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测试题(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下图显示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4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的地理区域及分界线,说法正确的是( )
A.B区域没有湿润区,河流冬季普遍会结冰
B.D区域畜牧业发达,没有种植业分布
C.界线②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一致。
D.界线④为人口地理界线漠河——腾冲一线,该线东南部人口稠密
2.①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B.水田农业与旱地农业的分界线
C.我国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D.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答案】1.C 2.A
【解析】1.读图可知,A是南方地区,B是北方地区,C是青藏地区,D是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的东北三省的东部有湿润区分布,河流冬季普遍会结冰,A错误;D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山麓靠近水源的绿洲地带和河谷地带,B错误;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②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一致,C正确;界线④为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该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少,D错误。故选C。
2.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A错误;秦岭—淮河一线是水田农业与旱地农业的分界线,B正确;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C正确;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D正确。故选A。
【点睛】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2021年8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由于工业结构单一、设备老化等问题,东北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放缓的问题,要加快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读“东北地区简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位于图示区域的工业基地是( )
A.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辽中南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4.中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位于该工业区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是( )
A.鞍山 B.马鞍山 C.唐山 D.张家港
【答案】3.C 4.A
【解析】3.中国的四大工业区分别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东北地区的是辽中南工业基地(含沈阳、抚顺、鞍山、本溪、大连、辽阳、营口等一系列工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该地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工业为主。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该工业区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是鞍山和本溪,A正确,BCD错。故选A。
【点睛】我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位于黄河流域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内蒙古的包头和山西的太原等;位于长江流域的钢铁工业基地有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等;位于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有鞍山、本溪、京津唐和上海等。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集中分布在( )
A.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B.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6.袁隆平团队长期致力于研究新型水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适应性。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在华北平原的青岛研究水稻的耐热性
B.在东南沿海的温州研究水稻的抗寒性
C.在西北内陆的阿克陶研究水稻的抗旱性
D.在青藏高原的格尔木研究水稻的节水性
7.三大水稻优势种植区共同的气候特征是( )
A.雨热同期 B.全年高温
C.全年冷湿 D.炎热干燥
【答案】5.A 6.C 7.A
【解析】5.读图可知,我国水稻优势产区集中分布在南方地区,该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条件优越,适合水稻生长,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除东北平原以外,都不是水稻的优势产区。故选A。
6.在华北平原的青岛要研究水稻的节水性,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 在东南沿海的温州研究水稻的耐热性,该城市气候比较湿热;沙漠区的阿克陶县要研究水稻的抗旱性,该地区水资源缺乏,气候干旱;青藏高原的格尔木要研究水稻的抗寒性,该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故选C。
7.读图可知,三大水稻优势种植区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的共同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故选A。
【点睛】水稻是喜湿热的作物,水稻优势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非常适合水稻生长。季风区水稻的种植约有7000年的历史,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在江苏盐城的沿海滩涂有我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电站,几百台大型风车迎着海风旋转;风车下成片的蓝紫色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电池板下,是数千亩的鱼塘,鱼虾嬉游其间,实现了能源立体综合开发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风光渔”电站( )
A.不受天气变化影响 B.增加对化石燃料的使用
C.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 D.可以在西北地区大力推广
9.“风光渔”一体化电站有利于( )
①提高土地利用率②减轻大气污染③带动产业协同发展④增加当地能源供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8.C 9.D
