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画外之意
中国传统花鸟画 人物画
这些作品中你认为哪两幅是花鸟画?
花鸟画的表现题材仅限于花卉和鸟吗?
花鸟画
花鸟画在南北朝已初具规模,唐代形成独立的画科,五代开始成熟。在写实技巧方面,花鸟画至两宋而臻于巅峰。中国传统花鸟画描绘的对象,涵盖了各种动植物,包括花木、蔬果、翎毛、走兽、草虫、鳞介等。其中,梅、兰、竹、菊等题材自宋元以来广受喜爱。由早期的相对写实,到后来的常以意气写之,写实与写意,似乎成为中国花鸟画创作与品鉴不可绕过的一对概念。
画家创作的目的是什么?
《写生珍禽图》黄筌
付子居宝习
《写生珍禽图》黄筌
《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是黄筌传世的重要作品,其纵41.5厘米,横70.8厘米。画家用细密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这些动物造型准确、严谨,特征鲜明,鸟雀或静立,或展翅,或滑翔,动作各异,生动活泼;昆虫有大有小,小的虽仅似豆粒,却刻划得十分精细,须爪毕现,双翅呈透明状,鲜活如生。作者娴熟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笔墨技巧,令人赞叹不已。
《墨梅图》王冕
这幅作品中的梅花是作者对客观物象的简单呈现吗?
花鸟画的生机意趣除了自然层面的,还与作者哪些思想情感紧密相关?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和对人生的态度,卓尔不群的气概以及不向权贵献媚的高尚品质。
表现对象的刻画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鱼是“翻白眼”的?
表现了画家怎样的情感诉求?
《荷石水鸟图》朱耷
《孔雀牡丹图》
体现遗民之痛
对政府的抵制
朱耷的花鸟画以水墨大写意而出名,他不但继承了古人的破笔飞白之法,而且还把古人的“湿笔”拿捏得恰到好处,如画鸟,描绘鸟身时用缓笔,使羽毛有绒绒之感。朱耷擅用拟人化手法,所画鱼鸟常“白眼向人”,反映了他不肯向现实妥协和不甘屈辱的心情。
中国传统花鸟画借助笔墨韵味和情趣抒发画家精神追求与情感表达,是“缘物寄情”也是“托物言志”。
花鸟画小结
《泼墨仙人》
《清明上河图》
《炙艾图》
中国传统人物画家在描绘具体人物时,都会重点表现对象的社会阶层与价值观念。
据此,中国人物画可分类为世俗人物(仕女、高士等)、神仙道释、市井风俗等。
传神人物画
《簪花仕女图》周昉
表现了宫廷妇女怎样的精神气质?
《簪花仕女图》周昉
戏犬
漫步
赏花
采花
《簪花仕女图》取材于宫中妇女的日常生活。身处深宫的女子依然无法彻底摆脱封建礼教的枷锁。日常生活百无聊赖,靠着逗狗,赏花打发时间。这是古时宫中妇女的常态,是封建统治下的必然现象。我们在被画家周昉精湛画技所折服,被画中人雍容华贵的姿态所吸引时,也为这些仕女们无聊寂寞的精神世界感到怜惜。
1. 画家如何组合各段画面?
2. 如何表现韩熙载的精神面貌?
3.通过对主人公韩熙载外貌特征、人物面部细节的刻画以及宴会参与者的精彩表现,反映出韩熙载怎样的内心写照?
4.画面如何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境界?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听乐
这是一幅长三米多的工笔重彩画长卷选取了南唐史部侍郎韩熙载夜宴中的五个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加以描绘,每段屏风相隔又连贯一气,好像连环画一样呈现出整个夜宴的过程。
观舞
暂歇
清吹
散宴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工笔重彩画
散宴
清吹
暂歇
观舞
听乐
韩熙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奢华的夜宴也确有发生,甚至画家顾闳中也曾亲历其间,画家对听乐、观舞、暂歇、清吹、散宴等场景的描绘生动可感,对家具、器物、服饰等的刻画也精细入微。但贯穿全画的,是主人公那与热闹环境格格不入的、郁郁寡欢的神情,反映了韩熙载当时的处世态度所形成的特殊精神面貌,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下 ,强颜欢笑的矛盾心理和内心苦闷,用放荡颓废的生活来表示自己政治上的无所作为,从而自保的良苦用心。
《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作品借“形”传
“神”,体现了中国传统人物画形神兼备的审美追求。
传神人物画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精神文明创造的结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门类。写生与传神一直是中国画创作的理论和重要的评价标准。
学习传统花鸟画、人物画,理解形与神的关系,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本课总结