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期中试题
2014.4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35分)
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4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4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
A.580年 B.581年 C.589年 D.618年
43.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①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 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4.隋炀帝开通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 B.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45.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北京 B.西安 C.洛阳 D.南京
46.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47.隋朝大运河分四段,从北往南的正确顺序是
①江南河 ②邗沟 ③通济渠 ④永济渠
A.④③②①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48.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他主张
A.统一铸造五铢钱 B.轻徭薄赋 C.废除丞相 D.闭关锁国
49.“和同为一家 ”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A.回纥 B.吐蕃 C.南诏 D.靺鞨
50.某网学利用右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C.唐朝创新中央官制
D.明朝加强专制统治
51.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使中国重新进入
统一时期的朝代相继是
A.隋、唐 B.宋、元 C.明、清 D.秦
5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A.唐高宗统治初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53.宰相魏征去逝后,唐太宗说:“夫以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知人善用的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54.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唐朝增进汉藏之间友好关系的史实是
A.文成公主嫁入吐蕃 B.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
C.设置驻藏大臣 D.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
55.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鉴真 B.玄奘 C.郑和 D.马可·波罗
56.“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
57.“白龙马,蹄朝西,驼着唐三藏跟着仨徒 ( http: / / www.21cnjy.com )弟,西天取经不容易……”,歌曲中的“唐三藏”到达西天(天竺)后,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他所写的哪一本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斟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A.《大唐西域记》 B.《西游记》 C.《史记》 D.《资治通鉴》
58.如果给图2鉴真塑像作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政启开元,请宏贞观
C.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D.主动请缨,和亲塞外
59.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60.《西游记》中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广泛流传,它取材于唐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的
史实。当时的天竺指今天
A.日本 B.印度一带 C.伊朗 D.阿拉伯地区
61.唐玄宗时期,应日本邀请,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崔致远
62.神话小说《西游记》描写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唐僧”的人物原型是
A.班超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63.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64.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唐印制的《佛经》B.唐印制的《古兰经》C.唐印制的《圣经》D.唐印制的《金刚经》
65.目前史学界公认的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
A.隋末 B.唐初 C.北宋 D.唐末
66.雕版印刷术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了《金刚经》的流传 B.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C.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D. 促进了雕刻艺术的发展
67.《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A.社会分工完成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繁荣
68.以下对两宋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苏州.湖州是主要的稻米产区 B.景德镇是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
C.大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 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
69.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
A.郡县制度 B.均田制度 C.科举制度 D.行省制度
70.右列图 1、图 2、图 3
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
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
主要情况,其中图3
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71.中国古代行政制度不断变化。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
制度?
A.西周 B.秦朝 C.元朝 D.清朝
72.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①三省六部制②行省制③郡县制”按产生先后次
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73.“自封建(注:即分封)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之有一。”材料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分封制 ②郡县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行省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4.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75.元朝时形成了“回回遍天下”的局面。据考证,湖南桃源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的先人就是
元明时期迁徙到内地的畏兀儿(维吾尔)族。这反映了元朝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 B.行省制度的实行 C.湖南影响力增强 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15分)
76.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阅读后回答(本大题5分):
(1)材料中的这种制度诞生于什么朝代?(1分)
(2)(3分)
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
②隋炀帝正式设置 ,科举制正式诞生;
③唐太宗扩充 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
④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⑤唐玄宗时 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3)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1分)
77.请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5分)
政权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北宋 960 汴京(河南开封)
辽 916 上京(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西夏 1038 元昊 兴庆(今宁夏银川)
金 1115 上京(会宁,哈尔滨阿城南)
元 1271 大都(今北京)
南宋 1127 临安(今浙江杭州)
78.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分)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 。
② 。
③ 。
(2)表现:
① 宋朝初年,南方人口大量增加,超过北方的两倍;
②“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南宋时期, 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1分)
③ 宋朝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设置 管理海外贸易。(1分)
参考答案
41—45ACDBC 46-50BABBC 51-55 ADBAA
56-60AAADB 61--65BBADD 66—70 BBDDD 71-75CBDCD
76.(1)隋朝
(2)进士科、国学、诗赋
(3)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拨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
B.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C.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D.他们中间的佼佼者进入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集团之后,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崭新精神。(答对1点即可)
77.赵匡胤、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忽必烈、赵构
78.(1)①南方相对和平的环境
②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③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大量劳动力
(2)太湖流域.市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