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音乐 七年级下册 第3单元 天山之音 青春舞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音乐 七年级下册 第3单元 天山之音 青春舞曲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3-21 08:5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春舞曲》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少数民族与中原音乐文化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同时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立志成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体验、实践等方法,引导学生在鉴赏和歌曲演唱中感受和体验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3、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并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活泼的情绪背唱歌曲,在歌唱学习中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学歌曲,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与多彩。难点是让学生在创作律动和创编中感受和体验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听唱式、表演式、创造式,情景导入法,启发式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教学光盘、打击乐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播放《爱我中华》,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同学们好!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了音乐课堂。刚才听到的《爱我中华》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朵花,本节课我们就来欣赏新疆维吾尔族这朵绚烂多姿的花朵。
首先我们来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它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陆地面积较大,占中国陆地总面积六分之一。新疆是一个美丽又令人向往的地方,风光壮美,同时具有雪山、草原、沙漠、盆地、河谷等自然景观。大家看,这里是享有“天山明珠”盛誉的天山天池,和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喀纳斯湖,它们都是天然的高山湖泊,清澈的湖水映出蔚蓝的天空,非常的美,每年也都吸引了许多的中外游客到那里旅游,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更是世界自然遗产。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是举世闻名的新疆重要古迹楼兰古城,处于西域的枢纽,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新疆还有好多特产与小吃,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网购的便利以及民族的融合,所以这些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达斡尔族等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艺术,其中人口占比最多的是维吾尔族,他们的民族服饰绚丽多彩,洒脱大方,装饰精美,与自然环境、实用功能、文化传承、审美趣味息息相关,是民族性格、文化的生动表达。人们喜欢头戴四楞小帽,维吾尔族是个热爱鲜花的民族,花朵纹在服饰上最为常见,人们戴的是绣花帽,着的是绣花衣,穿的是绣花鞋,扎的是绣花巾,背的是绣花袋,服饰与鲜花息息相关。这个民族也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生活中处处有歌声与舞蹈。
接下来学唱这首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板书课题“青春舞曲”)。
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与节奏特点
现在我们一起听赏这首歌。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各有什么特点?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播放《青春舞曲》,学生听完后讨论、回答)
(板书:旋律—优美 节奏—明快 情绪—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
2、作者介绍
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对于这个名字大家也许不熟悉,但是她所创作的歌曲,大家应该是非常熟悉的。我们来听一听他的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了你的盖头来》等。王洛宾一生扎根在新疆,作品大都吸取了新疆民族音乐的素材,他一生整理、创作、收集了七百多首作品,把新疆的民歌介绍给了全国以及全世界,有“西部歌王”之称。他的音乐作品大多浪漫热情,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更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这首歌就是他根据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整理创编的。
3、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学生击掌伴奏,再次熟悉歌曲旋律
(2)视唱简谱,并了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
(3)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寓意。
提问:歌词想要警示我们什么呢?
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象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来。这首词虽没有什么明确的警句格言,但它却真挚地警示着年轻人: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其中别的那呦呦是维语小鸟的意思,那这句歌词不能翻译成汉语演唱了,那样就失去民歌的韵味了。
随音频小声哼唱。
随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注意气息
师:请同学们运用正确的呼吸,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把这首歌完整唱一遍,唱出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情绪.
(6)分组演唱,解决难点
认识新疆的民族乐器
新疆的民族乐器有弹拨、吹奏和打击乐器等数十种之多。
我们知道,手鼓是鼓中的一个大类别,是一种打击乐器。各地各民族称谓不同,制法也稍有差别,新疆的手鼓叫达卜(bu),是维族和乌兹别克、还有哈萨克等族的手鼓。是一种扁圆形或八角形的单面鼓,单面蒙羊皮牛皮或者驴皮等,框的周围嵌有若干铜或铁制的小铜钹(bo),直径20-50厘米不等,因为大小不同,使用场合也不同。手鼓历史悠久,4到6世纪敦煌北魏壁画中早已出现。这种乐器在新疆维吾尔等民族的民间乐器合奏及歌舞伴奏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歌舞中是主要的伴奏乐器。
“都塔尔”和“热瓦甫”是最常用的独奏和合奏乐器,音色清亮、柔和。图片上这几种乐器也是新疆的主要民族乐器,如果不去了解,我们也是分不清楚,我们做一下简单的了解(文字解说)
欣赏:手鼓的音色
都塔尔和坦布尔的音色
维吾尔族人口分布广泛,分布区域内的历史和文化交流也丰富多彩。在长期的交流中,维吾尔族人接触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音乐和舞蹈中,使得维吾尔族的音乐和舞蹈更加多元和富有创意。在当地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合了汉族音乐和印度音乐、波斯音乐、阿拉伯音乐的元素。(创造了高昌乐、龟兹乐、疏勒乐等灿烂的绿洲音乐文化。)
5、回到歌曲中来,合伴奏(慢速伴奏)演唱并解决难点。
6、学习新疆音乐中的典型节奏并练习
拓展延伸,视频欣赏
民歌在发扬传承的过程中会因个人演唱风格的不同,将其进行二度创作,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不同版本的《青春舞曲》,感受新疆歌手也是著名的吉他演奏家克尔曼创编的《青春舞曲》,创编后的旋律大有不同,请同学们体会民歌元素和流行音乐元素相互融合的别样风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首维吾尔族歌曲,也了解了一些新疆文化和音乐风格。希望同学们通过学唱这首歌曲更能珍惜青春时光,也更加喜欢新疆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