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名师教学设计
【单元知能对标】
必备知识 学科能力 学科素养 高考内容
第14课 故都的秋/郁达夫 荷塘月色/朱自清 学习理解能力: 观察记忆、信息提取、分析概括、领会理解 实践应用能力: 应用交际、解释推断、解决问题、策略运用 创新迁移能力: 发散创新、批判赏析、内化完善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赏析写景散文中的意境,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点。 2.史铁生身残志坚的事迹在高考高分作文中常被引用。 3.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活用,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设考点。 4.景、情、理的关系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和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中常出现的考点。 5.散文(记叙文)写作。
第15课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第16课 赤壁赋/苏轼 登泰山记/姚鼐
【课文内容分析】
一、层次、内容
乾隆三十九年(1774)冬,姚鼐从京师返乡途中经过泰安,顺道前往泰山游览,随后写下《登泰山记》。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游记佳作。全文记述了作者携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表现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
文章第1段介绍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通过写泰山南北两面的河水及其流向,将山水联系在一起。接着顺势写这两条河流的分界线——古长城。然后以古长城为参照物,介绍日观峰的位置。描写对象一句一换,粗笔勾勒山、水、古长城、日观峰,富有层次感地描摹出泰山的概貌,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为下文介绍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铺垫。
第2段写登泰山的经过。这一段没有像寻常游记那样写途中所见的景物,而是重点写登山的艰难和登上山顶之后所见的雄浑开阔的背景,目的是突出泰山的高峻。“十二月”“乘风雪”点明游览时令是在冬季,也为下文写登山艰难和泰山冬景作铺垫。从京城到泰安的旅程不止一日,而作者仅用“自”“历”“穿”“越”“至”几个动词领起的短句来记录本次旅程的路线,突出了动作和地点,一气呵成,简练传神。之后写登山的时间、同行者和出发地点,并总括游程,全程“四十五里”,石级“七千有余”,以表现泰山山势高峻,旅程漫长,登山难险。接下来分写,从“三谷”引出登山路线,穿插郦道元的记载,再仅用十九个字写完登山全程。然后略说古人登山是沿东边山谷进入,又从“天门溪水”带出自己所经过的险峻
“天门”,再写攀登之艰难——“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笔法开合自如,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及既上”到本段结尾是写傍晚时山顶所见,描绘了一幅泰山夕照图。先写高处——青山负白雪,雪光耀南天,色彩鲜明,气势雄浑。再写低处一从泰安城写到大汶河、徂徕山,又转回近处的“半山居雾若带然”,以此景烘托泰山的高峻。
第3段描写观日出的情景,是本文又一个重点。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先后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衬以云天、东海、群峰,写出泰山日出的万千气象。写待日出,重在环境描写,写风雪击面、足下云漫,声势渐起。写日将出,重在表现东方天际的变化:先是雪山微显,然后有“异色”云带,须臾间变成五彩云霞,为喷薄欲出的太阳蓄足了势。写日正出,仅有两句,却抓住“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的独有景象,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写得气势磅礴。写日出后,着墨于日观亭以西诸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又以“若偻”的比喻写群峰拱绕日观峰的样子。
第4段介绍泰山的名胜古迹。先以日观亭为参照,介绍了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的方位,然后写所见都是“唐显庆以来”的刻石,再古老的已经模糊或缺失,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第5段介绍泰山冬季的景色。写了山石的挺拔峻峭,松树的奇特姿态,这几句有“三多三少”,语言简洁凝练。然后写冬季遍地冰雪,不闻瀑声鸟啼,数里无树,安静肃穆。结句“雪与人膝齐”,把作者雪中赏景的形象与风雪弥漫的泰山融为一体,煞住全篇,留有丰富的想象余地,回味悠长。
二、艺术特色
文章善于取舍,叙事简洁明快。全文不足五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从京城到泰安的旅途,仅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几句话就表现出来。再如写登山时,仅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两句就写出了登山之艰难。读者读到这里,又联想到前文的“四十五里”“其级七千有余”,便能想象出登山路上的难险。
本文将小细节与大印象结合,在对细节特征的刻画中侧面烘托对泰山的大印象。如写泰山高峻,不直接写泰山之高,而写“其级七千有余”,登临山顶“半山居雾”,站在日观亭中“足下皆云漫”。又如写雪,除了“雪与人膝齐”一句直言雪大外,都是用“明烛天南”“白若摴蒱”“绛皓驳色”等从旁烘托。写天气寒冷则用“无瀑水,无鸟兽音迹”的细节来渲染,而没有直接写自己感觉寒冷。全文景物描写的成分不多,但都是作者抓住了典型细节并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来写泰山的景象,使人读来如身临其境。
《赤壁赋》和《登泰山记》都是我国古代写景抒情的名篇,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体会两篇文章中景与情的关系。另外,《赤壁赋》作为文赋,有着整饬之美;《登泰山记》是桐城派山水游记,文字素朴雅正,通畅清顺。
【学情整体分析】
从任务群的角度来说,本单元并非“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在教材中出现的第一次,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都是“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在教材中的体现。学生对“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方式方法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具备一定的任务操作自主性。
从人文主题的角度来说,本单元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主题与前两个进行“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单元截然不同,学习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前两单元的学习方法有借鉴意义,但并不能直接复制。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还是会激发学生极高的学习兴趣。
