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北地区单元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中,与青藏地区“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地热资源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种植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读下图,为牦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该畜种主要分布地区被称为( )
A.“世界屋脊” B.“塞外江南”
C.“鱼米之乡” D.“白山黑水”
3.符合该畜种分布地区自然景观描述的是( )
A.牛羊欢歌瓜果香 B.旱地麦浪大豆香
C.椰林婆娑菠萝香 D.雪山青稞奶茶香
“北纬30°中国段”被誉为最美风景走廊,沿线有着不同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北纬30°·中国行》是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旅游节目。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北纬30°中国行》的起点:①省级行政区域是( )
A.浙江省 B.福建省 C.江苏省 D.广东省
5.②省级行政区域是《北纬30°中国行》的终点,该省级行政区域的特征正确的是( )
A.国家首都 B.鱼米之乡 C.世界屋脊 D.天府之国
李琳和父母曾在暑假自驾游览青甘大环线。下图为“青甘大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青甘大环线( )
A.跨越我国第一、二级阶梯 B.跨越热带和北温带
C.途经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 D.经过四川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7.小华中午查阅天气时发现,嘉峪关气温为33℃,而大柴旦气温为22℃,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人类活动
8.青甘大环线途经许多著名景区,其中莫高窟是( )
A.造型独特的民居 B.著名革命纪念地
C.伊斯兰教建筑 D.世界文化遗产
9.小华将旅行中的见闻和注意事项写成了日志下列最可能出现在其中的是( )
①见到了有“高原之舟”称号的牦牛②见到了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③暑假前往也要准备御寒衣物④要准备防晒霜、遮阳帽等物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年8月19日10时,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在拉萨布达拉官广场举行。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由于国家在各方面不断加大对西藏的投入,雪域高原上基础建设从无到有,生态颜值不断提升,各族人民幸福感越来越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上图中甲处是( )山脉
A.阿尔金 B.长白 C.横断 D.祁连
11.铁路乙是被称为“天路”的( )铁路。
A.京哈 B.青藏 C.川藏 D.南昆
12.从上图中可看出,该地区( )能源丰富
A.太阳能、地热能 B.风能、地热能 C.太阳能、潮汐能 D.太阳能、水能
13.上图中的三江源地区指的是( )三条江的源头地区。
A.南流江、清湾江、圭江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珠江、长江、黄河 D.长江、西江、鸭绿江
14.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如果同学们有机会到那儿,请不要( )
A.开展科考研究 B.摄影、拍照 C.对水质进行取样 D.破坏草场
15.关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④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解答题
16.甲、乙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两个地区,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 年 4 月 16 日上午 10 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乘组在圆满完成为期 183 天的空间站飞行任务后,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王亚平成功返回地面。
材料二:据《中国日报》英文网站 2019 年 7 月介绍,新疆番茄产业兴起于 1978 年, 种植面积已达 533 平方公里。相关企业一年能加工 380 万吨番茄,这里番茄制品的年产量超过了 65 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 90%。番茄酱、番茄丁、番茄粉……2017 年,新疆向意大利、美国、东南亚等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番茄制品 44.9 万吨,出口额达 2.9 亿美元(约 19.8 亿人民币),占中国番茄制品出口的 70%以及全球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
(1)根据材料一,东风着陆场位于图中________(“甲”或“乙”)地区,该地区种植业 被称为 农业,其境内河西走廊发展种植业主要的灌溉水源是________。乙地区农 业分布在河谷地区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图中 A 所在地形区名称为__________,C 处是________山脉。
(3)图中河流①是_________河,根据甲地区气候判断其境内河流_____有/无)结冰期。
(4)根据材料,新疆番茄能出口到世界各地,主要是因为其品质高,试分析新疆番茄品 质高的原因________ 。
17.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②_________山脉,④_____高原。
(2)图中的阴影部分是_______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下列保护措施中,不正确的一项是(填字母代号) ( )
A.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B.全面禁猎
C.退耕还林还草 D.为增加牧民收入,鼓励过度放牧
(3)小明去西藏旅游,发现很多藏族小朋友脸上都有可爱的“高原红”(红脸蛋儿),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气候湿热 B.纬度高,空气干燥
C.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强烈 D.海拔低,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
(4)青藏地区是我国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在本区的优良畜种中,被称作“高原之舟”的是_____;主要农作物有_____、小麦、豌豆等。
(5)下图是藏族的传统服饰_____,它与高原地区气温_____(年较差/日较差)大的特点相适应的。