【解析】8.利用风能发电受风力大小的影响,利用太阳能发电受太阳光照情况的影响,所以“风光渔”电站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A错误;风能与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资源,“风光渔”电站主要通过风力、太阳能发电,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可再生资源,另一方面减少了化石能源的使用,B错误,C正确;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不适宜渔业的发展,所以“风光渔”电站不适宜在西北地区大力推广,D错误。故选C。
9.“风光渔”实现了能源立体综合开发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①正确;风能、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可以减轻大气污染,②正确;通过“风光渔”一体化电站,可以实现风电、太阳能发电、渔业协同发展,实现多种方式营收,增加了水产养殖收入,③正确;“风光渔”一体化电站增加了发电量,增加当地能源供应,④正确。根据以上情分析可知,①②③④都正确,所以D选项较ABC选项更符合题意,D正确,故选D。
【点睛】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如图所示为我国五大自治区轮廓图(比例尺不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各自治区地理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①一其境内著名的灌溉农业区主要依靠黄河水灌溉,简称宁
B.②一是我国糖料作物甘蔗的最大产区,简称桂
C.③一这里的哈密瓜、葡萄等瓜果特别甜,简称疆
D.④一雅鲁藏布江谷地是青稞的主产区,简称藏
11.五大自治区彼此相邻的是( )
A.②⑤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10.C 11.B
【解析】10.由图可知,①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境内著名的灌溉农业区主要依靠黄河水灌溉,简称宁,故A叙述正确不合题意;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糖料作物甘蔗的最大产区,简称桂,故B正确不合题意;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的哈密瓜、葡萄等瓜果特别甜,简称新,故C错误符合题意;④是西藏自治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是青稞的主产区,简称藏,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
11.由图可知,五大自治区彼此相邻的是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④西藏自治区,①宁夏回族自治区和⑤内蒙古自治区,故B正确,D错误;②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其他四个自治区都不相邻,故AC错误。故选B。
【点睛】在宁夏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上,人们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自古以来,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
读山东省政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关于山东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临海A为渤海 B.全部位于北温带
C.包含16个市级行政区 D.陆上相邻的省有三个
13.下列关于青岛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山东省的东部 B.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C.海陆交通便利 D.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市
【答案】12.D 13.D
【解析】12.本题主要考查山东省,临海A为渤海,故A选项正确;66.5°N-90°N为北寒带,23.5°N-66.5N为北温带,23.5°N-23.5°S为热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s-90°S为南寒带。故山东省全部位于北温带,故B正确;包含16个市级行政区,故C选项正确;陆上相邻的省有河南省,河北省,安徽省,江苏省,故D选项错误。根据题干要求选择错误选项,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13.青岛市位于山东省的东部,A正确;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正确;位于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C正确;临沂市是山东面积最大的市,D错误。故选D。
【点睛】山东省全部位于北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包含16个市级行政区,陆上相邻的省有河南省,河北省,安徽省,江苏省。
下表为201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和国土面积,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中国 印度 美国 德国
人口数(百万人) 1395 1363 328 82
面积(万k㎡) 960 328.76 937.26 35.71
14.人口最稠密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美国 D.德国
15.下列表述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
A.社会主义国家 B.人口最多的国家 C.面积世界最大的国家 D.发展中国家
【答案】14.B 15.C
【解析】14.由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人/平方千米),计算可得,中国人口密度约为145人/平方千米,印度人口密度大约为415人/平方千米,美国人口密度约为35人/平方千米,德国人口密度约为230人/平方千米,人口最稠密的国家是印度,B正确。故选B。
15.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C错误,ABD正确。故选C。
【点睛】人口密度是指某一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
二、解答题
1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淮海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大致以____为界;图示甲范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性农作物____的生产基地。
(2)图示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特点____;该河4、5、6月份径流量最小的原因是____。
(3)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这种气候对该地优势经济作物的有利影响是____,不利影响是____。
(4)黄淮河平原风沙危害严重,风沙频率最高的季节是____,原因是____。
【答案】(1) 淮河 棉花
(2) 夏季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 雨季未来临,降水少
(3)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 春季降水少,不利于棉花苗期生长
(4) 春季 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寒潮大风天气频繁
【分析】本题以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灾害的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黄淮海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大致以淮河为界,图中甲地区黄河沿岸是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降水夏秋季节集中,使得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读图可知,图示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夏季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该河4、5、6月份径流量最小的原因是该地雨季未来临,降水少,且气温回升快,蒸发强。
