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初,大约有1 500万到2 000万移民获准进入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北欧国家。他们大多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家,也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北非等地区。这股移民潮( )
A.有助于欧洲推进经济复兴计划 B.使冷战局势更加严峻
C.实质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 D.促使欧洲走向一体化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地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
A.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高素质人才成为移民主力
C.难民等非法移民是移民主体 D.造成了移民国经济的动荡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吸引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地区的原因是( )
A.中东地区原住民比较少 B.中东地区石油工业快速发展
C.美国扶植中东地区的发展 D.中东地区政局稳定比较安全
4.导致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 B.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
C.全球资本运作 D.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5.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的“硅谷”聚集了100万以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人才。他们的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各异,共同推动“硅谷”成为创新高地。这与当今国际移民的哪一趋势有关( )
A.“劳务移民” B.“精英移民”
C.“难民移民” D.“战争移民”
6.随着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移民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指( )
A.制造业、公共服务业等行业成为移民的优先选择 B.“知识精英”成为移民中的新宠
C.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减少 D.移民迁入地区一直是西欧、北美
7.下列关于难民问题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是( )
A.难民问题因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等各种原因而出现
B.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C.难民在收留国一般具有基本的国民权利
D.在联合国难民署的努力下,难民问题即将得到解决
8.以色列前总统哈伊姆·赫尔佐克曾在上海表示:“中国人民在犹太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帮助了我们,以色列人民对此不会忘记。”哈伊姆·赫尔佐克的此番言论主要指( )
A.欧洲犹太难民因经济困难到达上海
B.犹太难民因欧洲宗教冲突到达上海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救助了大量的犹太难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无私帮助犹太难民
9.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社会为解决难民问题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尝试的是( )
A.1950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
B.1954年罗素发表《人类的危机》的演说
C.2001年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
D.国际社会在难民的人道主义援助上的努力改变了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
10.20世纪七八十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地位和影响力日渐强大,中东地区的石油输出价格上升对世界经济影响深远。受此影响,大量涌入中东产油国的劳动力来自( )
A.南美洲 B.非洲
C.亚洲 D.东欧
11.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使雇佣单位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人口迁移出现( )
A.劳工迁移趋势 B.灰领迁移趋势
C.蓝领迁移趋势 D.精英迁移趋势
12.从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初,大约有1 500万到2 000万移民获准进入英国、法国、德国和北欧国家。他们大多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等国家,也有人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北非等其他地区。这股移民潮( )
A.有助于欧洲推进经济复兴计划 B.使冷战局势更加严峻
C.实质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 D.促使欧洲走向一体化
13.据统计,在中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难民问题依然严峻。到2009年,全球的难民和准难民有近4 200万人。2009年纪念世界难民日(6月20日)的主题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由此可知( )
A.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B.安全问题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C.民族和宗教冲突愈演愈烈 D.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头号敌人
14.2017年底,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决定不再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移民问题全球契约》的制订进程,称其“损害美国主权”。美国国务卿在声明中说,美国不会支持会妨碍美国“行使移民法律和确保边境安全”这些主权行为的进程。这一现象说明 ( )
A.冷战思维依然左右新时期国际关系 B.国际移民问题引发了反全球化运动
C.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排斥国际移民 D.国际迁移成为文明演进的重要阻碍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一: 2005年,全世界的1.91亿迁移人口中,1.15亿迁往发达国家,7 500万迁往发展中国家;大约1/3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迁移,1/3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到发达国家。以此可知“南南”迁移者与“南北”迁移者大致一样多。但总体上看,向高收入国家迁移的人数增长大于向低收入国家迁移数的增长。2005年所有迁移者中的75%居住在28个国家,少于1990年的30个国家。1990年所有迁移者中的15%在美国,而2005年这个数字是20%。1990年至2005年,17个国家占了新入人口增长总数的75%。美国增加了1 500万人,最多;其次是德国和西班牙,各增加了400万以上。 ——王希恩《当代族际人口流迁与民族过程》
史料二:根据有关资料,美国跨族婚姻从1970年的30万宗发展到2000年310万宗,主要分布在移民集中的地区,40%在西部,占当地已婚夫妻数的10%,东北部是3.8%,中西部是3.6%,南部是4.7%。跨族通婚的发展导致美国种族关系的变化,在1990年的人口普查时,有130万的美国白人实在理不清他们的族裔血脉以致无法确切登记,干脆就填“美利坚族裔”。2000年,跨族婚姻产生了700万“多种族人”,种族、民族、族群界限模糊将引发美国社会种族分类定义的改变。由此可见,美国多元文化不但不会破坏美国的一致性,而且它可因加快异族、跨族通婚而促进美国各族裔的融合同化,从而增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由花盘与花瓣构建成的葵花型的美国多元文化将显示其活力。 ——余志森 《“熔炉”、“拼盘”还是“葵花”