(6)2006年7月1日,从西宁到拉萨的⑤_____铁路全线正式通车运营,它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时空联系,拉动了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被人们称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于今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历史上水草丰美、生物多样、湖泊众多、生态良好。上世纪末,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下降,湖泊减少、冰川萎缩、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下图是青藏地区示意图。
(1)青藏地区气候冬寒夏凉,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不足,因此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如南部的________谷地和东部的湟水谷地。
(2)青藏地区高山草甸分布广泛,是我国的_________牧区,畜种有_________、藏绵羊等。
(3)三江源地区位于_________省南部,是长江、________和________的源区,三江源头最初的补给水源是_______。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1页,共6页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北地区单元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中,与青藏地区“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地热资源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种植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答案】A
【详解】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由于海拔高、云层薄,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高的区域。同时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以河谷农业为主。地热丰富是与青藏地区处于板块交界处有关,与“高寒”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下图,为牦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该畜种主要分布地区被称为( )
A.“世界屋脊” B.“塞外江南”
C.“鱼米之乡” D.“白山黑水”
3.符合该畜种分布地区自然景观描述的是( )
A.牛羊欢歌瓜果香 B.旱地麦浪大豆香
C.椰林婆娑菠萝香 D.雪山青稞奶茶香
【答案】2.A 3.D
【分析】2.图中畜种是牦牛,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河套平原被称为“塞外江南”、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东北平原被称为“白山黑水”,故选A。
3.青藏地区的代表畜种是牦牛,该地区是指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农业主要分布在气温较高的河谷地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其自然景观是“雪山青稞奶茶香”。“牛羊欢歌瓜果香”是西北地区景观,“旱地麦浪大豆香”是北方地区景观,“椰林婆娑菠萝香”是南方地区景观,故选D。
【点睛】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纬30°中国段”被誉为最美风景走廊,沿线有着不同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北纬30°·中国行》是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旅游节目。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北纬30°中国行》的起点:①省级行政区域是( )
A.浙江省 B.福建省 C.江苏省 D.广东省
5.②省级行政区域是《北纬30°中国行》的终点,该省级行政区域的特征正确的是( )
A.国家首都 B.鱼米之乡 C.世界屋脊 D.天府之国
【答案】4.A 5.C
【分析】4.由图可知,《北纬30°中国行》的起点①是浙江省,濒临的海洋是东海,北纬30°没有穿过福建省、江苏省和广东省,故选A。
5.②省级行政区域是《北纬30°中国行》的终点—西藏自治区,该省区地处青藏高原,因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称号,国家首都是北京,鱼米之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天府之国是指四川盆地,故选C。
【点睛】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李琳和父母曾在暑假自驾游览青甘大环线。下图为“青甘大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青甘大环线( )
A.跨越我国第一、二级阶梯 B.跨越热带和北温带
C.途经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 D.经过四川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7.小华中午查阅天气时发现,嘉峪关气温为33℃,而大柴旦气温为22℃,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人类活动
8.青甘大环线途经许多著名景区,其中莫高窟是( )
A.造型独特的民居 B.著名革命纪念地
C.伊斯兰教建筑 D.世界文化遗产
9.小华将旅行中的见闻和注意事项写成了日志下列最可能出现在其中的是( )
①见到了有“高原之舟”称号的牦牛②见到了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③暑假前往也要准备御寒衣物④要准备防晒霜、遮阳帽等物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6.A 7.C 8.D 9.C
【分析】6.读图可知,青甘大环线是对青海甘肃自驾环线的简称。由于青海省和甘肃省中间隔着祁连山脉,所以这一条路只能走环线。祁连山脉是我国一二阶梯分界线,A正确。青甘大环线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属于北温带,B错误。青甘大环线主要途经青海省和甘肃省,C错误。青甘大环线主要途经柴达木盆地,D错误。故选A。
7.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柴旦位于青藏高原上属于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低。嘉峪关位于第二阶梯,相对于青藏高原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C正确。嘉峪关与大柴旦都属于内陆地区,纬度相差不大,人类活动对气温影响不大,A、B、D错误。故选C。
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D正确。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著名革命纪念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伊斯兰教建筑属于宗教建筑,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9.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甘大环线主要途经青海省和甘肃省,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光照强烈,暑假前往也要准备御寒衣物,要准备防晒霜、遮阳帽等物品,能见到有“高原之舟”称号的牦牛,①③④正确。见到了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②错误。①③④正确,故选C。