(3)读图可知,甲地处太行山以东为华北平原,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对该地优势经济作物的有利影响是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有利于经济作物的生长;不利因素是春季降水少,不利于棉花苗期生长。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淮海平原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由于我国北方地区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寒潮大风天气频繁,在气候比较干燥的春季,更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17.我们了解家乡,才能更好的建设家乡。阅读图1山东政区图、图2山东部分地形图、图3山东气候资料图和材料一,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常住人口总数居前三位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广东省126012510人、山东省101527453人、河南省99365519人。其中,山东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401.4万人,占63.05%,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3.34个百分点。
(一)地理位置:
(1)山东省位于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判断依据是____。
(二)地形:
(2)山东在图1所示范围内,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该地形类型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____色表示。
(三)气候:
(3)山东省的气候特征是____,该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有____,____(列举两条)。
(四)人口:
(4)材料一反映出山东省的人口特点是____。
(5)请你列举山东省城市人口过多产生的问题:____。
【答案】(1) 中 位于30°N-60°N之间,是中纬度
(2) 平原 绿
(3)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容易发生旱涝灾害,冬季穿棉衣等
(4)人口多(城镇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增长快)
(5)交通拥堵或环境恶化、住房紧张
【分析】本大题以山东省政区图、地形和气候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气候和人口特点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和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详解】(1)据图可知,山东省纬度范围介于30°N-60°N之间,属于中纬度地区。
(2)据图分析可知,山东省图1所示范围内的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平原地形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绿色来表示。
(3)根据气温和降水图可知,山东省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降水集中在夏季,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该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易引发旱涝灾害;由于冬季较为寒冷,需要穿棉衣来保暖。
(4)根据材料可知,山东省总人口在1亿以上,其中城镇人口占比约为63.05%,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13.34%,说明山东省人口特点是总人口多,城镇人口比重大,且城镇人口增长快。
(5)城市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负面影响。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龙虾最早养殖在江浙一带。20世纪90年代,江浙一带务工的四川人发明了麻辣小龙虾的吃法。伴随务工人员季节性返乡,麻辣小龙虾迅速向西传至川渝等地。稻田养殖小龙虾因为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曾经风靡一时,成为小龙虾的重要养殖方式之一。下图为小龙虾养殖扩散示意图。
(1)四川人发明了麻辣小龙虾的吃法,主要是由于四川盆地,夏季______,冬季______的气候特征,这是影响饮食口味的重要因素。
(2)20世纪90年代,川渝地区的务工人员最有可能______(冬季或夏季)返乡,目的是______(旅游放松或过年团聚)。
(3)养殖分布区内河湖众多,为养殖小龙虾提供了场所。区域内著名的湖泊______是我国最大的______(咸水/淡水)湖。河湖______(有/无)结冰现象。稻田养殖小龙虾较少使用农药化肥,发展______农业可以为市场提供绿色食品。
(4)湖北养殖区的小龙虾产能目前居全国前列,分析湖北养殖区产能较高的原因。
【答案】(1) 高温多雨 温和少雨
(2) 冬季 过年团聚
(3) 鄱阳湖 淡水 无 绿色
(4)河湖众多
【分析】本题以小龙虾的养殖和分布为材料,涉及到四川盆地的气候,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湖及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核心素养。
【详解】(1)四川省主要位于四川盆地,该地形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夏季具有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气候特征。
(2)20世纪90年代,川渝地区的务工人员最有可能冬季返乡,这里是劳务输出大省,目的是过年回家团聚。
(3)读图可得,区域内著名的湖泊有鄱阳湖、洞庭湖等,其中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区域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湖无结冰现象;稻田养殖小龙虾较少使用农药化肥,发展绿色农业,可以为市场提供绿色食品。
(4)湖北养殖区的小龙虾产能目前居全国前列,主要得益于湖北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湖众多并且终年不结冰,冬季温和,可以为养殖小龙虾提供大面积的水域。
试卷第10页,共10页
试卷第9页,共10页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测试题(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下图显示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4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的地理区域及分界线,说法正确的是( )
A.B区域没有湿润区,河流冬季普遍会结冰
B.D区域畜牧业发达,没有种植业分布
C.界线②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一致。
D.界线④为人口地理界线漠河——腾冲一线,该线东南部人口稠密
2.①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B.水田农业与旱地农业的分界线
