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2.科学思维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教学分析
本节首先说明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并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再介绍静摩擦力及其方向,通过实验研究静摩擦力的大小。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认识摩擦力的规律,这是因为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的力。掌握了摩擦力,也就掌握了物体受力分析的重点,从而可以解释生产或生活中的现象。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是本节课的难点。
这是因为,第一,认识摩擦力需要在大量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缺乏这些体验的积累;第二,摩擦力与机械运动紧密联系,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等概念本身就是比较抽象的。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探究活动】用右手拿起毛刷并将刷毛朝下放到左手掌上,手握毛刷用力下压并向左推,使其在手掌上向左相对运动,观察并分析:
(1)刷毛向哪个方向弯曲?毛刷受到手掌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如何?
(2)毛刷相对手掌的运动方向如何?毛刷受到手掌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毛刷相对手掌的运动方向有怎样的关系?
(二)新课讲解
一、了解生活中的不同摩擦
1、滑动摩擦力定义
2、产生条件:
3、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分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实验原理:
(1)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无关?我们怎样控制变量?
(2)怎样求出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怎样得到不同的压力值?
实验器材:木块(重 1.0N),木板,钩码(共 2 个,每个重 0.5N),弹簧测力计,带支架的底座,细线。
实验步骤:
(1)安装调整器材,保持测力计水平,拉动木板,使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其填入表格。
(2)通过改变钩码个数改变压力,记录对应弹簧测力计示数。
(3)整理器材。
学生活动(三):【总结】1.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2.动摩擦因数 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活动(四)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
(三)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