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测试题(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两地区的自然景观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2.③地区单独成为一个特殊的区域,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 B.海拔高 C.降水少 D.面积大
3.③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和下列哪条线基本吻合( )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
C.0℃等温线 D.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4.下列叙述中和④区域有关的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冰山广布,雪山连绵
【答案】1.C 2.B 3.D 4.B
【解析】1.读图可知,①②两地区分别是北方地区、西北地区,由于北方地区距海近,形成了以旱地为主的自然景观;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形成了以畜牧业和绿洲农业为主的自然景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C正确;与地形、 纬度位置 、人类活动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2.读图可知,③地区为青藏地区,位于昆仑山以南,横断山脉以西。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气候特点,单独成为一个特殊的区域,A错误,B正确;与降水少 、面积大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B。
3.读图可知,③地区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以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以横断山脉为界。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A不符合题意。800 mm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B不符合题意。0℃等温线为秦岭-淮河一线,C不符合题意。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D符合题意。故选D。
4.读图可知,④为南方地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北方冬季的自然风光,A错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梅雨”,B正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沙漠景观,C错误;冰山广布,雪山连绵描述的是青藏地区的景观,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气候分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2、800 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原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3、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4、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苏常熟,天下足”,长江三角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长江三角洲被誉为( )
A.“天府之国” B.“聚宝盆” C.“鱼米之乡” D.“塞上江南”
6.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位于亚热带,热量充足 B.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沛
C.河流与湖泊众多,水源充足 D.地处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低平
【答案】5.C 6.D
【解析】5.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C正确;“天府之国”为四川盆地,A错误;“聚宝盆”为柴达木盆地,B错误;“塞上江南”是宁夏平原,D错误。故选C。
6.长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夏季炎热,冬季温和,热量充足,A选项属于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降水丰沛,属于湿润区,河网密布,湖泊星罗,灌溉水源充足,BC选项属于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利于耕作,但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D选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的一项,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等因素;二是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等要素;三是技术条件,包括冷藏、良种、化肥、机械等方面。
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设计了暑期四条游览线路。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四条游览线路中,穿过我国不同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小华绘出了四条游览线路经过的某些主要山脉或地形区的简略示意图,其中绘制可能出现错误的是( )
A. B. C. D.
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观在下列哪个省区能见到( )
A.湖南 B.黑龙江 C.甘肃 D.西藏
【答案】7.B 8.B 9.A
【解析】7.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线路②从湿润区经过半湿润区,半干旱区进入干旱区,所以跨过的干湿区最多,故本题选:B。
8.读图可得,①线从东北平原向南经过华北平原,到达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的西部是大兴安岭,故A正确;②线是从上海向西北方向,没有经过福建省(简称闽)和江西省(简称赣),故B错误;③线是向西到达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南部是喜马拉雅山,故C正确;④线向南到达广州,沿途经过湖南省(简称湘)与广东省(简称粤)交界处的南岭,故D正确。故选:B。
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洼”,所描绘的是梅雨景象,6月份常发生在长江流域,湖南位于长江流域。故选:A。
【点睛】夏初江淮地区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北京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西邻渤海 B.东邻内蒙古高原
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河流稀少
11.下列哪项体现了北京的政治职能( )
A.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B.有许多名胜古迹
C.每年全国两会都在北京召开 D.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答案】10.C 11.C
【解析】10.北京市没有濒临海洋,A错误。北京市东临天津市,B错误。图中的河流大多是从西北流向东南,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C正确。北京河流较多,D错误。故选C。
11.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有许多名胜古迹体现北京的文化中心职能,AB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都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利机关和决策机构,这说明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C正确。北京的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体现北京的科研中心职能,D错误。故选C。
【点睛】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读1985~2016年我国东北地区四个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全国比重变化表(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基础原材料工业 装备制造业 能源工业 轻工业
产值/亿元 比重/% 产值/亿元 比重/% 产值/亿元 比重/% 产值/亿元 比重/%
1985 316.2 19.31 183.42 13.15 151.92 29.94 226.28 10.58
2001 2318.39 9.13 2421.48 6.98 498.04 14.22 863.00 5.06
2016 21453.99 8.99 18416.51 7.77 6306.95 8.69 9783.95 8.16
12.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矿产资源 B.劳动力 C.市场 D.交通
13.2001~2016年,东北地区四个工业部门产值最大的是( )
A.基础原材料工业 B.装备制造业 C.能源工业 D.轻工业
14.东北能源工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能源需求量增加 B.能源资源储量减少 C.劳动力短缺 D.基础设施先进
【答案】12.A 13.A 14.B
【解析】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发展了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新中国的“重工业摇篮”。随着大庆、辽河等油田的开发,东北三省又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基地,矿产资源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主导因素,A正确;劳动力、市场、交通不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主导因素,B、C、D错误;故选A。