C.我国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D.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2021年8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由于工业结构单一、设备老化等问题,东北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放缓的问题,要加快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读“东北地区简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位于图示区域的工业基地是( )
A.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辽中南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4.中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位于该工业区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是( )
A.鞍山 B.马鞍山 C.唐山 D.张家港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集中分布在( )
A.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B.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6.袁隆平团队长期致力于研究新型水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适应性。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在华北平原的青岛研究水稻的耐热性
B.在东南沿海的温州研究水稻的抗寒性
C.在西北内陆的阿克陶研究水稻的抗旱性
D.在青藏高原的格尔木研究水稻的节水性
7.三大水稻优势种植区共同的气候特征是( )
A.雨热同期 B.全年高温
C.全年冷湿 D.炎热干燥
在江苏盐城的沿海滩涂有我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电站,几百台大型风车迎着海风旋转;风车下成片的蓝紫色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电池板下,是数千亩的鱼塘,鱼虾嬉游其间,实现了能源立体综合开发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风光渔”电站( )
A.不受天气变化影响 B.增加对化石燃料的使用
C.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 D.可以在西北地区大力推广
9.“风光渔”一体化电站有利于( )
①提高土地利用率②减轻大气污染③带动产业协同发展④增加当地能源供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如图所示为我国五大自治区轮廓图(比例尺不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各自治区地理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①一其境内著名的灌溉农业区主要依靠黄河水灌溉,简称宁
B.②一是我国糖料作物甘蔗的最大产区,简称桂
C.③一这里的哈密瓜、葡萄等瓜果特别甜,简称疆
D.④一雅鲁藏布江谷地是青稞的主产区,简称藏
11.五大自治区彼此相邻的是( )
A.②⑤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山东省政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关于山东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临海A为渤海 B.全部位于北温带
C.包含16个市级行政区 D.陆上相邻的省有三个
13.下列关于青岛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山东省的东部 B.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C.海陆交通便利 D.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市
下表为201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和国土面积,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中国 印度 美国 德国
人口数(百万人) 1395 1363 328 82
面积(万k㎡) 960 328.76 937.26 35.71
14.人口最稠密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美国 D.德国
15.下列表述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
A.社会主义国家 B.人口最多的国家 C.面积世界最大的国家 D.发展中国家
二、解答题
1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淮海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大致以____为界;图示甲范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性农作物____的生产基地。
(2)图示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特点____;该河4、5、6月份径流量最小的原因是____。
(3)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这种气候对该地优势经济作物的有利影响是____,不利影响是____。
(4)黄淮河平原风沙危害严重,风沙频率最高的季节是____,原因是____。
17.我们了解家乡,才能更好的建设家乡。阅读图1山东政区图、图2山东部分地形图、图3山东气候资料图和材料一,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常住人口总数居前三位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广东省126012510人、山东省101527453人、河南省99365519人。其中,山东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401.4万人,占63.05%,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3.34个百分点。
(一)地理位置:
(1)山东省位于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判断依据是____。
(二)地形:
(2)山东在图1所示范围内,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该地形类型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____色表示。
(三)气候:
(3)山东省的气候特征是____,该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有____,____(列举两条)。
(四)人口:
(4)材料一反映出山东省的人口特点是____。
(5)请你列举山东省城市人口过多产生的问题:____。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龙虾最早养殖在江浙一带。20世纪90年代,江浙一带务工的四川人发明了麻辣小龙虾的吃法。伴随务工人员季节性返乡,麻辣小龙虾迅速向西传至川渝等地。稻田养殖小龙虾因为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曾经风靡一时,成为小龙虾的重要养殖方式之一。下图为小龙虾养殖扩散示意图。
(1)四川人发明了麻辣小龙虾的吃法,主要是由于四川盆地,夏季______,冬季______的气候特征,这是影响饮食口味的重要因素。
(2)20世纪90年代,川渝地区的务工人员最有可能______(冬季或夏季)返乡,目的是______(旅游放松或过年团聚)。
(3)养殖分布区内河湖众多,为养殖小龙虾提供了场所。区域内著名的湖泊______是我国最大的______(咸水/淡水)湖。河湖______(有/无)结冰现象。稻田养殖小龙虾较少使用农药化肥,发展______农业可以为市场提供绿色食品。
(4)湖北养殖区的小龙虾产能目前居全国前列,分析湖北养殖区产能较高的原因。
试卷第4页,共6页
试卷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