【点睛】青甘大环线将青海、甘肃的精华景点都覆盖了,是西北自然风光与丝路人文历史的大集合,是目前最棒的西北线路之一。
2021年8月19日10时,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在拉萨布达拉官广场举行。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由于国家在各方面不断加大对西藏的投入,雪域高原上基础建设从无到有,生态颜值不断提升,各族人民幸福感越来越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上图中甲处是( )山脉
A.阿尔金 B.长白 C.横断 D.祁连
11.铁路乙是被称为“天路”的( )铁路。
A.京哈 B.青藏 C.川藏 D.南昆
12.从上图中可看出,该地区( )能源丰富
A.太阳能、地热能 B.风能、地热能 C.太阳能、潮汐能 D.太阳能、水能
13.上图中的三江源地区指的是( )三条江的源头地区。
A.南流江、清湾江、圭江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珠江、长江、黄河 D.长江、西江、鸭绿江
14.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如果同学们有机会到那儿,请不要( )
A.开展科考研究 B.摄影、拍照 C.对水质进行取样 D.破坏草场
【答案】10.C 11.B 12.A 13.B 14.D
【解析】10.由图可知,图中甲是呈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分界线,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1.铁路乙是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该铁路连接西宁和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太阳能和地热资源丰富,因该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又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不能看出风能、潮汐能和水能丰富,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图中的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南部,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有“中华水塔”称号,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4.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到那里不是能破坏草场,科考研究、摄影、拍照和对水质取样是允许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和新疆南部边缘地区。
15.关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④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
【详解】该地区由于海拔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但由于自然环境的破环,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淡水资源逐年减少,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①错误;该区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所以②错误;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所以③正确;湖泊和沼泽在气温高的时候将多余的冰雪融水储存起来,气温低是释放出来补给河流,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所以④正确。故选B
【点睛】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它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它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二、解答题
16.甲、乙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两个地区,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 年 4 月 16 日上午 10 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乘组在圆满完成为期 183 天的空间站飞行任务后,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王亚平成功返回地面。
材料二:据《中国日报》英文网站 2019 年 7 月介绍,新疆番茄产业兴起于 1978 年, 种植面积已达 533 平方公里。相关企业一年能加工 380 万吨番茄,这里番茄制品的年产量超过了 65 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 90%。番茄酱、番茄丁、番茄粉……2017 年,新疆向意大利、美国、东南亚等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番茄制品 44.9 万吨,出口额达 2.9 亿美元(约 19.8 亿人民币),占中国番茄制品出口的 70%以及全球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
(1)根据材料一,东风着陆场位于图中________(“甲”或“乙”)地区,该地区种植业 被称为 农业,其境内河西走廊发展种植业主要的灌溉水源是________。乙地区农 业分布在河谷地区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图中 A 所在地形区名称为__________,C 处是________山脉。
(3)图中河流①是_________河,根据甲地区气候判断其境内河流_____有/无)结冰期。
(4)根据材料,新疆番茄能出口到世界各地,主要是因为其品质高,试分析新疆番茄品 质高的原因________ 。
【答案】(1) 甲 高山冰雪融水 海拔低,气温高,风小
(2) 准噶尔盆地
昆仑
(3) 塔里木 有
(4)降水少、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分析】本题以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为材料,涉及到西北地区的地形、河流、气候、灌溉农业及青藏地区的农业分布,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掌握程度。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东风着陆场位于图中甲西北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该地区种植业被称为农业,其境内河西走廊发展种植业主要的灌溉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乙地区农业分布在河谷地区的原因是海拔低,气温高,风小,无霜期长,水源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
