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老王
一、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出现的重点词语,揣摩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
2.整体把握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3.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
4.培养爱心、善心、同情心,品味作品中的仁爱精神
5.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三、课前导入
同学们,我想,大家一定熟知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以真纯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就真的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杨绛女士所写的《老王》一文,通过描述自己与车夫老王的交往,为我们诠释这一永恒的生活命题。
1.作者。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原名杨季康,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1942年冬,完成第一部剧作《称心如意》,并在上海公演;1944年,创作的喜剧《弄真成假》在上海公演;1978年至1988年,出版《堂吉诃德》中译本、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长篇小说《洗澡》;1986年被西班牙国王授予西班牙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2003年7月,出版散文集《我们仨》;2004年,获得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3年度杰出成就奖;2007年8月,出版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2014年8月,出版中篇小说《洗澡之后》;2016年5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她的作品《干校六记》曾获全国优秀散文奖,《堂吉诃德》获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她擅长于翻译、文学著作、戏剧等,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5]她的写作风格流露着超凡脱俗、温柔敦厚、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
2.背景。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四、积累词语
惶恐 huáng 惊慌害怕 荒僻pì 荒凉偏僻
塌败 tā 塌陷破败 取缔dì 明令取消或禁止
凑合 còu 将就 伛偻yǔlǚ 弯腰曲背
眼翳 yì 眼病 骷髅kūlou 干枯无肉的死人骨骼
强笑 qiǎng 强颜欢笑 滞笨zhì 呆滞笨拙
愧怍 zuò 惭愧 失群落伍 因跟不上时代而感到孤单
目标学习一:品读文章,整体感知
1.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老 王 的 职 业:三 轮 车 夫;
老王的身体健康: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 ;
老王的家庭环境:住在破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
由此看来,老王是个 不 幸/凄 苦的人。
2.从哪些地方体现老王的艰苦?
(1)职业——靠一辆破旧三轮维持生活
(2)生活——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3)身体——眼睛残疾
(4)居住——荒僻的小胡同,塌败小屋
老王仅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单干勉强谋生,生理的缺陷对他偷蹬三轮车谋生无疑是雪上加霜,困难重重,老王收入低,居住条件差,老王的生活“苦”。
3. 从哪些地方体现老王的善良?
(1)送冰块,车费减半。
(2)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3)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
他需要钱,但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愿意尽义务,非常讲感情,讲仁义,有良心,关心人,老实厚道,善良纯朴,知恩必报。
4. 作者一家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
(2)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3)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4)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5)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目标学习二:品读文章,体会情感
1. 找出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的句子,怎么理解呢?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2. 杨绛一家对老王怎样?有何恩情?
送鱼肝油、和老王聊天;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询问老王的“生活”
照顾老王生意,坐他车;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3. 杨绛夫妇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在他们看来,人是平等的,应该对不幸者有爱心和同情心。
4. 由此,你认为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善良、有爱心和同情心、具有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人。
表达对老王的不幸的同情;为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和自己无力真正改善老王的境遇感到愧怍。
5. 透过“我们一家”与老王的交往,大家得到什么启示?
(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不管你是幸与不幸,应对别人常怀关爱之心。
目标导学三:探究写法
1.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镶嵌”一词用得合适吗?为什么?
合适。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这几句外貌描写起什么作用?
表现老王病重,烘托他的忠厚善良以及和对我家的深厚情意。
3. 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 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都不是。
4. 比较下边每组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每组的第一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五、板书设计
1.靠破三轮活命
2.一生孤苦无依
3.眼睛有病,独眼 苦 1.坐老王车,照顾生意
4.住所偏,房屋破 2.再客气也给报酬
5.取消载客,生计更难 ↖ 爱 ↗ 3.老王送物,坚持给钱
老王←→作者→善 4.关心老王生活
1.送冰大,车费减半 ↙ ↘ 5.女儿送鱼肝油治老王病
2.送夫看病,不肯收钱 善
3.临死前送油送蛋
六、课后反思
1. 上课时创造了轻松的平等交流的氛围,活跃了课堂气氛。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品味语句,深层次思考问题,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在教学中,通过感受主题美,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让他们感受作者对老王的情感,十四五岁的孩子很容易被情绪感染,从而完成情感教育。
2. 但这节课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自主学习时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缺少教师有效的引领,使时间上前松后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