学情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活动准备】
一、任务专题设计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人由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以及对自然之美不同的鉴赏和表述,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经验与现实生活的勾连。
二、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姚鼐及桐城派散文的创作风格、创作主张,进而了解清代散文特色。
2.理解“阴、乘、限、巅、居、晦、极、驳、漫失僻”10个词语,归纳“望、或、视”等词语的义项;掌握判断句、省略句和几种变式句的结构和用法。
3.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评价赏析能力。
4.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陶冶学生高雅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崇高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策略设计
《登泰山记》: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研读作品,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的角度,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同时了解散文写作的一般规律,发现作品独特的艺术创造性,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编辑整合与个性表达,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建议
合作探究教学法、自主赏析教学法、多维展示教学法,还有___________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3.理出写景记游的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4.诵读优美段落,感悟文章遣词造句的艺术功底,品赏作者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难点:
1.结合写景状物的精彩内容,体味作者融情于景的艺术效果。
六、教学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导入
教学策略:通过教师声情并茂谈话教学,力求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或者通过探究作者的成功经验,自然导入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环节可以培养学生交流与语境的学科素养。
导入语一:
我们都有过旅行的经历,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可我们常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惑;人文风物,丰富灿烂,可我们又有“身在宝山不识宝”之憾。这时,我们便想到了导游。导游,能带领我们探幽发微,得自然之精妙;能引导我们寻根问祖,得文化之精髓。导游之功在于“导”,阅读《登泰山记》,请你也当一回导游,带领大家去领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
导入语二: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导入语三: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设计意图:“导入语一”和将课本所学用于实践。后两个导语则针对文学常识。课前导入争取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深邃的思想,激发关注和学习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信息提取和领会理解的能力,培育批判与发现、欣赏与评价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精讲
(一)疏通文意——积累提升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至于泰安
(2)石苍黑色,多平方
明确 (1)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到,到达。
(2)方方正正的。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余始循以入 (动词,开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副词,曾经)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副词,才)
其阴,济水东流 (名词,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副词,暗中,暗地里)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动词,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
坐中数千人 (名词,同“座”,座位)
王日:“何坐?”曰:“坐盗。” (动词,犯罪)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介词,因为,由于)
当其南北分者 (介词,在)
崖限当道者 (动词,挡住)
木兰当户织 (介词,面对着)
安步以当车 (动词,当作,算是)
及既上 (介词,等到)
皆不及往 (动词,赶上)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 (动词,到达)》
徐公何能及君也 (动词,比得上)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动词,弥漫)
其远古刻尽漫失 (动词,模糊)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介词,相当于“于”,在)
余始循以入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自唐显庆以来 (助词,与“来”连用,表示时间)
教学策略:通过练习发现问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通过讲授巩固提高。帮助教师展开教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感知记忆。
学习策略:重视课内外迁移、重视实践,重视联系情境的学习。增进积累,培养语感,提高观察记忆、发现汇总的能力。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句子。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2)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3)余始循以入。
(4)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明确
(1)“……者……也”表判断。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
(2)“……也”表判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中溪)。
