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原练习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草原练习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1 11:5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1 草原
一、读文章 概内容
朗读课文前,注意下列字词的读法和写法。
勾勒  境界  洒脱  鞭子  疾驰
彩虹  马蹄  豆腐  拘束  羞涩
摔跤  渲染  低吟  迂回  静寂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襟飘带舞
朗读全文。
一、读文章 概内容
从文中提取(或概括)适当的信息,按要求填写下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景 事 情
(草原特点) (谁+做什么) (表达情感)
碧、________、________ 我们访问草原, _______________ 歌颂蒙汉情深,
_______________
一、读文章 概内容

(草原特点)
碧、________、________
示例 草原的第一个特点——“碧”。
  因为文章第1段写道:“在天底下,一碧千里……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无边的绿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到处翠色欲流……”
一、读文章 概内容

(草原特点)
碧、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文章第2段写道:“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袋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 ”


一、读文章 概内容
景 事 情
(草原特点) (谁+做什么) (表达情感)
碧、________、________ 我们访问草原, _______________ 歌颂蒙汉情深,
______________
受到热情款待


民族团结
二、知背景 明主题
  1961年夏天,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的老舍与二十多个作家、画家、音乐家、舞蹈家、歌唱家等应乌兰夫(当时内蒙古自治区的一把手)的邀请,由中央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文联组织,到内蒙古自治区参观访问了八个星期。老舍写下本文,以记录此事。
二、知背景 明主题
思考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二、知背景 明主题
草原上,主人策马来到几十公里外欢迎远来做客的我们,并在左右引路。
到了蒙古包外,又有很多从几十里外来的同胞,虽然语言不通,但感情真挚。
蒙古包内,大家亲热地举杯欢聚,尽情放歌,其乐融融。
饭后,主客分别表演节目,热闹欢乐,不忍辞别。
三、析句子 练写景
  请圈画出本文写景的句子,找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三、析句子 练写景
三、析句子 练写景
规律:
  每段写景句都由(  )部分内容组成:先(  ), 再(  )。
  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写景中融入感受,能使情与景高度融合,一方面把景物刻画得更加逼真,富有感彩,一方面能使抒发的感情有所寄托,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写景
抒情
三、析句子 练写景
小练笔:学用情景交融手法写一个片段。
提示:
确定要表达的总体感受(比如喜、悲)。
对某个景物进行描绘。
用“使”字句跟着进行抒情,既表达出自己对景物的感受,又让景、情交融在一起,达到和谐。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