——对美国多元文化的再思考》
(1)根据史料一,概括21世纪以来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移民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欧洲所接纳的移民人数不断增加,这些移民逐渐成为欧洲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向欧洲,生产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夺走了欧洲大量的青壮劳力,人口的低出生率又不能及时弥补劳动力缺口。这样,欧洲成为大规模移民运动的目的地之一。对此,欧洲各国政府基本上是欢迎的,并主动到世界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劳工。
材料二:1973年以后,招募劳工(不管是外籍劳工还是殖民地劳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停止,但欧洲共同体内部的移民,事实上还在继续,技术劳工和高层次人才的移民不断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欧共体作为一个单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把欧盟内部的流动看作类似于民族经济内部的流动开始成为习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薛永生《战后欧洲移民与移民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移民人数增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洲移民的特点。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9年德国军队侵占波兰后,纳粹德国开始有计划实施建立“德国人移民区”的殖民历史进程。但到1944年10月,最后一批移居到东部地区的25万德国人尚未建立好家园,便在苏联红军面前成为回迁的难民……在安置难民过程中,德国的农村地区比那些遭到盟军飞机轰炸的城市工业区接纳了更多的难民。战后的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德国之间的难民的流动依然继续,东德人持续不断地通过柏林逃向西德,苏联因此在1961年修建了柏林墙……被战争破坏和被分裂的德国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难民安置,盟国占领当局又寻求海外迁移与安置,德国的外迁难民在这一时期受到接纳国家的欢迎。从1946年到1961年,总共有77.97万德国人迁居海外,大量的高素质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移民到了西方国家。
——摘编自宋全成《论“二战”后初期德国的难民问题》
材料二:仅是1933年这场知识难民潮就为美国送来了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7名诺贝尔奖的得主和8名即将要拿到诺贝尔奖的人,德国1933年以前的获奖者在世的只剩下7个人了,由于有以德国科学家为代表的这批欧洲新生科学家的加盟,美国远远地超过了德国,达到了25人,成为世界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得主最多的国家。这25人当中还不包括1945年以后在美国获奖的欧洲流亡科学家,也不包括那些当年随着父母来到美国,完成学业,最后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代流亡者。所以正是这些杰出人物的到来,才为美国带来了德国科学体系中最科学的方法论,最严谨的学风。今天美国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得主已经超过了200人,显然与这批流亡科学家在美国开拓的新方向以及由此在美国营造出的那种特殊的学术竞争氛围密切相关。当然,这些欧洲的精英们对美国的贡献远远不止在自然科学领域。在人文社会科学及运用领域,他们的才华也照样大放光彩。
——摘编自李工真著《文化的流亡:纳粹时代欧洲知识难民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德国难民问题的成因和安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欧洲的知识难民为美国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很大创伤,战后重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人才,题干材料中移民潮的出现有助于欧洲经济的迅速恢复,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移民潮,与美苏冷战无关,排除B项;移民涌入欧洲不一定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排除C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出欧洲走向一体化,排除D项。
2.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的移民流入了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他们弥补了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
3.B 解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故B项正确。
4.A
5.B 解析:美国“硅谷”是当今世界科技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根据题干材料“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人才”“创新高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当今国际移民的“精英移民”的趋势,故B项正确。
6.B 7.A 8.C 9.A 10.B 11.D 12.A 13.B
14.C 解析:根据材料“美国决定不再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移民问题全球契约》的制订进程”可以分析出,美国在国际移民问题上采取单边主义,排斥移民,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冷战思维,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出美国对移民问题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的移民政策,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5.答案:
(1)特点:主要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南南”迁移者与“南北”迁移者大致持平;向高收入国家迁移的人数增长较快;移民分布比较广,美国、德国、西班牙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
(2)影响:带来美国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增长;多族群和文化的多样性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创新的活力;同时,多元文化传统也使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始终存在着不同族群间的矛盾与冲突。
16.答案:
(1)原因: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短缺;欧洲各国政府主动吸引;西欧福利制度的建立。
(2)特点:从劳工迁移向“精英迁移”转变,高素质人才移民增加;欧共体内部人员流动性增强。
17.答案:
(1)成因:纳粹德国在二战中战败;对外实施殖民的失败导致人口大量回流;大批苏联占领区(东德)居民逃往美、英占领区(西德)。
特点:农村地区比城市接纳了更多的难民;渗透着深刻的冷战背景(西方国家积极接纳东德难民);得到美、加等国的支持(海外移民多)。
(2)贡献:使美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为美国开辟了多领域的研究;为美国的政治、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蓄积了大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