(3)余始循(中谷)以入。(省略宾语“中谷”)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去。
(4)(余)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省略主语“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
设计意图:本环节着重于文言词句的翻译理解。以“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特殊的文言现象为抓手,针对高考考点,进行分类、“地毯式”的练习。力求切实有效地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梳理文脉——感知思路
熟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
1.全文共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讨论发言、明确段落大意。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教学策略:重视预习环节,要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读的过程自然会结合语境理解文言词句、篇章主题,增加文言语感。这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育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的素养。
2.行文思路
【多媒体展示】
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
3.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 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峰,再循西谷到达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4.总结
纵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设计意图:概括段落大意,理清文章脉络,同时训练概括能力。随堂总结作者行踪和时间两条线索。
(三)探究写法——鉴赏评价。
教学策略:教师指明思考方向,引导学生发现。教师相机诱导、点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育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的素养。
1.《登泰山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明确
(1)语言简洁、生动。
这篇文章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
比如从京师到泰安,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一段的古长城。
又如写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
最后一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寥寥几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出来了。
学科能力:体会本文简洁生动的用词特点;理解评价“侧面烘托”的艺术效果。学会多角度地品赏语言。
(2)巧用比喻和拟人:
本文有几处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各具特点。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或得日或否”的山峰,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态却是相同的,所谓“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
2.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写出,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找出文中侧面写“山高”和“雪美”的句子。
明确 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摴蒱”“降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象,又生动有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用词”和“修辞”两个角度深入探究语言特色。引导学生分析“侧面烘托”的写法。此环节可提升学生的积累与语感、交流与语境、实证与推理的学科素养,提高分析概括、领会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文善于抓住景物特点,围绕第三段细细体会这一点。
【多媒体展示】
本文艺术特色
语言简洁、生动
巧用比喻和拟人
善于抓住景物特点
(四)学习实践——学以致用
教学策略:课堂模拟,营造情境。通过活动展示,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设计规划能力。
1.根据课文第1段内容,参考有关资料,写一段介绍泰山的文字,为泰山作广告,激起游客的兴趣。
泰山,古称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最高处是日观峰。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来有“五岳独尊”之誉。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四绝。泰山还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也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使之成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杜甫有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泰山极顶,便能领略泰山真面目,尽收无限风光于眼底。
2.根据课文第2段内容,带领游客从南面登山,设计登山线路。
【多媒体展示】
登山线路
线路1:中谷登山
泰安城——中谷——中岭——西谷——山巅(全程四十五里)
线路2:东谷登山
泰安城——东谷——天门
3.根据课文内容,为游客安排泰山二日游。
设计意图:在熟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习实践。着重训练信息整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设计能力。此环节可提升学生的积累与语感、交流与语境,提高分析概括、领会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
泰山二日游
第一天:从泰安城出发,登山至南天门,观赏泰山晚霞夕照,宿山顶。
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观亭看泰山日出,上午游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下午返程途中观道中石刻及泰山松。
4.重点景观介绍
(1)根据课文内容,向游客介绍泰山的重点景观。要求解说得诗情画意,让游客陶醉,让游客流连忘返。
(2)请学生根据姚鼐的描述用现代散文的语言描述这种奇观。
①苍山负雪图
姚鼐描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②泰山日出图
姚鼐描述: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三、板书设计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