13.表格中东北地区四个工业部门分别是基础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轻工业,2016年四个工业部门产值分别是21453.99亿元、18416.51亿元、6306.95亿元、9783.95亿元,产值最大的是基础原材料工业,A正确;故选A。
14.由表格得出,东北能源工业比重由1985年的29.94%下降到2016年的8.69%,东北能源资源丰富,但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经过长时间开发,日益枯竭,所以能源资源储量减少是东北能源工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B正确;能源需求量增加会导致东北能源工业比重上升,A错误;能源工业比重变化与劳动力和基础设施无关,C、D错误。故选B。
【点睛】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发展了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新中国的“重工业摇篮”。随着大庆、辽河等油田的开发,东北三省又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基地。
15.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全国各地送来了17副春联,其中一副春联:“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这副春联对应的两个省区的简称是( )
A.宁 京 B.内蒙古 黑 C.滇 吉 D.青 闽
【答案】B
【详解】碧草毡房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景观,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描述的是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黑龙江省简称黑,故B正确;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京是北京的简称,滇是云南省的简称,吉是吉林省的简称,青是青海省的简称,闽是福建省的简称,故ACD错误。故选B。
二、解答题
16.读图 “中国区域图”完成有关问题。
(1)C区与D区的划分界线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 (山脉)和_______ (河流)。
(2)我国的首都北京位于________区。(填字母)
(3)c区、D区的耕地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A区中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河,农业以________ 业为主。
(5)确定C区与D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确定A区与C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确定B区为一个独立的区域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答案】(1) 秦岭 淮河
(2)C
(3) 旱地 水田
(4) 塔里木 畜牧
(5) 气候 降水 地形
【分析】本题以“中国区域图”为资料,涉及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耕地类型、西北地区的河流和农业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C北方地区和D南方地区分界线同秦岭—淮河一线大体一致。
(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属于我国C北方地区。
(3)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西部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C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D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
(4)A是西北地区,该区域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5)C北方地区和D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同秦岭—淮河一线大体一致。A西北地区和C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或降水)的影响,同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北段)大体一致。B青藏地区和其他三个区域界线的确定,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和地势,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大体一致,大致是青藏高原的边缘线。
17.依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己有一定的规模,工业分布也有一定的特色。如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及其中一基地资源图”。
(1)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具有________(选填“沿海”“沿江”“沿河”“沿铁路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反映出这些地区具有交通、市场、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优势。
(2)图中①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是________基地,它与③代表的工业基地相比,最大优势是________资源丰富。
(3)左图中M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该线是中国最重要的南北铁路交通大动脉:该铁路线完全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上,南北跨越了黄河、长江等重要河流。
(4)与②工业基地相比,④工业基地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
A.煤、铁等矿产分布集中 B.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邻近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 D.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5)上海产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深圳的华为、腾讯等企业高速发展。影响这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 )
A.丰富的资源 B.广阔的市场 C.工业基础好 D.科技和人才
【答案】(1)沿海
(2) 辽中南 煤、铁、石油等矿产
(3) 京广线 三
(4)C
(5)D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及其中一基地资源图” 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及发展的有利条件、重要的铁路干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具有沿海分布的共同特点,其好处是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等。反映出这些地区具有交通、市场、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优势。
(2)读图可知,图中所代表的工业基地:①辽中南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③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读图可知,①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它与③代表的沪宁杭工业基地相比,最大优势是煤、铁、石油资源丰富,而沪宁杭的优势是海运便利、市场广阔。
(3)读图可知,M铁路线名称是京广线,该线是中国最重要的南北铁路交通大动脉。贯穿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6省市。因为第三阶梯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该铁路线完全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南北跨越了我国第一、二长河长江、黄河等重要河流。
(4)读图可得,②是沪宁杭工业基地,④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与沪宁杭工业基地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发展的突出优势是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便于引进资金、技术。故选C。
(5)高新技术产业部门主要有电子信息类、生物技术类、新材料和新能源等。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科技和人才,雄厚的科技力量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故选D。
18.探究主题:影响水稻种植分布的自然因素。
探究方法:图文资料分析法
探究资料:图1、图2
尝试探究:
(1)气候
热量:从图1的温度带分布图可以看出,我国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________,热量充足。
降水:从图1的降水量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南区域。
(2)地形
从地形图和已知材料中可以看出,水稻主要分布在________、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3)水源
长江三角洲农业发达,被称为“________”和“丝绸之乡”,靠近长江等河流给水稻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4)归纳总结:由此可见,水稻种植深受________、________、水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5)原理应用:
东南亚的中南半岛是世界重要的水稻产区,结合图2,利用探究结果,从气候角度分析中南半岛水稻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热带 800
(2)平原
(3)鱼米之乡
(4) 气候 地形
(5)中南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分析】本大题以探究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为材料,共设置五道小题,涉及影响水稻种植分布的气候因素、地形因素、水源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从图1的温度带分布图可以看出,我国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热量充足。从图1的降水量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南区域,属于湿润区。
(2)从地形图和已知材料中可以看出,水稻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3)长江三角洲农业发达,被称为“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靠近长江等河流给水稻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4)由此可见,水稻种植深受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5)读图2可知,中南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水热充沛,雨热同期,有利水稻种植。
试卷第10页,共10页
试卷第9页,共10页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测试题(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两地区的自然景观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2.③地区单独成为一个特殊的区域,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 B.海拔高 C.降水少 D.面积大
3.③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和下列哪条线基本吻合( )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
C.0℃等温线 D.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4.下列叙述中和④区域有关的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冰山广布,雪山连绵
“苏常熟,天下足”,长江三角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长江三角洲被誉为( )
A.“天府之国” B.“聚宝盆” C.“鱼米之乡” D.“塞上江南”
6.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位于亚热带,热量充足 B.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沛
C.河流与湖泊众多,水源充足 D.地处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低平
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设计了暑期四条游览线路。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四条游览线路中,穿过我国不同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小华绘出了四条游览线路经过的某些主要山脉或地形区的简略示意图,其中绘制可能出现错误的是( )
A. B. C. D.
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观在下列哪个省区能见到( )
A.湖南 B.黑龙江 C.甘肃 D.西藏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北京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西邻渤海 B.东邻内蒙古高原
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河流稀少
11.下列哪项体现了北京的政治职能( )
A.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B.有许多名胜古迹
C.每年全国两会都在北京召开 D.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读1985~2016年我国东北地区四个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全国比重变化表(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基础原材料工业 装备制造业 能源工业 轻工业
产值/亿元 比重/% 产值/亿元 比重/% 产值/亿元 比重/% 产值/亿元 比重/%
1985 316.2 19.31 183.42 13.15 151.92 29.94 226.28 10.58
2001 2318.39 9.13 2421.48 6.98 498.04 14.22 863.00 5.06
2016 21453.99 8.99 18416.51 7.77 6306.95 8.69 9783.95 8.16
12.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矿产资源 B.劳动力 C.市场 D.交通
13.2001~2016年,东北地区四个工业部门产值最大的是( )
A.基础原材料工业 B.装备制造业 C.能源工业 D.轻工业
14.东北能源工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能源需求量增加 B.能源资源储量减少 C.劳动力短缺 D.基础设施先进
15.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全国各地送来了17副春联,其中一副春联:“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这副春联对应的两个省区的简称是( )
A.宁 京 B.内蒙古 黑 C.滇 吉 D.青 闽
二、解答题
16.读图 “中国区域图”完成有关问题。
(1)C区与D区的划分界线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 (山脉)和_______ (河流)。
(2)我国的首都北京位于________区。(填字母)
(3)c区、D区的耕地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A区中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河,农业以________ 业为主。
(5)确定C区与D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确定A区与C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确定B区为一个独立的区域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17.依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己有一定的规模,工业分布也有一定的特色。如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及其中一基地资源图”。
(1)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具有________(选填“沿海”“沿江”“沿河”“沿铁路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反映出这些地区具有交通、市场、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优势。
(2)图中①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是________基地,它与③代表的工业基地相比,最大优势是________资源丰富。
(3)左图中M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该线是中国最重要的南北铁路交通大动脉:该铁路线完全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上,南北跨越了黄河、长江等重要河流。
(4)与②工业基地相比,④工业基地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
A.煤、铁等矿产分布集中 B.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邻近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 D.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5)上海产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深圳的华为、腾讯等企业高速发展。影响这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 )
A.丰富的资源 B.广阔的市场 C.工业基础好 D.科技和人才
18.探究主题:影响水稻种植分布的自然因素。
探究方法:图文资料分析法
探究资料:图1、图2
尝试探究:
(1)气候
热量:从图1的温度带分布图可以看出,我国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________,热量充足。
降水:从图1的降水量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南区域。
(2)地形
从地形图和已知材料中可以看出,水稻主要分布在________、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3)水源
长江三角洲农业发达,被称为“________”和“丝绸之乡”,靠近长江等河流给水稻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4)归纳总结:由此可见,水稻种植深受________、________、水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5)原理应用:
东南亚的中南半岛是世界重要的水稻产区,结合图2,利用探究结果,从气候角度分析中南半岛水稻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4页,共6页
试卷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