(2)图中A所在地形区名称为准噶尔盆地,C处是东西走向的昆仑山脉。
(3)图中河流①是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甲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由此判断其境内河流有结冰期。
(4)根据材料,新疆番茄能出口到世界各地,主要是因为其品质高,新疆番茄品质高的原因是:降水少,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所以含糖量和其它维生素都比较高。
17.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②_________山脉,④_____高原。
(2)图中的阴影部分是_______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下列保护措施中,不正确的一项是(填字母代号) ( )
A.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B.全面禁猎
C.退耕还林还草 D.为增加牧民收入,鼓励过度放牧
(3)小明去西藏旅游,发现很多藏族小朋友脸上都有可爱的“高原红”(红脸蛋儿),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气候湿热 B.纬度高,空气干燥
C.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强烈 D.海拔低,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
(4)青藏地区是我国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在本区的优良畜种中,被称作“高原之舟”的是_____;主要农作物有_____、小麦、豌豆等。
(5)下图是藏族的传统服饰_____,它与高原地区气温_____(年较差/日较差)大的特点相适应的。
(6)2006年7月1日,从西宁到拉萨的⑤_____铁路全线正式通车运营,它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时空联系,拉动了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被人们称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
【答案】(1) 喜马拉雅 青藏
(2) 三江源 D
(3)C
(4) 牦牛 青稞
(5) 藏袍 日较差
(6)青藏
【分析】本题以青藏地区为背景,涉及该区的地形区、自然保护区、高原的气候条件、农牧业、青藏铁路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提取能力,同时考查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详解】(1)由图可知,②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④是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2)该区主要位于我国的青海省,是三条大河发源地,故为“三江源”保护区;对保护区正确的保护措施是: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ABC正确,不合题意,鼓励过度放牧,造成生态破坏,不利于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3)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强,故小朋友的脸上易出现“高原红”,与纬度、空气干燥、含氧量无关,故选C。
(4)有“高原之舟”之称的是牦牛;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适宜种植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
(5)由图可知,该服饰是青藏高原藏民的传统服饰藏袍,可以一衣两穿,适应高原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6)2006年7月1日,由西宁-拉萨的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它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时空联系,拉动了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被人们称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于今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历史上水草丰美、生物多样、湖泊众多、生态良好。上世纪末,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下降,湖泊减少、冰川萎缩、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下图是青藏地区示意图。
(1)青藏地区气候冬寒夏凉,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不足,因此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如南部的________谷地和东部的湟水谷地。
(2)青藏地区高山草甸分布广泛,是我国的_________牧区,畜种有_________、藏绵羊等。
(3)三江源地区位于_________省南部,是长江、________和________的源区,三江源头最初的补给水源是_______。
【答案】 热量 雅鲁藏布江 西藏 牦牛 青海 黄河 澜沧江 高山冰雪融水
【解析】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和新疆南部边缘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西藏自治区同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相邻;青藏高原海拔大多在四千米以上,是中国,也是世界地势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湖区,分布大小湖泊一千多个,其中青海湖面积4340平方千米。
【详解】(1)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气候高寒,热量不足,是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东部青海的湟水谷地、南部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2)青藏地区高山草甸分布广泛,是我国的西藏牧区,著名的畜种有牦牛、藏绵羊等。
(3)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这里冰川高耸,湖泊、沼泽密布,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源头最初的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
(4)为保护三江源的自然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目前,主要采取退耕还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点睛】
试卷第10页,共10页
试卷第9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