)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为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湖面海拔约为﹣158米,珠穆朗玛峰为我国陆地最高的地方,海拔约为8848米,计算得出我国陆地上相对高度最大达___米。
(3)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素有____之称。
(4)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最具代表性的畜种是有“高原之舟”之称的是______。
【答案】 青海 9006 世界屋脊 牦牛
【分析】本大题以读“青藏地区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特征及影响、独特的自然环境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祁连山以南,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以及四川省西部的一小部分。
(2)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将两地的海拔相减,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8米,艾丁湖是-158米,8848-(-158)=8848+158=9006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9006米。
(3)读图可知,青藏地区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4)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畜种,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上,牦牛曾是主要的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因而被称之为“高原之舟”。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右图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 。该地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起的主要原因是受来自 洋的 (风向)季风的影响
(2)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是 。
(3)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清洁能源是 。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
(4)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长江、 、 ,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
【答案】(1)水热条件好 印度洋 西南
(2)畜牧业 生态环境恶化(意思对就可)
(3)太阳能 河流落差大
(4)黄河 澜沧江 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详解】试题分析:
(1)高原东南部河谷地区海拔低,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适宜发展种植业;
(2)高原北部降水少,气温低,植被以高寒荒漠、草原为主,适宜发展高寒畜牧业,但过度发展可能导致生态破坏.
(3)高原北部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充足,太阳能丰富,东南部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第十都、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4)高原东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因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所以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考点:本题考查青藏地区.
试卷第8页,共8页
试卷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